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代说岳:岳飞真传-第38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音量渐高,但恐那丁知县听见,不敢放声大骂。
敏学妾孙氏识得几个字,却心浅贪闲,不太思量家事,终日与人苦诉这里疼那里痒,倾听药的妙用,广求灵丹妙药。秦桧虽受胎母腹,生性却与其母有几分不类。父亲那失尊难堪的样子,如红铁烙心。他昂昂走上前去,对父亲道:
“同僚,豺狼也。儿对天设下个誓来:待儿出头之日,决不手软。”
毫无顾忌,声音响亮,那上司惊得回头。在场的一位白头老翁叹道:
“古人云:欺老不可欺少。真个说得绝矣!”
敏学颇惊异之,故尤爱秦桧。
社日,秦桧在家苦读,敏学怜爱之,道:
“邀几个小朋友出外游玩。”
秦桧道:“我只有一个朋友。”
敏学道:“那就邀他去玩。”
秦桧双手一叉,扭了一下头,道:
“他就是我自己。”
傍晚,有一僚属上门,讨要社酒喝,终于有人肯和他往来了,敏学高兴得手舞足蹈,立刻入内亲手抱出酒坛,任凭那僚属倒酒。秦桧扒开官吏的手,伏身一把抱着酒坛,道:
“父亲,这坛酒不如给我喝了。我喝下它,定使天下人跪在我的脚下。”
古人云:“人之初;性本善。”这个小小少年的善念就如此逼走了。
父亲死后,秦桧终日眉头不展,时常咬牙切齿道:
“我若得志,必当报之!”
第五节 秦桧写真(2)
无奈满腹仇恨,却不能充饥。
他们这群孤儿寡母,远离老家,无屋可居,无地可种,眼看翼筐罂然,幸亏大娘武氏十个指头挑描刺绣,缝衣补裳,朝趁暮食,敏学妻妾并其儿女合锅灶吃饭,粗茶淡饭,度过好些时日。秦桧的生母孙氏却不思营家,时间一长,武氏也不甘心,领着自己的儿女黯然离去,一家自此四散。时秦桧不足十岁。
大娘离开,贫困加剧。
连粗茶淡饭,也是有上餐无下顿。买大粪的人嫌他家屎粗尿淡,少肥力,都不愿收购。只见拉粪车的人,来来往往,日逐从门前漠然而过。自古用‘贫惟四壁’这四个字,来描写家境的极端苦贫,就是说家里贫困得只剩下四面墙壁了。秦桧家里贫困得连四壁也无,住的房屋是赁来的,常为赁费发愁,曾为几千钱,年少的秦桧四处向人告贷。岂知邻居故旧,望着他浑身布素,料定八成有借无还,谁肯借他?秦桧只得卑词屈体,那些邻居故旧无不冷言冷语,带训带斥道:
“你家大人不用心营家,要钱花,不肯上市;要粮吃,不肯下田。又喜欢吃现成的,厌烦做饭,讨厌洗涮,一味指望借,靠借过得穿日子?”
