丑女如菊-正文-第389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来喜转了装眼珠,笑着对他道:“班头,这衙门里的弯弯绕咱是一点不懂。我就是个生意人。要我说哩,天下事都是一个理儿。我做生意,待人固然实诚,可也要赚钱。不然,光把好处让人,自己喝西北风去?我想班头这差事也是一样的:平日捞些油水抽些好处就不说了,重要的是得帮百姓办事,还得把事办好了,不然光跟那黄眼儿似的,只顾盘剥人,哪能有好下场?”
史班头听了连连点头。说他说得在理,又道:“可在下只是个小吏,又不能帮大伙免了那税。就想做好事也不能。”
槐子静静听了一会,这时认真地看着他道:“班头切莫如此说。既在这下塘集当差,就跟这儿的人分不开了。俗语说‘靠山吃山,靠水吃水’,班头花些心思,把下塘集管好了,油水自然不会少,大伙也会感激的。免税当然不可能。就说那人贩子,还是时常有来的,班头着人在街口、码头多留心盘查。这不就是为民办事了?”
来喜高兴地接道:“就是这个话。还有,既然那赌馆、妓院和放印子钱的禁不住,那班头就经管严密一些,防止有欺骗讹诈的事情发生,若是有人自己糊涂当然不管了。”
他和槐子你一言我一语,直说了七八条。简直把史班头当成下塘集的父母官了,听得他瞪大了眼睛,继而苦笑。
“那有如此容易?人贩子就不说了,那赌馆和妓院,可都是有人撑腰的。”
槐子道:“自然不是要班头去充当什么青天大老爷,只要稍稍秉公办理即可。班头虽然只是一小吏,也得行事有章法才成。若能周旋得当,必能下得百姓敬服,上得长官赏识;而一味助纣为虐,黄眼儿的下场就是例子。 再者,班头还年轻,总想将来有些出息不是,这么的虽然辛苦,若有幸得一主官青眼,那时不就转运了?”
史班头听了这话,眼睛一亮,细细思索,又看着槐子,忽地觉得,也许自己努力尽心些,没准真能交好运呢!
于是,跟二人拍胸保证说他往后将尽力周旋,又凑上去低声说了许多衙门里不足为外人道的内情和**,其亲密情状,俨然跟二人成了兄弟。
三人一直吃到日头偏斜才散。
张槐出至大堂,发现黑皮正和一小厮说话,原来是方家的下人,请了他去另一雅间见宋管事,又关门议事半个时辰,方才带着黑皮回村。
到家后,太阳已经落到山后,也带走了阳光的余热,那阴寒的气息重又席卷而来,厨房门口和井台附近,淋了水的地方都结了薄薄的一层冰冻,葫芦和板栗等娃儿故意在上面踩蹦,弄出一片“嘎吱”响声,自为有趣。
西边房间里,青木和菊花坐在圆桌前,听槐子讲叙这几天的经历,又说了宋掌柜的要求。
菊花听完,扒拉了下小算盘,道:“若是这五千斤都卖给方家的话,确实省了不少事,还不显张扬。每斤一百文,净得五百两。他们要这么多干啥,又不对外卖?”
