珍藏于哈佛大学的孤本(代序) 卡尔·威特是19世纪德国的一个著名天才。他八九岁时就能自由运用德语、法语、意大利语、拉丁语、英语和希腊语这6国语言;并且通晓动物学、植物学、物理学、化学,尤其擅长数学;9岁时他进入了哥廷根大学;年仅14岁就被授予哲学博士学位;16岁获得法学博士学位,并被任命为柏林大学的法学教授;23岁他发表《但丁的误解》一书,成为研究但丁的权威。与那些过早失去后劲的神童们不同,卡尔·威特一生都在德国的著名大学里授学,在有口皆碑的赞扬声中一直讲到1883年逝世为止。 然而,正是由这些残章断片生发出的教育方法,培养出了近代像塞德兹、威纳·巴尔及维尼夫雷特等无数世界级的通过早期教育成才的典范。更令人兴奋的是,在200年后的中国,刘亦婷的母亲正是在这些片断理论的启迪和指点下,将女儿培养成出色的人才。所以在《哈佛女孩刘亦婷》一书中,她妈妈感慨道:"应该永远感谢这些早期教...
同成物语:大学那点事情 简介 我把初恋遗落到了大学,那段爱并不辉煌,只是淡淡得如同品一杯淡茶一般。 也许因为太懵懂,也许因为太无知,只是慢慢的享受同居所带来的*。 过去的已经过去,可是那段爱的味道却更加的甜润。 同居物语:大学那点事情,08年末最最让你感动的爱情大戏,精彩不容错过,更新持续升温中。关于收藏和推荐关于更新读者必读之重要信息进来的朋友收藏了。 进来的朋友们,你们辛苦了,请继续支持无知山谷,无知山谷不甚感激。 朋友们的收藏与推荐将是无知山谷往下写的动力,无知山谷信心百倍,但作者的努力还须读者的认可,朋友们伸出你的手轻轻点击收藏推荐分享,让爱的力量涌动。 高兴一起分享,收藏推荐分享快乐。...
在历史中找寻下落不明的中国企业精神吴晓波继《激荡三十年》后溯源历史,再写中国企业100年,“企业史三部曲”又添新翼 全新视角解读中国百年孤独,在历史沉浮中找寻失落的企业家精神 前瞻“五四运动”90周年庆典,引领回顾历史浪潮 在改革开放三十年纪念的宏大历史背景下,吴晓波著写的《激荡三十年》风靡2008,而今余音尚未散尽,吴晓波记述百年中国企业史的新著《跌荡一百年》(上卷)再度出版,在2009年全国书市召开前夕,该书由中信出版社出版,并将在北京书市期间面向全国发布。 回顾2008年中国图书市场,由吴晓波著写的《激荡三十年》可谓刮起了一股“激荡”旋风,其在2007年1月和2008年1月分别推出上下卷,引领了三十年庆典的浪潮,是众多报刊杂志、影视电台制作同类节目的脚本之作,上海的东方卫视和第一财经电视台专门以“激荡”为名,制作了30集大型电视片。2008年初,该书获“和讯年度财经图书大奖”,组委...
作品:资治通鉴——柏杨白话版 作者:柏杨 内容简介: 《资治通鉴》柏杨白话版:《资治通鉴》是一部浓缩了中国古代政治运作、权力游戏的历史巨著,是古代帝王鉴于往事、资于治道的必读史书。 九百年后的今天,析杨先生耗时十年(一九八三至一九九三)将其译成现代语言,亲手增绘地图,并注入自己的观点,谈论历史成败因果,使一部原本只供帝王将相阅读的史书在今天的读者面前竟然如此之亲切。 《柏杨版资治通鉴》获选一九八三年度台湾“最具影响力的书”。 作者简介: 柏杨,台湾著名作家、人文大师,1920年生于河南,1949年去台湾,1951年开始创作;一生传奇经历,一世著述颇丰。代表作品:《柏杨版资治通鉴》、《丑陋的中国人》、《中国人史纲》、《酱缸,千年难醒的噩梦》等。...
