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鸟电子书 > 都市言情电子书 > 古代剩女相亲记 >

第45部分

古代剩女相亲记-第45部分

小说: 古代剩女相亲记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我往往悄悄地纠正了。但是,这一回,因为情节上不需要,没法悄悄地纠正,特此说明。请谅。)
古代剩女相亲记------外一篇
  第五十八回



  上回说到,【公平公正科举试,一鸣惊人李福兆】。这回说的是,【福兆乡试中举人,光宗耀祖好风光】。



  却说李福兆中了‘案首’,即中了秀才的第一名,震动整个无锡县,人人啧啧称叹,个个翘指称奇。李福兆的大名也传到了江苏省的学政部门,学政部门的领导又汇报到了省里的领导,省里的领导欣喜若狂:我江苏省出了神童,乃我江苏人杰地灵,也是我领导有方,政绩一等。省里的领导指示道:务必悉心培养,谆谆教导;有关优待政策,一一到位。



  那无锡县的县官得到消息,不敢怠慢,一纸公文到了税务部门,免去李福兆的母亲-----金翠花的所有税收。这金翠花家有个二三十亩土地的,每年的收获大约有个两万斤的粮食的。按照当时的税收政策,每年要交两千斤左右的税收,这一下子就全免了。



  这一免不要紧,把个李家庄上的人都震动了,成为李家庄上的焦点话题。一是说,这李福兆真是有出息,小小的年纪每年就为家里省了两千斤的税收,等于每年为家里挣了两千斤粮食的财富,从小就能养家,长大了肯定不得了。二是说,‘真是万般皆下品,惟有读书高’,养儿不读书,等于养窠猪,还是让小孩子读书有前途!三是说,我伟大的中华民族真不愧是文明大国、礼仪之邦,所有的政治清明的朝代,无不重视教育,鼓励读书,还制定如此的鼓励政策。如此等等,不一而足。



  到了来年的开学之时,李家庄上的一帮人,敲锣打鼓送李福兆到县学里去上学。那李福兆只是带了些以前读的旧书,以及笔墨纸砚等。原来,当时有个规定,在初级学校里学习,就是说,基础教育是各家自己花钱;如果你考上秀才了,进了国家办的县学,就是国家花钱了,因为这是为国家培养人才,是不要学生家长花钱的;至于说,国家办学为了赚老百姓的钱,那是政治昏暗的社会才会有的。



  再说,这李福兆在县学里面学习,老师精心培养,福兆认真读书,一晃五六年就过去了。这李福兆也从一个半大的小孩子变成了一个英俊少年。这一年,恰逢江苏省要举行‘乡试’,时间定在农历的八月初九、八月十二日、八月十五日,考三天,中间间隔的时间,让考生休息。这是当时的常规,因为在这时候,农村的秋收大忙已过,天气又宜人,不冷不热的,便于考生发挥。想想我中华大国的先人,真是考虑周到,选择这样适宜的季节考试。不像后来,把个高考放在阳历的七月七八九日,热死人了,不知是哪些神经病做的事情。在当时,如果乡试考上了,就是‘举人’。



  考试的内容,无非是‘基础知识’加‘策论’。这一年,江苏省‘乡试’的‘策论’题目是:你学习‘四书五经’的最大心得是什么?题目自拟。李福兆的策论是:



  ---------------------------------------------------------------



  论孔孟思想之异同



  我伟大的中华大国,有五千年的文明历史。而近两千年多年来,照耀我中华大国的光辉思想,乃孔孟之道也。



  韩非子说:“上古之世,人民少而禽兽众,人民不胜禽兽虫蛇之侵扰。这时候,有一位智者出现了。他教会人们搭房子,用来躲避野兽的侵害。人民群众十分的高兴和拥护。并且尊他为王,这个人就是‘有巢氏’。那时候,人们都是生吞活剥,不会用火的,吃下去的食物沾有很的病菌和虫卵,很容易致病。这时候,又有一个智者出现了,他教会了人们去钻木取火。食物经过火的烧烤,去除了腥臊,去除了毒气,杀死了病菌和虫卵,人民的身体越来越健康有力。人民群众十分的高兴,于是就拥戴他做王。这就是‘燧人氏’。”总之,我中华民族在开天辟地之后,在代代的智者地带领之下,人民的智慧大增,一步步地脱离了动物世界,走向了文明世界。



  但是,人们在智慧大增的同时,有一部分人走向了另一条邪路:他们的智慧不是用在正道上,而是用自己的小聪明去坏事。面对这种情况,有一部分人认为,要得这个世界太平安康,最好是回到以前的愚昧时代,‘绝圣弃智’,把人‘动物化’。这个思想的最典型的代表就是‘老子’。老子的这种思想,实际上是一种消极的思想。人,怎么能够回到动物世界呢?



  两千多年前,我中华民族出了一位圣人,出了一位智慧的集大成者,这就是孔夫子。一篇‘论语’,虽然只有一万字左右,但它记录了孔夫子的言行,记录了孔夫子的光辉思想。如果你熟读‘论语’,你就会发现,孔夫子的一切言行的核心,用两个字就可以概括:‘做人’。孔夫子的思想是,智慧是个好东西,是人类进步的标志。但是,一个真正智慧的人,要用自己的聪明才智去创造人类的文明,遵礼守法,做一个文明的人,做一个‘君子’一样的人,做一个真正意义上的人。所以,宋朝的大儒朱熹说:“天不生仲尼,万古如长夜”。如果没有孔子教导人们如何去做人,人们还在半人半兽的世界游走呢!



