剑·谍-第4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小泉不置可否地笑笑,“您是租界里著名的包打听,说没有任何线索,谁能相信呢?!”
祝炳卿正色道,“今天的枪响在租界外,不属我的管辖范围。这租界里边龙蛇混杂,我必须保持中立。这是租界里的规矩,您慢慢就会懂的。”
小泉心中暗骂了声“老狐狸”,但脸上依旧带着得体的微笑,说,“不知道祝探长说的是什么规矩?”
祝炳卿正色道,“很简单,谁都不能在租界里杀人越货。而且,我不管你们之间的恩怨,只要进了租界,所有人的安全我都要负责,我希望您能给我这个面子。你们日本人和法国政府有协议,可以在租界里抓捕抗日分子,但要提前得到租界工部局的允许,还要有我的人陪同才可以。”
说完,祝炳卿道了声“再见”,带着人转身离去。
小泉看着祝炳卿的背影,一脸的无奈。他一向主张“以华制华”,所以他更明白,像祝炳卿这样不愠不火就是不合作的中国人,是最难对付的。
望着祝炳卿的身影消失在浙江路桥的尽头,石井这才整了整衣衫,给小泉行了标准的日式军礼,愤愤不平地说,“祝炳卿这样的人留着,迟早是个祸害。”
小泉看了他一眼,摇了摇头,说,“石井君,对于*,你需要学习的地方还有很多。很多事情并不是单纯靠武力就能解决的,你不了解*人。”
“嘿!”石井低头应承着,但脸上仍旧挂满了不服。
小泉没再多说什么,指挥着日本特工们上了车,转身对石井说,“再到事发现场去看看吧。”
此时,各大报纸都刊登了卢光洁经抢救已经脱离危险的信息,没有人知道那个生龙活虎的卢光洁从未离开过76号,当然更没有人知道,遇刺的假卢光洁早已在去日本陆军医院的路上就断了气。但是小泉自以为一切都做得密不透风,却不知那个偷工减料的假胡子早已将这一切都出卖给了军统和*地下党。
他站在假卢光洁的车队遭遇袭击的位置,根据特工们前期的现场勘察,已经确定军统的杀手中有狙击手,因为他们的好多人都是背后中枪。
他抬头看了看那个路边旅店的阳台,根据情报,对方的狙击位置就在那里。他眯起眼睛,突然大步走了过去,口中还念念有词,一脸不解的石井紧跟其后。
走到楼前,小泉停下脚步,仰头叹道,“整整两百步啊。”
石井仍旧没看明白其中的门道,疑惑地问,“大佐,两百步?我不明白,请指教。”
小泉指了指那个阳台,说道,“足足两百米的距离啊!能够在这样的距离精准地进行狙击,那个狙击手绝对不简单。到目前为止,我所知道的*人中,只有一人能做到。我记得*人曾经派出一支三十多人的队伍远赴德国,受训成为狙击手。1932年我们就在虹口吃过亏,但我曾经射中过其中那个最优秀的。查一下,找出那些人的背景资料,最好要有照片。要快!”。 最好的txt下载网
剑·谍 第一章(11)
“嘿!”这是石井今天说得最多的词。
小泉摆摆手,示意石井放松,“这次,我们的对手你也看见了,怎么评价?”
石井不屑道,“我看这些人不过是一些亡命之徒。”
小泉再次微笑着摇摇头,似乎对这个副官有一丝不满,“没那么简单啊,这些人不但做事计划周密,当中还有一个优秀的狙击手,不好对付啊。”
听到这里,石井的语气立刻变得恨恨的,“如果不是租界掩护了他们,我不出三天就能把他们都揪出来!”
小泉不满地看了石井一眼,转移了话题,“你们去的那家诊所查过了吗?”
石井,“查了,除了门外一辆汽车有些古怪,诊所里暂时没有可疑的地方。”
小泉点点头,“要继续留意。另外,最近电讯侦测组发现租界不明信号出现频繁,尽快设法找到具体方位。”
石井又是一个立正,“嘿!”
