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鸟电子书 > 经管其他电子书 > 中国教父级CEO的商道智慧 >

第9部分

中国教父级CEO的商道智慧-第9部分

小说: 中国教父级CEO的商道智慧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华为在海外市场的扩张之路,可以用任正非的一句话作为概括:“海外市场拒绝机会主义。”
  华为拒绝机会主义的作风,由来已久,在公司创办不久,邓小平南巡讲话,中国经济经过三年治理整顿,进入恢复性的高速增长。但也出现了一个问题,由于投资速度过快,规模过大,导致经济过热。其中炒股狂潮和房地产热就是两种非常典型的现象,很多人疯狂地投入到炒股中,在深圳甚至出现了股民围攻市政府和人民银行以抗议认股方式不公正的事件。大多数企业则疯狂于房地产的投资,但任正非却不为所动,拒绝一切他认为是“机会主义”和短期行为的东西,踏踏实实走实业之路,最终换来华为的崛起。
  在国际化这一生死攸关的战略上,任正非再一次强调要杜绝机会主义,可见他对华为发展海外市场的重视。这也使得华为十年如一日,执著于国际化战略,持之以恒地承诺,持久地投入。
  因此,华为在国际市场上的成功,一条重要的经验,就是长期秉承“压强原则”、“在成功关键要素和选定的战略生长点上,以超过竞争对手的强度配置资源,要么不做,要做,就极大地集中人力、物力和财力,实现重点突破”。敢于将有限的资源压在战略领域,从重点突破,到系统领先,既是华为在国内市场领先的成功经验,也是它在国际市场上长期遵循的原则。
  俄罗斯市场就是其中一个典型的缩影。华为在1994年就开始关注俄罗斯市场,经过5年的耕耘,拿到的第一个单子只是购买几十个类似于螺丝钉的网络设备的小零部件。1998年俄罗斯发生了一场金融危机,整个电信业都停滞了下来,市场非常萧条。这一年,华为一无所获。但是华为人仍然坚守在俄罗斯,并继续加大投入。例如,华为利用当地人力资源组建了一支本地化的营销队伍,并在对他们加以培训后派往俄罗斯各地,为公司建立起一个###络;华为通过不同的拜访,结识了一批运营商的管理层,建立了互相了解和信任。建立于1997年的合资企业贝托华为也开始了艰难的起步……1999年,俄罗斯经济的复苏开始带动电信市场的回升,电信业连续三年实现增长。而华为的坚守也获得了丰厚的回报,自2000年起,华为在俄罗斯的销售每年以100%的速度增长。华为设备在俄罗斯通信市场占有率为14%,其中固网市场占有率约为20%。华为这份成功来之不易,其经验中最重要的一条就在于对机会主义说“不”,对国际化战略的长期坚持。
   txt小说上传分享

