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鸟电子书 > 耽美同人电子书 > 杨锦麟这家伙 >

第26部分

杨锦麟这家伙-第26部分

小说: 杨锦麟这家伙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动或半主动下乡,作为青年学生在继续读书、做工、当兵之外的又一种生活选择,火热的“ 三大革命斗争实践”的感召是重要诱因。侯隽、邢燕子、董家耕便是其中的佼佼者。
  1968年至1971年,“ 文革”中下乡的知青,所谓的革命闯将——红卫兵,各地的总数约一千八百万人,半主动或多半被动,更像是一次强制性的人口大迁徙,范围波及全国。1969年9月,也就是杨锦麟下乡的第二年,仅仅二十万人口的厦门,短短一个月时间,就“ 动员”了近三万人离乡背井,插队落户的地点是在闽西落后的边远山区。
  下乡青年最后一拨是1972年至1979年的中学毕业生,那时的上山下乡运动政策有所改良,强制性的力度有所减弱。大部分的下乡地点由边远山区改为城市郊区,以集体农场取代星散的插队,注意给知青一些“ 大有作为”的用武之地……但这已经是杨锦麟弟弟妹妹们所经历的了。
  杨锦麟再一次被命运裹胁而去。
  学校草草发了张毕业文凭,算是个交代,杨锦麟初中毕业了。随即,离家的日子很快确定了,全部都是组织的安排。
  等待出发的那些天,杨锦麟全家在一片忙乱中无所适从,时间过去得很快。奇怪的是,那时的杨锦麟居然一点伤感也没有。
  屋角的阳光,檐下的清影,飘飞的纸鸢,邻家的玩伴……离开自己从小熟悉的环境,离开厦门,离开家人,到一个陌生的地方,开始一种一无所知、完全陌生的生活……按常理说来,杨锦麟应该是感伤的。但确切地说,杨锦麟是怀着尽快摆脱的心态离开的——离家远行即将带来的刺激、兴奋,他几乎掩饰不住。
  向往、渴求新知,原本属于青年人的天性,杨锦麟也不例外;而他内心深处期盼的还有一点,就是希望在大风大浪的考验中彻底洗尽身上的斑斑旧痕。事实上他一度不曾回家,很久以来他就希望逃之夭夭——背负原罪,一直沉重地压迫着,让他透不过气来。
    二、出发,在十五岁生日那天
  眼下的确是一个机会。开赴广阔天地,去大有作为。
  像所有的母亲一样,妈妈在为儿子的远行准备着,小心翼翼地。一家人都刻意避开提起个“ 走”字,好像那样就可以留住时间。家人还约定,送站的时候谁都不许哭。
  那个季节,和许多城市一样,厦门最忙碌的地方是火车站、长途汽车站。每天,都有成千上百的人从这里离开,更多的人来来往往地送行,而今天送行的人也###天就走,走的人却不知道何时归来。喧嚣、热闹的表面,悲凉早已从人们的心头蔓延开去。
  生命中离别的这一天终于来了。“ 反革命分子”的父亲照例是没有资格送行的,只是在自家的门前,父亲好像若无其事地和儿子挥挥手,杨锦麟完全不记得他说了些什么,也许那一刻,他压根一句话也没有说过。
  那个场面,人们已经在许多影视作品中反复熟悉过了。火车站台,锣鼓喧天,高音喇叭轮番播放着最高指示和革命歌曲;激昂亢奋的人群,大家围成一圈,喊着唱着,各种队伍的口号声此起彼伏。火车还没开动,妈妈已经忍不住地偷偷抹着泪水。
  此刻,杨锦麟们正在为莫名其妙的憧憬欣喜若狂。再说了,男儿有泪不轻弹,小资产阶级的多愁善感岂是革命战士的行为。一纸毕业证书算个什么,没有劳动者粗糙的双手,才是最可耻的。知青队伍中的每个人,手都捧着一双橡胶制成的“ 草鞋”、一套《毛泽东选集》,这才是最值得炫耀,最最珍贵的。
  一声悠长的汽笛,车轮缓缓转动的时候,杨锦麟竟然不知该做怎样的告别,妈妈追着列车小跑,直到站台尽头。阳光依然照耀,妈妈、厦门、喧嚣统统被甩在了后面,渐渐消失;铁轨很亮,很耀眼,通到很远的无边。火车到达第一个停靠站,杨锦麟却悄悄流泪了——对未来的茫然和对陌生的恐惧,前方一片空白……
  站台上的那一刻,杨锦麟的、一车年轻人的“ 成人仪式”就这样完成了。
  火车早已看不见了,依然伫立站台的妈妈突然想起,今天是儿子的生日。
  杨锦麟刚刚满十五岁。
  “ 这往下你必须成为世界上最顽强的十五岁少年,不管怎样的。因为,除此之外这世界上没有你赖以存活之路,为此你自己一定要理解真正的顽强是怎么回事。”十五岁生日到来的时候,杨锦麟离开家,去远方陌生的乡村,在那里求生。
  舒婷,著名诗人,余光中诗里称赞的“ 厦门的女儿”,恰巧比杨锦麟早一年升读厦门一中。同样因父亲问题受到牵连(在1957年国内那场著名的运动中,被打成右派),她在1969年那个九月,往闽西插队落户,经历过知青生活的所有苦难悲愤。这位不仅早期后来也是厦门文坛的中坚,她以诗歌崛起,用现代诗歌语言“ 为被牺牲的整整一代人作证”,抒发胸臆。
  

