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鸟电子书 > 耽美同人电子书 > 诗经密码 >

第14部分

诗经密码-第14部分

小说: 诗经密码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当夜负责王城内部警卫的付将军——他和他的手下现在都下了大狱——被审讯时报告了当时的情况。

  他说:“罪将和属下人员,已经发现了刺客——是一条长大的蒙面黑影。那家伙已偷摸进了王城之中,正往大王的书房靠近。”

  见此非常情况,付将军立即布置好爪牙甲士,正要上前去将那人擒拿住,却不料他们突然感到全身乏力,连手中的武器都拿不动了,统统的瘫软在回廊的花草和假石山下,眼看着刺客就要从外面进来了。

  别叔听到这里,望了一眼武及将军,似有什么话隐在心中没有说出。其实,他是想到另外一处现场了——那里也有人出现过类似的中毒,与这里的状况倒是很相像的。

  浑身发抖泪流满面的付将军,继续在诉说王城中的情况。

  他说:“这时,罪将发现老寺人从外面走进来,我拼了被刺客发现并杀掉的危险,用尽全力喊了一句:‘老管事,有刺客,我等中毒……’老寺人听到喊声,迅速冲到罪将身边,摸了摸我的手,‘呀’了一声,大约摸到罪将的手软绵绵的;所以,他从我的腰上拔下短剑,就冲了出去——因为他已经看见那个刺客摸过来了。老寺人显然不是刺客的对手,只一回合,他就被刺客扭了手,用他手中的短剑抹了他自己的脖项。”

  武及明白了:刚才看见老总管的脖子被抹,觉得伤口怪怪的。

  原来,是被人家拉他的手强行自抹的。

  这个时代的人,说到宫里的阉官,一般都称“寺人”。

  付将军还证明:正在危急关头,突然跳出来一名武士——后来知道他是近日才从外地来王城的王将军——暂住前院的东厢房。王将军敌住了刺客,老管事才得以逃入大王的书房报告情况。

  付将军和他的手下,当时都眼睁睁见老管事左手捂了脖子逃进后院的!

  那么,年轻大王是怎样驾崩的呢?

  通过详查王尸,“寻证团”很快发现他的致命伤,其实就是背上的那一枝毒箭,因为并没有再发现大王身上留有别的伤痕。也就是说,大王在发现自己中箭之后,迅速的在太庙大门上加了铁网,就返回到了自己的书房之中。

  这里,又有另一个新问题,据受伤的王将军在王室太医院内的回忆,他与刺客交手后就发现对方的武艺高强,但他还是拼死与刺客尘战,他估计大王居住的地方一定有暗道什么的,想尽量拖延时间让大王脱身。可当他后来被刺客杀翻在地,虽然人不能够动弹,但头脑还是比较清醒的,他看见刺客进了大王的书房,还听到了里面传出刺客与大王的说话声音!

  付将军等当值的虎臣之士警卫人员,也证实了王将军之言——里面没有厮杀声!

  王将军不知道大王书房内真实的详情,他此刻还在问:“大王一定是被那个家伙刺杀了的吧?”

  别叔没有回答,因为不但没在大王身上发现箭伤外的任何伤痕,而且也没有发现书房中有任何打斗的痕迹,也就是说,大王与刺客在同一个屋顶之下,和平共处了好一段时间,后来大王才因为箭毒的发作而慢慢的死去!

  这种奇怪现象,让知道这一情况的人百思不解。

  而据付将军等人和王将军亲眼所见,刺客进到书房后,确实过了好一阵才离开的,所以他们全都认为,百分之百是刺客刺杀了大王,大王一定有什么情况;不然,凭他的武艺还是能够抵挡一阵;他们厮杀,一定会弄出些声响来。不然刺客他来这里干什么呢?更何况大王后来确实是驾崩了呢!

  但是,没有任何响动声音!