左一句,右一句,虽是实话,毕竟有轻薄之意,秦桧的脸涨得通红,却不肯转去,苦要求借。见一个少年如此被对待,旁边有人老大不忍,那邻居故旧却争辩道:
“你别看他年少,他天资狡险得很。”
无人肯出借,没了赁房之资,卖东当西,凑齐盘缠,搬回老家江宁的僻乡之中,省得房租开支。回乡途中,时遇涨水,大水退去时,秦桧望着一片狼籍的河滩,对母亲说道:
“若能捡到一包银子就好了。”
孙氏回言道:
“哪怕漂来一张交子也好。”
古语云:“不吃嗟来之食,不使漂来之钱。”贫困到这种地步,谁还去管古人云。
刚在乡间落脚,一日天黑,偶有一只野兽从后门误入家中。原来是一只豺,当地叫做岗狗。虽是野兽,进了人家,却也惊惶,秦桧道:
“若跑进一只白鹿就好了。捕捉到了上献皇帝,可以立个献‘祥瑞’之功,封我个区区官职,哪怕只是九品,也就够了。”
所谓白鹿,不过是因梅花鹿基因罕见的变异,而使毛发呈白色。古人则以白鹿出现为“祥瑞”,归因帝王圣明仁德所感而至。一旦发现有白鹿出现,必报朝廷,捕获之后上献皇帝,上千年来这已形成了一种惯例。
孙氏见了豺大惊,恐那些嚼舌头的胡扯野老公如何如何,嘱咐秦桧不要出声,秦桧问其缘故,母亲只是说不要多问,吩咐孩子们悄悄驱赶出去。
因极贫难熬,孙氏只知道拿孩子出气,时常打骂孩子。秦桧身处人间深渊,却不改出人头地的大决心。二十里外,有一小寺临江边,乃是猢狲王寺。秦桧听说时常有贫苦子弟居寺读书,粥随你吃,房任你住。秦桧收拾书籍和日常换洗衣服,打成个包袱,背着独自前往。在猢狲王寺,秦桧埋首青灯,不知寒暑。不觉两年,徽宗崇宁二年,秦桧才十二、三岁,寺中主僧和个行者见他读书过度发愤,岁岁不回家过年,劝他道:
“今科不举,还有下科,何必焚急?”
秦桧道:
“小生家贫等不得,早一科就少一年挨饥受冻,就少一年受人轻薄。”
书读得腻味时,他走出寺院,望着不远处农人正收割稻子,憋着一口长气,狠狠吟道:“若得水田三百亩,这番不做猢狲王”,可见思量田产财富,已入骨髓。书包 网 。 想看书来
第六节 秦桧写真(3)
正在他面壁苦读之际,传来一个消息:
“时兴‘崇宁兴学’, 朝廷将王安石的‘三舍法’ 遍行天下。科场取士,全由官学升贡:由县学升入州学,再由州学升入太学。太学岁试入上等者,即可赐第授官。官僚子弟可免费入学,而寒俊(即普通百姓优秀子弟)则要经过反复考试合格才能入学。”
此正是崇宁三年(1104年)。
对秦桧而言,这个消息既是好消息,又是坏消息。说它好,秦桧蒙父亲从八品官爵,正合入官学条件,且不要花钱。说它坏,此时他年已十四五岁。一心追求功名的他,不得已只得进县城入小学从头读起。所幸自县学至州学,一路学习顺利。假日空闲时间,他出去私学谋童子师职,授徒仰束修自给。
正在他雄心勃勃之际,一日,家里来了个客人,是个远嫁的宗亲,他婆家那边人称王媒婆。王媒婆见秦桧礼度熟娴,一副斯文模样,问其母孙氏道:
“公子已婚否?”
孙氏回言道:
“我儿年方弱冠(即男子20岁),就读得满腹文章,只是家贫乏聘,尚未娶妻。”
王媒婆喜道:
“我们东乡里,有个富裕户,姓胡,他的女儿,年纪二十有二,生得有些颜色,嫁与一个读书人,嫁妆丰厚。那秀才前年身死,娘子寡居在家里,家事虽不甚富,却也过得。她的父母说,若遇着个读书人,宁愿不要财礼, 也肯嫁去。”
秦桧母亲见儿子年长,已至成婚之期,又听说女方不要财礼,心里倒也有些肯了。秦桧听到王媒婆说到“那秀才前年身死,娘子寡居在家里”时,心头早已上了火。可气他母亲不识脸色,望着秦桧,问道:
“可否?”
