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梆子我叫杜萍,在大学里学经理管理专业,现在大四快毕业了。在校园里同学们都忙着找工作和写毕业论文两件大事。我工作已经落实了,考到一个国家机关做公务员,同学们都很羡慕我的,都以为我家里有什么关系。其实我就是个很普通的女孩,也出自个很普通的家庭。我父母都是普通工人,还有个弟弟现在读大专,他们培养两个小孩读书也是很不容易的。能考上公务员也许是我这二十几年人生里,最幸运的一件事了。 漫步在校园的林荫路上到处都是离别的伤感,比起那些有男女朋友的同学,我的伤感一点也不少,毕竟在个校园里生活了四年,一草一木,还有认识的每个人都是最美好了,想想自己再过几个月就要离开这里踏入社会,同学们都将天各一方,那种不舍的感觉就油然而生。在大学里没谈恋爱并不是我不想谈,哪个少女不怀春呢!但是偏偏追求我的人我都不喜欢,我喜欢的人偏偏不喜欢我,为了不让自己错过机会我还送了张表*意的卡片,结果...
阅读贞观:一代治世的背影(序)文/吴子牛 人们往往对一些看起来熟悉的历史存在认识上的误区,比如对贞观时代的印象。 贞观一朝一直让华夏后裔无比自豪,许多人以为那是中国历史上最强盛的时期,其实不然,或者说不甚准确。科学地说,贞观是一代治世,李世民治下的二十三年,国力还远未达到整个唐代的巅峰,许多经济指标,甚至远不及出了著名暴君炀帝的隋朝前期。李世民之后又经过了高宗、武后以及玄宗等几个高明的执政者的努力,唐帝国的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才在“安史之乱”以前的“开元”年间进步到一个举世景仰的水平。 但是,贞观的政治文明却达到了在封建时代的中国前无古人后无来者的境界。这一时期政治风气的清明,政府机制的高效,法制精神的普及以及君臣、官民间的和谐,都得到后来的封建统治者和历史学家的推崇。可以说,贞观对一个强盛王朝的历史性贡献,在于它用二十三年的时间建立、完善和确定了一套当时世界上...
作者:李文澄引子 女真崛起在山海关外一枚红果,造就了一个感天而孕的神话。待字闺中的女真少女佛库伦,在绿草如茵的池边与仇家之子野合,产下了大清始祖布库里雍顺。从此,女真这个骡悍的民族,才崛起在山海关的辽东大地上……号称天下第一关的山海关,此刻,正如一头巨兽,当道而蹲,虎视耽耽地遥望着辽东大地。然而,辽东的白山绿水,却似乎并不曾被那代表着大明天子无远不达的威严的雄关所震慑,依然自顾自地散发出勃然的生气。山,照旧巍峨耸立,水,照旧激荡奔涌,就连山水之间的鸟儿,也还是欢啭飞舞,这一切,仿佛都在向那雄关、向那雄关身后的朱元璋的后人们宣示着“天高皇帝远”“帝力于我何有哉”的悠然野趣。骤然,在这白山绿水间,响起了一串银铃儿声音:“喂——哟哟哟哟……”随着美妙的声音,山谷中婷婷袅袅飘过来三位妙龄女子。她们无拘无束地嬉笑着,互相打趣着,全不似汉家闺秀那般谨言慎行。...
中文版自序:亚洲近代史的开端《鸦片战争》对我来说,是青春时代的书。那是三十年前的作品,不是那个时候的我是绝对写不出来的。隔了三十年再回头重读这部书,想重写的地方实在非常的多,可是如果一改,那么当时亮眼的部分,必定同时也会消失。再三考虑的结果,决定还是保留原貌。 十九世纪下半叶,是中国知识分子怀着危机意识的时代。他们集合组织了“宣南诗社”,其中除了林则徐,还有龚自珍、魏源等成员。这些人所散发出来的热情,对我而言十分具有魅力。 魏源所著的《海国图志》,给予日本幕府时代末期有识之士深切的影响力,其资料便是由被贬谪新疆途中的林则徐手中亲自取得的。由此可见,“鸦片战争”不只对中国影响甚巨,对日本也是一样。 从开始撰写以来,让更多人来读这部书的期望,迄三十年之后的今天仍然没变。此时,只要一想到故乡的人们也会读它,忍不住就会兴奋起来,这感觉就像给了年轻时代的我极大的鼓舞...
*前记*远在蒙古的素瑶格格跟随蒙古王千里迢迢来到了紫禁城,整个皇宫因为蒙古人的到来显得很喜气。“哎,他不是在蒙古调戏格格的人吗?怎么会在这里,他不会是一路跟着我们吧!”素瑶身边一个小蒙古女孩说道。他怎么会在京城,而且还在皇宫里?他到底是谁?他为什么会说那句话?他说那句话是什么意思?素瑶百思不得其解。素瑶离了席,漫步在皇宫里。“哼哼,怎么样素瑶格格,我说了我们还会再见面的。现在相信了吧!”他带着点讽刺的意思对我说。“你到底是谁?为什么会出现在这里”我问他。“你看看你,总是一副忧国忧民的样子,这样可就不好看了。”他答非所问。“我说在哪呢,原来是私会格格来了,十四弟你也太心急了。八哥你说呢?”八阿哥、九阿哥、十阿哥不知是从哪冒出来的...
