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经密码-第11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四王子看到这里,不由自主的点点头,道:“课本中没这么细,只说孔子生于尼山。”
三王子笑道:“四弟可知他父母为何给他取名‘丘’么?”
四王子愕然的道:“这个…我就不知道了。”
三王子笑道:“四弟是对尼山不了解,我去过那里呢,尼山周边四峰高耸,可是第五峰的中峰反而低矮……”
“这个,”四王子笑着打断三哥的话道:“跟他的名字有什么关系?”
三王子笑道:“当然有关系。据说孔老先生生下来时,他的头顶四周高于中间的凸顶,就像尼山的山势一样,所以他名‘丘’,字‘仲尼’也!”
四王子听后,忍不住大笑道:“老先生的脑袋竟然是第二座尼山了?”
三王子也大笑的回道:“可不是么,‘仲’乃‘二’,既指他的排行老二,还暗和‘第二座尼山’之意呢!”
“哈哈哈!”四王子已经笑得喘不过气来……
不过,四王子很快看见秘密档案上写有这样的字句:“孔子生而首上圩顶,故而名丘。”
再有一段写道:“孔子生有异相,牛唇虎掌,鸳肩龟背,海口阔耳,顶门状如反宇……”
三王子看了,也很惊讶,道:“看来,传说还是真的呢!”
四王子笑道:“没想到老先生还真有这样的私人秘密!”
“算了,我们对老先生,不要光是猎奇,还是重点看一看他是否为大周出过力吧?”
二人又往下看——
他们特别注意看孔子离开家乡的时间,发现孔子从一岁的庚戌年起,直到癸未年(注:公元前519年),即周敬王元年,鲁昭公二十三年,那时的孔子已是三十三岁的年龄,之前的记载的一直都是“孔子在鲁”,到了第二年,三十四岁的孔子才在鲁昭公的支持下,第一次来到洛邑,学乐于苌弘,问礼于老聃,观明堂,入厉穆庙,多方学习。
看到这里,四王子道:“孔夫子来过我大周,是来学习礼和乐的,拜过苌弘大乐师为师,还向大智者老聃请教过礼呢。当然,这些资料与课本上的历史完全相同!”
二位王子又继续查了孔子的档案,上面记载说,孔子在周敬王四年、鲁昭公三十六年(注:公元前516年),他时年三十六岁,去了齐国。两年后,孔子回到鲁国,直到十八年后的周敬王二十三年,即鲁定公十三年(注:公元前497年),五十五岁的孔子第二次离开鲁国,在外流浪十多年,周游列国,等到年届六十八岁,才满头白发的回到故国,自此再也没有离开过鲁国,到周定王四十一年、鲁哀公十六年(注:公元前479年),周历四月十一日(夏历二月十一日),孔子寝疾七日而殁。
按照孔子的档案,他老人家只是在三十四岁那年到过洛邑,周敬王从那年的前一年开始坐上王位,一直到孔子去世时还在位上,但是却没有一次接见过他;也没有他来洛邑请求大王给予他尽忠机会的历史记载;就是在他周游列国漫长的十多年中,也没有他与大周任何行动上联系的记录,这不得不让四王子感到疑惑,也因此引起三王子的怀疑。
他们根据《论语》记载的内容,从中完全可以看到一位热爱周礼,钦佩周文王、周武王、周公旦,差不多可以抛头颅、洒热血,随时效忠大周王朝的一代圣人孔丘先生。可是,他的行为却像是换了另一个人,让人非常失望,名字虽然还叫孔丘,但却是一名与大周王朝非常隔膜的冷冰冰的孔丘,他虽然拜访了列国七十二名国君,跑到诸侯国去求官想要实现自己的政治理想。但是,他却从来没有打算到洛邑来碰碰运气,也没有不耻下问的问一问周敬王要不要临时工——说不定这里还有正式工的好工种也未可知——问题是你自己没有来试试呢!据说,鲁定公八年,阳虎叛乱前夕,公山不狃以费邑叛,使人召孔子,他都迫不及待想做官,差一点就一失足成千古恨(成为反臣贼子),后因子路坚决反对而未成行,不然他的个人档案之中怕就会有历史的污点了。问题是,他对洛邑的大周政权,却怎么能够视而不见,从来不来招惹呢?
于是,两位王子明白了别叔的感受,知道别叔为什么要骂孔子是“口是心非、虚伪的政治小人”了,无论任何人,他们只要了解孔子的行为与言辞有如此巨大的反差,怎么也都会得出这样相同的结论来的。
四王子望着孔子的个人档案,百思不解,不得要领。
三王子突然想到一个去处,道:“查咱敬王的机密档案,看里面是否有补记?”
四王子一听,笑道:“刚才我正查看别叔的对话,就是查的那个地方,你一吓我都吓忘了!”
三王子笑道:“说你胖,你倒喘起来了!”
二人对看一眼,笑了;他们都想要先于对方抢到王朝机密档案架前。
于是,二人同时跑了过去。
四王子熟悉,三王子腿长,二人差不多同时跑到。
你推我搡,从匡王、定王处入手,查到——简王、灵王、景王;后面就是敬王了。
两人同时翻看,已经看见王子朝事件的记录。
就上面已有的内容看,它们与《春秋》《左传》等书的记录区别不大。
虽然它的内容能够对外,但这部档案上却盖有蜘蛛密印,它周围的丝网竟然有九条之多!
他们虽然感到奇怪,却因为要查孔子到达洛邑的年代,所以并没有停留下来。
不过,除了孔子三十四岁那年之外,他们再没有找到孔子到达洛邑的年代记录。
从周敬王元年,一直到四十一年,漫漫岁月的长长档案中都没有!
