复旦与我我曾写过一篇散文,题目是《感激》。 在这一篇散文中,我以感激之心讲到了当年复旦中文系的老师们对我的关爱。在当年特殊的时代背景下,对我,他们的关爱还体现为一种不言而喻的、真情系之的保护。非是时下之人言,老师们对学生们的关爱所能包涵的。在当年,那一份具有保护性质的关爱,铭记在一名学生内心里,任什么时候回忆起来都是凝重的。 我还讲到了另一位并非中文系的老师。 那么他是复旦哪一个系的老师呢? 事隔三十余年,我却怎么也不能确切地回忆起来了。 我所记住的只是1974年,他受复旦大学之命在黑龙江招生。中文系创作专业的两个名额也在他的工作范围以内。据说那一年复旦大学总共从黑龙江生产建设兵团招收了二十几名知识青年,他肩负着对复旦大学五六个专业的责任感。而创作专业的两个名额中的一个,万分幸运地落在了我的头上。...
书名:吸血鬼之强加的锁链/吸血鬼之牙作者:菩提书内容介绍父子文。原本是被遗弃在孤儿院的孩子,却忽然被告知:其实你是一只吸血鬼。好不容易接受了自己非人类的事实,却没有料到自己父亲居然还是贵族。好吧,贵族就贵族,可是这一家人集体对外的眼神是要闹哪样?既然你不想要我,那把我接回来干嘛?!难道我就是给你闹着玩的?你们这帮吸血鬼真是太过分了!哼!忍无可忍无需再忍,我一口咬死你第一章:吸血鬼瑞可瑞可很惧怕坐在他旁边的小女生,这跟那女生的爱好有关系,小女生非常地痴迷吸血鬼之类的生物,常常把瑞可想象成小吸血鬼,用饰品店买来的十字架试图收了瑞可。要说小女生有这样的举动也不奇怪,因为小孩子的行为最直接地反应了社会文化的转变。早前吸血鬼一直是一种神秘而又危险的生物,但近些年,人类对于吸血鬼有了不一样的认知,不少人认为它们是强大的、是美丽的、是诱惑力堪比狐妖的存在。...
网络调查时代的挽歌第一章11岁的小男生递给老师一张纸条:“我要杀了你!”男生偷偷地将菜刀放进了书包。这一切,皆因孩子没有将纸扔进垃圾桶,老师当场命令孩子将地上的纸含在嘴里长达20分钟,孩子认为老师严重地伤害了他的自尊。 我注意到,媒体在报道这名老师时,强调她是“全校公认的一名优秀教师”。然而,就是这样的优秀教师,却要求学生将垃圾含在嘴里,并进行体罚。这让我非常纳闷,这样的“优秀教师”的“优秀标准”究竟是什么呢? 这种教育行为,显然有悖于我国《教育法》、《义务教育法》中禁止教师体罚学生的规定。但是,她却成了“优秀教师”。也就是说,她的粗暴、简单、机械的教育行为,在日常教学过程中,也是得到“全校公认”的。当这种可怕的教育行为长久得不到应有惩罚,相反还能成为其教育教学的“实绩”,这又是何等悲哀呀。...
目录序言:一只完美的狗 1. 一只小狗成就了三口之家 2. 接受高贵的血统 3. 回家途中的跳跃 4. 摆动先生 5. 验孕条 6.心脏问题 7.主人和野兽 8.一场意志之战 9.雄性最根本的特质 10.爱尔兰的好运 11.他所吃的东西 12.欢迎来到穷人病房 13.夜里的尖叫声 14.提早到来 15.产后的最后通牒 16.试镜 17.波卡伯塔之地 18.户外就餐 19.雷击 20.狗海滩 21.一架北行的飞机 22.铅笔地带 23.家禽游行 24.排便间 25.成功的机率 26.苟延的时间 27.大草原 28.樱桃树下 29.坏狗俱乐部 序言:一只完美的狗(1)1967年的夏天,那时我还只是一个十岁大的小男孩,父亲经不住我一再苦苦哀求,只好让步,同意送给我一只属于我自己的狗。父亲驾驶着那辆家庭旅行车,将我载到了密西根乡间的一个农场,这个农场是由一位性格大大咧咧的...
作者:J.K.罗琳 新学期就要开始了,邓布利多教授却来到德思礼家找到哈利·波特,哈利六年级的学习似乎就这样出人意料地开始了……更出人意料的事还在接踵而至,哈利从教室的储藏柜里翻到一本魔药课本,它的前任主人是“混血王子”,从此哈利在神秘“王子”的帮助下成为“魔药奇才”…… 邓布利多开始了给哈利的单独授课,在课上哈利经历了几段关于少年伏地魔的惊心动魄的记忆,揭开了伏地魔不同寻常的身世之谜……哈利·波特在魔法世界的历险故事再次掀起……第一章 另一个部长已经快接近午夜了,首相一个人坐在他的办公室里看着一份长长的备忘录,可他一点儿也没读进去。他正在等一个遥远国家的总统给他打来电话,一面在猜测那个可怜的人什么时候才能把电话打过来,一面又努力不去回想这漫长、劳累和艰难的一周留给他的不愉快的记忆,他脑子里快要容不下什么别的了。他越是想要专注于面前的文件,他的政敌那心满意足的脸就越...
