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鸟电子书 > 都市言情电子书 > 底层官员 >

第26部分

底层官员-第26部分

小说: 底层官员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事后林渠挨了方文章一顿狠训。因为开工典礼是民政局帮助外商筹划组织的,差点搞出恐怖主义事件,他有责任。刘克服没有挨骂。在成功参与协调,完成此项引进外资工作后,他的外经局已经退居幕后,不再有资格直接处理事情。由于对启动黄金圈所做的重要贡献,刘克服也得到了一朵胸花,以嘉宾身份应邀参加当天的动工仪式,亲历了“庆”字灯笼从半空中落下的刺激场面,忍不住要为自己不必挨骂而雀跃。
  当晚刘克服出席了县里的招待酒会,作为外经局长,这个场面免不了有他。位置当然比较靠后,坐不上主桌,比当年被他在深更雨夜开导过的“对象”姚育玲不如。今天姚育玲经理作为陆老板派驻本县的代表,俨然已成座上要客,周旋于她的老板与市、县大领导们之间,为开工圆满热烈庆祝,衷心感谢。
  刘克服依例去主桌敬了酒。外商陆金华表现很热情,拉着刘克服向坐在一旁的副市长介绍,说这位刘局长跟他是老交情,提供了不少帮助。刘局长官衔不高,工资也低,不多拿钱,不少办事,这种人最好,领导应该重用,不然就不公平。
  刘克服也开玩笑,称这屋子里物美价廉的很多,他还列不上等次。陆老板比较稀罕,不只钱多,还知道公平,特别难得。
  姚育玲找刘克服碰杯,表示感谢。刘克服问她听说过本地一句土话吗,叫做“皇帝不惹乞丐”。姚育玲点头。
  “有的人惹一惹耍一耍不要紧,比如我。有的可不能惹,比如那些残疾人。”他说,“哪怕是皇帝,惹了耍了不该的也有麻烦,这个意思知道吧?”
  姚育玲问:“是谁给谁耍了?”
  刘克服提到开工庆典的“庆”字灯笼,看来它让人耍了,所以从天上掉下来。虽然没砸到大领导,也不算好兆头。今天大家很高兴,姚经理到处敬酒,笑得像一朵花似的,姚经理应当一直这样笑,不要再哭得像个泪人儿一样。
  刘克服借着酒,真真假假开玩笑,却不料一语成谶。

