帝国的遗憾-第38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鉴于胡铨的奏疏实在太有影响力了,本人摘要一些:
刘豫臣事丑虏,南面称王,以为子孙帝王万世之业牢不可拔,一旦豺狼改虑,捽而缚之,父子为虏。商监不远,而伦乃欲陛下效之。夫天下者祖宗之天下也,陛下所居之位祖宗之位也,奈何以祖宗之天下为犬戎之天下,以祖宗之位为犬戎藩臣之位!陛下一屈膝,则祖宗社稷之灵尽污夷狄,祖宗数百年之赤子尽为左衽,朝廷宰执尽为陪臣,天下士大夫皆当裂冠毁冕变为胡服,异时豺狼无厌之求,安知不加我以无礼如刘豫也哉!……
伦之议乃曰:“我一屈膝,则梓宫可还,太后可复,渊圣可归,中原可得。”呜呼,自变故以来,主和议者谁不以此说陛下哉,然而卒无一险,是虏之情伪已可知矣;而陛下尚不觉悟,竭民膏血而不恤,忘国大仇而不报,含羞忍耻,举天下而臣之甘心焉!就令虏决可和,尽如伦议,天下后世谓陛下为何如主也!况丑虏变诈百出,而伦又以奸邪济之,则梓宫决不可还,太后决不可复,渊圣决不可归,中原决不可得。而此膝一屈不可复伸,国势陵夷不可复振,可不为恸哭流涕长太息哉!……
向者陛下间关海道,危如累卵,当时尚不肯北面臣虏,况今国势稍张,诸将尽锐,士卒思奋。只如顷者丑虏陆梁,伪豫入寇,固尝败之于襄阳,败之于淮上,败之于涡口,败之于淮阴,教之前日蹈海之危,固以万万不侔。倘不得已而至于用兵,则我岂遽出虏人下哉。今无故而反臣之,欲屈万乘之尊,下穹庐之拜,三军之士不战而气已索,此鲁仲连所以义不帝秦,非惜夫帝秦之虚名,惜夫天下大势有所不可也。……
臣备员枢属,义不与桧等共戴天。区区之心,愿斩三人头竿之藁街,然后羁留虏使,责以无礼,徐兴问罪之师,则三军之士不战而气自倍。不然,臣有赴东海而死耳,宁能处小朝廷求活耶!
按照朝廷的规定,大臣的奏疏是不能自己留副本的,此时的胡铨也顾不着这么多,为了国家,他把奏疏的内容传入民间,一时间朝廷要屈膝求和的消息传遍了天下。
为了试探赵构的信念,秦桧装模作样的上章待罪,赵构表示绝不放弃。有了赵构的承诺,秦桧决定杀一儆百,拿胡铨祭刀。后来,因为反对的人实在是太多了,秦桧不想哪天就给人暗算了,于是,决定留下胡铨的小命,把他打发到蛮荒之地去。
但是,胡铨奏章的影响力却不是那么容易能压制的下的。
此时,临安城中,民声鼎沸。街头巷尾,时常会出现匿名的宣传传单,上面写着“秦相公是细作”之类的语言,民间不断有怨声传出,声言如果皇帝和宰相真要是按照金人所要求的,行屈膝之礼的话,他们将随时采取激烈行动。杭州官民夜夜不眠,夜晚的空气中充满了紧张的气氛。常州、镇江、会稽诸地,居民们传说纷纭,到处呈现着惊恐不安的现象。
三衙首脑杨存中、解潜和韩世良的军队也发生了骚乱,这些将领们被迫共同书写了一个拒绝接受金国来书的意见,递交给秦桧并警告道:听说皇上就要接受金国的来书,必欲行屈已之礼,万一军民汹汹,闹出大乱子来,我们可是弹压不了的。
三衙将军方的意见上交到秦桧处,并质问:这也是不是我们多事,只因为有三个大个子(按指韩世忠,张俊和岳飞)驻防在外,如果有一天他们回来责问我们说:你们是宿卫将领,为何却让官家行屈膝受敌人诏书的礼数!我们又该怎么回答呢?