再找找!他们从周敬王元年翻到驾崩的那一年——孔子已经逝世两年了,仍然没有。
再查一查孔子的前三十三年,即灵王二十一至二十七年,以及景王元年至二十五年。
还是没有——除那年外,就像孔子其它的时间里,也从来没有到过洛邑似的。
“感觉上,他像真的从来没有来过我们这里呢!”
他们再细细的看,终于发现:竹书档案有的位置像是缺了内容……
可还有的位置,竹片或木片的色泽有些不易发现的细微差异。后换上去的?
而且,这卷档案里面还画有蜘蛛——九条蛛网。
网线很细,用墨淡淡的。
为什么要使用最高密级,而且还用细如发丝的特殊密印?
它到底是指年代还是指别的什么内容?
三王子和四王子,既疑惑、又吃惊。
但是,让他们更吃惊的却是——
他们的头顶上,突然闪过红光……
一道剑锋从天而降,直奔三王子的脑袋,势如劈瓜!
三王子猛地将身子往旁一闪,顺势将手中竹书击向来剑,以挡其势。
“哗”的一声,白光闪过。
竹书腰折,横断半空,分崩离析,碎片四散。
但见那剑锋稍一迟疑,即以横扫千军之势,挥向四王子脖项!
眼看四王子的脖子就会像竹书一样被斩断,三王子惊得大叫一声。
说时迟,那时快,四王子慌忙使出紧急自救招,缩头收腹,往腰上一拍。
只见他手中“呼”地丢出一把金沙!
但听“唉哟”一声,白光闪回,头顶掠起一阵惊风,屋梁上“嘎”的响了一下。
四王子迅速变招,拈弓搭箭,半蹲在地,猛往头顶上看,但什么也没看见。
三王子也已握剑在手,机灵的将自己高大的身子放低,并半掩在书架阴影下,也抬头看房梁。
“啪!”突然一声脆响,墙角的一盏灯的玻璃灯罩被击碎。
灯火也随之熄灭,屋内的光线暗了些。
四王子的弓箭在手*。他屏住呼吸,寻找射击目标,随时准备放箭。
三王子的剑握得更紧了,他轻轻的抬动脚步,脚尖着地,往响动处摸去。
“啪!”又一声脆响,另一盏灯的玻璃灯罩被击碎,屋内的光线又暗了好些。
三王子听见头顶不远处有微弱的响动,他在暗处用剑尖向上指了指。
四王子看见三哥的暗示,点点头,将手移了移,瞄准那里的暗处,嗖的一箭射出!
刚巧,“啪”的一声,玻璃灯罩又碎了,最后的一盏书房专用玻璃罩灯也熄灭了。
三王子抓住灯火暗下去前的那一瞬间,憋足劲弹跳起来,对着头顶的梁上刺出了凌厉的一剑!
与此同时,眼前一黑,他们什么都看不见了……
第十二章 网擒猎物火烧死
熊掌敏捷得像长臂猴,迅速攀援,很快就爬上了大排箫似的房顶。
月光如水,挥洒在他的黑色夜行衣上。
他的眉毛和眼睫毛格外明亮,一个劲,直往下望。
越过房顶的飞檐,他能够看见辟雍之星最中间的高台,石星闪闪发光。
但是,他没有关注那个高台。
因为他对苍龙、*、朱雀、玄龟并不感兴趣。
从空荡荡的脚尖望下去,最能够看清楚地面上的东西——
是掩藏在树丛和花草丛中的、浑身裹满藤蔓的、那一个长条型的低矮建筑物。
——那就是塞满香楠木书架和画有蜘蛛图案的守藏室的内室!
他也知道那房子的名字,叫内室不叫外室,他知道它是一栋重要的房子。
此时,房子似乎有什么怪异,他正朝它使劲的瞧。
瞧得连眼珠子都差点儿鼓出了眼眶。
房子隐藏在花木中,在月色的浸淫下,发出青涩的神秘之光。
青光突然跳跃起来,渐渐的,又变得红了起来。
而且,红得越来越厉害。
啊,有一股红光,冲透房顶,喷射出一片光茫。
可是,那并不是单纯的光茫,那是房屋燃烧的火苗!
火苗摇动,妖娆地往上乱舞。
很快,将遮掩房屋的树枝,也撕咬得噼啪作响。
浓烟从下而上,借着飘逸的夜风,直往熊掌所在的房顶窜来。
他换了个位置,避开肆虐的浓烟。
很滑稽,他双手抓住黑色的瓦当,头下脚上,倒挂在翘檐边。
他爬上去的是正北边的那栋高屋,就是平时总关闭,只有大王祭祀时开放的专用厅房。
从这栋房顶上看底下的秘密档案库,比东、西、南三栋高屋都要看得更加真切。
他的眼睛和眉毛已经不再发白,而是变得红红的,扑闪扑闪,映照着跳动着火光。
“呵呵,烧起来了!”他放下心来——自己的临时任务总算完成。
“救火呀!”随着呼唤声,涌进来数十名兵士,往火场冲去。
他们急急忙忙的将房子就近的石缸中的防火灾的水,舀起来洒向火焰。
房中的竹书和书架,全都是易燃物,一旦烧起势头来,杯水车薪的消防水并不管用。
救火的兵卒在军官的指挥下,排成五、六排长龙,从辟池中将水舀起,传递到火场灭火。
火太旺,已经将房顶烧掉大半边,熊掌感到热浪扑面而来。
他用眼角的余光,冷冷的瞧着救火的人群,将他们视为一群忙乱的蚂蚁。
小的时候,他经常冷眼旁观大叔们放火烧蚂蚁时的情景。
在他的心目中,绝大多数的芸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