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鸟电子书 > 耽美同人电子书 > 帝国的遗憾 >

第34部分

帝国的遗憾-第34部分

小说: 帝国的遗憾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绍兴七年(1137)六月,宰相张浚把刘光世的军队一分为六,命都督行府在参赞军事、兵部尚书吕祉节制行营左护军,任命刘光世手下第一悍将王德为都统制,另一猛将郦琼为副都统制。

  这位吕祉兄弟跟战国的赵括、三国的马谡、东晋的谢万基本上属于统一品种,此人纸上谈兵是一把好手,满嘴跑火车的本事天下无敌。这家伙曾经大言不惭的放出狠话,若给他一支军队,他就能立即生擒刘豫父子,光复所有失去的土地。言外之意就是,当今的这些统兵大将都是水货。

  当吕祉兴冲冲的跑到淮西去的时候,却突然发现这帮乌合之众一点都不好管,话已经说出去了,想收也收不回来了,只好硬着头皮顶着。

  这时王德和郦琼的矛盾也开始爆发。这两人堪称刘光世手下的哼哈二将,刘光世打仗基本上靠这两人。二将之中,王德作战勇猛,杀人如麻,时人称“王夜叉”,是刘光世手下头号悍将;郦琼出身群盗,也是杀人不眨眼的主,不甘心居于王德之下,二人互相看不起,一有机会就要狗咬狗。以前刘光世在家,两人老实的紧,现在老大走了,名将岳飞也被取消了统领全军的权力,两人不打起来才怪。

  先是郦琼私下拉拢了淮西军大部分将领和王德死掐,接着又把王德告上了都督府,王德也不甘示弱反告郦琼,张浚领导下的都督府偏袒王德,张浚把郦琼臭骂了一顿,然后把王德所部八千人调往建康。郦琼不服,又把事情捅上了朝廷御史台,朝廷上的都是张浚的人,郦琼纯粹是找抽,肯定是没有结果。

  为了防范郦琼,在张浚的指示下,朝廷派出张俊、杨存中、刘锜等几支兵马前去淮西弹压。

  杨存中打战是比较猛,在战场上阴人也不错,不过处理变乱的能力就差了点,在局势很不明朗的情况下,杨存中做了一件很不靠谱的事情,他叫手下勇将吴锡带领着摧锋军区去调查淮西军的动静,只要淮西军一有异动,就立即动手将淮西军缴械,然后把郦琼等人押回建康。

  郦琼等人也不是吃干饭的,杨存中搞出这么大的动静,他怎么会猜不到杨存中想干什么呢?

  局势已经到了千钧一发的地步,这时叫谁来都来不及了,只能靠吕祉,如果此时吕祉迅速打通淮西军的关节,安抚好郦琼等人,那局势还不会恶化,至少还有机会补救。

  可惜,吕祉这个草包只会狐假虎威,他以为在诸将面前摆谱、装逼就能搞定这群爷们,让淮西军乖乖听话。事实上,吕祉到了淮西之后什么事情也没有做,整天只是抱着MM喝着小酒,拒绝与淮西军将领会面,即使是将领们也重大军务报告的时候,吕祉也是如此。这些恶劣举动,彻底把郦琼等将得罪了。更要命的是,吕祉竟然上奏朝廷要把郦琼等人予以法办。

  可不曾想到,这封奏疏居然落到了郦琼的手上。

  郦琼等人原本还心存侥幸,刘光世走后,他们已经成了无家可归的孩子,到处受气,如果吕祉能真心待他们,士为知己者死,郦琼等人一定会铁了心给吕祉卖命,可是吕祉居然打算向他们下黑手。

  当那封奏疏落到郦琼手上的时候,郦琼再有希望也破灭了。

  郦琼把吕祉的阴谋告知淮西军广大将士的时候,淮西军顿时大哗,将校们成群结队的到了吕祉的居所,将吕祉拖出来,严辞审问过后,就押着这个倒霉的家伙向北走去,到了霍丘县,淮西军杀死吕祉,包括了四万战士,超过六万的家属及居民,这么一支超过十万人队伍,浩浩荡荡的北上,投奔了刘豫。