说到这里,小泉似乎想起什么重要的事情,侧头问石井,“你听说过秦文廉这个人吗?”
石井没有回答。
小泉似乎也没有想要从他那里得到什么答案,自顾自地说道,“我们和汪精卫最后的协议会在上海签署完成,而秦文廉是这次谈判中不可或缺的人物。这个协议的签署对我们意义重大,它可以使汪精卫政府尽快成立,让大多数中国人看到和平的希望,瓦解中国人和蒋介石的斗志,这样,战争也许很快就会结束了。而我们大日本帝国对中国的控制通过这份协议就可以实现!按中国话说就是不战而屈人之兵,石井君,听明白了吗?”
石井正色道,“大佐放心,秦文廉一到上海,我们就会将他严密地控制起来!”
8
这无疑是忙乱的一天,好在一切都应付过去了,虽然不知道后面几天还会有什么后续的麻烦,起码现在看起来,日本特务以及军统的人,还有祝炳卿,都还没有对她和她的诊所起疑心。
她轻轻替曾奎换了纱布,又检查了一下病床一侧的药瓶,这才蹑手蹑脚地下了楼。
正在这时,门外响起几声小心翼翼的、有节奏的敲门声。
江虹侧耳细细地辨认了一下,谨慎地问,“谁啊?诊所已经关门了。”
门外的人应声道,“大夫,我是香花街药铺的朱老板。您急着要的药到货了。”
江虹闻言,急忙边下楼边说道,“哦,朱老板啊,您等等啊。”
说着,江虹开了门,朱老板警觉地看了看身后,闪身进入,“家里来消息了。”
江虹对他做了一个收声的手势,“楼上有病人。”随即,她压低了声音,“这么着急,家里有什么指示?”
朱老板脸上洋溢着几分兴奋,“组织上对你提出的策反秦文廉的计划很重视,认为这充分体现了我们抗日统一战线的主张,如能付诸实施,对整个抗战的局势有着深远的意义。”
江虹郑重地点点头,全然没有注意到二楼那些细微的动静。
朱老板是*在上海联络站的负责人,他得到消息,秦文廉上了军统的刺杀名单,军统的人很可能在他下船的时候就要刺杀他,而他们的当务之急是要暂时保护秦文廉的安全,破坏军统的刺杀行动。
江虹说道,“我今天下午已经秘密约见过我们安插在军统的人了,并且将这次任务的情况告诉了他。我告诉他,军统以暴制暴地搞些暗杀是不能解决根本问题的,根据上级的指示,我们策划了一个行动链,首先争取策反秦文廉,然后设法从秦文廉那里弄到日汪协议的内容,公开揭露汪精卫假和平、真卖国的实质,坚定大后方的抗战决心。”
剑·谍 第一章(12)
朱老板点点头,正在这时,躲在楼梯上的曾奎伤口一阵剧痛,忍不住摇摇晃晃地跌了下来,楼下正在密谈的两人不由得大惊失色。
因为失血过多,曾奎的脸色看上去很苍白,他强忍着身体的不适,咬牙切齿地说,“原来你们是*分子,还在我们内部安插了内奸!”
朱老板大惊道,“这?你是什么人?!”
曾奎一下子扑了上来,他身高力大,而且受过专业的搏击训练,虽然有伤,但是江虹和朱老板都不是他的对手。曾奎一把抓住江虹,把她撞在了栏杆上,江虹被撞到地上。
曾奎又紧紧卡住了朱老板的脖子,眼看朱老板就要被他掐死,江虹苏醒过来,爬起来抓起一个花盆砸向曾奎。
曾奎疼得直喊,手上松开了朱老板。他又扑向江虹,正当他与江虹撕扯时,朱老板举起椅子砸向曾奎的后脑勺。
朱老板,“他是什么人?”
江虹,“是军统的特工。”
朱老板,“啊?那怎么办?你赶快转移吧?”
