反思:中国人成才的障碍-第21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兴趣与社会价值观认可的事业之间的差别。兴趣与职业的结合点,应该主要看这一兴趣能不能达到谋生的目的。不能谋生的兴趣就只能作为业余爱好,而能够谋生的兴趣就可以作为职业乃至事业。
无论是判断兴趣、选择专业还是选择职业都必须经过实践,即必须在自己的亲身经历中判断取舍。寻找自身潜能和兴趣的方法就是丰富自己的经历,接触尽可能多的生活领域和工作领域,以了解与自己的兴趣相关行业的工作性质。相比起来,国外的孩子比我们有优势,因为他们在中小学阶段就有了各种打工经历,使他们从小就有很多机会了解自己的擅长、兴趣以及潜能。
4选择人生目标(2)
在多种兴趣中选择哪一种作为自己的成功目标,这需要分析兴趣的品质,即分析兴趣的持久性、倾向性、广阔性、效能(指兴趣推动活动的力量)。经过比较之后,应选择兴趣持久、倾向性明显、适应面广泛且高效能的一种兴趣作为自己的成功目标。
兴趣带来的是高度的学习热情,这是成功的最大动力。不仅如此,“兴趣”是走向成功的一个不可或缺的必要条件。靠“兴趣”来完成一项工作与靠“毅力”来完成一项工作相比,最大的区别就是前者是乐在其中而后者是苦在其中。当人们从事有兴趣的事情时,精神状况必然振奋而工作效率也必然很高。另外,人们对于自己感兴趣的问题总是乐于思考的,或者说,只有感兴趣的问题才能引发出持续的思考,而长久的思考是难题得以突破的基本前提。因此,兴趣实际上是创造之母。
“兴趣”暗含着人的自身潜能,挖掘出来将是一个巨大的能源库。具体地说,“兴趣”能使一个人轻松愉快地掌握某种知识,同时得心应手地发挥自己的能力。我们中国人历来重“毅力”轻“兴趣”,究其实质主要是,注重外界对自我的约束力量而轻视自我本身的天然驱力;注意到理性的控制力而看不见感性的冲击力;善于靠强制自我来达成目的而不善于靠挖掘自我潜力来开发自身;善于发现和利用外部能量而不善于发现和利用自身的内部潜能。由此,我们往往是劳神费力、从无到有地培养“毅力”去学自己不感兴趣的东西,勉强自己在不感兴趣的方面争取成功,却不懂得开发现成的“兴趣”来实现自己真正渴望的人生价值。
西方人的教育理念是,成功主要取决于个人的兴趣、好奇心。因此,学校与社会都鼓励个体要在自己感兴趣的领域里追求成功,而不要在自己不感兴趣的领域里与那些真有兴趣的人竞争。西方社会的成功价值观是,卓越有着多种表现形式,成功的含义是多元化的,而成功的实质是,了解自己的兴趣和能力,并在自己热爱的领域里充分发挥自己的潜力。这种多元化的成功标准,使每个孩子无需达到一个共同的标准,只需在自己最感兴趣的方面最大限度发展自己的能力即可,而在其他方面则顺其自然,并无过高的要求。
自我控制与延迟满足
发展心理学的“糖果实验”证明:那些忍住诱惑的孩子,成年后在事业上更易成功。在20世纪60年代,美国心理学家瓦特·米伽尔给一些4岁小孩子每人一颗非常好吃的软糖,同时告诉孩子们可以吃糖,如果马上吃,只能吃一颗;如果等20分钟,则能吃两颗。有些孩子急不可待,马上把糖吃掉了。另一些孩子却能等待对他们来说是漫长的20分钟,为了使自己耐住性子,他们闭上眼睛不看糖,或头枕双臂、自言自语、唱歌,有的甚至睡着了,他们终于吃到了两颗糖。
这个实验后来一直继续了下去,那些在幼儿时就能等待吃两颗糖的孩子,到了青少年时期仍能等待,而不急于求成;而那些急不可待,只吃了一颗糖的孩子,在青少年时期更容易有固执、优柔寡断和压抑等个性表现。
当这些孩子长到上中学的年龄,就会表现出某些明显的差异。对这些孩子的父母及教师的一次调查表明,那些在4岁时能以坚忍换得第二颗软糖的孩子常成为适应性较强、冒险精神较强、比较自信、比较独立的少年;而那些在早年经不起软糖诱惑的孩子则更可能成为孤僻、易受挫、固执的少年,他们往往屈从于压力并逃避挑战。对这些孩子分两级进行学术能力倾向测试的结果表明,那些在软糖实验中坚持时间较长的孩子的平均得分都很高。
十几年以后研究人员再考察这些被测试的孩子,发现那些能够等待得更久的孩子要比那些缺乏耐心的孩子更容易获得成功,他们在学校时的学习成绩要相对好一些,成年以后在事业上的表现也较为出色。
这个实验中所展现的耐心其实就是一种自我控制能力,即为了一个较长远的目标控制自己暂时的欲望。不能延迟满足的人,往往只是寻求完成短暂目标所获得的奖赏,由此而错过了完成长远目标所能获得的更大的奖赏。学会把目光投向诱惑之外,才能够避免跌进致命的陷阱,才能够接触到更多的机会。在人生的道路上,一个人如果没有耐心去等待成功的到来,就只好用一生的耐心去面对失败。 。。
4选择人生目标(3)
从整个社会来看,我国学校教育和科研管理对短期成效的追求是文化的功利性、短视性的具体表现;从个体来看,青少年从小受到的功利化熏陶,促成了功利化的人生目标和行为模式。
功利化使我们的社会文化与学校教育都非常注重立竿见影的学习效果和急功近利的工作绩效,而这种功利性的社会文化观念难免使我们每一个体带有浓厚的功利思想,导致个体易于形成即刻满足的心理需求,并促使我们为了眼前利益而放弃长远目标。然而,任何领域的成功都需要延迟满足的能力,只有耐得住寂寞才更易成功。
