货币战争-第32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1973 年,印度的贸易是顺差,处在一个健康的经济发展状态。到1974 年,印度的外汇储备
为6。29 亿美元,却要支付两倍于此的进口石油费用,即12 亿4100 万美元。同样到1974 年,
苏丹、巴基斯坦、菲律宾、泰国、非洲和拉丁美洲,一个国家接着一个国家面临着贸易赤字。
据IMF 统计,1974 年发展中国家的贸易赤字达到了350 亿美元,这在当时是一个天文数字。
并不奇怪的是,这个赤字总和恰好相当于1973 年的4 倍,也就是说与石油价格上涨成比例。
。onefx/bbs
70 年代初期强劲的工业生产和贸易,被1974 年到1975 年世界范围内的工业与贸易萎缩所取
代,其严重程度是二战结束以来之最。” '8。4'
70 年代中,许多正在实施工业化的发展中国家已经陷入对世界银行低息贷款的严重依赖,石
油价格猛涨使得这些国家的大量资金被高油价所吞噬。■■■■■发展中国家面临着要么停止工
业化进程,从而无法偿还世界银行过量的贷款,要么就得向世界银行借更多的钱来购买石油
和偿还巨额债务的本息。
而与IMF 联手作套的国际银行家早已张网以待,IMF 开出一些列苛刻的援助条件,再强逼着
这些稀里糊涂就倒了大霉的发展中国家喝下著名的“IMF 四副良药”,即国家核心资产私有化、
资本市场自由化、基本生活要素市场化和自由贸易国际化,大部分国家喝下这几副药非死即
伤,个别抵抗力强的国家也落得元气大伤,民贫国弱。
就在发展中国家挣扎着到处借美元进口昂贵的石油时,又一个晴天霹雳在等待着他们。
2。 保罗。沃尔克:世界经济“有控制地解体”
“沃尔克当选(美联储主席)是因为他是华尔街的人选。这是他们的开价。为人所知的是他
很聪明和保守,不为人所知的是他即将掀起一场巨变。”
历史学家查尔斯。吉斯特
1973 年美国大通曼哈顿银行董事长戴维·洛克菲勒为了加强北美、西欧和日本金融界之间的
关系,在布热津斯基的倡议和协助下组建了一个名叫美、欧、日三边委员会的团体。委员会
的主要成员均是北美、西欧和日本的一些大银行家、大企业家和著名的政界人物,并在纽约、
巴黎、东京分别设了三个总部,由这三个地区各出一人担任主席。纽约总部的主席理所当然
是戴维·洛克菲勒,作为戴维·洛克菲勒的心腹谋士的布热津斯基便成为这个总部主持日常工
作的执行主任。布热津斯基有个在哥伦比亚大学当教授的好友,叫迪安·腊斯克,是佐治亚
州人,肯尼迪·约翰逊掌管白宫时曾担任国务卿。他向布热津斯基建议邀请佐治亚州州长卡
特参加三边委员会,并一再赞美卡特的创业魄力和政治远见。
在腊斯克的热情撮合下,布热津斯基同卡特见了两面。布热津斯基一眼就相中了卡特,认定
。onefx/bbs
此人日后必成大器,自然很想将他网罗在身边,但以卡特当时的职位和声望要想成为三边委
员会的成员,在执行委员会表决时恐很难通过。于是,布热津斯基便当面向戴维·洛克菲勒
先生作了推荐,着力将卡特大大称赞了一番。三边执行委员会主席采纳了他的意见,并亲自
提名。就这样,小小的佐治亚州州长吉米·卡特的名字被列入三边委员会美国成员的名单中。
这是他五年后能跨上白宫的台阶所迈出的至关重要的一大步。
在卡特1977 年入主白宫之后,他的“入党介绍人”布热津斯基顺理成章地成为卡特总统的国
家安全助理,实际上是代表国际银行家进行“摄政”,其角色与尼克松时代的基辛格类似。
1978 年,美联储主席职位出缺,这可是国际银行家非常看重的一个要角,戴维·洛克菲勒向