广阔天地,“连小有作为都谈不上”(2)
回忆插队生活,舒婷曾用充满诗意的语言描述道:“ 我凝视远山的轮廓,心想,十二月革命党人走向流放地时一定不会哭的。我要在那里上完高尔基的‘大学’。”当然,这位杨锦麟的同龄兼同乡,差点还成为中学校友的诗人,最后结论是“ 生活不断教训我的天真”。
    三、最深刻的印象:一次次地挫败
  随后八年的战天斗地,在那个地方,已没有多少人记得杨锦麟,而那两千多个日日夜夜,杨锦麟亲身体会着。
  杨锦麟接受再教育的地方不是宝塔山下、延河岸边这一类的革命圣地。厦门老三届上山下乡,主要集中在闽西老区的上杭、永定、武平三县。“ 当时的古田是闽西最贫困的一个地方。闽西一共有八个县,当年伟大领袖毛主席闹革命,踏遍了闽西七个县,就是古田没有留下足迹。”在这块伟大领袖惟一没有踏足的贫瘠的乡土,杨锦麟一呆竟是八个年头。
  八年间,杨锦麟担水砍柴、插秧种地、烧瓦熏炭、养羊放牛……那块土地上一切的活,他都干过,无一例外。凭着勉强混了三年的所谓初中,杨锦麟还当过农村小学的代课教师……这一切都深深地嵌入他烟涛渺茫的人生背景,难以褪却。
  八年农村生活,完全陌生的自然环境,信息渠道闭塞,彼此间隔膜戒备的人际往来,加之精神重负、体力透支,这一切恰恰都发生在一个年轻人思想、身体同样需要滋养、长成的年代。八年光阴荏苒,杨锦麟那一代人陷入了极度贫困,极度饥饿,无论是精神抑或物质。
  初来乍到,杨锦麟先是在武平象洞联防大队司前生产队,尔后又辗转联防大队的径子耕山队,象洞林场。不停地变动,个中缘由,仍然是受“ 反动家庭”的连坐。这种循环往复的情势一直持续,直到他到1977年病退回城。
  当年,一场全国性的涉及并影响一代人,轰轰烈烈的城市知识青年上山下乡运动,及其所造成的苦难生活,曾被一些备受推崇的知青文学,描述成道德自救而被放大、讴歌。从一片神奇土地上升腾出“ 悲壮的青春”,积蓄为一代人的巨大精神财富——所谓苦难是圣者必须的经历。同样地,对“ 那过去了的,都将变成亲切的怀恋”,批评者认为,那些充满浅薄诗意的粉饰,由于缺乏历史层面上的担当,忘记了自省与批判,其实不过是一种虚假的理想主义光辉被透射在失败的历史上。
  一直以来,杨锦麟以他执拗的诚实拒绝趋奉,这所谓“ 大有作为”的八年,在他,无疑是一串恶梦的连缀。
  为母校追寻感怀之前,多年来,作为“ 老三届”知青其中的一分子,杨锦麟曾不止一次地获邀为知青集体回忆之类的出版物撰文增色,被他一概婉拒。“ 不是十分喜欢回忆往事”乃理由之一,尤其对那段过往。他困惑于自己同龄伙伴的大多数,“ 似乎总是愿意告诉人们当年最美好的一面”,而忽略“ 精神和灵魂深处感到惊吓颤栗的那一面”,这到底是一种“ 善意的回避,还是刻意的遗忘”,对此,杨锦麟至今仍不得其解。
