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鸟电子书 > 耽美同人电子书 > 后代说岳:岳飞真传 >

第49部分

后代说岳:岳飞真传-第49部分

小说: 后代说岳:岳飞真传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淮桑与梓,必恭敬止。靡瞻匪父,靡依匪母。。。。。。”

  这出自《诗&;#8226;小雅&;#8226;小牟》,桑梓即家乡的代称,此诗大意是,见了桑梓容易想起家乡,引起对父母的怀念。此时桑间小学,最爱教的。

  姐弟俩年稚,不谙人情世故,不在意生活的艰辛,把这首感伤诗, 当成了欢乐颂来吟诵。却勾起了李娃的思乡之绪,顿生飘零之感,两眼酸酸的,竟淌下泪来。

  岳飞看出她的心思,宽慰道:

  “我们同在相州,你又没出家乡,何生乡愁?”

  李娃偷掩泪眼道:

  “我从来没有离开过家,眼前一切只觉得像做梦似地。”

  “都嫁人了,说不定明年要做母亲,还哭。”见李娃不知哭好笑好,岳飞耍着童子腔调,逗乐李娃道:“我要回去,我要回去。”

  李娃破涕为笑,只觉尴尬,举手要打。岳飞跳下树来,嘻着脸仰望树上的妻子,李娃也追下树来,跑到岳飞身边,正要举手打,岳飞收起笑脸,指着天空道:

  “姐姐,你看,那团白云,多象一匹战马啊。”

  李娃回头仰望天空,道:

  “呀,像神了!”

  “它看起来异常健壮,好像能日行千里, 追风逐月似的。”岳飞凑到李娃的耳边道,“明年我们有了儿子,取名云吧。” 

  “好!”

  两人复上桑树采桑,直到姚氏喊吃午饭,方才回家。

  李娃自入婆家,生怕公婆嫌憎,“勤俭”二字上甚谨,朝晨起早,晚夕迟眠,日日如此。

  转眼春夏之交,正是种稻之时。一日,岳员外举家出去很远的地里翻地,岳飞牵了头牛犁地,李娃想:

  “夫耕于前,妻锄于后。”便背把锄头,一同下地。岳飞在前面犁,李娃跟在后面,举着锄头要平整土地,只听得岳飞道:

  “爹不许边耕边锄。你跟在我的后面拾些猪草野菜吧。”

  李娃一看,锄地的家人,俱上旁边昨日犁过的地里去整地了,纳闷道:

  “为什么不能边耕边锄?”

  “因为泥土刚翻开,会有很多蚯蚓被翻出来,马上整地会把蚯蚓锄断的。”

  鸟雀在他们头上附近,时而起飞, 时而落下,等着机会啄食蚯蚓。姚氏锁门闭户来迟了一步,她手里提着一个布包,看到刚翻开的泥土里有不少蚯蚓,姚氏怜蚯蚓被吃,又怜乌雀无食,打开布包,把准备好的粮食,撒在地上喂鸟雀。

  李娃心里不由好生感慨:

  “娘; 您真的好慈悲。”

  姚氏道:

  “一草一木,都是上天生命。”

  上午过了一半; 姚氏便告辞回家做午饭。午饭时分,姚氏和小儿子岳翱把饭送到地头。姚氏先给李娃递了一份,再把饭盒递到各人手中,自己便半跏半依地坐在田头,神态闲适,望着家人吃饭。

  李娃端着饭盒;问道:

  “娘,您自己吃过没?”

  姚氏答道:

  “娘在家里已经吃得很饱了。”

  李娃打开饭盒; 发现自己的饭里,有两只香喷喷的鸡腿。望望丈夫和父亲,以及家里其他亲人的饭盒里,只有几块鸡骨肉,李娃望着姚氏,问道:

  “娘; 您自己吃过鸡肉没?” 

