内容简介20世纪80年代中期,年仅17岁的他身揣4000元钱随哥哥离开汕头老家北上做生意,在短短的20年间便建立起一个庞大的商业帝国,并因坐拥巨额财富而三度成为“胡润百富榜”首富(2004年105亿元、2005年140亿元、2008年430亿元),但如今,他因涉嫌经济犯罪被警方拘查,这个人就是原国美电器董事局主席黄光裕。 从1969年到2009年,对于正好步入不惑之年的黄光裕而言,在长达40年的岁月里,这个国家所发生的每一次宏大的事件、每一次细微的脉动、每一次兴奋的呼叫、每一次沉重的叹息,都在他个人的生命中烙下了或重或轻的痕迹。这是一段既属于这个国家、也属于某个个体的互相交融的成长片断。作者简介 先后在《经济日报》、《英才》等财经媒体工作。现为国内外多家着名财经媒体的专栏作家和特约撰稿人。...
美元刀 序言(1)第一次全球殖*动是西方列强以及后来加入的美国、日本等工业强国借助工业革命,在19世纪发动的洗劫全世界农业国家的财富的过程;二战后,以美国为代表的利益集团又对新兴经济体发动了第二次全球殖*动,其掠夺的形式和手段更加隐蔽,也更具有欺骗性——这是以美元垄断和金融霸权为战略高点,以直接投资和跨国公司为平台,辅以文化、外交和军事等手段的世界性的经济侵略和财富浩劫。 抛开精神财富不论,世界的物质财富是有限的,各国经济发展的不均衡现象其实就是全球财富转移的表象而已。无疑,长期以来美国是这种财富转移的最大获益者。 为了长久维持这种现实利益,美国形成了以美元霸权为主线的单边主义、辅以双重标准和两手策略,以美国国家机器、国际组织、买办代理为平台的三级组织,以政治、军事、经济和文化等四种手段为主的全球殖民战略。...
序 言 光华管理学院是一个充满爱的大家庭。今天,当我看到同学们记录下来的学习生活的时候,当我看到同学们在这里点滴的收获与进步的时候,我感到些许欣慰。正如一位同学的文章所言,光华,给你一片海阔天空,让你们更好地展翅翱翔。作为这片天地的缔造者,我们深感肩上的担子之重。悠悠北大,灼灼光华,相信我们会在教与学的和谐互动中,在学院与学生的共同努力中,一起成长。 明天的世界,将因你们而精彩。 北京大学光华管理学院院长 光华·印象 --流光溢彩的光华岁月 丁瑛,光华管理学院市场营销系04级(注:04级,即2004年入学,以下类同)本科生,曾任北京大学团委组织部副部长,现任北京大学光华管理学院团委副书记。...
李嘉诚家族传 作者:窦应泰 家世篇 第一章 古宅里的书香世家(1) 1、重返家园:昔日逃难少年今日商海巨富 1983年的元宵灯节。 对位于广东与福建两省交界处的潮州,是一个具有特殊意义的盛大节日。这一天清早,灰蒙蒙的天空就飘起了细密的雨丝,正所谓“正月十五云遮月”。然而潮州虽然不见瑞雪降临,却下起了纷纷扬扬的细雨。这时春节的年味尚未消除,春雨贵如油,朦胧的细雨显然为古老潮州平添了喜气。值得记上一笔的是,就在这一天,潮州古城来了一位尊贵的客人,此人前一天就从香港启德机场搭航班机抵达了广州,今天清晨才得以乘车驶进这座弥漫节日气氛的潮州。他就是著名香港大企业家李嘉诚! 出现在李嘉诚眼前的潮州古城宛若一幅浓墨重彩的水墨画。坐在驶往新城区的轿车上,李嘉诚一眼就望见了路边那座有名的开元护国禅寺,他在北门街观海寺小学读书的时候,这里便是他每晚放学的归家之路。尤其是那巍峨...
孟庆祥 前言 目录 不是巧合,是我们共同在感知世界(1) 企业为什么会赔钱?这个问题看来非常的傻,但是却难以回答。正如列宁所说,一百个聪明人也回答不了一个傻子提出的问题。 在企业众多的赔钱原因当中,市场机制是一个重要原因。市场主要是通过淘汰和惩罚机制起作用的,任何一个人都可以以任何方式参与经济活动。但如果他的所作所为不符合经济规律的话,就会被市场淘汰。由于事先不知道竞争结果是赚钱还是赔钱,所以赔钱的总是前赴后继。我们身边随便的一个例子就可以说明市场机制起作用的机理。 昌吉是乌鲁木齐边上的一个小城市,人口大约有30万。那里共有100多个网吧,但是规模都很小,通常都只有20~30台机器。在这种情况下,雇佣一个专门的网络管理员,工作量是不饱满的。于是昌吉就出现了两家专门维护网吧的小公司,他们的人随叫随到,然后网吧每个月固定给他们一些费用。...
《犬与鬼》中文版序(1)世界上存在着两个日本,一个是我们很熟悉的日本,该日本拥有“先进的技术”和“优良的发展模式”,甚至那些对日本在国际上的作用持强烈批评态度的人也深信日本在国内还是相当成功的。 但是,还存在着另一个日本,一个真正的日本。这个日本在技术和文化方面已经落后,国际社会也因此避开它,转而去示好它的东亚邻国。该日本在建造令人瞩目的现代城市或为公民提供设计合理、管理有序的设施(如医院、学校、博物馆和动物园等)方面乏善可陈,其政府管理不善的金融体制导致了日本15年的崩溃(今天的日本仍然在这崩溃中挣扎),这一崩溃构成了世界史上最大的财富流失。简言之,日本非但不是我们一直所认为的现代的成功,在有些方面不啻为当代的失败。 造成这种局面由来已久,只不过迹象显示缓慢,因为使日本今日滞后的很多原因正是它一度成功的源泉。教育人们缄默的教育体制在以制造业为基础的旧经济中对于培...
