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鸟电子书 > 耽美同人电子书 > 此生只为一人去 >

第4部分

此生只为一人去-第4部分

小说: 此生只为一人去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因读瘐信的《燕歌行》在先,一直对“桃花颜色好如马”有一种思慕,再加上梅派的清灵婉约,兼带有几分钢色,心中的穆桂英与她的桃花马便也添了新意。这新意似乎是一些侠气,于是让人总有联想,想起江湖中人,恩怨情仇也如马一样变得有故事,让人想起天涯明月刀、流星蝴蝶剑。
  民间说书场中的穆桂英多是民俗的,像庙会上彩帛扎的纸人,只见其形,不见其人,那形也是风干了的,上面只有豪情壮志。
  可是分明她坐下一骑桃花马,手中一杆梨花枪,身上一系石榴裙。戏里头是穿蟒扎靠,戴翎子。蟒是红色,圆领大襟,织锦缎子大团凤,下摆绣海水江涯,不过那大红蟒下,果然也系着裙。
  猛听得金鼓响画角声震,
  唤起我破天门壮志凌云。
  想当年桃花马上威风凛凛,
  敌血飞溅石榴裙。
  她就是如此激情奔放,每每听至此,我的激情总被她传染,却总有一种愁思。念及她年过半百之时,重新跨上那马,还如此一肩担当得起。
  其中的情节是这样的:
  佘太君辞朝返回河东故里。二十年后,西夏番王造反。佘太君忧国心重,差穆桂英的儿子杨文广、女儿杨金花进京打探。二人到京,时值朝中比武选将。杨文广乘机下场,刀劈王伦。宋王得知他是杨家后代,赦免其罪,并赐印,命其母穆桂英挂帅出征。
  穆桂英,此时年逾五十,念及国家危亡,振奋精神,更铠甲,点众将,率军出征。
  点将出征,我却总有一种怕,人前如此威风显赫,谁知人后的诸般不易。我宁愿她如一树深涧桃花,简静而照人,却不愿她如此热闹地开在铁血沙场中。
  我的出生地有一处古迹,是一座高耸的木质塔,开元寺塔,传为北宋杨六郎抗击辽兵时,在塔上观敌瞭阵之用,也证明此地曾为辽国通往中原的咽喉要道。可想这一带即为当年战火绵延的古战场。每每行至塔身附近,便想起辛弃疾的“沙场秋点兵”之语,仿佛耳边有茄鼓之声…‥
  巧的是不远处还有一座嘉山,远望过去,山势看似平稳,可从山口进去后,却如同进了一座城;别有一番开阔与险象,山顶上的一处深坳内有一个水池,水质奇寒,冰层到五月份才可融化,叫做饮马池。还有三块巨石,鼎足而立,传说是军营埋锅造饭的地方。此处回环山势,即被我家乡的人视为穆桂英的山寨,传说中的穆柯寨。
  开元寺塔与此山的距离不过三十公里,如果杨六郎在此守边,杨宗保才有可能相遇穆桂英,山寨招亲。所以我深信着关于二人与大宋的种种传说。
  因有这样的一份情谊,后来关于穆桂英的种种结局,我总是关注并心疼着。尤其是在与西夏的对抗中,已是那么惨烈。书 包 网 txt小说上传分享

