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鸟电子书 > 耽美同人电子书 > 帝国的遗憾 >

第37部分

帝国的遗憾-第37部分

小说: 帝国的遗憾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4秦桧时代
自从和吕颐浩那场惊天动地的战争失败以后,秦桧一直夹着尾巴做人,尽量躲在没有人认识他的角落。

  那几年是秦桧人生最低谷的时期,没有人同情他,也没有人想起他,曾经欣赏他的皇帝也表示“永不复用”,似乎秦桧就要这样永远消失在历史长河之中了。

  但是,秦桧从来没有气馁,也没有丧失斗志和信心,更没有轻言放弃,他一直坚信自己对国家前途和命运的判断,他也相信这个国家迟早有一天会呼唤他出来拯救社稷。

  秦桧一生之中的对手很多,不过的了台面的也不过是三个,之前搞死秦桧的吕颐浩算是一个,之后被秦桧阴死的张浚和赵鼎也算是,至于岳飞、韩世忠等人倒还算不上秦桧的敌手,分量是够重,不过权力斗争不比战场厮杀,几个岳飞也不够看。

  但是,被贬后的秦桧一穷二白,不要说是张浚,就是从朝廷中随便拉个言官,说几句不动听的话,也能搞得死秦桧。所以,秦桧一直潜伏着,冷静地观察着政坛的动向,在这期间为了重新起复,秦桧还违心的的发了几篇文笔不错的主站宣言,搞的别人还误会他是主战派,其实,秦桧连年半吊子主战派都算不上,他是铁杆的主和派。结果,真是无心插柳柳成荫,这竟然成为秦桧复出的条件之一。

  绍兴六年的伪齐侵略,因为战守分歧,导致张浚和赵鼎彻底分道扬镳,两人极其手下在朝堂上死掐,但实力势均力敌,所以张浚想起了前宰相秦桧,决定拉秦桧入伙,一起打击赵鼎。不过,张浚显然是多虑了,因为它对战争前景的判断都被事实一一证明,赵鼎去位已经不可抵挡,拉秦桧入伙纯粹是多余,反而为自己埋下了隐患。

  果然,张浚的心腹手下兼秦桧姻亲参知政事张守就看出了秦桧有问题,有一次秦桧走后,他突然抓住张浚的手说道:“我原本以为秦桧很有德行,现在跟他同朝为官才发现自己错了,因为秦桧患得患失,没有得到高位的时候,成天想着如何得到高位,得到高位后又害怕失去高位,这样的一个人,将来必定是国家的忧患。

  张浚恍然大悟,他想起秦桧到朝廷之后,确实没有什么作为,自己说一他只是随口附和绝不敢说二,说好听点是老实,说难听点的是有阴谋。不过,秦桧真的很谨慎,张浚想找碴都找不了,最后淮西兵变爆发,张浚还比秦桧死的早。

  所以当赵构问秦桧可以为相不,张浚毫不含糊的答道:“近与共事,始之其暗”,于是,赵构又把赵鼎拉了回来。

  为了巴结赵鼎,赵鼎一来他就在赵鼎的面前诋毁张浚,想当年在张浚面前也是这样诋毁赵鼎的,他对赵鼎说:“其实,陛下很早就想召赵公回朝,可是张浚从中作梗,直到陛下派人催促,他才无可奈何的派人召赵公”。

  赵鼎心想秦桧这人还不错,于是,当赵构告诉赵鼎张浚在领导班子中留谁去由爱卿说了算的时候,赵鼎果断的说:“秦桧不可令去”,很显然,赵鼎已经把秦桧当做自己人了。

  秦桧跟赵鼎混后,还是跟张浚混时一样,一切都保持沉默,一切跟着赵鼎走,生怕赵鼎哪天不开心把自己给废了。

  沉默归沉默,秦桧也没闲着,在朝廷中他迅速的把赵构的底细给摸清楚了,他知道赵构议和的终极目的,况且这次的议和是南宋占了点便宜,虽然牺牲了点面子,但好歹能收复失地,干嘛有便宜不捡呢?

