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志明、于世猷乙:今儿个观众来的不少。甲:嗯,行,够手儿了。乙:够手儿了?这回该我们俩来了。甲:来呀!来几圈都行。乙:我们俩往这儿一站,大伙儿就看出来了!甲:位置很清楚。乙:唉。甲:他是上家儿,我是下家儿。乙:我们这门儿艺术啊,讲究四个字。甲:对!四个字!乙:说学逗唱。甲:不,吃碰杠胡。乙:走!外边遛哒去!甲:怎么啦?怎么啦?我说的不对也没关系呀!咱们研究啊!别这模样儿啊!您看他俩眼瞪的跟二饼似的!乙:你掉到麻将堆儿里头啦你?这场是相声。甲:相声?乙:唉。甲:不爱听,不听相声。就是打麻将。乙:跑这打麻将来?甲:唉。乙:找别人去,啊。甲:找别人?有的是人,我们财务科里头好几位呢!想来啊?招之即来!...
许知远著 序言 不算成功的尝试 大约两年前,我开始问自己,你能谈论自己的国家吗?你能否安静地把一件事讲清楚? 那时,我厌倦持续了四年的虚张声势的国际评论写作:煞有介事地谈论华盛顿、伦敦与新德里的局势,将马基雅维利、亨利。基辛格和沃伦。巴菲特的名字纠缠在一起,从民族国家纵横到后现代世界。 这种写作充满了快感,却也常常不知所云,它让我不时陷入虚空,对于更真实、生动的生活反而失去了感受。一种焦虑油然而生——我不过是那些死去的西方思想家和英文新闻媒体的传声筒,不断讲述的是二手、三手甚至四手的经验,它们遮蔽了自己的声音。 如果运用自己的双眼、双脚、头脑,来观察、触摸、思考中国社会,我能发现什么?怎样表达出来?这本不到300页的小书正是这种尝试的初步结果。我试着去讲述一个个完整的故事,而不是立刻进行价值判断;去描绘细微的变化,而不是宏大叙事……我知道这种努力不算成...
三国前传 作者:于涛 三国前传序 “家家思乱,人人自危。……大者连郡国,中者婴城邑,小者聚阡陌,以还相吞灭……乡邑望烟而奔,城郭睹尘而溃,百姓死亡,暴骨如莽。” 名家推荐语 北京大学教授、著名学者、《花间一壶酒》作者李零先生: 斩黄巾,诛宦竖,董卓进京。故事要从这里说起。乱世英雄起四方,家家思乱,人人思危,大家全玩阴谋诡计。讲史是中国传统,《三国演义》之前有太公故事。政治独爱强权,文学偏怜弱者,历史的是非或在二者之间。 清华大学教授、魏晋史研究专家王晓毅先生: 历史选择的北中国的霸主,不会是武夫董卓,懦夫韩馥,迂夫孔融,只能是那个有恶少气的“英雄”曹操。这位一流的大军事家、政治家,还是个多愁善感的诗人,他那慷慨悲凉的诗句犹如璀璨的宝石,被恰到好处地镶嵌在《三国前传》营造的历史情境中,为不可替代的建安时代精...
“阿豪!有时候我觉得你心太重,想的太多,对自己很不好的。”兰姐的话让我不知所措,我也知道,可不晓得兰姐话里的意思。“……兰姐!你是什么意思呢?”“你啊!不开心吗?还是不喜欢那个张红呀?”兰姐有些无奈的微笑。“不是的!不是的兰姐!……”我慌了,可是慌乱什么呢?“恩?”“不是的兰姐!我不是不喜欢张红,我只是觉得这样对她很不公平。”“那你觉得怎样才算得上公平?”“……”面对兰姐的责问,我无言以对,因为自己真的不知道怎样才算公平。“至少忘记先前的她才算得上公平?”兰姐替我说出内心的想法,可这真的就能公平吗?“可这真的就能公平吗?”我惊讶的望着兰姐,此时的她好比善良美丽的天使,给人间传播情感的种子,我的内心完全被她看透,无助的,沮丧的期待兰姐帮助我解惑。...
记得早期的行旅或观访,每次回来将箱子清理后放过一边,旅行印象也就慢慢消失。你走经怎样的路线,看过哪一位作家的故居、博物馆,参观过什么展览,看过谁的画作、雕塑,何处睹山望崖,遇见什么人,说了些什么话,回来才呼过一口气,天南地北碰碰撞撞的日子已经远去。日后偶然谈起一些走访,在某些细节上头,总是误把冯京作马凉。不过,反正旅游观光是朝秦暮楚,是不忠,你来,你去,不留恋,不遗憾,冯京马凉又怎样?后来为交稿,当自己写不出什么的时候,就写山水,或按照朋友的建议,写写作家、艺术家的故居博物馆,且相信这种写法也能说尽一切,同样能表达内心。于是,一番人来人往回来后,试着拿起笔或面对荧光屏,开动心头机器,尽管写出一点所以然。这样被推着往前走,地平线果然就迎上来了。你写,不但日子过得快,一段时间过后,手头上还积累了一些文字,也就是积累了一串过去的记忆。...