仕途升迁 第四部分(2)
时过一年,姚育玲在他面前痛哭流涕,有如他们初见那回,在深山沟她的家里。
  他们把不该惹不该耍的人惹了耍了。
  出事那天上午,刘克服在办公室里接到了林渠的电话,林渠在路上,正在赶往苍蝇巷工地。
  “小刘局长快过来。”林渠说,“着火了。”
  “打119!”
  “什么屁119,就咱们俩!”
  这件事确实没法请消防队出火警,只靠他们俩。当天出什么事了呢?民政纸箱厂几十个残疾人聚集到苍蝇巷工地闹事,把陆老板的代表姚育玲等两人扣于临时工房。残疾人闹工地涉及一年多前安置就业的承诺,姚育玲声称该承诺是政府做的,应当由政府来解释,于是牵扯到当初出面跟纸箱厂员工代表谈的林渠和刘克服。
  “闹事员工要求咱们两个局长过去。”林渠说,“跟她一起谈。”
  刘克服断然拒绝:“林局长你自己管吧,我不去。”
  “小刘!事闹大了你也跑不了!”林渠叫道。
  “早跟林大局长说过了。闹大活该。”刘克服回答。
  他把电话一丢,回头立刻叫车,登车离去。
  几分钟后手机铃响,是方文章书记的电话。书记去市里开会,不在县城。
  “跟我说,现在躲在哪里?”书记口气极凶。
  刘克服报告,他在车上,已经走到半路,大约五分钟后到达苍蝇巷工地。
  方文章缓下气来:“为什么林渠说你不去?”
  刘克服说:“是我故意顶他。”
  方文章批评,不许刘克服闹意气。他要刘克服和林渠立刻控制住局势,必须确保外商人员人身安全,防止事态恶性发展。
  “李副书记马上赶到现场指挥,你们向他汇报。”方文章交代。
  刘克服到了工地,围墙外聚了大批人员,有工作人员,有看热闹的,人群边停着几辆警车,警察已经赶过来维持秩序。围墙外有一处简易库房,林渠和几位手下干部待在库房里,应急处理事务。工地围墙的铁门已经给锁上了,有两个残疾人坐着轮椅守在铁门里边。姚育玲等人被扣在工地指挥部,指挥部的位置在围墙内临时工房里。
  林渠见了刘克服就讥讽:“小刘局长到底没有跑掉。”
  刘克服回敬说,他是来看热闹,学习林大局长怎么收拾手下残疾员工。
  一会儿工夫,李副书记赶到了。李副兼县委政法委书记,他坐镇现场,警力迅速集中过来,苍蝇巷现场顿时显得紧张。
  “你们两个熟悉情况,说,现在怎么办?”他问林渠和刘克服。
  两个局长观点非常一致,主张稳妥处置。根据了解,工地里大约有二三十个残疾人,两个坐轮椅的把住铁门,其他的都在工棚那边,若干残疾人手中持有拐杖,其余未见携有武器,除轮椅外,基本属手无寸铁。以现有情况,派几个人翻墙而入,或者破铁门进场,制服敢抵抗者,冲入工房解救出被扣人员,行动起来不困难,很容易,几乎没有危险。但是不能干,因为里边是残疾人,走极端怕有严重后果。
  “得有人进去跟他们谈。”刘克服说,“我和林局长,至少进去一个。”
  林渠表态,纸箱厂是民政所属单位,该厂员工闹事,他身为局长,此刻义不容辞。有个情况他需要向领导报告一下:这些员工目前对他意见很大,有较深的成见。这个节骨眼上,进去让人家揍一顿是小事,只怕不容易说服。
  李副书记问刘克服:“是这个情况吧?”
  刘克服说:“应该是。”
  “你去怎么样?”txt电子书分享平台 

