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律与宗教》书评作者:伯尔曼“我们不能靠掩盖思想中的怀疑因素来建立一种虚伪的信仰。”——叶芝 一. 整整十年前,梁治平翻译了美国哈佛大学法学院伯尔曼教授的《法律与宗教》。这本薄薄的书不仅简要地讨论了历史上法律与宗教的复杂关系,而且在学理上分析了法律与信仰之间的“内在的”、“深层的”联系。一些精彩的语句,例如“没有信仰的法律将退化成为僵死的教条”,“而没有法律的信仰……将蜕变成为狂信”,简洁且深刻。特别是“法律必须被信仰,否则将形同虚设”,这样的句子至少当年获得了许多法律学子的心。记得我回国教学头一学期期末,学生交来的“论文”(之所以加上引号,因为在我看来更像是杂感、随笔)中,至少有5篇引用了这句话作为结尾或开头,且不论文之中引用的(由此从另一侧面也可见当时的法学理论书籍之稀少)。但是就“论文”所要讨论的问题来看,这种引用许多并不尽然恰当,很明显,...
一元十等數(乾當太極,以一元爲一年)一元之數。十二會(坤當元氣,以一會爲一年)三百六十運(天以一運爲一年)。四千三百二十世(地以世爲一年)一十二萬九千六百年。一百五十五萬五千二百月,四千六百六十五萬六千日。五億五千九百八十七萬二千時。兌卦一百六十七億九千六百一十六萬分二千一十五億五千三百九十二萬杪一會三十運,三百六十世,一會之數。一萬八百年 十二萬九千六百月,三千三百八十八萬八千日,四千六百六十五萬六千時。履卦一十二億九千九百六十八萬分。一百六十七億九千六百一十六萬秒。一運十二世,三百六十年,一運之數四千三百二十月,一十二萬千六百日,一百五十五一会三十运,三百六十世,一会之数。一万八百年十二万九千六百月,...
她一生的爱情,不过是三个瞬间。 第一个瞬间,发生在大二的课堂上。她与邻座的安庆男生聊得十分投机。他知道她是武汉人。快下课的时候,他问:“我以后到武汉玩儿,去找你,好不好?”她说:“当然好。”顺手从笔记本上撕下一张纸,草草画张地图给他。 第二个瞬间,是在毕业时的火车站上。歌着,酒着,挥手着,泪着,送走一个同学又一个同学,最后的站台上,只剩下两个人。北方的后半夜,六月也是凉的。星子都黑的时分,他突然说:“你知道吗?我一直爱着你。” 她惊愕地抬头,看见他的脸,刹那间,恍然明了,何以那些看见他的日子,便连阳光也格外灿烂。她几乎想要狂呼:“我也是呀。”但火车呼啸而来的声音吞没了一切。 她向安庆写下一封又一封的信,却无一回音。是地址错误?还是…… 一颗错误的心?以为自此以后,便是两不相忆,却在深夜梦见他向她走来,仿佛有千言万语要倾诉,却只是哀痛地、静默地转过身去…...
为了打击敌人的嚣张气焰,我们开始秘密研制和部署我们的导弹。这天夜里,雷达发现有一架敌高空侦察机从南部沿海侵入我国领空,敌人还不知道我们已经部署好了导弹,当我二炮部队在雷达上锁定那绿色的小点,营长一声怒吼发射,三枚联射导弹冲天而去。片刻后雷达上的小点一闪消失了,欢呼声传来:“击中了!”这个消息立刻用电台通知了早已待命的当地方圆几十里范围内的民众,人们欢呼着举着木锄和钉耙冲向旷野,去看打下的敌机和捉捕敌人的飞行员。孩子丁可也在这个行列中,他和小伙伴们欢呼着冲撞在夜色中,比着谁先找到掉下来的特务。不知什么时候他发现自己跑离远了人群,人们仍然在远处叫喊着,但身边却分外的冷寂了。他却倔强的向前寻找,直到他看见,漆黑大地上,那个壮观的深坑出现在他眼前。...
士容论第六书名:吕氏春秋 作者:吕不韦上一页回目录○士容一曰:士不偏不党。柔而坚,虚而实。其状朗然不儇,若失其一。傲小物而志属於大,似无勇而未可恐狼,执固横敢而不可辱害。临患涉难而处义不越,南面称寡而不以侈大。今日君民而欲服海外,节物甚高而细利弗赖。耳目遗俗而可与定世,富贵弗就而贫贱弗朅。德行尊理而羞用巧卫。宽裕不訾而中心甚厉,难动以物而必不妄折。此国士之容也。齐有善相狗者,其邻假以买取鼠之狗。期年乃得之,曰:“是良狗也。”其邻畜之数年,而不取鼠,以告相者。相者曰:“此良狗也。其志在獐麋豕鹿,不在鼠,欲其取鼠也则桎之。”其邻桎其后足,狗乃取鼠。夫骥骜之气,鸿鹄之志,有谕乎人心者,诚也。人亦然,诚有之则神应乎人矣,言岂足以谕之哉?此谓不...
巽之第五十七 巽。溫山松柏,常茂不落。鸞鳳以庇,得其歡樂。詳《需》之《恒》。 乾。采唐沬鄉,要期桑中。失信不會,憂思約帶。詳《師》之《噬嗑》。○期,汲古作我,思約作在鈎,均依宋元本。 坤。有鳥飛來,集于宮樹。鳴聲可惡,主將出去。詳《屯》之《夬》。○可惡,汲古作畏惡,依宋元本。 屯。仁政之德,參參日息。成都就邑,日受厥福。詳《旅》之《臨》。○參參,局本作恭恭。 蒙。他山之錯,與璆爲仇。來攻吾城,傷我肌膚,邦家搔憂。詳《明夷》。○錯,宋元本作儲,來,汲古作夾,依宋元本。 需。??貝贖狸,不聽我辭。繫於虎須,牽不得來。詳《否》之《革》。 訟。一簧兩舌,佞言諂語。三奸成虎,曾母投杼。詳《師》之《乾》。○佞,宋元本作妄,依汲古。...