繁荣的背后充满危机

  在2003年前,低调的华为,低调的任正非在外界眼里充满一种神秘感,而由于华为的产品主要面向企业客户,无须像一般制造企业必须通过扩大宣传获得更多民众的关注,所以除了行业人士,其他人对华为一知半解。再者,任正非始终坚持做企业就要踏踏实实,不张扬,不求功名,并把这种思想灌输给每一个华为人,从而形成一致缄默对外的低调而神秘的企业形象。
  即便如此,华为的大名早在2000年左右就已经在中国企业界流传开了,而这缘于华为总裁任正非的两篇管理名作《华为的冬天》和《北国之春》。在这两篇名作里通篇都在强调的是危机意识,任正非作为一个企业家的爱国情怀,忧患意识及对企业管理的纵深思考,显示了华为这个企业的成长基于一个一般中国企业所不能企及的思想高度,这种忧患意识也成为了华为不断发展壮大的内在动力。而对于当时众多中国企业来说,这些观念无疑具有振聋发聩的意义。
  然而,如果让我们向上追溯任正非在《华为的冬天》和《北国之春》中的思想根源就会发现,在更早的时候,即1995年,任正非就已经敏锐地意识到华为即将到来的危机。
  1995年,华为自主研制的C&C08数字程控交换机在经过两年的研发、实验和市场推广之后,终于在中国市场上取得了规模商用。华为的08机与巨龙的04机一起,成为了中国广大农村通信市场的主流设备。华为人为此欢欣鼓舞,对公司的发展前景满怀信心,而任正非则清醒地意识到:
  由于全世界厂家都寄希望于中国这块当前世界最大、发展最快的市场,而拼死争夺,形成了中、外产品撞车,市场严重过剩,形成巨大危机。大家拼命削价,投入恶性竞争,由于外国厂家有着巨大的经济实力,已占领了大部分中国市场,如果中国厂家仍然维持现在的分散经营,将会困难重重。
  1996年,华为全年完成销售额26亿元,经过八年奋战,华为正式进入企业的顺利发展阶段。而此时,任正非却尖锐地提出,面对成功,华为人必须要有一种清醒的认识,否则成功带来的不是企业的繁荣,而是令人措手不及的危机。
  成功是一个讨厌的教员,它诱使聪明人认为他们不会失败,它不是一位引导我们走向未来的可靠的向导。它往往会使我们以为八年的艰苦奋战已经胜利。这是十分可怕的,我们与国外企业的差距还较大,只有在思想上继续艰苦奋斗,长期保持进取、不甘落后的态势,才可能不会灭亡。繁荣的里面,处处充满危机。
  任正非认为,成功是没有止境的。例如,对于生产的工艺、产品的加工质量,华为人都应该有一种“每天继续改进”的欲望;而市场营销则要从公关、策划型向管理型转变;至于中高层管理人员要善于做势,基层管理人员则要把工作做实。任正非坚持认为,成功只能说明过去,只有在思想中保持艰苦奋斗的优良传统,才能不为过去的成就所束缚,才能在更高的层次获得更大的进步。
  同样是在1996年,任正非在华为发动了“市场部领导集体辞职”运动,市场部经过重新改组后,持续三个月均创造了历史最好的业绩,5月份销售额达到了315亿元。与此同时,捷报频传,华为与深圳商业网、广东视聆通多媒体通信合同顺利签订,天津HONET综合接入系统备忘录签订并开始实施、中国联通深圳公司与深圳市邮电局使用08机做专用接口局合同签订、广州市话2万门局(新业务的试验)合同签订……每一项目都意味着华为在新的领域、新的市场上,取得了战略性的突破。
  在一次表彰大会上,任正非向奋战在各条战线、为此做出成绩的华为人,表示了真诚的祝贺,并号召全公司人员以他们为学习的榜样。在这样一个皆大欢喜的庆功会上,任正非仍然不忘提醒沉浸在喜悦中的华为人要警惕繁荣背后的危机。
  繁荣的背后都充满着危机。这个危机不是繁荣本身的必然特性,而是处在繁荣包围中的人的意识。艰苦奋斗必然带来繁荣,繁荣以后不再艰苦奋斗,必然丢失繁荣。千古兴亡多少事,悠悠,不尽长江滚滚流。历史是一面镜子,它给了我们多么深刻的启示。忘却过去的艰苦奋斗,就意味着背弃了华为文化。
  那么,任正非希望华为人如何对待目前的繁荣,预防可能会到来的危机呢?
  世界上我最佩服的勇士是蜘蛛,不管狂风暴雨,不畏任何艰难困苦,不管网破碎多少次,它仍孜孜不倦地用它纤细的丝织补。数千年来没有人去赞美蜘蛛,它们仍然勤奋,不屈不挠,生生不息。我最欣赏的是蜜蜂,由于它给人们蜂蜜,尽管它有时会蜇人,人们都对它赞不绝口。不管您如何称赞,蜜蜂仍孜孜不倦地酿蜜,天天埋头苦干,并不因为赞美产蜜少一些。胜不骄,败不馁,从它们身上完全反射出来。在荣誉与失败面前,平静得像一潭湖水,这就是华为应具有的心胸与内涵。
  任正非认为,华为的发展道路不可能一直风调雨顺,狂风暴雨是一定会来的。他希望在那个时候每一个华为人都能像蜘蛛一样,不管遭遇多少挫折和打击,都不要放弃,要尽自己最大的努力“补网”,等待危机过去;他要求华为人必须做到,在面对繁荣和赞扬时,要能像勤奋的蜜蜂一样,埋头苦干,不为得失而耿耿于怀。这种“在荣誉与失败面前,平静得像一潭湖水,就是华为应具有的心胸与内涵”的精神后来被纳入了华为的企业文化中。
  

