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鸟电子书 > 耽美同人电子书 > 90’s:不为乌合不从众 >

第5部分

90’s:不为乌合不从众-第5部分

小说: 90’s:不为乌合不从众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明自己,又无比紧张,害怕大鹏来抢自己的死老鼠,结果却发现人家对自己视为珍宝的东西根本不屑一顾。那天晚上,这个朋友醉得一塌糊涂。

    后来我想,这个朋友的莫比乌斯环似的矛盾怪圈在于,虽然在心理上看不起那些条件出身比他好的人,认为他们没有资格享受这些,可是他又时刻把他们当做自己的标准,把自己成功与否和满足与否都寄托在这些人身上,只有能够向他们证明自己,才能够得到真的证明。只有能够得到这些人的承认,才是真的超越。

    他把自己的生命寄托在了别人的身上。他玩命地跳起来,把自己的生命与价值像一件衣服脱下来,挂在了头上那个比他高得多的树枝上。

    很多时候,我们让自己站得低,所以我们在时时刻刻仰着头看,越看越觉得上面遥不可及,越看越觉得心理不平衡,越看越想往上够。以至于我们忘了脚下的地,忘了低下头打量打量自己,忘了低下头想想为什么。

    我们付出了代价,站在一个个更高的台阶上,却发现根本没有一个尽头。这并不是前面的路太远,也不是现实太不公平,而是我们出发时背负的负担太重。人生也并不是没有意义的打游戏冲关,从哪里来到哪里去既是哲学上的问题,也同样是生活中的问题。

    这样的道理,或许适合于很多包括我在内的很多人。正如前文所说,没有经历过贫穷与卑微,就不会理解那种渴望与追求,也没有资格站着说什么云淡风轻。然而,有的交易,代价实在太大,也不值得我们不顾一切,用灵魂、快乐、爱情、简单、恬淡、自己乃至生命换来一个不平衡、不满足、恐慌、不安地拥有着成功、写字楼办公室、汽车、房子的空洞标签,孰轻孰重?

    你站得多高?往下看看就知道。有的时候,未必是现实不公、生活残酷,而是我们自己把包袱狠狠地砸向天平一端,是我们自己用负担把自己碾压挣扎。

    后记:

    写下这篇文章的时候,我踌躇再三。一方面,我们的身边有很多的朋友,他们的家庭条件欠佳,所以来到大学不顾一切地学习,工作以后不顾一切的奋斗,生活环境决定了他们的世界观和价值观。社会有一个词汇描述这样的人群:“凤凰男”。过去的经历使他们对北上广和国外这些代表了“先进”生活方式与“文明”的生活有着很强的向往与冲动。

    奋斗值得尊重。可是在他们当中,在我们当中的这些人里面,无可否认的一个事实是,有一些朋友操之过急,心态上有一些过于功利与急躁。之所以踌躇是否写下这篇文章,一方面是这本书的本意是希望大家开卷有益,能够找到自己的方向成为一个独特的、是自己的自己,而非任何宣扬“扭曲”价值观;可是另外一个方面又无可否认文章谈及的现象确实广泛存在,弱者心态其实也或多或少地存在于我们每一个人中间,而世界上很多事情过犹不及,很多时候我们也是身处其中而不自知。

    最后,我斟酌再三,决定写下自己的想法。

    9。0禅录:

    石头与大山,没有任何不同,不过两个不同的名词而已。以平视的心做事,中正平和。

    拒腐:应试思维的行尸

    思维决定人的可能高度,执行力决定人的现实高度。

    思维是人的发展天花板。

    每次走到北京国贸商圈,看到人来人往的白领走来走去,一样的面无表情,一样的焦虑匆匆,一样的不知道从哪里来要到哪里去,像行尸走肉一样上下班吃喝拉撒,为了加一些工资而奋斗,为了少几百补贴而苦恼,我总会思考,这是为什么?这些曾经的大学毕业生,而且是看起来毕业后出路不错的毕业生,为什么变得如此了无生趣,死气沉沉?

    写这本书时,我想到了答案,

    2012年,大学毕业,和高中同学聚会。6月凤凰花开的季节,大家聚在一起,除了离愁别绪,更多地会聊到各自的规划与去向。于是,聚会上的话题,往往这样开始:“XXX,去哪里。”或者:“XXX,单位待遇怎么样?”

    席间,有两位同学(暂且称呼为A和B)的经历形成了鲜明对比,很有意思。
第7章节:
    A高中时便是班上成绩第一名,当年以全省语文单科状元的成绩考入国内的一所顶尖名校。在大学期间,她也有着一个校园优秀分子标准的完美简历:极高的CPA,大型企业的实习经历,学生社团负责人,志愿者总之,A的一切是那么的无懈可击。在聚会上,当她告诉大家她同时获得了麦肯锡与中国人民银行的offer时,大家一片惊叹。A最后告诉大家,她选择了麦肯锡,虽然中国人民银行解决户口而且可能在北京分房,但是麦肯锡有着更好的待遇与更多的国际化机会。

    B在高中时候的成绩一贯不好,大学也越发不好好学习,大一到大三都在鼓捣开书店,学习成绩也平平。等到现在毕业,也没有安下心来好好工作。决定自己开发一个AppleStore的应用创业,这个应用也很有意思,B对它的文字描述如下:y米y花y书y库y ;__

    “在功能上,该产品通过LBS定位,将用户的求助内容推送出去,让周围2。5公里内的其他用户知道,然后如果有愿意提供帮助的热心人可以通过电话和短信等方式联系对方,从而完成一次帮助事件。