  《未能感悟惟有感怀——追寻逝去的双十岁月》,令杨锦麟徘徊再三,费尽踌躇。为了忘却的纪念,深刻的自省,恰恰成为杨锦麟知青生活难得的一段记述和感怀。
  八年知青岁月,杨锦麟反思,给他记忆最多的居然只有苦难,只有挫败。他曾经千方百计地试图脱胎换骨,重新做人,而打击依然一个接着一个。
  下乡八年,杨锦麟换了记不清的地方。良种场,家里有点权势、有后门的人争破了头。杨锦麟靠着竭力表现,好不容易争取到,没几天还是让位;偶然的机会,杨锦麟当上了小学代课老师,却被揭发“ 黑五类”的家事,立即又被赶出学校……
  还有一次,知青点分到一个中专名额,杨锦麟已经被提名,为保险起见,他赶了八十里路,去县里求人,结果还是被调包顶替了。堂而皇之的理由是对方苦大仇深,可知青队都传开了,对方送给公社一部翻斗车,当时绝对的紧俏货。
  …………
  类似事情从没有间断过。
  “ 三次招工、三次招生都没戏,那时做人还会有成功感吗?何来亲切的回忆,纯粹扯淡!”
  “ 你可以想象,一个要进步、赎罪的人,为了争取入团,他要不停地像祥林嫂一样讲述自己家庭的不是。当时冲动起来,真想把对方给杀了。”时光无情地流逝,往事其实从未销声匿迹,回忆起来每每令杨锦麟愤恨难平。
    四、难得的片刻欢娱
  改天换地的豪迈,在现实面前很快变成沧海一粟的孤寂。
  饥饿、超强劳作,发生在每一个知青点。在乡村里,知青们为了生存,悲剧不断发生,挨不住饥饿,去偷能偷到的一切,冲突、集体械斗,互相残杀绝非耸人听闻的虚构故事。有一次,杨锦麟到公社墟场卖甘蔗,发现小孩偷甘蔗,他大声喝止,可那些孩子非但不理,还高喊叫骂着“ 黑五类”,围观的人越聚越多,几乎变成了杨锦麟的批斗会。下意识地一种冲动,如果不是在场另一位同学死死抓住不放,杨锦麟当时就想抓起一把镰刀劈过去,“ 那是一种疯狂,也是一种反抗。”
  激愤和不安,是当时知青心中的两种情绪。公开站出来抵抗是不可想象的,消极、抵触都只能沉默于内心,最多发生在私下范围中。
  

广阔天地,“连小有作为都谈不上”(3)
还有一件小事,杨锦麟至今印象深刻,提起来不免动容。
  从代课老师的讲台被赶回农场,杨锦麟的接受再教育变成了劳动改造。一天,他挑着大粪经过学校操场,孩子们发现后,一个个从教室里跑出来,把小杨老师团团围住,哭喊着要小杨老师回来教书,一出张艺谋电影《一个都不能少》的现实版——不同年龄却同处一间教室的孩子,恳求着比他们大不了几岁的小杨老师留下来。当着孩子们的面,杨锦麟流泪了。“ 那次,大粪特别臭,我印象非常非常深。”每每提及此事,他总是深深地呼出一口气,像是这样才能彻底摆脱大粪的其臭无比。
  日后很长一段时间,杨锦麟时常会定格在那个特殊场面,想来心下定是一片悲凉。
  应该说,当年所谓的初中毕业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