  大王与刺客,他们到底怎么了?根据现场的情况看,大王和刺客和平相处。而且,刺客还为大王取了书架上的竹书!这让所有的人都难以相信,但是证据在那儿明明白白的摆着呢。

  八名成员的“寻证团”,为此事还分成了两个派别,一边四人,按反方和正方来辩论。

  反方说:大王在刺客来到之前,正在读案面上那两部竹书,这时候刺客来了,大王当然不可能去管那两部竹书,他站起来与从人一道逃入了地道之中……。

  正方道:这个说法有一个地方不符合常理。请注意,在大王的阅书台上,在那个胎漆的案台之上,我们看见的是“宝剑垫在竹书下面”,而不是“压在竹书上面”,大王他不可能将应急用的宝剑,事先拔出来放在胎漆几案上,然后在上面放了竹书,等刺客来了再走;或者说,刺客一旦来到,他没有理由和时间将宝剑拔出来,再命人将两部竹书放在上面,然后才逃进地道之中去!

  反方又说:会不会是大王从地道回到书房后,案台上本来就摆了那两部竹书——是他先前走的时候放那儿的,这时,他顺手将宝剑插到竹书与案面之间了呢?

  正方的意见又答:根本就不可能,因为竹书靠案面的那一面上,并没有沾上书案面上的墨迹。而且,根据刚才的调查看,墨砚是老管事在刺客来到后打翻的,而不是之前——如果是之前——小寺人是有工夫和责任擦干净案面的!当然,只有在刺客来了以后,大家都匆忙离开,并在太庙大殿遇害之后,才没有人去擦掉泼洒在上面的墨汁了!

  反方再说:会不会是大王在刺客离开后,自己去将两部竹书取下来,放在案台上,再坐在阅书台上观看呢?

  正方再道:如果是大王取的书,应该在书架前留下痕迹,可是在书架前面任何地点都没有血迹,按理说,如果大王用那高架取书,不可能不留下血迹!再从血迹的路线看,大王回到书房后,什么地方都没有去,直接到了阅书台上,就端坐在那儿了。根据血迹细看,他很可能在老管事的身旁坐了一小会儿,因为那里的血比较多一点。

  反方只好反诘道:你们的意思是大王与刺客认识?

  正方回道:认不认识不好回答,可是那两部放在阅书台胎漆书案上的竹书,按照我们在现场看到的情况来分析,一定不是大王事先正在读的书,也不是大王自己去书架上取的书,而应该是刺客代大王去书架上取的书!——此话听来荒唐——但却更接近于事实!事实上,大王在遇刺前要读的应该是一部叫《夏小正》的天文历法书。当然,也可以认为他刚刚读完那一部书,正命令小寺人收起来放回原位。因为我们看见它正好在书架上胡乱摆着!

  “问题看来已经清楚了,大王在遇刺前,并没有想到要读那两部竹书,只是到了后来,大王在太庙大殿受伤后才想起要读这两部竹书,他并不是‘逃’回书房,而是自己要回到书房,是一种责任要让他回到书房,因为他要在临终前读这两部竹书,读它们是大王的最后心愿,不读它们是大王的最后遗憾。但是,由于伤势和箭毒的原因,大王没有别的选择,只好求助于刺客,请刺客帮他取来他想要读的竹书!”   

  二王子细细的推论的道,好像他自己就在大王的身边。以他为首的正方认为大王认识刺客。

  “刺客那么听大王的话,那他还叫什么刺客呢?”四王子喝斥道。他是反方的牵头人。他激烈的认为,如果说刺客认识大王,从情理上说不过去,感情上也接受不了。

  所以,他不顾证据如何,坚决反对。

  “可是,在大王的面前,事实上摆着两部竹书!”二王子讥笑道。

  “怎么也不能说大王与刺客认识!”四王子有些固执的坚持道。

  “什么书值得大王用生命的最后时刻去阅读呢?”三王子经过思索后,提出新的问题道。

  “诗,一定是诗了!” 四王子不假思索,显得有些武断,但却是兴奋的大呼起来。

  “犯有三大不严肃之罪的《诗》?”别叔脱口道。他并不太相信大王会在临终之前去看孔老二编的书。别叔不太喜欢孔夫子,更何况那是一部谈情说爱的、风花月夜的不良竹书——别叔至少是这样认为的。

  哼,将薨的大王,死前读诗,风花月夜的诗?