萎缩、破产一定会到来
在1995年、1996年,任正非一直强调“繁荣背后就是危机”,在思想上较好地引导了华为员工戒骄戒躁,不被胜利冲昏头脑。
  在接下来的几年,华为实现了突飞猛进的扩张。不仅出台了《华为基本法》,引进了任职资格制度,还实现了产品的多样化,除了原有的电话交换机外,还介入了数据业务、无线通讯、GSM等通讯领域的主导产品。1998年,华为终于成长为国内通信制造业霸主,同年,华为的销售额比1995年增长了6倍,达到了89亿元。更为重要的是,华为已经基本实现了“农村包围城市、最终夺取城市”的战略目标,其核心产品也进入了国内所有发达省份和主要城市。从1998年开始,华为取代上海贝尔成为国内通信市场的领头羊。
  从这些成绩中,任正非却发现了一个事实,即华为从1997年起发展速度已经开始慢下来了,有可能还会不断慢下来。尽管华为每年净增的绝对值很大,但相对值却在减少,逐步降到国际高科技企业35%的平均增长水平。
  在2000年那篇闻名于业内的《华为的冬天》中,他这样阐述“失败一定会到来”的观点:
  十年来我天天思考的都是失败,对成功视而不见,也没有什么荣誉感、自豪感,而是危机感。也许是这样才存活了十年。我们大家要一起来想,怎样才能活下去。也许只有做到这点我们才能存活得久一些。失败这一天是一定会到来,大家要准备迎接,这是我从不动摇的看法,这是历史规律。
  任正非写道:
  公司所有员工是否考虑过,如果有一天,公司销售额下滑、利润下滑甚至会破产,我们怎么办?我们公司的太平时间太长了,在和平时期升的官太多了,这也许就是我们的灾难。泰坦尼克号也是在一片欢呼声中出的海。而且我相信,这一天一定会到来。
  任正非当然希望给华为公司的太平时间越长越好,但是,四季轮回不可能永远都是春天,冬天是一定会到来的。所以在后来紧接着《华为的冬天》出炉的姊妹篇《北国之春》中,任正非以一种笃定的语气来阐明他关于“华为的冬天”的论点:
  华为的危机,以及萎缩、破产是一定会到来的。
  现在是春天吧,但冬天已经不远了,我们(要)在春天与夏天要念着冬天的问题。我们可否抽一些时间,研讨一下如何迎接危机。IT业的冬天对别的公司来说不一定是冬天,而对华为可能是冬天。华为的冬天可能来得更冷、更冷一些。(因为)我们还太嫩,我们公司经过十年的顺利发展没有经历过挫折,不经过挫折,就不知道如何走向正确道路。磨难是一笔财富,而我们没有经过磨难,这是我们最大的弱点。我们完全没有适应不发展的心理准备与技能准备。
  我们在讨论危机的过程中,最重要的是要结合自身来想一想。我们所有员工的职业化程度都是不够的。我们提拔干部时,首先不能讲技能,要先讲品德,品德是我讲的敬业精神、献身精神、责任心和使命感。危机并不遥远,死亡却是永恒的,这一天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