自我设计与人生经营
成功者在学校时不见得比不成功者更优秀,但总是在关键时刻做出了正确的选择,而关键时刻的选择往往决定了一个人的最终命运。学会选择,就是要知道如何安排自己的一生。无论是选择专业、职业,还是选择人生目标,都要考虑自己是否适合乃至能否成为此行业的成功者,要能够判断自己是否具备这个领域所需要的素质和潜力。
我国已故计算机专家王选,高考的时候报志愿填了三个,都是数学系:北京大学数学系、南京大学数学系、东北人民大学数学系。选择数学,是因为他觉得理科是自己的理想所在,而数学又是自己的擅长。他到了北大数学系,年级里共200多人,大二的时候分专业,前十名都选了纯数学,因为纯数学里面的学问有深度,有理论。王选当时选择了计算数学,而当时计算数学被公认是非常枯燥、琐碎、缺乏理论的一个专业。王选当时选择这个专业,主要是看到国家在12年远景规划中把计算技术列为重点发展学科,他由此预见到这门学科的发展前景,于是跨入计算机行业。
王选最初是研究硬件的,几年后他选择了新的研究方向,即从硬件设计跨到软件领域,研究软件对硬件的影响,从此走向了软硬件相结合的研究道路。王选当年还做出的一个独特且超前的选择是,从事激光照排、数字化、信息压缩方面的研究。他很早就意识到中国最需要的是让创新成果实现产业化,而他无疑是科研成果市场化方面的开拓者。
正确的选择多是基于远见与洞察力。王选能够取得科研成就的主要原因是,对所在领域的发展趋势有较好的洞察力,从而能够正确选题。王选把自己的数学才华运用到实际工作中,在激光照排里运用了一个巧妙的数学算法。当时很多人不相信用一个数学的办法就可以把字形压缩之后再恢复,那时只是一个助教的王选却最终依靠这个数学算法得到成功。北大激光照排系统在很短的时间内赢得了大批客户,成为中国最具竞争力的高技术产品。作为一个对市场有判断能力的技术专家,王选的成功源自科学头脑与市场眼光的结合。
当代学科都是互相交叉的,跨学科领域的研究无疑是今后研究的重点,“跨领域”研究会提供更多的成功机会。王选的人生经历显示,学了理工科之后在事业上也有多种选择,可以从事基础科学研究,成为传统意义的科学家,也可以从事应用技术方面的研发,致力于科技成果的转化,还可以做有科学头脑的企业家和管理者。
思考自己能做什么,是选择职业和专业的基础,这意味着必须懂得自己拥有什么优势,能做什么。把这两个问题搞清楚其实并不容易。有时自认是优势的方面,可能和别人相比显示不出优势来;有时自认是弱势或是劣势的方面,和别人比却呈现出优势来。如果搞不清自己的优势在何处,只能通过别人指点来发现自己的优势和潜质,则说明在自我认识方面的能力有限。只有发现自己的优势和潜质,才能找到成功的方向。
成功的概念在社会公众意识中基本上可分为两种:学业上的成功和事业上的成功,即学校生活中的成功与社会生活中的成功。学业成功意味着个体适应学校环境和教育要求,事业成功意味着个体适应社会环境和职业要求。对个人一生成功的最终判断还是基于职业生涯的成功,这意味着个体必须在选择、适应和塑造周围环境的过程中学会通过合理分配、调控自身资源而实现自己的既定目标。
4选择人生目标(4)
学业追求与职业生涯这两个目标对同一个体来说往往并不是一致的。学业出众需要较强的记忆能力、适宜的学习策略、有效的学习方法、熟练的应试技巧。职业生涯需要的能力则更广泛也更多样,学校教育在学业能力方面的过度强调,对个人的职业能力发展来说是不利的。譬如,学业测试得高分意味着所有考试内容都要全部记住,这种训练往往导致毫无选择的分配注意力,而在职业生涯中,特别是学术研究的创造性工作中需要把注意力集中在少数具有突破意义的关键信息上,这意味着需要具备排除无关信息的能力。科学研究不需要背记公式,也不需要解决书本上的现成问题,而是需要自己发现问题并独辟蹊径地解决问题。
学业上的高分还意味着谨慎稳重,不能冒险,因为标新立异有失分的风险。然而,创造性的工作要求不断产生新思想、新观点,这就需要不断地标新立异。越是需要创造性的工作,就越是需要冒险精神。
当个体发现自己与环境之间存在着不相融时,就需要考虑一个问题,即是改变环境还是改变自己。如果认为自己的缺陷确实是不能容忍的并妨碍自身的成功乃至正常发展,那就要改变自己,比如根据环境的变化,调整自己的追求,调节自己的心情;如果发现这种缺陷的实质是自身的特点,不妨碍甚或有利自身的成功与发展,那就改变环境,如换学校、换工作、换单位。
从人生经营角度来看,具体到是改变自己还是改变外界条件,一般来说,是遵守阻力最小原则,即朝着阻力最小的方向努力,比较哪个更容易改变,就改变哪个。
成功最重要的基础应当是:①确立人生目标,即结合自身的兴趣与擅长,确定人生发展的基本方向;②客观评价自己,即基于对自己长处和短处的了解而具备稳定的自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