  淮西兵变的南宋历史最重要的的大事之一,相当于全国军队至少百分之十以上的一支方面大军,居然集体叛变,投降了敌人,影响之巨大可以想见。

  岳飞很快收到了来自赵构的手诏,下令立即停止北伐行动。

  张浚则受到连珠炮似的弹劾,有人认为,这个家伙成事不足败事有余,令人恨不能食其肉寝其皮。皇帝赵构也切齿痛恨,预备把他贬到岭南去。接任的宰相赵鼎一再求情,才将他放到永州闲住。

  从此,这位显赫一时的宰相在中国政治舞台上消失了二十多年。后来,有人试图为他说情,想要重新把他弄回朝中时,赵构发狠说:“宁愿亡国,也绝不再用此人。”

  淮西之变对宋高宗赵构的影响十分明显。我们无法知道他是否认真地反省过自己,但从此他坚定地开始了对武将的防范、猜疑与裁抑,则确实是毋庸置疑的。

  事实上,我们或许更应该把淮西之变看成是一个意义重大而深远的转折点: 转折点之前,尽管有许多三反四复,毕竟赵构还是从临安,也就是杭州来到建康,带有御驾亲征的含义,表明了北望中原、收复失地的锐意进取,而淮西兵变发生的一年之后,赵构就相当决绝地离开建康,将“行在”,也就是临时首都放回到临安,从此再也没有回过建康。 

  这说明,赵构已经放弃了收复失地,至少在表面上是这样的。这是很致命的。

  更致命的事情还在后头,岳飞和赵构的君臣关系彻底崩盘,恢复中原的希望彻底断绝。

  这源于岳飞一次轻率的建议。

  就在淮西兵变发生后的一个月,赵构召岳飞到行在建康议事,据我推测,这应该是赵构愿意和岳飞和解的信号,毕竟岳飞是一个不可多得的将才,在金国灭宋之心不死的情况下,岳飞的作用比谁还大,如果长期将岳飞冷处理,哪天岳飞想不开和郦琼一样玩造反,那赵构能不能像建炎四年那样跑上船逃跑,还是一个未知之数呢?

  可惜,岳飞错过了这次机遇,最终酿成了风波亭冤狱,读史至此,不禁为岳飞的遭遇唏嘘不已。

  岳飞不可能不知道赵构还在气头上,也不会不懂赵构愿意和自己和解,如果岳飞愿意放弃自己的主张,赵构一定会张开手欢迎。但是,岳飞不行,他承载着一个民族复兴的希望,怎能容自己轻言放弃?

  事实上,这次的事件比岳飞私自辞职还糟糕,这次事件过后,赵构再也不相信岳飞是自己人了。

  在路上,岳飞遇到了自己曾经的幕僚薛弼,他对薛弼说道:我这次到朝廷之上,还将奏陈一桩有关国本的大计。 

  薛弼问:是什么事? 

  岳飞:我听说金人打算把宋钦宗的太子赵谌搬出来再立一个傀儡政权,所以我想请皇上立读书于资善堂的建国公为太子。 

  薛弼听了很是吃惊,就提醒他:身为大将,好象不应该干涉朝政。 

  岳飞回答:臣子一体,也不当顾虑形迹。 

  于是岳飞入朝,并提出他的建议。 

  史载,岳飞在读他的奏章的时候,突然有一阵冷风吹袭而来,吹得他手中的奏章摇摇摆摆,而他的声音,也突然因为紧张而颤抖了起来。

  果然,赵构以极其冷静的语气回答道:当然,我是不会怀疑你的忠诚的,然而拥兵在外,这一类事情并不是你应该关心的(卿言虽忠,然握重兵于外,此事非卿所当预也)。

  岳飞退下,面如死灰。

  岳飞此举是在要求赵构把皇位还给赵匡胤的后人。 

  本来赵构就对岳飞挑战他的权威而耿耿于怀,现在岳飞以武将身份干预朝廷立储大计,赵构不得不想到岳飞背后的目的。

  这一刻,赵构的想的很远,赵构想起了十年前的李纲,这些注定了流芳百世的忠臣们,他们矢志效忠于钦宗甚至是赵匡胤,任何时候他们也无法接受赵构。尽管赵构以十年的苦砺已经赢得了法统的认同,但在这些人的眼里,他仍然不过是一个替补皇帝,他留在这里的历史使命是击败金国,将钦宗救回来,而不是由他本人来主持这个国家的政局。