秦桧不语,他们又跑去问御史中丞勾涛,勾涛很无奈,只好忽悠他们说绝对不会让官家下跪的。
但纸总是包不住火的,金熙宗的诏书赵构还是得跪拜接受,群臣们坚决不允许赵构跪拜。赵构生气了,说:
没错,你们这些士大夫处处都有道理,可是我在明州为金兵追杀的时候,你们在哪里?那时候我如果落入到金人的手中,纵然是百拜千拜,你们谁又敢说个不字(士大夫但为身谋,向使在明州时,朕虽百拜而不复问矣)。
话虽这么说,不过叫赵构跪拜金人是诏书,说实话赵构也很不愿意。从来只有别人拜自己,哪有自己拜别人的。
于是,秦桧的一个手下就想出了一个昏招,他建议在赵构跪拜接受诏书的时候,把诏书放在祖宗御容旁边,就当是跪拜祖宗好了。可是问题出来了,拜祖宗的同时也在拜金人,难道金人是你的祖宗吗?
最后,还是给事中楼炤解决了这个问题。他派人去对金使说皇上要守孝三年,要不让宰相秦桧代替,张通古无奈只好接受。
这场闹剧就这样收场了,历史上称为绍兴第一次和议,又称“天眷和议”。 。 想看书来
6爱国武将的愤怒
天眷议和的成功,使赵构和秦桧长长的叹了一口气,冒天下之大不韪,总算是把事情搞定了。按照惯例,接下来就应该是庆功粉饰太平了,该升官的升官,该拿钱的拿钱。
但赵构却不曾料到,这一事件同时引起了三个爱国武将的愤怒,最终使得这一南宋占尽便宜的议和不了了之。
第一个爱国武将是南宋淮东宣抚使:韩世忠。
第二个爱国武将是南宋湖北京西路宣抚使:岳飞。
第三个爱国武将是金国都元帅:完颜兀术。
先说韩世忠。
至始至终韩世忠都是铁杆的反对派,在朝局风起云涌的时候,韩世忠几乎是每天一章,快马加鞭送至临安,能骂就骂,能吓就吓。韩世忠的奏章让赵构和秦桧和头疼,这帮爷们根本是不按常规出牌,搞他实在是没有合理的理由。秦桧对付文官很有一套,能搞就搞,能踢就踢,但愣是不敢对韩世忠下黑手,他生怕韩世忠一激动,来个清君侧,自己岂不是要步晁错的后路吗?
但终究是胳膊扭不过大腿,天眷议和还是成功了。
韩世忠见明的不行,那就来暗的。他金使不是很猖狂吗,老子叫你有来无回,到时候看你们怎么议和。韩世忠打算派出士兵伪装成抗金义军红巾军,在金使张通古回金的必经之路洪泽湖埋下伏兵,只等张通古前来送死。不料消息走漏,使张通古逃过一劫。
韩世忠的反对彻底歇菜。
再说岳飞。
因为辞职事件和立储事件,使得岳飞在很长的一段时间里都不敢太不招摇,对于举朝皆反的和议事件,岳飞也只是说了几句不痛不痒的话,这完全不像岳飞一贯的风格。
其实,不说话并不代表着默认,不说话也许是在等待时机爆发出更大的声音。当赵构为天眷议和的成功而大赦天下的时候,岳飞终于爆发了,比以往岳飞的声音都要大。
针对赵构的赦书,岳飞当即命手下幕僚张节夫写下一封反对和议的谢表。这个张节夫出身河朔、豪侠尚气,写出的谢表也是慷慨激昂,他写道:“
窃以娄敬献言于汉帝,魏绛发策于晋公,皆盟墨未干,歃血犹湿,俄驱南牧之马,旋兴北伐之师。盖夷虏不情,而犬羊无信,莫守金石之约,难充溪壑之求。图暂安而解倒垂,犹之可也;顾长虑而尊中国,岂其然乎!……
臣幸遇明时,获观盛事。身居将阃。功无补于涓埃;口诵诏书,面有渐于军旅。尚作聪明而过虑,徒怀犹豫以致疑:谓无事而请和者谋,恐卑词而益币者进。……