第六章 桃花马,石榴裙(2)
穆桂英带领十二名杨门女将奉命出征西夏,在虎狼峡遭到西夏的阻击。
  此峡是河西走廊的入口,历来为军事要冲,势似蜂腰,又像锁钥,南连乌鞘岭,北接泗水,两面峭壁千仞,形成一路险关隘道,史称“金关银锁”。汉武帝时,霍去病就在此抗击过匈奴兵,战事惨烈,血染深谷。当年的骠骑大将军面对如此险绝之境,红日衔山时,也一定是愁思上眉头。
  穆桂英率众女将来到虎狼峡正面,见难以突破,于是便把目光投向了峡西的山峰,但见山峰上紫雾缭绕,古松翠柏依崖而生,那险峻的石势直入云空,在层峦之中,向东横空伸出一个悬崖,此崖名为鹰嘴崖。于是,她便想攀上这个突出来的崖上,以便观察敌情,可是上崖无路,大队人马难以登攀。穆桂英只好带了三名女将,寻到一条微径小道,蜿蜒而上。
  不知爬了多少时辰,所见尽是狼迹蛇踪,可最终,她们还是攀到了那座突兀的悬崖上。登高远望,视野顿开,尽收眼底的却是密密麻麻的西夏兵,桂英不由心中一凛。如此清晰地看着敌营与此处山势,却突然有一种不祥之感,如此要隘,西夏兵不会没有警觉,可还没等她回转身,一阵密集的冷箭射来。穆桂英以及三名女将当场中箭身亡。原来西夏见此崖地势险要,早就在崖西有所埋伏。见穆桂英攀上来观察地形,就下了毒手。
  后来西夏兵将穆桂英的人头割下,带回西夏国,悬于百尺高竿之上。
  三叠阳关声渐杳。霜夜与霜晨。
  湍行,湍行,长途越渡关津。
  惆怅役此身。
  这即是有名的十二寡妇征西。此一役十一名女将战死于此峡谷,只有二夫人杨满堂一人突破重围。佘太君闻讯赶来,看着亡人尸身,悲恸哭倒,声震山岳,感动了鹰嘴山崖,山也流泪不止,泪滴化作碎石沿着山势哗然而下。后来,此崖就被人们叫做“滴泪崖”。
  原来关于她不败不亡的传说,竟是民心所愿。竟是杜撰的。
  一样的肉身之躯,一样的生之劫难。
  所谓“有生之日责当尽,寸土怎能属于他人!”
  所谓“番王小丑何足论,一剑能当百万兵。”
  前面两句,当是她所想,后面两句抑或是旁人的期许。
  想她出征时,也是如此的凛然。只想当年勇,真是悲凉啊,全不想时势已过,人世凋零,春色渐老,桃花马身上的桃花也要谢了,石榴裙的颜色也残了。
  “红粉青娥映楚云,桃花马上石榴裙”。桃花马、石榴裙,或许只与红粉青娥配。
  想她也不必与当朝的小丑奸佞置这一口气,毕竟人活一生不只是炫耀。
  一剑能挡百万兵,真是拿她无法,她真是不服老,接班的也还未历练成仁,文广与金花也真是小,在擂台上也不过如在自家的教场内耍耍拳脚,一不小心便玩出了人命,全不顾出来时,娘是怎么教的,真真是玩童,把年过半百的桂英与百岁的太君又置于战争的前沿,没有一点退路,虽说是这杨家的女人,打仗也似是织布掷梭一样的平常,可是这一次面对的是凶悍西夏兵,再加上山势之险,女人们顿时有一些慌。
  遥想当年居于穆柯寨时,是怎样一种逍遥自在,那时她的马一定还“批竹初攒耳,桃花未上身”,她的人也如枝上新蕾般不着世间之尘。可如今她老了,是谁的手又把她置于这遍地烽烟中。五十岁的人,丧了夫,却也不能放任自己,最是身心疲累时,还得一肩挑起。