目录第1章 人人需要投资致富 /1 “人人为财”还是“财为人人” /1 财商胜过智商 /6 勤劳致富更要投资致富 /9 商品货币差价致富转向资产差价致富 /14 第2章 从容应对投资风险 /22 投资理财的风险: 心理风险胜过市场风险 /22 不做投资的风险:消费物价上涨风险转向 资产价格膨胀风险 /29 投资理财的心态:理性投资战胜感性投资 /34 投资理财的模式:自主投资不如基金投资 /40 第3章 如何把脉中国股票市场 /45 股市投资的三大机会 /45 股市投资的三大挑战 /58 股市投资的三大猜想 /85 第4章 基金选择九大攻略 /99 攻略1 金牛基金公司PK金牛基金经理: 团队制还是明星制 /99 攻略2 QDII基金PK A股基金:...
美元的衰落 中文版序一 美元贬值:历史会继续还是会转折? 巴曙松研究员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金融研究所副所长、博士生导师 中央人民政府驻香港联络办公室经济部副部长 对于一个普通的美国人来说,美国财经杂志The Daily Reckoning?的主编安迪森·维金的著作《美元的衰落》可能是带有革命性的,因为书中的不少对于美元的观点挑战了一个普通美国人一段时期以来的种种主流看法。 但是,饶有兴趣的是,安迪森·维金在书中对于普通美国人来说富有挑战性的关于美元的非主流观点,对于在中国这样一个他十分称道的国家的读者来说,却是为多数民众所认可的主流看法,这种看法可以简化为:我们在不断给美国出口实实在在的低价商品,换来的却是美国人印的绿色纸片,然后我们还要继续把这些绿色纸片回流到美国,维持美国金融市场的运行。如果不是清醒地认识到美元正在走向弱势,中国的财经决策者不会以那么大的决心在2...
序言 ——为自己规划一个值得拥有的人生 六年前,我经营着几家服装连锁店,因为想成就更加庞大的商业集团,所以一直在寻求自我超越的道路。我认为思想决定一切,一个人没有成功是因为他还没有成功的智慧。由于当时也意识到销售能力对一个人事业的重要性,所以我选择进军保险业挑战自己,而且开创了不可思议的销售业绩。此时的我一直在思考着一个问题:如何让自己可以成就更大的事业?就在这一时期,我偶遇一位传奇人物——安东尼·罗宾。他是世界第一潜能激发大师,当今成功学界的权威人士,同时也是数位国家元首的顾问,一位极具人格魅力与智慧的人。在他的潜能激发课程中,我发现了潜藏于自己内在的巨大能量。受过其训练的我,居然可以光着脚在红通通的火炭上行走。这使我对自己心中的巨人有了全新的认知,同时也扩大了自己的思想格局。...
内容简介与剑桥的一次相约作为一所有着近800年悠久历史的世界著名学府,剑桥大学可谓是群星璀璨,桃李芬芳。她曾先后哺育出了9位坎特伯雷大主教,13位首相,81位诺贝尔奖获得者,以及难以计数的社会精英、国家栋梁以及千千万万对人生有清醒认识、对世界有改造能力的仁人志士。 科学巨匠牛顿、达尔文、霍金,天文学家亚当斯、爱丁顿,哲学大家培根、罗素、维特根斯坦,科学史家李约瑟,经济学家凯恩斯,历史学家特里维廉,著名作家萨克雷、弥尔顿、福斯特,诗人拜伦、华兹华斯,哈佛大学创始人约翰·哈佛,当代计算机之父图灵……这些耀眼的名字,统统与剑桥有着莫大的关联,也可以说,剑桥影响了他们的一生。这个名单还可以列得很长很长。 为什么剑桥大学能够取得这样举世瞩目的成就呢?剑桥大学教人、育人、养人的秘诀到底何在呢?...
作者:克里斯·科尔╒═══════════════════════════╕├───────────────────────────┤├───────────────────────────┤│那就请联系我们 —— 我们帮您整理出最新全集。 │╘═══════════════════════════╛序言我们生活在一个巨大变革的时代,这种变革改变了我们的生活、工作和思维的方式,而这种变革来自于前所未有的信息时代。正如常言所说,知识就是力量。对于我们所有的人来说,重要的问题是如何获得和处理这些信息,使我们处理个人事物更有秩序和效率,使我们能够在这个充满合作的世界中发挥出更大的作用。我们可以通过与他人的有效沟通获取信息来达到我们的目的。...
中文版序8年前,我完成了《拯救亚当?斯密》一书。随后,世界经济经历了大萧条以来最严重的金融崩溃。现在看来,政府对经济的极力干预,俨然是对亚当?斯密所提出的自由市场之自由主义理想的一大嘲弄。 那么,亚当?斯密的观点,对于当今的投资者,是否就不甚适合了呢?可我认为,现在,他的观点比以往任何时候都适用,同时斯密的观点总是能为学者和市场人士提供大量的宝贵见解。而且,我可以确信,对于当今的这些经济报道,斯密是丝毫不会觉得奇怪的。在1720年英国遭遇“南海公司泡沫”时,斯密就早已对金融投机及其所引发的恐慌和萧条的诸多影响颇有洞察。同时,华尔街五花八门的丑闻和纷繁芜杂的错误,也恰恰体现而非否定了斯密的理论。 其实,亚当?斯密并非自由放任政策的教条式倡导者。他对于自由市场的确具有一定的哲学倾向,但他毕竟是一位彻头彻尾的实用主义者,喜欢通过经验发现那些真正能够行得通的东西。因此,在《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