  但是,赵鼎为了自己的名声和私利,死活就是不同意金人提出的条件,招致了赵构对他的严重不满,但赵鼎毕竟是首相,赵构一时给拿赵鼎没辙。

  一直都在观望的秦桧知道后,知道自己的机会来了,于是,他私下去找赵构,表明了自己的政治立场。

  秦桧:讲和之议,朝廷群臣各执一端,畏首畏尾,不足以成就大事;如果陛下真心要和金国和议,臣愿意担当此事,乞求陛下英断,不许群臣干预此事,那么大事可成。

  赵构:好,那就交给你了。

  秦桧:我觉得陛下回答的太过轻率,希望陛下认真考虑三天,我们再商量这事情。

  三天之后,赵构:我考虑清楚了,这事还是必须你来做。

  秦桧:陛下再考虑三天。

  又三天,赵构:此事非卿不可。

  好,成交!

  跟赵构达成默契之后,秦桧就决定开始对赵鼎下黑手了,因为只有搞死赵鼎彻底掌控朝局,才能保证和议的稳定性。

  装孙子装久了,秦桧搞起事来都胆小多了,他不敢明目张胆的搞赵鼎,只能在背后阴赵鼎。他鼓动赵鼎向赵构议立皇储,自己在关键时刻却闪人,结果赵构恨死了赵鼎,岳飞这么搞,你也这么搞,难道朕真的不孕不育吗?难道朕的能力真的那么差吗?

  赵鼎在赵构心中的地位直线下降。

  这事过后,秦桧的胆子大了起来,直接拉了个言官上场,攻击赵鼎的手下心腹参知政事刘大中,以便能断赵鼎一臂。这个言官也是狠角,居然放出狠话:不搞赵鼎是不想撕破脸皮,自己哪来就哪回吧。

  秦桧在找碴的时候,赵构一直保持沉默。那就是默许,秦桧的胆子更大了,时不时就搞赵鼎一顿。不过,赵鼎毕竟为官多年,瘦死的骆驼比马大,秦桧这个官场爆发户要迅速搞死赵鼎,也不是那么容易。

  就在这个节骨眼上,张浚的余党又帮了秦桧一把,张浚这厮还对秦桧真是不错。

  一切都要从赵鼎的手下殿中侍御史张戒说起,这家伙也是脑残一族,居然搞不懂自己真正的敌人是秦桧,居然还在棒打落水狗,对张浚的余党赶尽杀绝。其实,张浚一走他的党羽在赵鼎的打压之下,死的死伤的伤,也没有多少战斗力,他的干脆表明跟张浚没交情,明哲保身,这种人很多,给事中勾涛就是很典型的一个代表。

  这家伙见张浚混不下去了,马上上书跟张浚撇清关系,甚至叫赵构拿张浚头颅以谢天下,典型的坏蛋啊。如果是有心计的老大,肯定是赶紧收了,用来咬人,可惜此时的赵鼎不知道在想什么,也许他已经给秦桧给敲昏了,丧失了对局势的判断力,总之,赵鼎没有趁机收了,更要命的是,赵鼎还要搞死他,于是,殿中侍御史张戒粉墨登场,在赵构面前拼命弹劾勾涛。

  宁可得罪君子,莫要得罪小人!勾涛眼看自己撑不住了,决心鱼死网破,在秦桧的的支持下,他趁面见赵构的时候,先攻击张戒,然后再装模作样的告诉赵构,其实张戒跟他无冤无仇,之所以要搞他,是因为赵鼎想要掌控朝政,所以才命张戒对他赶尽杀绝。

  局势到了这种地步,赵鼎不走都不行了,不然怎么死的都不知道,于是,赵鼎辞职,再次跑到绍兴当知府去了,从此退出了历史舞台。

  赵鼎一走,至少中枢机构都是听秦桧的了,秦桧此举一举两得,即搞走了赵鼎又收了一个忠心的又能咬人的手下,在未来的岁月中,这个手下帮了秦桧很多大忙。

  赵鼎的离去,表明了秦桧时代的到来。。 最好的txt下载网

5冒天下之大不韪
赵鼎去位之后,在秦桧的支持之下,赵构决心答应金国的条件。

  金国办事效率也很快,马上就派出了两个使者张通古和萧哲。这两个家伙的官名也很奇怪,纯粹是来找抽的,至少宋人是这样认为的。张通古的官员叫诏谕江南使,“江南”原本是赵匡胤用来称呼南唐的,现在金国用这个官名是什么意思呢?萧哲的官名更有趣,叫明威将军。这个官名更是莫名其妙,说好了和议结成君臣之国,哪有君主在臣子面前立威找自信的?