槐子笑道:“他们家大业大,交结的权贵也多,哪怕一家送一百斤,也只不过能送五十家而已。可是,这么多辣椒,若是不用草灰埋着,如何能运到远地方?我想他们就是打着这个主意,只是不好开口的,想等咱们主动开口将这法子卖给他们。”
菊花和青木对视一眼,青木以指敲击桌面道:“那就卖了吧,咱们还是不要贪心的好,别惹得人来个勒索逼问啥的,就麻烦了,再说,这方法也容易泄露。”
菊花苦笑道:“你当我不想卖?可是,这法子实在是简单又暴利,等他们大肆赚钱的时候,有心人不敢去找方家,来找咱们呢?要依我,就把这法子公诸于世,那样咱们才能过安心日子。可是,想想又有些不甘心。”
槐子想了想,轻笑道:“不如这样,就卖给他们一年,等明年秋收完辣椒,就把这巧法子公开。那之前,方家必会大量种植或收购辣椒,等他们冬天对外卖的时候,那些眼红觊觎这秘密的人却发现这法子已经不是秘密了,也无需出手了。就算想插一手都难——辣椒过了季哩。”
青木眼睛一亮,笑道:“这主意好。就是不晓得他们乐意不乐意。毕竟他们家大业大的,说不定瞧不上这点银子。”
菊花不信道:“再家大业大,也不能瞧不上万两白银吧?你当人家得了这法子,还跟咱们一样,只收两万多斤辣椒?他只要将这法子瞒一个多月,将秋后的辣椒顺利收上来,那时候坐在家里收银子。他们又有船,能运到各个州府,或者干脆就在当地收这辣椒,赚多少钱都不敢说哩。”
槐子点头道:“眼下这事传扬的还不算厉害,将剩下的辣椒一把兜给方家,就更加无声息了。挨到明年,将这法子公诸于世后,咱们还是能做这生意的,那时辣椒的价格肯定没这么高,不过赚得要少些罢了。”
菊花点头,对槐子道:“你明儿就去跟方家谈这事,摊开了谈,把这法子的好处弊端一齐说与他听。这一回,就要三千两银子吧,主要是这法子太容易赚钱了,还不花多少成本,还不费事。虽然只有一年,他们若是经营好的话,怕是能赚那两个作坊好几年的利润哩。”
槐子微微一笑,点头道:“放心吧,方家不是那没眼光的人家,想必心里也是感激咱们的,要不然,上回宋掌柜也不会让出那块荒地了。”
三人定下了这事,心里轻松一大截,觉得踏实多了,主要是被人惦记眼红的感觉很不好。
等刘婶她们将荷叶鸡、鸭、鱼收拾好后,两家人又开始从地窖里往外掏辣椒,因为后院厢房里的辣椒都卖完了。
灯光下,堂屋里几篓绿莹莹的辣椒闪着幽深的光泽。
张大栓咂巴了下嘴,问槐子道:“咱们自个不留一些么?我喜欢吃菊花做的虎皮辣椒。难怪那些有钱人花那么多钱买这个,冬天吃好像味儿是要好一些哩。”
他已经听说要把剩下的辣椒全部卖给方家了,所以这么问。
何氏身子早好了,因为儿子中举,又来了信报平安,还给她买了一匹布做衣裳,心情一好,就大方起来,笑眯眯地对菊花道:“娘也想通了,想吃就吃吧,留几十斤自家过年吃。”
菊花见她一副大方不计较的样子,忍不住笑道:“娘,留几十斤不够哩,我让留了两百斤。”
何氏听了又肉痛起来,觉得她留多了。
杨氏也说,农家人辣椒当家,家里有好些腌辣椒,还是不要留那么多新鲜辣椒了,能多卖一些钱也是好的,“要不,把多的送给云大夫。她怀了身子,想吃些新花样,这辣椒可要多帮她留些,让她明年正月还有的吃。”
菊花就道,已经专门帮云影留了两篓子,这两百斤是张家和郑家自己留的。
郑长河难得地一挥手道:“两百斤也不多,你们如今是举人老爷的爹娘了,吃个辣椒还心疼?”
槐子、青木等人听了无不笑倒。
第四百七十八章疑惑
方家也不知是如何考虑的,果然买下了仅仅一年的辣椒储存方法,并跟张家定了明年合作卖辣椒的协议。
紧接着,张家办酒席答谢亲友,忙过年,个个跟陀螺似的旋转,而槐子也一点没耽搁地将那片荒山给买下了,四千九百多亩,每亩四百文,花了近两千两银子。地契上当然是菊花的名字。
有史班头帮忙,地契也赶在年前就办好了。
槐子回来时,已经腊月二十六,村里炊烟袅袅,各种香味飘荡,小娃儿清脆欢乐的笑声不时在场院中响起,到处洋溢着浓郁的过年气氛。
张家堂屋,青木等人看着那张老黄色的契书,以及上面鲜红的印章,个个嘴巴咧到耳根。
槐子斜靠在八仙桌上,伸手从桌上的盘子里捏起一条炸得黄熏熏的小鱼丢进嘴里,吃完长叹一声道:“还是家里好,舒坦。”
这小麻鱼是刘婶跟菊花刚炸的,面上裹了一层掺了鸡蛋的面粉,炸得焦脆酥松,内里鱼肉细嫩,且只有一根脊骨。
青木抱着黄瓜,笑道:“这天怕是要下雪。好在你赶了回来。安安心心地过个年,年后可就没空歇息了,这么多地,还有荒山,有的忙。”
槐子道:“也没啥,横竖都要请人,难道还跟往常似的,靠咱们自己开荒不成。” 说着话,小葱跑过来,往他的膝盖上爬,槐子将她抱坐在怀里,跟菊花青木商量年后开荒种树的事。
郑长河是说不出的高兴,想说啥,终究没说出来,只是看着菊花呵呵傻笑;杨氏眼睛也湿润了,偷偷地偏过头去擦眼泪,曾经以为嫁不出去的丑闺女,如今成了大地主哩!