  而且,是在刺客的利刃威逼之下!哈哈……

  看来……,看来,大王浪漫得真有点儿疯狂!

  难道像我年轻时(什么官都去要来做)那么疯狂?

  ——别叔如是的想。

第十六章  论说遗言首谜诗
大王临终前读什么书,却并不以别叔个人的喜恶为转移。

  知兄莫如弟。

  大王临驾崩之前,正如四王子所猜测,读的果然是《诗》!

  这让在场的八位周王朝的大人物全都惊呆了。

  他们的大王,在生命的弥留期,是读着美妙的诗歌,再跨上白色的仙鹤,才云游到西方去的。

  太浪漫了!简直能够让千万代的后人们,一听到这个故事就感动得鼻涕泪水一大把……

  “大王大哥一定是读的‘社诗’吧!”四王子很有把握,他从情理上认为应该是这样。

  并且,还从他在梦中与大王大哥派对的诗来判断,大王大哥一定也应该是在读《小星》。

  “小小星星闪微光,三三五五在东方!”那个苍凉的声音在耳畔响起,它空灵、深沉,来自高高的天际,来自飘渺的云层,是游荡的魂魄,是临别的赠言,是不舍的呼唤,是道一声珍重的抽泣……四王子美美的想象着……

  但是,让所有人大吃一惊的是,在大王阅书台的案面上,虽然摆放的是孔子编撰的《诗》集,但是却并不是四王子所说的什么‘社诗’,什么《小星》、《大东》之类的雅诗,而是两首让大家都不好启齿的诗,一首已经为许多人知道,算是名诗。

  那就是家喻户晓的《硕鼠》!

  诗中说道:“大老鼠呀大老鼠,不要吃我种的黍;多年辛苦养活你,我的生活从不顾……!”四王子记得自己读贵族小学时,那位家住洛邑东北区的教书先生,曾经特别讲过这首诗的含意,说是魏国的人民将他们不为百姓谋利益的国君骂为“硕鼠”,也就是大老鼠。

  然而,另一首诗,许多人可能并不知道,但它与前一首名诗,可以算得上是姊妹篇了。

  它的名字也离不开“鼠”,篇名叫:《相鼠》!

  诗中说:“请看老鼠还有皮,这人行为没威仪,既然行为没威仪,为啥还不命归西……”教书先生也曾经解释说,这首诗是卫国百姓斥责卫国君主苟且偷安的诗。

  总之,这两首诗并不是什么好话,却都是骂人的诗!

  奇怪,大王他在临走前,为何要愤愤不平的骂人呢?

  整个《诗》集之中,《相鼠》是邶风卷中的一首诗;《硕鼠》是魏风卷的。

  二诗都是在四王子“风子”重点读诗的范围之内。

  而且,在全《诗》集之中,唯有这两首诗,它们的诗名带“鼠”字,也就是说《诗》中唯有两只鼠,同时都出现在这儿了。据四王子和三王子回忆,大王做大王子的时候,也就是在他们诗社的日子里,两人可是从来没有听过他朗诵这两首描绘“老鼠”的诗!

  唉,有什么诗不好去读?不读“社诗”也可,就读他姬去疾大王喜欢的《清庙》也行呀,“在那深沉清庙中,助祭端庄又雍容”。或者,别的什么都不要读了,就读一读幼稚一些的“关关雎鸠,在河之洲”也好一点呢!我的老大呀,您为什么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