第六章 桃花马,石榴裙(3)
只是,那桃花未上身的,年少的,光阴岁月,已遥远到像是上辈子的事。
  二、风萧萧雾漫漫星光惨淡。
  关于杨家与西夏的这一场战争,还有一个版本,读起来比较厚重,是人心所愿。这出戏即是《杨门女将》,梅派的代表剧目之一。我从头至尾地看了一遍,整个声光色带给我的感觉,像是读了一部奇诡的小说,有幽涧深谷,有千军万马,有胡茄声喧。
  风萧萧雾漫漫星光惨淡。
  人呐喊,胡笳喧,山鸣谷动,杀声震天,一路巡行天色晚,不觉得月上东山!
  风吹惊沙扑人面,
  雾迷衰草不着边。
  也许是京剧本身的苍凉与凄婉,使我认定,这即是宋时的古战场。
  这一段唱是亮烈的,皮黄之腔中的高拔子,梅派里少有的高亢,但经梅先生唱出来,也一样的平和圆熟,中正匀称,没有燥气。让人觉得唱是“艺”,吐字是要讲究的,不是比嗓子,看谁的高,谁的峭。世人都说梅先生的声音华丽,而我独爱他的静,静是淡静,是处变不惊,是每临大事有静气。他这样的一种声音,总是让人觉得,什么事都会过去,一切自有安排。像斯时斯地的桂英,悲之不急,急之不火。
  葫芦谷内,胡笳嘤嘤传来,唯见桂英的桃花马,梨花枪与星光淡月相呼应,只是人近半百,心情不再飞扬,五十年老的岂止是容颜,也老了当年的石榴裙。
  人生一世,皆是一股风头。三十年前,宗保与桂英并马从穆柯寨而来,宛如金童*一般,路边山石晴树也如此生动,似是为他们相配相衬。二个人骑马打仗,也不过是陌上游玩,玩着玩着,便嫌关内人多闷,打马就出了雁门关,一不小心,就误破了敌军的天门阵,两人玩累了,骑马回去,跟祖母跟公爹,跟府里的众娘婶交代,一家人出来兴高采烈地夸奖他们俩,两人只觉好笑,心想不过是出去玩玩,打猎而已。
  那时的他俩正是好年华,不动脑,不用心,因缘际会,皆是天机。
  可如今,只剩下桂英,一切陡然变色,出征即是出征,已不再如游玩,铁马兵河,雄关漫道,一切真实如山。太君她已过百岁,最重的担子桂英她得挑着,旁人看着她,也替她憔悴几分。
  自那一日起,天波府也不是那个天波府了。
  那天,天波府内,年满百岁的佘太君正在为镇守边关的孙儿杨宗保办五十寿宴。
  府内张灯结彩,人如穿梭。
  可是,那一日,边关有人回来。
  报信。说杨宗保身入绝谷探道,不幸中箭,当即阵亡。
  堪怜府内一片哭声,皆是女腔。
  佘太君上得朝来,强抑悲痛,为大宋请战。与主和派几经周旋后,佘太君,这百岁人,终率领居孀的儿媳、孙媳和重孙杨文广,凛然挂帅,全家出征。
  真真是:百岁人、顾不得、征鞍万里、冷夜西风、白发凝霜,杨家将誓保边关!
  阵前交锋,进犯边关的西夏王大败后,退至老营,凭借天险顽守,打算使宋军远途之兵,断于粮草,将大军困死。
  晚上,夜暗星稀,太君披衣走出帐外,两军陷入对峙,她抬头看着眼前地形,一旁是飞龙山,山高万丈千里远;一旁是葫芦谷,陡壁悬崖,攀上去势比登天。
  不过,西夏兵前营就扎在飞龙山口,后营接连葫芦谷,如果穿越这葫芦谷……她们根据杨宗保生前绝谷探道的遗言,证实葫芦谷内确有栈道,可以飞跃天险,奇袭西夏兵营。
  于是太君叫来曾跟随宗保入此谷探路的张彪,张彪说:“这葫芦谷内确有千回百转的羊肠小路,只是山中瘴气滚滚,野雾茫茫,倘若迷失方向……” txt小说上传分享

第六章 桃花马,石榴裙(4)
深山绝谷中,不能修路的地方,便在绝壁上架一条路出来。这即是栈道。一般是用木材搭出来的,所以才有可能一把火烧掉。“明修栈道,暗渡陈仓”,即是张良为了替刘邦谋定天下,放了一把火,绵延在秦岭五百里的褒斜栈道就此成灰。后来韩信更是用兵出神入化,派人明修这条不久前刚被烧毁的阁栈之路,实则已暗渡了陈仓。
  穆桂英于绝谷之内就是要寻一条这样的路径。
  后来穆桂英带着儿子杨文广,并杨宗保坐骑白龙马深入绝谷。这白龙马识得旧途,借着一点微微的星光月色,一路上引领穆桂英母子、杨七娘这一哨人马闯进深山。于是有了文章的开头场面。那段著名的高拔子之后的一段西皮原板,让人听了很起奋进心,原来奋进也不尽是慷然有悲色,也可以是这样美的,这样悠扬的,有白马引路,有山前月色相随,涧下溪流相伴。处处是好境。
  披荆斩棘东南走,
  石崩谷陷马不前。
  挥鞭纵马过断涧,
  山高万仞入云端。
  一阵狂风天色变,速奔东南!
  岑参的诗中有:
  弯弯月出挂城头,城头月出照凉州。
  凉州七里十万家,胡人半解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