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鸟电子书 > 耽美同人电子书 > 湖西惨案大揭秘 >

第57部分

湖西惨案大揭秘-第57部分

小说: 湖西惨案大揭秘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步仁匪帮。1942年11月3日,教导二旅等部队迅速向陇海铁路逼近,攻克陇海铁路北面罗庄据点,后又连克横沟、圈沟据点。我军一面乘胜追击,一面发动强大的政治攻势,宣传我军的政策,敌军不战自溃!杨步仁1200多人的别动队只剩下200多人,他带队仓皇逃跑到由日本军占领的海州城。而叛徒罗保成等3名大队长被我军活捉。罗荣桓亲自主持祝捷大会,并召开公审大会,枪毙了叛徒罗保成。

  日本鬼子是离不开汉奸和走狗的帮助的。半年之后,杨步仁又被其主子武装起来,他纠集了1000多名无赖、兵痞和国民党散兵游勇,又一次来到赣榆县。不过这次他提供给日本人的“高见”更为毒辣,就是与我军争夺海岸线控制权,妄图切断我山东八路军与苏北新四军的海上通路。他以赣榆县沿海重镇海头镇为依托,在北面的龙王庙设立据点,向县北面的另一沿海重镇柘汪镇步步逼近。杨步仁的军事行动,打乱了我军的战略部署,严重地阻碍了八路军与新四军的海上通道联系,这对新四军来说更加麻烦,因为以往新四军的干部赴延安都是走这条海路从柘汪口上岸到达山东,然后再由陆路越过津浦铁路去延安的。现在海上通道被阻,陈毅几次来信,恳请尽快解决。罗荣桓下决心再次解决叛徒杨步仁问题。1943年11月,罗荣桓下达命令,八路军发动了赣榆战役,彻底解决了赣榆县的敌伪军,一直打到海头镇。杨步仁失去了依托,只好带着残兵败将又一次由海上逃跑。随后,赣榆县伪县长王成凯为重建伪军,委任杨步仁为七十一旅一四一团团长,并代理七十一旅旅长。

  王凤鸣逃跑后,罗荣桓立即以陈光和他自己的名义报告中央,“我们对王凤鸣有迁就姑息。这个错误我(荣桓)负责任,请求中央给予批评和处分。”王逃走的第2天,罗荣桓在师的政工会议上讲话,又就此作了公开的自我批评。罗荣桓的自我批评也确实符合实际。他一贯是与人为善的,总是把干部往好的方面估计,尊重干部的自觉性。但在对湖西“肃托”事件的处理上,则表现为对王凤鸣这样的人过于相信。 

  但是,王凤鸣作为一名军人,也爬过雪山,走过草地。他之所以能成为共产党军队中的一名中级干部,说明他也曾为革命作出过一定的贡献。他后来做出那些有害于党有害于八路军的事情来,是阶级报复,是私欲膨胀,还是由他的本性所决定的,人们没有完全搞明白。对于王凤鸣这样集战功和罪孽于一身的人,处理起来是非常困难的,这就难怪罗荣桓会产生失误。。 最好的txt下载网

3、最后一批无辜受害者解放出来
张令仪等最后一批无辜受害者解放出来。

  罗荣桓跟张令仪谈话后说:“你小小年纪就参加革命,你能有什么事?等着吧,会给你重新分配工作的。”一席话说得张令仪泪流满面,党组织又信任她了。

  张锡九接到张令仪的平安家信,惊喜万分,迫不及待再次沿着第一次来的路,到山东看女儿。他的到来,立刻引起了轰动,大家都禁不住为老人这种爱女之心所感动。第一次来,女儿因蒙冤被囚禁没能见到,带回去的是悲痛。这次“湖西事件”弄清楚了,父女俩可以倾诉父女之情了。