法国大革命及国外的影响(1)法国大革命非常具有戏剧性,又非常突然地中断了这种演进的过程,我们必须以相当矛盾的方式将其长期与短期的后果区分开。在当时,“私人的”或者特有的兴趣被认为可能对鼓励阴谋和叛国有些许影响。人们认为透明度也即个人之间不存在障碍是公共生活的必要条件,革命党人开始改变他们的心灵和习惯,改变空间和时间,并且希望在这个新世界中塑造出一个与以前相比在外表、语言和感情上完全不同的新人来。这项工作由外及里,革命教会了市民新的符号和手势,而这最终会影响到他们最内在的自我。 长久以来,大革命加大了公众领域和私人领域之间的差异,它强调家庭的价值,并通过对政治化的男人和内政化的女人之间的对比,来说明不同性别的作用。虽然还是实行家长制,但大革命承认了离婚,并在许多方面限制了家长的权力。它主张个*利,并以安全权利的形式制定了最原始形式的人身权利原则(即使在今天的法国,...
00 作者的话 暑假中,有一件事发生,可能微不足道,却始终找不到宣泄的出口。某一日,信笔乱涂,忽然就有了意思。于是,一发不可收拾,眼前有很多人在笑,在闹,在怒,在动。作者终于可以不似以前一样与他们一起吵吵,冷下心来,任由,只是记录。 希望作者的笔触够干净。 本来打算写成一件皆大欢喜的事,可……01 种子——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万物负阴而抱阳,充气以为和。 谁说:要有梦。于是便有了三粒圆润光滑的梦种子。谁随着一指:开垦。于是便有了梦世,梦世运转着。 何时,谁想起了沉寂的梦种子,召唤:来吧。于是来了。梦种子依旧圆润,但已经不再光滑。谁微一闪念:选择要什么?种子一:势;种子二:是;种子三:时。谁说:去吧。...
前言冯 牧 陈舜臣先生祖籍福建泉州,他个人出生在日本神户。他持有的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公民护照,但是除了汉语旧体诗以外,他的全部著作都是用日文写成的。这常常造成了一种误解;由于他著作等身,闻名遐迩,而又多次获得日本的文学奖,因此他的名宁在国际文坛上有时被列入当代一些著名的日水大作家行列之中。然而,他是一个地道的中国人。虽然他只能讲闽南活而不能用流畅的普通话表达思想,但无论从思想气质上来说,或是从文化性格上来说,他都是一个地道的中国作家——一个精通祖国的历史, 对于中国人民和中华大地有着深沉的民族情感的中国作家。这就不难了解: 为什么陈舜臣先生的大部分作品,都是以中国的历史和人物作为题材的。他是一位有很高艺术造诣的文学家,同时又是一位对于祖国母亲的光辉悠久的历史,有着深湛熟稔的研究和理解的历史学家。有人曾说,陈舜臣先生即是富有高度文学素养和写作技巧的历史学者,又是...
第一章 序幕调寄 滚滚长江东逝水,浪花淘尽英雄。是非成败转头空。青山依旧在,几度夕阳红。白发渔樵江渚上,惯看秋月春风。一壶浊酒喜相逢。古今多少事,都付笑谈中。--《临江仙》 明。杨慎 开场白 历史是人的历史但并非人的意志,它的兴衰聚合遵循着世间的大道理。这个道理包罗万象,千丝万缕。也许某人一言便可以兴衰一世,也许百万人拼死的搏杀也改变不了一个人的命运。在这些令人感慨的分和聚散之间,是无数人的点点滴滴所填满的。他们也许微不足道、也许叱咤风云,但不管怎样,他们,千年以前的那些生命曾经也如同我们一样生动鲜活,有血有肉。做着与我们相似的事情,盼望着与我们相同的盼望。走进他们,其实,也就看到了我们。 什么是历史的真相?许多人都在追寻!我们今天看到的历史都是为政治服务的,在无数朝代更替的轮回里,真相或许早已掩埋在慢慢黄沙之中,或已随风而逝。留下的是生活在这片土地上的人民...
序王 蒙 1978年在中国历史上有特殊的意义。“四人帮”已经失势了两年,邓小平已经恢复了名誉与工作,实践是检验真理唯一标准的讨论正在唤醒着全国,“文化大革命”实际上已经寿终正寝。从上到下,从官到民,都等待着中国的改弦更张,都等待着新的历史时期的到来。 中国在积累民心民气,中国在积累思考与决心,中国在积累全民族的对于要改革要发展要结束乱局的共识。同时又是“文革”造成的千疮百孔,天怒人怨,沉冤似海,问题如山,历史任务鲜明而又艰巨,历史在呼唤巨人与巨变。 人人在等待。人人在打探虚实、在发表见解、在有所期望,却又不无忧戚与顾忌。交头接耳与问询打探也是民意,民意如天,民心即是天心,民心不可侮不可欺,历史走到了它的转折点上。 将心比心,我对一些老同志与社会各代表人物的1978年回忆特别觉得亲切,人同此心,心同此理,中华民族那时是这样的泪流在一起,心跳在一起,劲使在一起!...
序读过历史的人都知道,梁启超是中国近代史上的重要人物,可当听到他堪与孔子、老子等人相提并论时,大部分人都会吐出两个字——“他吗?” 是的,就是他。就是他将新文明普洒大地,就是他宣扬自由、民权、立宪,又将民主共和滋润民心,就是他开创了中国政治学、新闻学、新史学、图书馆学,就是他影响了二十世纪中国的走向,就是他……然而,就是这样的一个人却被我们遗忘。 他生活在中国的封建制度被资本主义冲破了的时候,他负载着时代的使命,标榜自由思想而与封建的残垒作战。他用那飞扬激越而又入木三分的文字,摧毁着陈腐的封建思想、国人麻木的灵魂。 他生活在黑暗地狱的地层,承受着冽风暴雨的冲击,探索着文明的真谛,紧握时代脉搏,引领时代潮流,用他那先进高尚的思想、饱蘸感情的笔,抵挡着顽固派的谩骂、黑暗势力的攻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