张越:悲观主义的花朵(1)没有人可以做到奥普拉·温弗瑞 梦霞:我们看到,一些优秀的女主持人都开始做大型谈话节目,比如说杨澜的《天下女人》,比如鲁豫的新版《鲁豫有约》,似乎一个新的女性谈话时代正在到来。她们都谈到了美国的脱口秀女王温弗瑞,而她们的节目中也的确体现了这样的追求。你在《艺术人生》特别节目《温暖》系列里的表现,你在《半边天》特别节目《我们》里的表现,那种对生命的尊重、对人本身的尊重和澎湃的激情,让我们更直接地看到了那个伟大的美国女主持人的影子,你又是如何理解她的节目的? 张越:温弗瑞的节目我只看过一期。我没有刻意地研究她的节目,而且我的外语也不好。第一,我不确认我是否能驾驭这样一个大谈话;第二,我不确定即使我能驾驭我有没有机会得到这样一个平台。我不爱看电视,我几乎不刻意研究任何节目,这是我的一个非常大的问题。...
[美]杰克·韦尔奇《赢》前言 “每天都有一个新问题” 几年前,我完成了自传 的写作,那是一次有趣却艰难的经历,是利用工作的间隙完成的。那以后,我曾发誓,再也不写书了。 但我猜,自己恐怕还会写。 人们第一次向我提出那样的问题是在 2001~2002 年,当时我正为自传的发行在世界各地做巡回宣传。看到很多人与 GE 有着深厚感情,我感慨万分。无论是在美国,还是在其他国家,人们告诉我许许多多关于他们在这家公司工作的故事,以及他们的姐妹、阿姨、父亲甚至祖父在这家公司做过的事情。 在这些故事之外,我还非常吃惊地看到,人们是多么迫切地希望了解,如何才能把生意做好。 在电话讨论会中,有人要求我介绍一下 GE 的业绩鉴别体系,想知道我们如何把员工的工作划分为三种业绩类型,并给予相应的奖惩。而那些参加签名售书仪式的人则希望知道,我曾说过任何公司的人力资源负责人都应该至少与首席财务官同样重要...
斯宾塞。约翰逊 序言:再完美的计划也时常遭遇不测 生活并不是笔直通畅的走廊, 让我们轻松自在地在其中旅行, 生活是一座迷宫, 我们必须从中找到自己的出路, 我们时常会陷入迷茫, 在死胡同中搜寻。 但如果我们始终深信不疑, 有扇门就会向我们打开, 它也许不是我们曾经想到的那一扇门, 但我们最终将会发现, 它是一扇有益之门。 我们多面的人性 故事中虚构的四个角色:老鼠嗅嗅和匆匆,小矮人哼哼和唧唧,用来代表我们的不同方面,即我们简单的一面和复杂的一面。 我们每个人都具有这些不同的方面,不论我们的年龄、性别、种族和国籍如何。 有时我们的行为象:嗅嗅,他能够及早嗅出变化的气息;或者像:匆匆,他能够迅速行动;或者像:哼哼,他因为害怕改变而否认和拒绝变化,这会使事情变得更糟,或者像:唧唧,当他看到变化会使事情变得更好时,能够及时地调整自己去...
学而第一 1.1(1)子zǐ曰yuē:“学xué而ér时shí习xí之zhī,不bú亦yì说yuè○悦乎hū?有yǒu朋pénɡ自zì远yuǎn方fānɡ来lái,不bú亦yì乐lè乎hū?人rén不bù知zhī而ér不bú愠yùn,不bú亦yì君jūn子zǐ乎hū?” 这三句不需要解释了,都懂。 先别忙着说都懂。我问你,孔子这三句话,一会儿讲学习,一会儿讲远方来客,一会儿讲知人不知人的……是不是有点乱啊? 这个…… 我再问你,这三句很平常的话,孔子为什么要用反问句?通常我们使用反问句,一定是发生了什么问题…… 嗯,他为什么不正面讲呢?比如:学而时习之,很悦;有朋自远方来,很乐…… 是啊。我想,眼前这本《论语》,不是孔子在家里独自一个人写的,里面的孔子语录,...