曾奎慢慢瘫软下来,鼻子和嘴角涌出一股浓血。
江虹过去摸了摸曾奎的脉搏,摇了摇头,“他死了。”
朱老板双手颤抖,没想到自己刚刚杀了一个军统特工。不过,曾奎知道得太多了,虽然他也是抗日分子,甚至算得上是抗日英雄,可他必须死,为了更多的、更重要的人能够继续活着。
9
香榭丽舍娱乐总会一片歌舞升平,连年的战乱似乎并没有给这些人带来太多的困扰,有人在打着保龄球,有人在喝着茶聊天。方滔穿了一身笔挺的西装,有意无意地在人群里搜索着什么。
今天的任务结束后,他接到江虹的飞鸽传书,并秘密会见了她。江虹对他今天的贸然举动有几分不满,认为他的行动太欠考虑。其实方滔知道,今天的行动稍有疏忽,就会给组织在上海的机构带来暴露的危险,而他在军统里潜伏了这么久,也很可能会因为这件事前功尽弃。可是,曾奎毕竟也是抗日义士,他不能见死不救,况且,曾奎还是把命都交给他的生死兄弟。
今天的密会中,江虹还交给了他一项新的任务,就是策反秦文廉。为了能让方滔成功地接近秦文廉,组织上决定先帮他渗透到上海水运大亨慕容闻身边。
在上海滩,慕容闻可是无人不知无人不晓的大人物,他是青帮的老大,虽然表面上已经退休,但上海几乎所有的海运和内河航运码头都掌握在他手里,就连日本人的军队补给都要通过他的码头,更为重要的是,这个慕容闻和秦文廉有着很深的渊源。倘若方滔能成功渗透到他身边,一方面可以想办法收集些战略情报,另一方面,有了本地头面人物的关系,就有了接触秦文廉的机会。
慕容闻的女儿慕容无瑕是个进步的青年,一直在积极要求加入党组织,组织上正在考验她。所以,江虹命令方滔以慕容无瑕男朋友的身份去接近慕容闻。他在比利时领事馆的工作是个体面的掩护,必要的时候,他还能以军统的身份取得慕容闻的信任,这些老派的帮会分子和军统向来是有来往的。
若说要刺杀秦文廉,方滔肯定义不容辞、当仁不让,他是个狙击手,是个特工,是个杀手,做这样的工作他有十分的信心,百分的把握。可是做间谍,方滔心里没底。虽然他也明白,一份情报可以使很多人幸免于难,也可以使很多敌人被消灭,组织上需要他做更重要更有价值的工作。但是他更明白,如果这戏演砸了将会造成怎样巨大的损失。
剑·谍 第一章(13)
他本来就是个少言寡语的人,无论和谁说话,都言简意赅,从来不多说一个字。他讷言慎行,甚至孤独乏味,这完全符合一个狙击手的性格潜质,却绝对不是一个合格的谍报人员该有的性格。对一个完全不懂逢场作戏的狙击手来说,和一个陌生女子演一场活色生香的爱情戏,这几乎是不可能完成的任务。所有作为一个间谍所需要的行为模式的改变,都必然会破坏一个优秀狙击手的职业习惯。谈一场恋爱,即使只是一场假装的恋爱,对于这个惯于孤独、安于寂寞的狙击手来说,其挑战意义也许远远大于执行十次残酷的狙击任务。
方滔曾试图用“我只是个狙击手”来拒绝江医生的指令,但他心底明白,这是一项他必须承担的任务。既然不具备八面玲珑的天赋,那就只能依靠与生俱来的沉稳,以不变应万变,扮猪吃老虎,将自己变得愈加呆头呆脑一些,喜怒都秘不示人。
也只能如此了。
方滔将江虹给的钢笔别在了上衣口袋,扶了扶眼镜,仔细观察着周围有哪个女子拿着一本《玲珑》杂志——那是他和慕容无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