作者:鱼游 收养 我叫莫一,很平凡的一个人,但身世却不怎么平凡。“莫”不是我的真姓,很小的时候就被人抱养了。养父姓“莫”,取名“一”是因为我是他们唯一的孩子。从小养父母就没刻意的瞒过我这个事实,而我也没想过去寻找自己的亲身父母,既然都可以将自己的孩子扔掉,那找到了又有什么意思,何况那会伤了现在父母的心。所以我很开心的生活在莫家,享受父母的疼爱。 我天生就不是读书的料,所以天天和其他几个恨读书的女生逃课逛街,最过火的一次是月考都逃了,高考勉强吊了车尾,又不愿复读,所以17岁就去了本地人都不屑的我们那个城市所在的师专,开始了3年的大学悠哉生活。 18岁,父母很高兴的告诉我,单位组织他们去张家界旅游,挥挥手我愉快的送他们离开,还不忘叫他们带礼物回来讨宝贝女儿开心。高兴的将脏衣服打包回家准备迎接爸妈时,被班主任叫了出去,他很沉重的告诉我,养父母在车祸中双双丧生。不...
作者:梁遇春 (懒惰汉的懒惰想头之一) 十年来,求师访友,足迹走遍天涯,回想起来给我最大益处的却是“迟起”,因为我现在脑子里所有些聪明的想头,灵活的意思多半是早上懒洋洋地赖在床上想出来的。我真应该写几句话赞美它一番,同时还可以告诉有志的人们一点迟起艺术的门径。谈起艺术,我虽然是门外汉,不过对于迟起这门艺术倒可说是一位行家,因为我既具有明察秋毫的批评能力,又带了甘苦备尝的实践精神。我天天总是在可能范围之内,尽量地滞在床上——是我们的神庙——看着射在被上的日光,暗笑四围人们无谓的匆忙,回味前夜的痴梦——那是比做梦还有意思的事,——细想迟起的好处,唯我独尊地躺着,东倒西倾的小房立刻变做一座快乐的皇宫。 诗人画家为着要追求自己的幻梦,实现自己的痴愿,宁可牺牲一切物质的快乐,受尽亲朋的诟骂,他们从艺术里能够得到无穷的安慰,那是他们真实的世界,外面的世界对于他们反...
《唐诗故事》自有清才胜曹植——柳大书法家喜赋三步诗 人们往往把那些才思敏捷,下笔即成好文章的才子比作曹植,这是因为,据说面对兄长皇帝的百般刁难,曹氏能“七步成诗”的缘故。明人罗贯中在《三国演义》里就把这事演绎得有声有色,但其中所咏诗句与有关专书所载却颇多出入,这里我们姑且不论;而宋时佚名《漫叟诗话》所记的四句诗,亦即世人哄传的“煮豆燃豆萁,豆在釜中泣。本是同根生,相煎何太急”,它其实也并非原样,这是我们在追溯事物本源时所不可不知的。因为最早而且较为可靠的说法,应该是南朝宋时刘义庆《世说新语》所记载的五言六句诗,①而不是现在人们所熟悉的这五言四句诗。 我们知道,这一干传说所记载着的曹植敏捷作诗故事,端的是历史久远,影响很大。所以,大凡要比喻那些才思敏捷者时,人们首先想到并请将出来的就非七步成诗的曹植不可。...
一、殷武挞彼殷武,奋发荆楚。罙入其阻,裒荆之旅。有截其所,汤孙之绪。维女荆楚,居国南乡。昔有成汤,自彼氐羌。莫敢不来享,莫敢不来王,曰商是常。天命多辟,设都于禹之绩。岁事来辟,勿予祸適,稼穑非解。天命降监,下民有严。不僭不滥,不敢怠遑。命于下国,封建厥福。商邑翼翼,四方之极。赫赫厥声,濯濯厥灵。寿考且宁,以保我后生。陟彼景山,松柏丸丸。是断是迁,方斫是虔。松桷有梴,旅楹有闲,寝成孔安。·注释:濬祭祀殷高宗。挞:达的假借。疾速。武:殷王武丁。荆:州名。楚:国名。罙:深的本字。阻:险阻。裒(音掊):俘虏。一说聚集。汤孙:指武丁。国:指中国。乡:所,居。氐羌:汤时西北边的民族。王:来朝。常:长。...
作家简介空镜子映出你我的日子—— 万方访谈录■永远快乐的日子是没有的,可对生活的态度是可以选择的■我希望《空镜子》人们看了之后,真是能心里舒坦点儿,熨帖一点儿■你对人了解越深,你不一定对人越苛刻,你可能会对人越宽容了——万方周一,《空镜子》演完了。后来,再到晚上9:40就总有点儿空落落的,这种感觉一直到今天。这才知道每天晚上有个喜欢的电视剧让你追着看日子会多完整。《空镜子》在北京,没有声息就开播了。于是与它的相遇有点儿像人们说CD时代收音机的好:让你在不经意间相逢好歌。接下来,出差两天也不忘了嘱咐好人:“帮我看电视。”就这么放不下。对于长篇电视连续剧,我感兴趣的总是编剧。但采访万方仍是计划之外。“万方是谁?”普通人大多不明来路。而我,则一直疑惑我喜欢的这个东西有多少群众基础:戏都快演完了,京城媒体的文化版还都是一片死寂,比之《牵手》、《贫嘴张大民》、《让爱作主》曾经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