卡特力荐手下名将保罗。沃尔克担当此任,卡特总统无法拒绝这一要求。
纽约时报称“沃尔克的任命得到了波恩、法兰克福和瑞士的欧洲银行的认可”,熊气弥漫已久
的纽约股票市场还少有地上升了9。73 点,美元在国际市场上一下子坚挺起来。
自从1933 年尤金。梅耶(Eugene Meyer)从美联储辞职以来,国际银行家族的成员已经全部
从金融市场的第一线撤到了幕后,他们主要通过严格挑选美联储纽约银行行长的人选来控制
美联储的运作。沃克尔非常符合他们的选择条件。他早年就读于普林斯顿和哈佛,后赴伦敦
经济学院(London School of Economics)进一步深造,50 年代担任美联储纽约银行的经
济学家,后到大通曼哈顿任经济学家,60 年代在财政部工作,在尼克松时代是废除金本位的
主要操盘手之一。1974 年开始担任美联储纽约银行行长的重要位置,实际负责美联储的全盘
运作。
1978 年11 月9 日,意气风发的沃尔克在英国沃维克大学(Warwick University)发表的一
篇演讲中透露:“世界经济中某种程度的‘有控制的解体’是80 年代的一项合理的目
标。”' 8。5'
问题是,解谁的体?如何解体?
首当其冲的自然是严重负债的第三世界国家,其次是苏联与东欧。
沃尔克上任伊始便祭起打击“世界范围的通货膨胀”这面光鲜的大旗,与紧密同盟英国一道使
美元借贷变得昂贵无比。美元拆借利息平均值从1979 年的11。2%一口气涨到1981 年的20%,
基本利率(Prime rate)更高达21。5%,国债冲上17。3%。
。onefx/bbs
英国首相撒切尔夫人于1979 年5 月当选,她发誓“要把通货膨胀从经济中驱除出去”,她上
任仅一个月就把基准利率从12%在12 个星期之内提高到17%,在如此之短的时间之内把所有
行业的借贷成本猛然提高42%,在和平时期的工业化国家中可谓史无前例了。她也因此赢得
了“铁娘子”的称号。
在“反通货膨胀”的大旗下,经济陷入严重衰退,人民和商业承受着痛苦的代价,美国和英国
的银行家却大发利市。
■■■削减政府开支、减税、开放行业管制、打破工会力量等口号响彻云天,沉重债务负担之
下的发展中国家,更是哀鸿遍地,死伤枕藉。此时,发展中国家的债务已经由彼尔德伯格1
973年5月会议时的1300亿美元,暴涨了5倍,到1982年时达到了惊人的612
0亿美元。当美国和英国在“反通货膨胀”的口号下,突然将利率提高到20%左右的时候,
发展中国家的巨额债务在如此惊人的“高利贷”压榨之下,已经使他们注定成为国际银行家刀
板上的鱼肉了。毫无金融战争防范意识的亚非拉国家将为他们的疏忽付出惨痛的代价。
美国国务卿舒尔茨在1982 年9 月30 日的联合国会议上指出,IMF 应该对发展中国家的还债
严加监督,他敦促发展中国家应该使出口产品“更吸引西方”,只有“自由贸易”才能拯救他们,
还有加大出售他们原材料的力度能加快债务清偿的过程。
墨西哥总统波提罗(Lopez Portillo)则针锋相对地指出,英美国际银行家的策略就是要使
高利率和与之相随的低原材料价格这对“剪刀的双刃来扼杀一些发展中国家已经取得的建设
成就,并泯灭其余国家取得进步的可能。”他进一步威胁要带领发展中国家停止债务支付。
他指出:
“墨西哥和其它第三世界国家不能够按照与现实情况差异巨大的条件来按时偿还债务。我们
发展中国家不愿意成为(西方国家的)附庸。我们不能够瘫痪我们的经济或让我们的人民陷
入更悲惨的境地来偿还这些债务,在没有我们参与的情况下,这些债务偿还的费用已经涨了