  “吃了。好大一只鸡; 娘在厨房里,边做饭,边吃,吃了好多鸡肉,都吃伤了。” 

  岳翱满脸稚气,道:

  “娘没吃,她就把早餐留下的残汤剩羹煮着吃了。” 

  岳飞严肃说道:

  “娘,您把自己弄得这般苦; 我很生气。”

  岳员外宽慰儿子、儿媳道:

  “我们老人不需要吃好。好的吃下去,也是浪费。”

  “你爹说得对,年纪大了,吃肉不消化。”

  李娃不忍独享,举家异口同声劝李娃吃下。见大家心里贵重她,不觉感动得哭了。此时,李娃确信这家人是天下心地最善良的,平日种种猜测与担心,如冰消融。

  过了一年余,李娃生了一子,正直六月,久不下雨,田中纹坼,禾苗尽槁。只有一轮红日炎炎照,哪见空中雨云密密布? 急得百姓日日求雨,祈祷之歌,不曾绝声。

  长孙出生当日,岳员外道:

  “眼下若能兴云致雨,就是造福一方百姓,长孙取名云。”

  古时繁体云字,正是雨字头。一个云字,既有云又含雨。

  岳飞夫妇听了大惊,岳飞道:

  “一年前,我和孝娥就给孩儿取下这个云字作名了。”合家叹异。

  时值宣和元年己亥(公元 1119 年),六月初五日。

  岳云,字应祥,号会卿,在岳飞十七岁,李娃十九岁时,在汤阴县永和乡孝悌里岳宅降生了降生了。 txt小说上传分享

第一节 宣和美人
正值一方百姓呼风风不来,唤雨雨不至之际,官场的一股饮酒狎妓之风,吹得正炽。酒席上攀比的是春方,你说你的是百肾春药;他说他的是万肾春药。你说你能拥个娇滴滴青楼,昼夜盘弄;他说他能夜战十女,金枪不倒。酒桌之上,倾心之谈,不过是说自己怎样的得宠,怎样的有权,想升官发财的,如某人某人,无一不走他的门路,口若悬河地夸耀一番。待炫耀者夸得满足,席上也有直言不讳的说道:

  “千恩万宠,比不得聂婆婆的恩宠,天下没有她办不成的事。什么蔡太师、童太尉,哪个比得过她?”

  听众无不附和。就连炫耀者本人也不得不承认:

  “那确是,跟她比不得啰。”

  以上成为徽宗朝酒席谈话的模式,朝野莫不如此。

  话说这聂婆婆不免恃宠生傲,连宰相蔡京也不十分放在心上。见童太尉是个宦官,更不放他在她眼里。

  一日逢节,秦桧王氏上童府拜节,童太尉设宴款待,三人一起饮酒。聂婆婆不屑童太尉的事情,王氏听到些风声。酒席上,王氏问起聂婆婆,童太尉骂道:

  “什么东西?不就是个暗娼。”

  又拿她没法,只是生气。

  王氏沉吟半晌,说了句黑话:

  “推了这牛!”

  “推牛”就是结果性命的意思,谁敢结果聂婆婆的性命?二人一听,吓了一跳。

  “不动她根毫毛。死,也是她自尽。”王氏授计与秦桧,“烟花巷里,吹弹歌舞,无不尽善的娇艳少女,怕少了宝。找个把来,皇上见了,必为新欢。到时候,冷落她聂婆婆不死。”

  童太尉猛拍桌面,往椅背一靠,道:

  “妙计!”望了秦桧一眼,“有智妇人,赛过男子。”

  秦桧见童太尉赞同,来了兴致,道:

  “我去找周邦彦,叫他物色个开花美女,男施女受正当时。哈哈!叫他作些好曲,写些绝句,把她弄出天大的名声来,皇上闻其大名,必生爱慕之心,岂不移情别恋!”

  周邦彦,字美成,号清真居士,是当红词人。其词绮丽绝伦,其曲靡靡销魂,京城歌妓无不以唱他的新词为荣。

  他曾官太学正。时为大晟府提举,为朝廷制礼作乐。

  此时秦桧正是太学正,当晚以给老前辈拜节为由,亲上邦彦府上。礼毕宾主坐定,秦桧倾身说道:

  “老前辈,你在太学造就的辉煌,晚辈望尘莫及。”