序一 投资是一场心态的修炼父好书,在非常困难时期,也买。得家父身传,不仅我喜买书,小女儿也渐有不眨眼购书之习。拜读众多好友所赠著作后,觉出书之人都乃高明之士并仰视之。但擅长数学的老姐曾出过较高深之书,却遭遇盈亏艰难平衡之经历,故我从未敢有此念。弟擅长摄影,从影集推论,反复说明出书之重要,倒是一直在鼓动我。 十多年前我在东莞说得多,写得少。某次机缘巧合,在去贵州路上偶遇一大师,大师姓曾,点化鄙人著文之重要,并言大道至简,越是深奥的道理越应用粗浅之比喻来诠释。得大师点拨,有感而发不吐不快时,我开始写些小文,并按大师指点试用比喻,用到得意之处不禁暗暗发笑。从事会计的妻子,每遇此怪状,必加以控制将我拉回现实。 累累下来,竟也有数十万字。然觉下笔之际,尚有一点激情,激情过后,却难觅当时之感觉。没有激情的书如同鸡肋,又不想败名,故一直没有动手。后经肖明老弟数年来一直催促,...
第一篇:我们处在金融大危机前夜吗? 在本文于香港发表的同日(2002年7月10日),美国世经公司宣布破产,它是美国有史以来最大的公司破产案。此后爆出一连串公司财务丑闻。2002年7月10日股市爆跌近400点。为“黑色星期五”l998年以来最低点。主要股票跌破20%。周一跌风传到香港,股市下跌近3%。 一 我在2001年9月出版的《思考:新国家主义经济观》一书前言中曾预断:“种种迹象明确显示,我们的确处在爆发新的大规模国际金融危机的前夜。危机的焦点将集中在日元——美国——欧元的汇率上。如果美元暴跌,引致美元泡沫崩破(这泡沫大得惊人),就必将引发全球性的金融大突变。在某种意义上,这一突变具有不可避免性”。(见该书序第4页) 近几个月以来,美元兑l4种主要货币汇率均趋贬值,创1987年以来之最,但美元走贬尚未见底。近几周来,美元兑欧元汇率急剧贬值,已贬至2001年1月I9日以来的最低点。美元缘何如此走弱,...
中产宣言(代序)中国人关于中产的启蒙是从好莱坞电影开始的。 讲述中产阶级离婚大战的《克莱默夫妇》,中年男人性幻想的《美国丽人》,少妇红杏出墙的《不忠》,以及《毕业生》、《冰风暴》……在这些影片中,中国人看到的往往不是中产阶级的精神危机,而是中产阶级富裕生活的图景——郊区的独立house,不止一辆小车,全电气化的生活设施,衣冠楚楚、举止优雅的主人公,悠长的带薪的假期…… 中产阶级的概念源自西方社会理论,是西方学者对西方现代化社会变迁中出现的一类社会分层群体的描述与解释,大致是指那些接受了较好的现代教育,以工资及薪金谋生,在社会上拥有一定职业、声望、生活水准以及有一定社会影响力的人。 中产阶级又称中产阶层或中间阶层,在英文中的对应词是“ middle class”。middle是中间、中部、正中、中等的意思,并没有中文“中产”中“产”字的意思,只不过是翻译者将之翻译成中文时,用上了“...
钱是什么东西关于钱的俗语(代序) 家乡在莽莽苍苍的黄河滩里,那里除了黄水就是黄沙,还有很多经典俗语从远古传来:数割肉疼就数出钱疼了就是一句。可以用在任何要某人出钱而他又赖着不出时。农民们讲不出什么金钱观、世界观,但他们就是能一针见血,就是能入木三分,就是有透过现象看本质的火眼金睛。这里除了农民的智慧之外,恐怕还有一个谁都知道但谁都有意无意忽略了的原因:中国农民实在太穷了!见到的啬刻主儿太多了——艺术源于生活!与上一句意思相近的还有一句:钱穿在肋骨上掰掰哪个都疼!一般认为,两句话都是在调侃讽刺那些吝啬的主儿,话儿也刻薄到了极致。我倒认为似乎还要复杂些,问题在于两句话中的三个“疼”字上。疼?你想想,疼字饱含了多少没钱的无奈、饱含了多少赚钱的艰辛、又蕴含着多么深刻的理解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