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伦·艾弗森传-第4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再进一步探究,就不只奇怪,简直是荒诞喜剧了——二十多号人对艾弗森、椅子和小女孩这几个关键词异常统一,可是他们描绘的椅子模样千奇百怪。为了怕他们打完架集体失忆,保龄球馆监控录像被调出。检察官们横竖分辨了半天,也没能在群殴场面里找到阿伦·艾弗森的身影。
芭芭拉,你知道谁打伤你的吗?不,我指认不出来。当事人无从指认,其他证人却众口一词;录像带里无影无踪,细节方面莫衷一是。为什么倒霉的是阿伦·艾弗森呢?因为有八个证人老实承认了:
“我们觉得,黑人都长得差不多……这些黑人小孩里,我们只认识阿伦·艾弗森。”最后,被捕的四个少年全是黑人。此事在汉普顿区引起了一场巨大讨论。争论的焦点,可以用美国有色人种促进会的协调员一言以蔽之:“太奇怪了。警方在众多参与者里挑出几个黑人少年——而且是最有名的人物。”1993年9月8日,四名少年被弗吉尼亚法院判了过失伤害罪,合计判了十五年监禁。阿伦·艾弗森因为“领头滋事”,被判五年,缓期十年执行。
他的世界瞬间蒙上了乌云。篮球明星?橄榄球明星?这些缤纷甜美的浮光掠影,忽然间成为海市蜃楼。罪犯的声名一如烙印,在肌肤上洗之不去。不提职业体育,甚至大学都会对一个罪犯摇头。当然,大学体育和职业体育中犯事的混蛋和人渣不胜枚举,但他们之所以敢于为非作歹,都是已经获得了赞助或者一笔合同。
而他阿伦·艾弗森,还一无所有。
比被定罪更残忍的,是那段混乱不堪的流程。二十个白人的扯淡证词,糊涂(或是装糊涂?)的检查官,以及忙于落井下石、感叹“哈哈,黑人体育明星犯罪啦”的媒体。多年后,艾弗森说及此案时,强调他早在斗殴前就已离开了保龄球馆。 。 想看书来
5。乌云(2)
“在一个保龄球馆,所有人都认识我,我举起椅子去抽人还觉得一切会相安无事?太疯狂了吧?!而且,我拿一张他妈的椅子去抽一个姑娘的头?那我成什么人了?我倒宁愿他们说我拿椅子去抽一个爷们了,而不是那姑娘。”
话不顺耳,但都在理上。在街上混的黑小子也许不那么文质彬彬,但最讲究爷们气质。公开场合打人只有白痴才干;懂行的都会私下解决。至于打姑娘头,更是会被兄弟们不齿。
很简单:做证词的那些人,既侮辱了他的人格,又侮辱了他的智商。
为什么活该是他倒霉呢?因为他是那群孩子里最有名的一个,因为他是黑人。美国的种族歧视恩怨源远流长,而且像旧住宅的电线一样纠连密结。黑人与白人之间的仇视,对平等的诉求,反复的争执,仇恨,竞争,攀比。80年代之后,当黑人演员、歌星、体育明星们大规模侵略时,怀有种族歧视概念的某些白人更加神经过敏。他们最希望看到的是黑人明星倒霉,希望黑人明星被钉上头脑简单、四肢发达的十字架。阿伦·艾弗森的优越成为他的罪过。NIKE公司供给他及时参加训练营的机票,都成为了莫须有的罪证。控方在法庭上做出义愤填膺的姿态,认定他企图以球星身份来无视法律。
幸而,大多数人并不傻。
1993年10月,150位志愿者在汉普顿呼喊:“释放汉普顿四人组!”“没有公平,就没有和平!”他们在街上放声高唱“你站在哪一边?”他们在为四位被捕的孩子——西蒙斯、韦恩、斯蒂芬斯和艾弗森——鸣不平。汉普顿的一位教师乔伊斯·霍普森说的话极具代表性:
“诚实点吧!若非因为他是阿伦·艾弗森,这孩子根本不会进监狱!就这么回事!!”