  鱼台县李县长抑制不住地感慨说:“是什么力量使一个五十多岁的老人,在战火纷飞的岁月里,在交通极为不便的条件下,冒着极大的危险,第二次来到这块因错误肃托而造成重大伤害的土地上来看望女儿?人人都讲母亲最伟大,我看小张有这么好的父亲,穿敌占区,过封锁线,一次再次地置个人生死于不顾,这不是伟大的父爱,是什么?”他转而安慰张令仪的父亲,“你女儿小小年纪,就参加抗日救国的队伍,这也是牺牲了小家为大家的幸福,只有打走了日本鬼子,咱们才能享太平,到那时,想读书、工作都可以。在这儿有这么多的同志在一起,互相帮助,你尽管放心好了。”

  父亲这次来,把张令仪路上穿的衣服都带来了,他原本想带女儿回家。听了李县长的话,他无言以对了。

  随同郭洪涛来的社会部部长刘居英见张令仪聪明利落又能干,就问她愿不愿意到抗大学习?张令仪当然愿意。“湖西事件”处理结束后,张令仪跟着刘居英来到山东分局。正值山东妇联筹备姊妹剧团,组织上就分配张令仪参与剧团的筹备工作。

  过了很久,刘居英才对张令仪说了一件事,他说:“你两个姐姐都死了。我原来不敢告诉你,我相信你能挺得住。”

  原来,张令仪投奔八路军学兵队后,在临汾读书的大姐也奔向延安,她乘坐的那只船在过黄河时翻了。二姐令德在护士学校学习时,因病死在岗位上。

  张锡九的三个女儿只剩下令仪,就是粉身碎骨,他也要来见见这个女儿。

  短短的几年,张令仪有了太多的经历。她在等待恢复党籍的日子里,比同龄的女孩成熟多了。

  1941年1月,皖南事变发生的消息传来。山东省领导机关要召开追悼大会,姊妹剧团连夜赶制花圈。牡丹花、栀子花、喇叭花、*……一朵朵洁白的花儿都是女孩们蘸着泪水剪出来的,每朵*有几十个花瓣,每个花瓣都是用剪刀,把一条条的细长白纸在手心里压成弯弯的*瓣,手压痛了,红了,肿了,没有人停下。追悼会这天,剧团向死难烈士献上花圈。陈若克作为山东省妇联代表,代表山东妇女与儿童在大会上控诉国民党反动派,不抗日却杀害抗战的新四军。当她讲到多少失去了丈夫的妻子,多少失去父亲的孩子,都在声讨杀人的刽子手,血债要用血来还时,字字血,句句泪。参加追悼会的人无不失声痛哭。参会人员振臂高呼“反对内战,反对投降”!参加追悼会回来,剧团的同志们都吃不下饭去,大伙商量写一个揭露皖南惨案真相的剧本,向群众进行宣传。张令仪以最快的速度将剧本写出。内容大致是:新四军家属,欢送自己的亲人北上抗日,战士离家不久,就听到被国民党杀害的消息,他的家庭同时遭到蒋匪帮的抢劫,强逼这位军属承认新四军是违抗命令而受到惩罚。坚强的大嫂拒理力争,誓不低头,大声呼喊“他们没有抗命”,被匪军拳打脚踢,大嫂奋力反抗……这出戏由张令仪演军属大嫂,倪振华演嫂嫂,陈立、王峰演儿子。排练时,张令仪完全进入角色,演得真实、动情,在指控国民党暴徒时,她声泪俱下,无法控制感情,最后连台词都说不下去了。在台下观看的分局书记朱瑞、秘书主任谷牧,妇联的领导祁青若、刘锦如、陈若克、戈明、李岩也都看得声泪俱下。

4、罗荣桓的心情仍然十分沉重
湖西“肃托事件”被制止了,大批干部和群众得到了解救,可是身为领导的罗荣桓的心情仍然十分沉重。

  有一天,他散步时,遇到了在第4大队一营当组织干事的陈忠梅。

  陈忠梅是1929年后参加革命的红小鬼,曾在罗荣桓领导的第一军团政治部工作过。如果是在别的场合,罗荣桓见到他一定会亲热地谈一会。可是此时此刻,罗荣桓的心情很沉重,他一见到陈忠梅就表情严肃地说:“小鬼呀,你还记得打‘AB团’的教训吧?湖西事件又重犯了那种错误呀!”