一套由20个集子组成的《沈从文别集》(以下简称“别集”),作为珍藏品放进了我的书橱,凝视着这套虽谈不上豪华考究,却也典雅大方的别集,不由得如释重负般地吁了一口气,心里暗自庆幸:“幸甚!幸甚!险些愧对地下的沈老先生。”我所庆幸的是,这套还未出版即已为海内外瞩目,然而历经磨难、险遭夭折的别集,最终还是冲破阻力,战胜愚昧与无知,与读者见面了。尽管印数压到了一个不可思议的数字,但总算没让翘首以待的文坛耆宿和广大的文学青年们失望,这倒又免除了我的第二个愧疚。 沈从文先生在解放后的文坛寂寞了几十年,只是因沈学的“西学东渐”,才逐渐为国人所认识、所景仰,他的作品也一下子热了起来,各种版本的沈集也相继问世。对这种突然间的身价被“哄抬”,沈先生当时有何感想,已不得而知,但沈先生晚年对自己的作品,也确乎有过一种愿望:“想把自己的作品好好选一下,印一套袖珍小册子,不在于如何精美漂...
周作人精选散文集关于雷公在市上买到乡人孙德祖的著作十种,普通称之日《寄龛全集》,其实都是光绪年间随刻随印,并没有什么总目和名称。三种是在湖州做教官时的文犊课艺,三种是诗文词,其他是笔记,即《寄龛甲志》至《丁志》各四卷,共十六卷,这是我所觉得最有兴趣的一部分。寄龛的文章颇多“规模史汉及六朝骈俪之作”,我也本不太了解,但薛福成给他作序,可惜他不能默究桐城诸老的义法,不然就将写得更好,也是很好玩的一件事。不过我比诗文更看重笔记,因为这里边可看的东西稍多,而且我所搜的同乡著作中笔记这一类实在也很少。清朝的我只有俞蛟的《梦厂杂著》,汪鼎的《雨韭庵笔记》,汪瑰的《松烟小录》与《旅谭》,施山的《姜露庵笔记》等,这《寄龛甲乙丙丁志》要算分...
一个星期一的早晨当我开始爬树时,太阳并没有照耀得那么凶猛,整个树林是新鲜而又清凉的,刚一进来的时候几乎使我忘了这已是接近夏天的一个早晨了。阳光透过树上的叶子照在我脸上,我觉得睁不开眼睛,便换了一个姿势躲开太阳。这时的帕柯正在我躺着的树干下,她坐在一大堆枯叶上,旁边放着她那漂亮的粗麻编的大手袋,脚旁散着几张报纸。这是帕柯的老习惯,无论到那儿,总有几张当天的或过时的报纸跟着她,而帕柯时常有意无意的翻动着,一方面又不经意的摆出一幅异乡人的无聊样子来。现在我伏在树上看着她,她就怪快乐的样子,又伸手去翻起报纸来。我在树上可以看见那河,那是一条冲得怪急的小河,一块块的卵石被水冲得又清洁又光滑,去年这个时候,我总喜欢跟帕柯在石头上跨来跨去。小河在纱帽山跟学校交接的那个山...
似顺论第五书名:吕氏春秋 作者:吕不韦○似顺一曰:事多似倒而顺,多似顺而倒。有知顺之为倒、倒之为顺者,则可与言化矣。至长反短,至短反长,天之道也。荆庄王欲伐陈,使人视之。使者曰:“陈不可伐也。”庄王曰:“何故?”对曰:“城郭高,沟洫深,蓄积多也。”宁国曰:“陈可伐也。夫陈,小国也,而蓄积多,赋敛重也,则民怨上矣。城郭高,沟洫深,则民力罢矣。兴兵伐之,陈可取也。”庄王听之,遂取陈焉。田成子之所以得有国至今者,有兄曰完子,仁且有勇。越人兴师诛田成子,曰:“奚故杀君而取国?”田成子患之。完子请率士大夫以逆越师,请必战,战请必败,败请必死。田成子曰:“夫必与越战可也,战必败,败必死,寡人疑焉。”完子曰:“君之有国也,百姓怨上,贤良又有死之臣蒙耻。以完观之也,国已惧...
慎行论第二书名:吕氏春秋 作者:吕不韦○慎行一曰:行不可不孰。不孰,如赴深溪,虽悔无及。君子计行虑义,小人计行其利,乃不利。有知不利之利者,则可与言理矣。荆平王有臣曰费无忌,害太子建,欲去之。王为建取妻於秦而美,无忌劝王夺。王已夺之,而疏太子。无忌说王曰:“晋之霸也,近於诸夏;而荆僻也,故不能与争。不若大城城父而置太子焉,以求北方,王收南方,是得天下也。”王说,使太子居于城父。居一年,乃恶之曰:“建与连尹将以方城外反。”王曰:“已为我子矣,又尚奚求?”对曰:“以妻事怨,且自以为犹宋也。齐晋又辅之。将以害荆,其事已集矣。”王信之,使执连尹,太子建出奔。左尹郄宛,国人说之。无忌又欲杀之,谓令尹子常曰:“郄宛欲饮令尹酒。”又谓郄宛曰:“令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