  孔夫子之后,孟子继承和发展了孔夫子的思想。孟子在研究孔子思想的过程中,他认为,利用智慧做坏事的,或者说,利用智慧做坏事危害最大的,就是某些黑暗时代的统治者,例如夏桀、商纣之类。他们利用国家机器,对人民群众进行残酷的剥削和压迫,人民怨声载道,搞得天下不得安宁。所以,孟子提出了‘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的光辉思想。在孟子看来,人民是最尊贵和伟大的,这个社会上的一切,都是为了人民,为了让人民过上幸福的生活。至于说国家,它只是一个社会组织,是保障人民生活幸福的一个组织形式而已。因此,国家可大可小,甚至可生可灭;相对于人民而言,国家是次要的。至于说一个国家的国君,他应该是率领人民前进的领导者,应该是为全国人民服务的首席服务员。如果你服务得不好,换一个也无所谓,是无足轻重的。假如你熟读孟子,你就会发现,孟子的思想也可以用两个字去概括,那就是:“为民”。



  不管是孔子的‘做人’,还是孟子的‘为民’,他们都有一个共同的核心,那就是:“仁”。什么是‘仁’?孔子说:“仁者,人也”。既然人类脱离了动物世界,那就要做人事、说人话,做一个真正意义上的人。所谓‘仁’,就是以人为本。统治者是人,人民群众也是人。在人格上,他们是平等的。所以,孔子实行‘有教无类’,不管是谁,不管是富有的子贡,还是贫穷的颜渊,都可以成为孔子的学生。而孟子所一再强调的‘仁政’,就是要统治者把人民当人看待,而不是把人民群众当畜生看待,去残害他们,去剥削压迫他们。



  既然人类要生存和发展,社会的组织必须存在的,也就是说,国家是必须存在的,那么,对于一个国家来说,有没有一个好的领导人,就决定了这个国家的状况如何。所谓,一家仁,天下仁;一家恶,天下恶。夏桀、商纣暴虐,天下暴虐;文王、武王向善,天下向善。所以,一个国家要兴旺发达,必须要拥戴一个好人、一个圣人去做国家的君主。此亦为孔孟二圣之共识也。



  孔孟二圣之光辉思想,各有侧重,又各具特色,而又相互映证,其中心却又一以贯之,如太阳之光辉照耀我中华大地,哺育我中华万民。吾侪中华子民,当以汲取营养,发扬光大,是为正道也!



  ---------------------------------------------------------------------------



  再说这‘乡试’结束,不日开榜,李福兆又中了举人。这‘中举’可是不得了的事情。那《儒林外史》有明确的记载,范进中了举人,竟然高兴得疯了。因为这中举之人,就是在编的国家官员了,不管你有没有去担任什么实际的职务,但是,身份不同了,地位不一样了,而且有固定的官禄了。



  孔子的学生子夏说:“学而优则仕,仕而优则学。”说的是,学习好了,有了剩余的精力就去做官。做官的人,在做好本职工作的同时,如果有剩余的精力,就要再去学习,从而充实自己,以便更好的工作。有一段时间,有人把‘学而优则仕’理解成‘学习好了就是为了去做官’,并且大批特批,谓之‘反动腐朽’的思想。这真是胡说八道啊!不管是哪一级的官员,他就是那一级的领头人。难道说一个地方的领头人‘饱读诗书、满腹经纶、知识丰富’不好,而要一个傻啦吧唧的文盲去做领头人好吗?孔子说,让什么都不懂的人去做官,‘是为贼人也’。所谓‘贼人也’,即残害人民啊!闲言少叙。



  忽一日,李家庄又是锣鼓喧天,吹吹打打,好不热闹。原来是李福兆中了举人,无锡县衙役们送喜报了。



  再说这个李家庄离无锡城只有七八里路,这些衙役们就从无锡县衙出发,一路上扛旗打伞,敲锣打鼓,唢呐齐鸣,直奔李家庄而来。路人见此情景,人人议论纷纷,个个交头接耳,都说这个李福兆有出息,李家庄上风水好、出人才。更有那些看热闹的人,就跟在那送喜报的后面,要到李家庄上去看西洋景,人是越来越多,队伍越来越长。



  话说这个唐奶奶的上辈,从苏北农村到无锡来开粮食行。这粮食行是沟通城乡的桥梁和纽带,所以这粮食行一般都开在城边的河道处,以便于农民来卖粮。



  再说那些往李家庄送喜报的衙役,要往李家庄上送喜报,必须从唐奶奶家的粮食行门口的大路上经过。因为前几天在无锡城里就风传,这李家庄上有个十多岁的少年中了举人,个个觉得是个奇事,都想一睹那少年的风采。



  当时,这唐奶奶还是一个大姑娘。这唐大姑娘当然也听说了这件事,再加上那送喜报的队伍又从唐大姑娘家的粮食行前经过,那些前去看热闹的人排成了长队,逶迤而行。这唐大姑娘也按捺不住,就跟父母打了个招呼,带了几个丫鬟,一路跟随着你送喜报的队伍,袅袅婷婷,也来到了李家庄。



  却说这个无锡县石桥乡的乡长早已得通报,联合李家庄上的族长,狠狠地准备了一番,搭了个台子,请了戏班子,敲锣打鼓唱戏剧,真是好不热闹。



  那些衙役们,送了喜报到李福兆家。这李福兆磕头烧香,无非拜天拜地拜皇上,再拜祖先有荫光。行善之家有好处,光宗耀祖好儿郎。



  一番仪式过后,众人簇拥着李福兆到了戏台子上,无非乡长致辞,族长讲话,不需赘述。忽然间,台上锣鼓齐鸣,台下观众,伸头晃脑,单等好戏开场。



  恰在此时,只听得李家庄的河道上又是锣鼓喧天,一条官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