  这一事件为什么会发展到如此严重的地步?教训是什么?我们党内为什么总是有人制造于革命不利的事件?罗荣桓在相当长的时间内,都苦苦地思索着。

  在这一段时间内,罗荣桓脑海中总是浮现出红军时期肃“AB团”的运动。红军总前委对敌情估计错误,在红军中开展了一次大规模的肃反斗争,结果造成了乱捕乱杀现象。罗荣桓还清楚地记得,他当时任红4军政委,一位年仅十几岁的小战士也被打成了“AB团”,原因是他给被打成“AB团”的人买了酒和花生米,最后是罗荣桓救了这个小战士。当时有人说12师师长萧克也有“AB团”的嫌疑,准备抓起来,是罗荣桓保护了他。

  事情是这样的。一天红4军政治部通知说12师的宣传队长和一个宣传员是“AB团”,于是,师里立即将这两个人逮捕。提审时,这两个人不承认,一用刑,承认了,又供出十几个人。再抓,再打,再审,这十几个人又供出几十人,不到两个月,这个师抓了100多人。当时规定,捕人由各团决定,杀人由各师党委决定,不须向军党委和总前委请示报告。12师准备杀几十人。

  就在准备动手的那一天早晨,12师领导感到杀这么多人有问题,萧克便骑马到军部向罗荣桓政委请示。罗荣桓和红四军军委秘书长黄益善接待了他,听了他的汇报。罗荣桓当即明确答复:“不能杀那么多人。”听了罗荣桓的意见,萧克心中有了底。他立即往回赶,救下了30多人。从此,“罗政委刀下留人”的故事便在红军许多部队中流传开来。

  王凤鸣所在的四大队隶属于苏鲁豫支队。“肃托”事件发生后,支队政委吴法宪没有露面。罗荣桓到湖西后便打电报,叫吴法宪迅速从陇海路南到湖西来,但吴行动迟缓。

  罗荣桓严肃地责问道:“你是支队政委,湖西发生了这样严重的问题,你为什么不来处理?”

  “王凤鸣把梁兴初都抓起来了,我来也处理不了。”吴法宪说。

  其实,吴法宪是怕王凤鸣把他也给抓起来。

  对于吴法宪的胆小和失职行为,罗荣桓进行了严肃批评,报请上级批准后,将吴法宪作降职使用,由支队政委改任支队政治部主任。

  罗荣桓以果断的措施挽救了湖西的危局,区党委和湖西各县县委陆续恢复了工作,湖西抗战形势逐步好转。

  在湖西被罗荣桓营救的干部,后来许多人担任了各级领导职务。罗荣桓处理湖西事件的历史功绩,永远铭记在人民心中。

  湖西事件以后,罗荣桓经常以此为鉴,教育干部严格掌握党的锄奸政策,在115师机关和部队中,从此再未发生过类似的事件。

  1941年,115师师部进驻滨海区。

  一天,罗荣桓听说山东纵队第2旅奉命在搞“肃托”,抓了几十个人。他立即对旅长邓继先、政委江华说:“此事应当慎重。如果没有充分的证据,要赶快把被捕的人放掉。”孙继先和江华按罗荣桓的指示,立即将被捕的72人全部释放。 txt小说上传分享

1、粉碎顽军的联合进攻
经过“6。14”事件, 丰县国民党当局便以百倍的仇恨,向八路军黄河支队及湖西抗日根据地进行了猖狂的反扑。与此同时,丰、沛、砀三县日伪军和商丘日军一部也先后对丰北抗日根据地进行了疯狂的扫荡。于是,日伪、国民党地方军与黄河支队在丰北十字河湖西抗日根据地的东大门展开了更加激烈的“三角斗争”。

  1940年11月20日,顽专员汤铁飞(即汤静)尚未定惊魂,为了整顿残部,便以行政督察专员兼保安司令的名义,声称奉江苏省府令,遂将丰县常备队改编为丰县保安旅,委县长董玉珏兼任旅长,黄体润任副旅长。保安旅下辖四个团,一个警卫营。原一大队一区常备队直属中队和五、六区常备队编为第一团,王德举任团长,该团驻扎丰西五区王沟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