率领篮球队拿到了1993年高中州冠军的他,被监禁了四个月。在此期间,律师们上诉,全国有色人种协进会也对最高法院发出呼吁。法院批准了假释。宽大处理意见也给出了:中学毕业后,他允许参加有组织的比赛。被假释两年后,因为证据不足,所有指控被撤消。
但是,这四个月,前后风云变幻,还是改变了他的生活。舆论的不公,法律程序的糊涂,种族主义者的恶意,黑云压城,几乎要遮蔽他一路拼争得到的未来。在监禁期,与犯人们相处时,他领会了真正意义上的弱肉强食。他的那些哥们,那些混迹于底层,被种族主义绅士们不齿的小混混,在他服刑期照顾了他的家庭。阿伦·艾弗森一直以来都这么认为,而这一次格外加深了印象:
仗义每多屠狗辈,负心多是读书人。
“我想告诉大家的是,我的妻子、妈妈、孩子以及我的朋友,他们都是很朴实的人,他们不会做伤害到别人的事。”他说。
17岁,他就看到了世界最阴暗、最罪恶的那一面。当他从中脱身而出时,他没有成为一个在街头晃荡的浪子。他的兄弟们,他的教练,以及义务给他做家庭教师的苏兰·波特,以及他的母亲,都在等候着他重归生活。阿伦·艾弗森的世界从十七岁开始变成明暗两面。他明白了高贵之后的虚华,以及肮脏之后的真诚。他双脚拔出了泥潭,但却没有飘然离去。他一直脚踏在地上,与他的街区和兄弟在一起。在他竭力辩白和抗争的时候,没有人听他的,只有这一切在他背后沉默地支撑他。
“很多东西稍纵即逝。”多年后,他说,“我懂得了任何时候都要相信自己,和命运抗争。”
6。“我不想再做穷人了。”(1)
1991年,阿伦·艾弗森的第二个妹妹莉莎出生。而他们的爸爸弗里曼如此庆祝自己二女儿的问世:因为携带过量毒品,他被捕了。在法庭上,他说:“我没有名车,没有钻戒,没有奢侈品。我只想还债,支撑家庭。”但是,抱歉,法庭不那么讲情面。何况,自打1988年一次交通意外被解雇后,弗里曼偷鸡
摸狗的事情实在太多,终于有机会把他关进监狱清净了。法官毫不犹豫,判了22个月,后来又因为其违反假释条例,加了一倍刑期。
那时艾弗森刚上高中,家庭大厦忽倾,阿伦·艾弗森几乎痛恨弗里曼——尤其当他看到母亲必须加紧工作,来照管那狱中男人的两个女儿。然而,时光流逝,他逐渐明白了。这个父亲,名义上的父亲,并不想为非作歹。他没有本事抢劫,也不想伤害别人。他虽然携毒却并没狠沾那玩意。他也不想过那样的日子,他仅仅想使家庭生活下去。
生活永远不可能廉价。陪审团和法官不会探入到每个家庭来探问他们的生活。
就在父亲入狱之前一年,阿伦·艾弗森失掉了他最好的朋友。托尼·克拉克,当年22岁。在球场上被艾弗森修理后,托尼没像其他孩子那样气急败坏,而是心悦诚服地鼓励他:“你能成为一个了不起的家伙!”艾弗森曾经喜欢游荡、逃学或者和小兄弟们在街上晃来晃去,而面前总会很不巧地出现他面色铁青的老妈,把他揪回学校。而那都是托尼告的密。艾弗森15岁时,一场械斗送走了他的八个好朋友,包括托尼在内。
当然,没人去在意僻远街区孩子们的死亡。尸体被送走后,污水会洗清血迹。孩子们生生不息地蓬勃生长,毒品和枪弹永远不会缺少。阿伦·艾弗森的耳边没有人再唠叨。他的朋友们,那些拍打他、鼓励他、拿他开玩笑、和他一起走街串巷的孩子们躺进了坟墓。大规模突如其来的死亡使他胆寒。
没有人——他自己也不能——确定是什么时候,他彻底下定决心。但至少,那次械斗之后,他对母亲说:“妈妈,我不想做穷人了。”