    同时,作为提供帮助的一方,可以在该应用的主界面上看到实时更新的各种求助信息,便于选择帮助对象。与此同时,我们鼓励有偿的帮助,因为即便是善意,也是需要激励的。在发布求助信息的页面,所有求助条目都以“内容+回报”的格式呈现。”

    正在我惊叹与B的行动力和嗅觉的敏锐时,A也正收获着大家的阵阵羡慕与惊叹。大家纷纷与她攀谈,希望从她那里得到一些有益的分享,同时也希望她为大家来讲述如何成为一个她这样的模板式的大学毕业生的经验。当然,B也收获了大家的祝福,却往往三言两语问过去,更多的是表面客气实则不以为然。

    你会选择哪一个?是月薪数万从此进入社会精英层的A,还是生活没有着落漂泊不定的B?我做了一个调查,走访了北京外国语大学的100名学生,把这个故事讲给他们听,然后让他们做出选择,最后得到了如下的结果:

    组别调查对象成分人数男女性别比平均年龄选择结果(A/B)

    1大四学生(08级)452:721。58:1

    2大三学生(09级)202:320。33:2

    3大二学生(10级)157:819。911:4

    4大一学生(11级)202:318。211:9

    为了让受调查者客观进行选择,我选择了熟人机制作为约束,尽量地选择自己的朋友同学作为样本,此外,问卷都采取无记名方式。对于完成问卷的调查者,赠送了小优盘一个。不难看出,在每一个年级,大多数的学生都选择了A那样的生活方式,这样的现象,在大四即将毕业的学生群体中体现得尤其明显。只有大一年级的学生选择两者的人数较为接近。

    A的毕业选择,得到了大多数人的支持。那么,这是一种怎么样的选择,这样趋向主流的选择背后,是否有着某种统一的思维方式?

    如果以是否解决户口,月薪是否过万,是否去国家机关事业单位,是否去大型央企,是否去投行外企为衡量一个刚刚步入社会的高校毕业生是否成功的标准,你会发现,在毕业季时取得成功的,往往仍然是像A那些高中时成绩优秀的朋友。似乎,你与他们的人生轨迹在高考的那一刻起,就出现了分叉,他们去了北大清华人大,他们于是有了北大清华人大的视野,他们于是借助这样的平台有了更好的工作与去向。于是,你很容易认为,他们比你更为成功。

    可是,是否真的如此?至少,在我的看法里,不是如此。比较而言,我更加佩服的是B这样的人,我也相信最后成功的,一定是B这样的人。从人生的角度说,我观察A这样的“成功”的人,我分明看到了他们中很多人的人生是灰色的,很多人的人生是无趣的,他们的一生也已经在我面前毫无悬念的展现。

    就像A,她在思考自己的去向时的思维模式是这样的:她会做一个量化的比较题:究竟是要房子户口呢?还是要高薪与国际化?最后,她会选择一个她认为性价比高的结果,选择高薪与国际化。于是她现在是2万高薪,我很容易会预见到她十年后会很成功地一步步成为某高管,薪水一步步地从2万涨到百万。可是,仅此而已,不过是从打工仔到高级打工仔,从麻木地乘地铁上班到麻木地开豪车上班,从急匆匆地在小隔断间里消耗青春到急匆匆地在专有办公室里面消耗生命。

    在A这样的选择模式里面,我其实仍然能够看到得是一个应试教育的优秀产品的思维模式,而这恰恰是一种最可怕的思维模式,一种毁人不倦的思维模式。A在做学生的时候,衡量她是否成功的标准无非是拿90分还是95分,越高越好。越高越能够获得掌声与喝彩。而这样的应试思维反应在A走入社会后,就变成是要拿2万月薪还是5万月薪,越高越好;就变成是要房子还是要户口,越多越好。

    我记得在高中的时候,我永远是数学老师的反面教材。因为考试时,我喜欢从试卷最后一道压轴题做起,花费大量的时间再这道难题上,到后来没有时间去做前面的小题或者做了准确率很低。每次考试,我一定是班上为数不多地解出来最后一道题的人,也一定是分数不高的那个人。

    作为数学底子并不差的一个人,我和A永远是两个极端,一个极端高分,一个用极端的方式写试卷。那时候的心态也很简单,我不喜欢按照别人设定好的方式一步步往下来。高考时我也这样操作,所幸当时最后一道压轴题不难,这才没有在数学上绊跟头。这样的方式,在应试上是失败的。可是现在回想起来,我庆幸一张张试卷没有把我变成一个循规蹈矩的人,按照做卷子的方式过人生。

    应试思维是一种可怕的思维,它把人生也变成了一张试卷,一道道考题,而后麻木且盲目的奔波拿分。可遗憾的是,人生既不是一道道选择题,也不是一道道问答题或者简答题,人生没出卷人,自然也就没有答题者。人生需要的是自问自答,自己思考,从哪里来到哪里去,等到自己提出了问题,再自己解决,自己往下走。

    可很多人没有意识到这一点,甚至我们的社会也没有意识到这一点,所以当大学生毕业时,会发现学校给你发一本毕业生指导手册,里面的分类就是出国、考研、找工作,在里面放着一个个的模板,就像在中学时展出的一个个标准答案,把有着无数种可能青春生生地变成了了无生气的三条锁链。

    生在其中而浑然不觉是一种可怕,让你错把平庸当成功,把麻木当成熟,把因循当自然。20来岁的年纪,是彩色的年华,不是三色的职业装,不是黑白灰的写字楼,也不仅仅是房婚车三部曲。B那样的人未必会成功,可是我相信成功的一定是B那样的人。等到大学不好、学习不好的B成功时,为他工作的员工也一定是无数个年轻的精密的优秀的却毫无生气可言好似仪器的A。

    当你我刚刚迈入大学的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