  这两个官名仅仅是事情的开始,好戏还在后头。张通古和萧哲一路招摇过市,所经州县的官员必须跪拜金国皇帝的诏书,到达临安之后,赵构还必须脱下皇袍以臣子之身,拜受诏书。这些事情在赵构看来都是很正常的,毕竟人家土地都让出了几千亩。于是,赵构当即表示:“如果能使天下百姓再也不遭受兵革之苦,能够休养生息,我本人损失点没问题。”

  赵构能够忍受,南宋的朝臣可不能忍受,打就打,老子又不怕你。当张通古和萧哲在秦桧的府地下榻的时候,南宋朝堂再度掀起了一股强大的反对和议热潮。

  先上的还是铁杆反对派枢密副使王庶,这家伙的好脾气也已经到头了,专拣难听的骂,甚至当面指着秦桧的鼻子骂道:“想当年你老秦在开封的时候多牛逼,今天怎么成了缩头乌龟。”秦桧对王庶无可奈何。

  大将韩世忠还是一如既往的上书骂,奈何没读过几年书,又要亲自操刀,文笔多菜可以想象,基本上也被压了下来。不过武将就是武将,你压,我上;你再压,我再上,你丫的,爷就跟你耗上了。

  接着,礼部侍郎晏敦复也来凑热闹,这家伙跟秦桧摆明了不是一路人,秦桧刚登上相位,他就说了一句很煞风景的话:“奸人相矣”,把秦桧气个半死。他的奏章比较有水准,不愧是专业笔杆子,他说:“

  自古夷狄为中国患,世皆有之,然未有若今日之甚者;自古夷狄与中国通和,亦世皆有之,然未有非中国强盛、力足以制之、而自肯与中国和好者也。大金两次遣使,直许进和,非畏我而然也,且币重而言甘,焉知非诱我也?此不可不疑也。……

  一事既屈,则又以它事来屈我矣;小事既屈,则必有大事来屈我矣。且以目前可见者言之:今所遣使以“诏谕”为名,倘欲陛下易服而拜受,还可从乎?又欲与陛下分庭而抗礼,还可从乎?设或如此等事从其一二,则与彼上下之分已大定矣,自此之后可以号令我矣。 …

  这些人能骂就骂,骂的毫不留情,一点面子都不给。

  秦桧从来都不是善男信女,谁得罪了他迟早要付出代价的,不过这次,秦桧的报复却来是不是那么及时,因为秦桧此时实在想不出什么锦囊妙计。这这么下去,赵构迟早要废了他,赵鼎就是前车之鉴。

  就在这个节骨眼上,他的一个手下帮了他,他就是勾涛,帮助秦桧最终搞死赵鼎的那个原张浚手下。不愧是反复无常的卑鄙小人,搞起阴谋诡计来比秦桧都不遑多让。他告诉秦桧只需控制言路就行了,然后看谁不爽,就开动国家舆论机器,搞臭他搞死他,那不就万事大吉了。

  秦桧那是感动啊,同时也为自己庆幸,这种阴人是专业人士如果给赵鼎收了,那自己估计不知道是死在哪里?

  啥话也不说了,你勾涛明天起就是御史台的长官。

  于是,史书上出现如下记载:

  绍兴八年10月28日,中书舍人吕本中罢。

  11月,权礼部侍郎张九成罢。

  11月16日,殿中侍御史张戒罢,出知泉州。

  11月21日,知平江府向子闵致仕。

  11月22日,枢密副使王庶罢,出知潭州。

  12月6日,礼部侍郎曾开罢,出知婺州。

  两个月来,朝廷中有影响的反对派基本上给秦桧废了。正当秦桧踌躇满志的时候,枢密院编修胡铨乞斩秦桧、孙近、王伦的奏章把反对和议运动推上了高潮,既然大人物都走了,那只能靠我们这些小人物了,胡铨如是说。

  鉴于胡铨的奏疏实在太有影响力了,本人摘要一些: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