我想我走失在阳光里我想我走失在阳光里 文·Kairel染 记得你的容颜,从过去到未来好多好多年。 要去怎么回忆呢?生命中念念不忘的事情。它们好像散布于我生命中的每一个角落,就像那些因为微笑而激荡起来的风,夹杂着充满酸甜苦辣的青春,就这样浩浩荡荡的丢失在我以往的日子里。 忽然就有那么一天,你出现在我的面前,背后是苍蓝色的天空,映出你斑驳深邃的面容。你的笑是那样的明媚,阳光洒在你身上,金色的璀璨明闪闪的晃眼。我好像预知到了你的到来,并没有多大的震惊,只是顺从的让你带着。 世界上的悲伤太多,我们被落在最遥远平静的角落。我们不能够做什么,只是在这里,守护着自己的领土不被侵占。我们用快乐与它们抗衡着,执着的像从未受过伤一样。彼年木槿,开出希望的花朵。...
书名:廿四年(GL)作者:藩田同学文案:从今日算起,二十四年间你若找不到我,那时再来这里。我等你,等你来了再离开。二十四年,我早已数不清过了多少个二十四年,可我找到你的次数尚不够握满两个拳头。内容标签:前世今生 情有独钟搜索关键字:主角:朔夜、桐笙 ┃ 配角:时雨、莺时、望月、谷雨 ┃ 其它: ☆、楔子 一个乞儿,看着仅十来岁,两年前捡到她,带着她一同行乞的阿妈见她是个漂亮的娃儿,舍不得那张脸蛋儿成日藏在尘土下面,便总是尽可能想办法让她看起来干净点。 阿妈生病了,只能让乞儿独自去跟那户总给她们剩菜剩饭的人家讨吃的。那户人家是这城里最有钱的人家,住着豪门大宅,就连下人的衣服都比街上百姓穿得好很多。...
陪女儿看动画片,自闭女孩开口讲故事(1)不要认为孩子某些方面是弱项,或存在某些问题,就表明他不可救药。只要正视孩子身上存在的问题,有针对性地探索出适合其成长的家教模式和方法,并努力付诸实践,一切问题都能得到解决。有些时候,反其道而行之,效果也许会更好。 小林打小就自闭、内向,但她却收到了美国、英国和新加坡等国家以及中国香港地区14所世界名校的入学通知书。其中,有近一半的学校向她提供了全额奖学金。一时间,小林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人们不禁问:小林是如何蜕变的?她究竟靠什么力量征服了这些世界名校? 长沙女孩小林的家境比较富裕,但自从她出生后,父母一直忙于做生意,照顾她的重任便落在爷爷奶奶身上。爷爷奶奶非常疼爱孙女,他们几乎没让小林离开过自己的怀抱。由于很少与外界接触,小林从小就很少说话,到了两岁,她甚至连“爸爸妈妈”和“爷爷奶奶”也很少叫。...
第一章 芦荻花,此花开后路无家。 --《北梦琐言》 1 夜色深沉。 城郊的小站里静静地躺着一列前进型蒸汽机车。和其他列车不同,这是一趟即将出发的军列,车头车尾各挂着一节双三七的高炮。小站的月台上灯火通明,却照不了太远,黑色的车身逐渐隐没在远处的黑暗里。 站里的老列检员已经说不上是第几次检查这列车了--下午军代处的代表和警卫战士来办交接的时候他还在车下敲打,到了后来,只是在车前走来走去,一遍又一遍地看。站台上的哨兵,从布上就没动过,军代表办好了手续,也只是站在一边抽烟。早上车和高炮进站的时候,已经被边上住的老百姓看见了,不时有人提着装满水果和鸡蛋篮子来,看着空空荡荡的站台,不知道往哪里塞;有些给军代表和站长劝回去了,还有些就把东西扔在值班室外的墙角,给房上昏黄的灯光一照,显出几分突兀。...
最早到过上海的俄罗斯作家——伊·冈察罗夫(1812—1891) 在圣彼得堡沃尔科沃公墓里,我又一次来到一座圆柱墓碑前。这是十九世纪典型的墓碑样式:一块草坪上,竖着一根黑色的圆柱,顶端托着墓主的胸像,前后左右围着铁栅栏。 墓主蓄着连到鬓角的胡须,双目炯炯有神。他在这里耸立了一百多年,见过多少形形色色的人物。它就是俄罗斯杰出的批判现实主义作家伊万·冈察罗夫。 冈察罗夫在俄国文学中最大的贡献是创作了奥勃洛莫夫这么一个典型人物——养尊处优、无力从事任何有益的实际工作的人的代名词。 1852年(清咸丰二年)10月7日,普嘉京等一行人,乘坐三桅战舰“帕拉达”号,从彼得堡的喀琅施塔特起航,经过波罗的海、北海,接着从大西洋南下,绕过非洲好望角,越过印度洋、太平洋到达东方诸国。一路上航行一年多时间。...
一.活人祭神(1)遭受灭顶之灾的感觉肯定不是好感觉。 灭你头顶的是一江汹涌咆哮的水,一江沸腾的水,一江瞬间可把世间万物消解得无影无踪的水。非但如此,在灭顶的沸水之上还有一块坚实巨大、渺无边际的磐石镇守着,你休想浮出水面,露出鼻尖。你蚍蜉撼树地舞动双手,无法冲开磐石,绝望地憋在胸腔的那口气就要爆炸了! 这样的灭顶之灾,恐怖而残忍。 啸天湖人现在就面临这样的灭顶之灾。 入夜的风越刮越大。上层彤云缓缓移动,下层风云如马群疾驰。它们倏然擦过天幕上残存的疏星,仿佛可闻声声厉叫。 浩浩荡荡的江面,风自北向南,水由南向北,逆向撞击掀起雄浑浪涌,一排排长达数里,排排相随,如同训练有素的军阵,气势恢宏,喧腾咆哮。 从水面到云层和从山陵到湖泊的整个空间聚积游动着看不见摸不着的水尘水雾,严严实实地拍向人的脸面,拍进人的胸腔肺脏,人心沉甸甸湿汲汲地滞闷难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