  “哪里,哪里。”秦桧一声“老前辈”, 邦彦也晕糊了,谦虚个不住。

  “比如说迎来送往这一项,我太学里,侑酒的歌姬,没得个装相的。生得整齐的,吹弹歌舞,并不尽善;能歌善舞的,生得又不整齐。太学酒宴极多,晚辈因此时常失礼。晚辈自己毫无办法,乞老前辈择个娇艳绝代的小娘子调教,日后把来侑酒,既解晚辈的难处,对太学亦是个大提升。”

  人在得意时,亢旱自有水来,只听得邦彦说道:

  “足下来得正是时候,半年前邦彦正好看中一个,年方十四,正值开花之年。东京城内开染房的王寅的女儿,因夫妻双亡,这小女被一李姓歌妓收养,便改姓李,李家称她美娘,我嫌它与没娘谐音,又见她纯洁得如佛门弟子,便给她取了个艺名,叫李师师。”

  “绝好名字!晚辈可否有幸一睹她芳容?”

  “足下明日方便的话,明日就带你前去。”

  明日,秦桧带着画师,如约与邦彦去了李师师家。到了门口一看,李氏是个小小的门户人家,一家指望着这个师师做花魁,当摇钱树养着。进门看时,秦桧眼睛都直了,暗暗叹道:

  “恰似徽宗皇上瘦金体!”

  定下神来,对邦彦道:

  “就是她。”

第二节 拏云握雾
一日,正值夏秋之交,徽宗皇帝卸龙衣,解玉带,与臣扮作白衣秀士,二人一道出了朝门,私行街市。

  行至一热闹所在,见一老妪在青伞下卖凉茶,徽宗皇帝饶有兴趣道:

  “喝碗饮子去。”

  二人在凉伞下茶桌边坐下,臣对老妪说道:

  “上一杯紫苏酸枣味的,再来一杯薄菏味的。”

  那卖茶老妪应答不迭,顷刻端上两碗凉茶,放在各人的面前。徽宗皇帝品了一口道:

  “好饮子!”

  听到客人赞茶,那老妪道:

  “虽说我这是个露天茶肆,方子却甚古老。祖传的,和大宋朝廷一个年纪。见证大宋八代皇帝啊!”那老妪越说越来劲,细数起来,“太祖,太宗,真宗,仁宗,英宗,神宗,哲宗,如今的道君皇帝。”

  道君皇帝就是徽宗。

  缘何称徽宗为“道君”?原来徽宗天子慕仙好道,道录院遂册徽宗为教主道君皇帝。这一年是政和七年(1117年)。

  道君皇帝听着觉得好笑,仰着头,放眼望去,酒楼林立,百肆杂陈,招牌幡幔,目不暇接。收回目光之际,又见伞沿下面挂着一块招牌,上面的“香饮子”三个字,歪歪斜斜的,问老妪道:

  “老人家亲手写的?”

  老妪指着旁边几个光脚赤膊嬉戏的孩子道:

  “我写不拢来字的。是那个大孙子写的。他也只是把字写拢来了。”

  “小孩子写得这样,已经很好了。”

  “讲字写得好,要数当今道君皇帝。他独创的道君瘦玉体,字字如天仙。”

  “是叫道君瘦金体。是金不是玉。”臣更正道。

  “大人有所不知,玉比金贵,叫它瘦金体,马虎了它。叫它瘦玉体,才最妥贴。”

  “你见过道君瘦金体?”臣问。

  “不用见,天下人人皆知。”

  徽宗只是微笑。

  老妪见徽宗宽衣博带,气象雍容,心想:

  “他起码也是个士大夫,必然写得一手好字。为人又和气,不如求他重写肆牌。”

  老妪便笑着求写肆牌,徽宗应允,老妪在前面书画店,借来笔墨砚。徽宗拿起笔,蘸了浓墨,手腕几旋,早写就了 “宋香饮子”四字。徽宗谑笑道:

  “生意不好,不要怪我。”要起身付钱离开,老妪拒不要钱,臣只得作罢。臣指着那笔墨砚道:

  “我们正要经过那书画店,我代你归还去。”

  二人行到书画店,只见店里正在热卖一美女画像,绝色美女秦妙观的画像压在她的底下。二人仔细一看,画中人儿,美得叫人心旌摇曳,又见那赫然标题“玉女瘦如金……李师师”,臣自觉脸红,又见徽宗目瞪口呆,便向店主打听画中女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