“这等货色,听了心头就别扭。”秦桧已把话说开了,干脆将腹中所想,一吐为快,不避王媒婆在场,对孙氏说道,“我家不幸是个破落户,苦贫窘迫,目下取得妻来,不是残花败柳,就是寒舍村女,这些剩蕊残葩,村妆陋质不是我的对头。况且此地乃是穷乡避壤,我的姻缘未必在此。你儿既聪明好学,又蒙父亲官品恩荫,自料决非久困窘境之辈。东京必为我异日功名之地。待那时功名显世,上天岂无良缘赐我?何况东京是帝王之都,定多阀阅明珠,借此太学生的身份,在王公贵族府门出入,图得一个好配头,也不见得没有可意的女佳人撞着眼里的。那时,依心像意寻个对得我来的官宦人家好女儿为妻,方了平生之愿。”
见秦桧心高望厚,孙氏也把话跟着说得大了,回王婆道:
“我儿子乃是读书人,天赐良缘唯在京师,他日做个驸马也不见得不成。”
王婆知趣,便住了口。此后不再有人来提婚事。
秦桧这番内心表白没有成为狂言,命运不负他多年废寝忘食,最终如愿以尝,升入太学,来到京师。
动身时,他对自己说道:
“我不要重蹈父亲的覆辙,到了京师,我要鼓起眼睛看天下。”
到了太学,他看出的第一条潜规则就是:功名自有捷径。
“实学三四分,关系六七分。腹中装些陈章腐句,偏见浮词,能应付些场面,也就够了。”秦桧打定主意,不惜光阴,时常在学正、学录、学官家走动,表现得很勤快,主动做事,还舍得出力,他能考前预得考题,很快提为斋谕(班长)。
这考题可不是谭学正泄露给他的,斋谕也不是他提携的。这倒不是谭学正为人有原则,他这个人绝对不会好死他人,只会害死他人。不少太学生对他敬而远之。只有秦桧聪明,他知道和他谭学正往来,能提高身份,上他家走动反而更勤,在外人的眼里,秦桧几乎成了谭学正的死党。
此时,谭学正看见秦桧,喜出望外,吩咐秦桧道:
“你快去弄点午饭吃,吃完,即刻上我家来,有事问你。”
第七节 调包黑幕
秦桧不知何事,匆匆用过午膳,急急奔来谭学正家。
“有一缙绅之家,欲从我太学择一佳婿。相中了你们寝室的乐曦阳。此人如何?”谭学正问道。
秦桧听了,抿唇不语。恐不礼貌,只管拉开嘴角,做微笑状。见秦桧缄口不言,谭学正又说道:
“上午我去查看了他的诗赋文章,锦绣满纸,料他决非等闲。他八字好啊,这下要大富大贵了。”
连学正都羡慕不已,秦桧急忙问道:
“是哪个缙绅之家?”
谭学正道:
“昔日相门,神宗朝宰相王珪之子王仲山府上,他的小女择婿。”
秦桧一心攀高,且他心中正要妻子。一听是王府择婿,忽起了个不良之心,想道:
“久闻昔日相门王府,官场上下,人情关系,盘根错节; 往来都是巨姓大族,富贵之家。今又攀上童太尉,越发了不得。那童太尉是何等人物?当今朝廷,除了徽宗皇帝,就是蔡太师,虽然蔡太师官位高于童太尉,但徽宗皇帝对童太尉的恩宠胜过蔡太师。童太尉实为天下第二人,若攀做他的干女婿,大富大贵,不在话下。何不施点计策,取代乐生?乐生秦生,同为太学生,有何不可?”
他主意已定,道:
“我说乐曦阳是有些才学,而我的很多同窗不以为然,无不议论他脑筋不甚灵活,腹中那点学问,不过是痴读呆学而得。”
学正惊道:
“看不出他呆板。那看不出他呆板。王府小娘子私觑他一面,就已心怀契慕。王大人夫妇也夸他聪俊过人。”
秦桧又道:
“我也说不准,他是不是金玉其表的人?不过他素不近人情,思想固执,倒是千真万确的。我们斋中,都戏称他是‘正气宝贝’。他常信誓旦旦道:‘缙绅之门,决不去走。’王府太学择婿一事,就算与他说了,他未必会肯。”
学正一时睁大眼睛问道:
“有这等事?哪个太学生不想攀龙附凤?”
“有句话,打死学生也不敢说。”秦桧忽然双膝跪地,垂头道。
学正道:
“请说无妨。”
秦桧道:
“乐曦阳是个不知恩义的人,时常阴损学官,竟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