臣愿定谋于全胜,期收地于两河。唾手燕云,终欲复仇而报国;誓心天地,当令稽颡以称藩!……
从岳飞的谢表尤其是最后一句来看,岳飞对这一和议是持坚决反对的态度。
又过了六天,朝廷为了庆贺“和议”成功,把湖北京西路宣抚使岳飞和川陕宣抚副使吴玠的官阶都进升为从一品的开府仪同三司。
在对岳飞的进升官阶的《制词》中有这样一段文字:
太尉武胜定国军节度使,充湖北京西路宣抚使,兼营田大使,武昌郡开国公,食邑三千五百户,食实封一千四百户岳飞:霍卫有闻,沈勇多算,有岑公之信义,足以威三军;有贾复之威名,足以折千里。临敌而意气自若,决策则机智如神。陷阵摧坚,屡致濯征之利;抚剑抵掌,每陈深入之谋。眷彼荆襄,实勤经略,边鄙不耸,几卧鼓而灭烽;流亡还归,皆受田而占籍。奠兹南纪,隐若长城……
这制词把岳飞捧的很高,说岳飞就好比那西汉时代的卫青、霍去病,又有如东汉时代的岑彭、贾复,临敌有智略,决策若神明。多年征战,劳苦功高,所以给岳飞升官。
这摆明了是以高官厚禄换取岳飞对和议的支持,哪知岳飞一点面子都不给,在谢表中,岳飞说:“伏念臣奋身疏逖,叨国显荣,每怀尸素之忧,未效毫分之报,岂可因此霈泽,遂乃滥预褒升!伏望圣慈,特此睿断,毋嫌反汗,亟寝误恩。”坚决反对无功受禄,这真是奇怪了,连高官都不要。
秦桧和赵构再下命令,不许推辞!
岳飞再次反对。
反对无效,岳飞只好无可奈何的升了官。
接下来他请求去洛阳“考察敌情”:
北虏自靖康以来,以和疑我者十余年矣,不悟其奸,受祸至此。今复无事请和,此殆必有肘腋之虞,未能攻犯边境;又刘豫初废,藩篱空虚,故诡为此耳。名以地归我,然实寄之也!臣请量带轻骑,随二使祗谒陵寝,因以往观敌衅。
事实上,当时不唯是岳飞这样想,许多爱国军民群众,早已趁这个机会纷纷抢占山头,未等金国官吏交割完毕,就在已经收复的地盘上安了营扎了寨。这情形早被金国派来的使者张通古发现,这张通古却是一个金国的“爱国者”,对于本次和议持反对态度,可反对归反对,上头派下来的工作还是要做的,但当他看到南宋军民违背和议跑马占地的时候,他就冲动了一回。
于是,张通古就对南宋的送伴使韩肖胄说道:
天子裂壤割地,以利南国,南国就应当怀有感恩报德之心,可你们现在就违背和议,布置守戌,这岂不是自取嫌疑?让我们朝中人怀疑你们另有图谋吗?一旦我朝兴师问罪,你们又该如何回答?要知道,你们连黄河以南都守不住,难道还以为自己能够守住中原吗?
于是韩肖胄就将张通古的质问报告给了赵构,赵构于是传令,不许岳飞前往洛阳“观察敌情”。
这不许,那不许,要老子干什么,妈的,老子不干了!
辞职!
赵构没有回答。
再上。
这一次赵构的答复很快就回来了——所请宜不允。
在权力的压迫之下,岳飞对这一卖国协议的挑战无疾而终,跟韩世忠一样归于沉寂。
虽然岳飞和韩世忠失败了,但是天眷协议这种双卖国的勾当终究是令天下人所不容,尽管岳飞和韩世忠对抗这一政策失败,但完颜兀术却成功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