他的身体里依然藏着他街区的精神。最朴素最直接的为人哲学:弱肉强食、独立、自信、奋斗。但是,他想走出这片街。就像森林教会了猎人在森林中生存的智慧,而猎人依此走出森林一样。生身父亲的背叛、继父的不幸、母亲的痛苦、妹妹们的穷困、兄弟们的死亡、17岁那年的入狱,以及无时无刻提醒着他生活阴暗面的污水和霉墙。他想走出去。
那是90年代初。NBA经历过70年代末的低迷,迎来了80年代黑白双煞拉里·伯德与魔术师营造的繁荣,正在迈入黄金时代。1992年,梦之队在巴塞罗那奥运会横扫千军夺下冠军,使80年代末“美国篮球已失去权柄”的错觉消失了。迈克尔·乔丹正代表着NBA,朝一个神话般的不朽地位攀升。他代表的远不只是篮球竞技的极限,而且是一个黑人的神话,远远超出体育。一个纽约布鲁克林的穷小子,可以依靠自己的才华、奋斗和优美技艺,成为一个体育联盟的王者,成为一个体育品牌的王者,成为一个代表时代趣味的人物,拥有享之不尽的金钱和全世界的关注,成为另一个层次上的世界之王。
有无数NBA球员在梦想着挣大钱。波特兰开拓者的伟大中锋比尔·沃顿曾经聊过一个少年时的笑话:“我小时候看NBA球赛,便对我父亲说,爸,我要去打NBA,当联盟MVP,给你挣辆汽车。我爸回头问我:‘什么是NBA?’”此后,沃顿功成名就,夙愿得偿。
6。“我不想再做穷人了。”(2)
阿伦·艾弗森在1992年的单季948分打破了摩西·马龙的得分记录,而这位前辈巨星和艾弗森有类似之处:他打职业篮球,也是为了避免母亲的操劳。当他高中毕业直接朝NBA进军时,目的无比明确:“妈妈,我不希望你再操劳了。”
但是,沃顿和马龙都没赶上最好的时代。话说NBA在60年代,北斗巨星维尔特·张伯伦不过年薪十万。1979年,拉里·伯德还在印第安纳大学读书,他的代理人鲍勃·伍尔夫就敢对凯尔特人官方开价:“100万一年。”当然,最后被压到了65万……那一年,阿伦·艾弗森4岁。NBA五度常规赛MVP“天勾”贾巴尔挣着65万一年,联盟第一摇钱树J博士朱利叶斯·欧文则是58万。到80年代末,伯德和“天勾”都已挣到300万开外。1994年,阿伦·艾弗森高中毕业那年夏天,NBA状元普度大学的“大狗”罗宾逊对密尔沃基雄鹿队说:“我希望,成为第一个一亿身价的人!”
那个时代物价飞涨,于体育明星们而言,百万美元只在指顾之间。对艾弗森来说,这是他计划的一部分。高中的艾弗森在篮球与橄榄球之间摇摆。任何一项上的成就,都足以让他成为职业球员,签下大额合同。篮球和橄榄球是他打开财富之门的钥匙。贝泽高中因此而欢迎他。NIKE和各高校因此而垂青他。但是,短暂的入狱时光,令诸多名校把他视为另类:对艾弗森才华的垂涎,还不足以抵消他们明哲保身、远离麻烦的欲望。
或者,你也可以这么说:他们错过机会了。
一个叫埃迪·梅伊斯的人对他伸出了手。“只要他不再跟监狱沾边,我们大学肯定要他。”在他身后的并不是二三流兼做球员中介的垃圾大学,而是名校乔治城大学。乔大篮球队主教练约翰·汤普森的结论更加干脆利落:“阿伦·艾弗森有问题?拜托,我需要的只是篮球。”
也许,反而因为如此,命运替他在橄榄球和篮球间做了选择。阿伦·艾弗森将脱离贫穷的希望放在了篮球上,把未来交在了约翰·汤普森手中。
1994年秋,阿伦·艾弗森去了乔治城大学。因为那桩官司,他一年没能打正经比赛,也错过了肯塔基大学的奖学金机会。但他在一个教育中心完成了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