3 倍,我们对此没有责任。我们旨在消除饥饿、疾病、无知和依赖方面的努力并没有造成国
际危机。” '8。6'
不幸的是,波提罗在联合国发言后仅2 个月就被国际银行家看中的人选所取代,IMF 作为“维
护贷款秩序的警察”插手墨西哥债务清偿,恩格这样描述了这段历史:
“现代历史上最具规模的有组织抢劫行动开始了,其规模远超20 年代的类似活动。与西欧或
美国媒体精心掩饰的情况正相反,债务国偿付了好几遍欠债,他们正是以血和‘一磅鲜肉’来
偿还给现代纽约和伦敦的夏洛克们的。1982 年8 月以后发展中国家不再还债并非实情。他们
的头上被顶着枪,在IMF 的威逼下,签署了银行家们美其名曰‘债务解决方案’的协议,参与
的都是著名的纽约花旗银行或大通银行。”'8。7'
。onefx/bbs
IMF 的贷款只有在债务国签署了一系列“特别条款”之后才能得到,这些条款包括:削减政府
开支,提高税收,货币贬值。然后债务被重新延展,发展中国家还需要再支付一笔“服务费”
给国际银行家,并被记入债务的本金中。
墨西哥被迫削减对医药、食品、燃油、和其它生活必需品的政府补贴,同时比索被贬值到令
人惨不忍睹的程度。1982 年年初,在波提罗总统一系列经济改革措施之下,比索对美元比价
为12 比1,而到1989 年,比索对美元已贬到2300 比1,墨西哥经济已经事实上被国际银行
家们“有控制地解体”了。
据世界银行统计,从1980 年到1986 年,世界一百多个债务国仅向国际银行家支付利息一项
就高达3260 亿美元,本金偿付又支付了3320 亿美元,总共发展中国家为4300 亿美元(1980
年)的债务支付了6580 亿美元的费用。尽管这样,到1987 年,109 个债务国还欠国际银行家
13000 亿美元。在如此惊人基础上进行利滚利,只怕发展中国家永远没有还清债务的时候了。
于是,国际银行家与IMF 就开始对债务国实施破产清偿。接受银行家“债务解决方案”的国家
被迫以跳楼价出卖大量核心资产,如自来水、电力、天然气、铁路、电话、石油、银行等。
人们终于见识到国际银行家所策划的世界经济“有控制地解体”具有何等地杀伤力!
3。 世界环保银行(World Conservation Bank):要圈地球30%的陆地
在亚非拉发展中国家深陷债务泥潭之际,国际银行家开始策划一个更大的行动,其方式超乎
普通人想象力的极限,正常智力的人们无论如何也想不到“环境保护”竟然是一个更大图谋的
切入点。
如果不从历史的角度看问题,就不可能明白国际银行家令人眼花缭乱的“组合拳”的巨大威
力!
1963年8月初,美国中西部的一个著名大学里,一位化名为“约翰。窦”(John Doe)的
社会学教授,接到一个华盛顿打来的电话,邀请他参加一项秘密研究课题,参与该计划的1
5名专家都是美国著名大学的顶尖学者。“约翰。窦”教授带着好奇来到了一个名叫“铁山”
(Iron Mountain)的地方报到。
“铁山”靠近纽约州的哈德迅城(Hudson),这里有当年冷战期间为防御苏联核打击而修建的
巨大的地下设施,几百家美国最大公司的总部都在此处设有临时办公地点。这些公司包括:
新泽西的标准石油公司,壳牌石油公司和汉诺威制造信托公司等。如果核战争爆发,这里将
。onefx/bbs
成为美国最重要的商业运作中心,以确保核战争之后,美国商业体系仍然能够生存下来。平
时,这里是这些公司储存机密文件档案的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