  很显然,昨天的李纲就是今天的岳飞。

  事实上,岳飞并不是第一个提到这件事情的人。 

  早在绍兴元年,那时候赵构才只不过二十二岁,上虞县丞娄寅亮就上书谈到这件事。奏章递上去后不久,突然有诏朝廷诏令下达,娄家人顿时抱头“相与环泣”,认为这封奏章给娄家带来了灭门之祸。

  然而赵构的诏书并非是将娄家满门抄斩,相反,娄县丞因为这个建议而被提拨为监察御史。 

  从那以后,朝野再也不避讳谈及赵构丧失生育能力和选择赵匡胤的后人入宫承袭大宝的事情。

  赵构说:艺祖以圣武定天下,而子孙不得享之,遭时多艰,零落可悯!我今如不选取太祖后裔作为我的过继子嗣,何以慰他的在天之灵? 

  然而,谁都可以说,就是风头最盛、实力最强的岳飞不能说,文臣谈论是忠君爱国,武将谈论就是别有用心。

  总之,在这一刻赵构已经放弃了岳飞,他不再相信岳飞可以为自己所用,信任岳飞充满着太多的变数,他不能以自己的国家和皇位做赌注,因为最终的结果很可能就是他赵构一无所有。赵构和岳飞已经彻底决裂。

  彻底的决裂,带来的是无尽的悲哀! 。。

1伪齐末路
就在赵构和岳飞的君臣关系崩盘的时候,伪齐刘豫和金国的父子关系也走向了尽头。

  话说淮西兵变之后,这郦琼来到了伪齐,刘豫那是高兴啊,一切都按照高规格来招待郦琼,并授予郦琼静难军节度使兼知拱州,一眨眼的功夫,这厮也混了个武将的极致节度使,好歹跟同乡名将岳飞算是平级了。

  这郦琼刚刚投降,急于表现立功,就把江南的形势详细的给刘豫报告,并拼命的鼓动刘豫南侵。

  刘豫老兄前几次南侵,均无功而返,再加上金人厌战,他老兄基本上已经是山穷水尽了,现在突然来了一支战斗力他也搞不懂的军队,不管怎样他都要拼一把,让赵构长点记性。于是,刘豫急派伪户部侍郎冯长宁出使金朝,表明其伐宋之决心。

  却万万没想到,金朝硬是说郦琼是诈降,叫刘豫立即解散其军队,命其布于四方开荒种粮。

  为啥金国硬说郦琼是诈降呢?

  这是因为,金国已经换了天地,金太宗完颜吴乞买已经挂了,此时金国的皇帝是金太祖的嫡孙完颜合刺。这家伙在金人的眼中应该是一个怪胎,完颜合刺从小就拜中原汉儒韩方为师,学习儒家思想和文化,不过学习成绩挺差的,“不能明经博古,而稍解赋诗翰”,总之是一瓶子不满,半瓶子晃荡。

  金熙宗把自己搞成了半吊子汉人,惹得许多女真人非常不快,说他是“宛然一汉家少年天子也”,而金熙宗虽然儒学成绩不好,但用中国话骂人还是不在话下,遂将那些看他不顺眼的人全部斥之为“无知夷狄”。

  其实金熙宗原本是没机会当金国的皇帝,他的皇帝跟捡来的没什么区别。金太宗时代,觊觎皇位、具备帝位竞争实力和权力主要有三个人,第一个是金太宗的长子完颜宗磐,这家伙对汉族文化一点都不懂,却要按照汉族的嫡长子继承制度继承金国的皇位;第二个是金太宗的叔伯兄弟金国名将完颜宗翰,他掌握着金国的主要军政大权,说他不想当皇帝那是扯淡;最后一个是金太祖的庶长子完颜宗干,这家伙没什么竞争力,只是因为金太祖和金太宗有“兄终弟及,复归其子”的约定,所以他也站出来分一杯羹。

  这么多人争皇位还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