何氏虽然也高兴,眼睛瞄着郑长河跟杨氏两口子却有些不好意思。
为啥?人家养个好闺女嫁给你儿子了。挣的钱也归张家了,若是儿子的话,买的这么些地还不都是郑家的?
唉!养闺女忒吃亏了。
有了五六个娃儿的新年,那种热闹喜庆就不是往年可比的了。也不必一一细数。
槐子正月初十就和刘黑子将橡子果种子泡上了,两天后下种,种了十来亩地,培育橡树苗。
正月十三开始,张家的佃户全部被调到新买的四百亩荒地上开荒。七八十人散布在荒地上,热火朝天地捡碎石、砍杂树荆棘、翻地、搂草根,由吴成三兄弟照管。青木时不时地过去监工。
过了十五,张槐又从周围村庄招了一批人,清理那片荒山。
这片荒山往小青山里延伸老远,有好几个山头,一时半会儿也清理不完。他便将这山依着地势,分割成一块一块的,大约五百亩一块,到时也好分别派人看护。
分隔完毕。吩咐将山林里的杂树荆棘砍了,石块收集起来,挑到分界处堆着。将来砌围墙用,也省得买青砖了;遇到山坡土质特别干瘦、石块多的地方,还要通过挖掘,疏松土壤,将石块清走后,再烧些杂草增肥。
这样安排下来,可就忙了。除了佃户,村里那些不大富裕的人家也趁着春耕还未开始,过来打短工挣零花钱,还有些人是特地来帮忙的。如赵三、刘家、周家、李长明等人,甚至于张郑两家的亲戚,都纷纷过来帮忙。张家当然一律付给工钱,就算不要,也会送上一份礼。
张大栓、郑长河每日都去山上照管。人多就容易出事,不看着是不成的。
槐子除了忙外。精神亦是高度集中,不时根据新情况调整规划,又常和菊花、青木碰头协商。
至二月初,四百亩的荒地已经开垦完毕,然后就是挖鱼塘了。挖鱼塘可不光是为了养鱼,最主要的是为了聚水。即便是旱地,种庄稼的地方,要是少了水那是绝对不成的。
依着地势,选择了几处稍稍低洼的地方,挖了四个池塘,有大有小,随着周围的地块而定,但最多不超过五亩,怕的是鱼塘太大,年底逮鱼挖塘泥的时候,车水太麻烦。
鱼塘挖好后,已经是二月上旬了。青木让吴成将人全部抽调到山上去,这边只留下十来个人,烧草积肥,又趁机将家里埋辣椒的草木灰偷偷弄出来撒到地里。人都未察觉,以为是特地烧稻草给地增肥的。
王老头则带着四个儿子媳妇在竹园里忙碌,抓紧补种竹子,加上家里养的猪鸡,他们是没空去荒地帮忙的,只有小儿子王忠跟在槐子身后,和黑皮一起充当跑腿,并学着管事。
张家这动静引得人纷纷侧目,无论人心里咋想,表面上说闲话的是没有了,毕竟今时不同往常,张杨中了举人,张家跟村里庄稼人的差距是越来越大了。
外面忙得人仰马翻,菊花在家里也没闲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