仕途升迁 第四部分(3)
“领导定。”刘克服说。
  于是决定,刘克服进去。比较起来,刘克服积怨略少,可能更有利于做工作。
  林渠拍刘克服的肩膀表示歉意,说不是他算计小刘局长,此时此刻,确实没有更好的办法。刘克服笑笑,说得了,来的时候他就明白,他是左手,就这个命。
  “林大局长让我跟他们怎么说?”他问林渠,“咱俩当初说的就顶一个屁?”
  林渠道:“你别问我。”
  刘克服朝大铁门走去,心里格外感叹。
  此地开工典礼已经过一年了,典礼那天从半空中突然下坠的“庆”字大红灯笼可能已经烂在某个垃圾堆里,它留下的预兆却还在这里悄然酝酿。
  这一年里有一些意外的发展。
  当年这里隆重开工,之后短短一周时间,苍蝇巷的所有旧建筑就被尽数扫荡。处理旧厂房破作坊,以及若干售卖黄裱纸之类丧葬用品的杂货店,对现有机械设备来说,几乎有如扫掉一地落叶。拆除阶段没有出现意外,进展很快。而后场地得到平整,搭建起临时工房,砌起了施工围墙,安装了铁门,工房油漆一新,围墙也用白灰刷得一片亮堂,宣示黄金圈就此打造。
  但是工地随即进入停工期,一个月又一个月,陆老板按兵不动,直到临时工房表面的油漆因风吹日晒剥落殆尽,围墙也因风雨侵蚀垮掉数段,再行修补起来。黄金圈在人们热切目光里依旧一块苍蝇,根本没有黄金起来。
  这种情况奇怪吗?眼下也属常见。投资商拿下一个地块,迅速拆平圈起,做出立刻上马盖厂房的样子,这很有必要,否则方方面面都不好交代。实际上这只是做个姿态,并非真干,真干没那么简单,有些事项还需要报批,有些关系还要理顺,工程设计环节很多,多有变动,总得有个过程。所以黄金圈开工一年,拆平的土地上遍地杂草,在阳光雨露的慷慨照料下尽情疯长,传说中的厂房和黄金连个影子都不见,这个并不奇怪,别的地方别的项目也一样,不是陆老板的创意发明。
  如此过去了差不多一年。这段时间里陆老板并没有闲着,他活动频繁,在太平洋上空飞来飞去,带着他的人时而出现在省城,时而出现在市区,也在县里屡屡露面。终于有一天大事告定,他的施工队伍迅速开进苍蝇巷,工地机械一片轰鸣。
  这时情况已经大变。拟议中的运动健身器械生产基地忽然消失了,苍蝇巷这里将盖起数座高楼,为商住楼,楼面为商业区域,其上为住宅。项目完成之后,旧日的苍蝇巷将形成一个人气旺盛的新商圈,这才是真正的黄金圈。
  陆老板果然有眼光。直到这个时候,人们才明白其所谓的运动健身器械基地纯属虚晃一枪,从一开始就不是真的。陆老板不编造一个影子基地,当时就没法插足苍蝇巷,因为该地块原规划为工业区域。等到成功得手,影子基地就得丢进垃圾箱,因为相比起来在苍蝇巷搞房地产开发更能圈钱。把一片原定盖工厂的区域变成搞房地产,涉及改变土地用途,牵涉到规划调整,绝非容易,一般客商办不下来,陆老板上下活动,多方运作,动用了他的强大关系,居然就做成了。待到黄金圈正式开工打造,手续已经一应俱全。
  刘克服是外经局长,有责任跟踪外商投资项目进展,陆老板拿下苍蝇巷后按兵不动,他心知其中必有缘故,经过一番云山雾罩,终于真相大白,刘克服这才搞明白陆老板所谓黄金圈的内涵是什么。陆金华手眼通天,左右逢源,有本事化腐朽为神奇,刘克服管不着,却很怕出麻烦。别的事他不怕,只怕纸箱厂残疾员工的善后安排因之生变。这件事原本归民政局长林渠考虑,与刘克服无关,只因为涉及外商投资,刘克服跟林渠一起对人家做了承诺,所以就有了牵连。

仕途升迁 第四部分(4)
然后刘克服的担心变成了现实。陆老板的项目计划变更之后,纸箱厂员工安置成为问题。外商以房地产开发与工业开发情况不同为由,建议重新商议,县里指定主管局民政局与陆老板的代表具体商谈,双方经过几轮谈判形成新的安置办法,报县里研究后正式确定。新办法回到了当初民政局与拟建标准厂房的东盛建工商议的方案,由开发商出一笔钱,政府主管部门具体操作,以买断工龄方式解决该厂员工的安置问题,补偿标准则比当初略有提高。
  刘克服没有参加这一轮商谈,因为人员安置是主管局的事情,他无权过问。出于个人的担心,他给林渠提过意见,问林大局长如何解释以前的承诺?怎么摆得平?林渠称自己当局长也不愿背包袱,最希望别人替他把残疾员工安排清楚。但是外商有困难,领导决定了,只好自己收拾。想点办法,总能办下来。
  “这样公平吗?”刘克服问。
  “你小刘又来了。”林渠说,“什么叫公平?这个世界有那种东西吗?”
  刘克服说:“没有了,让陆老板和林大局长联手谋害了。”
  林渠是老手,他办法很多。那一段时间他动员手下全部力量,采取分别包干,个别说服,分而化之的策略,根据不同情况,对需要安置对象逐一排队,一个对象一个对策,千方百计,说服动员,与他们讲清情况变化,提出新的安置办法,请大家体谅政府困难,服从大局需要,先接受安排。林渠开了口子,允许残疾对象提出各自要求,能解决的马上解决,一时解决不了的,以后还会逐步想办法解决,民政部门保证今后加强关心扶助。为了帮助解决困难,林渠要求陆金华提供一笔特别经费,对接受条件服从安排的员工,于规定安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