孤独的狂欢-数字时代的交往-第36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把环状网络界定为“中心化机构的网络”。我们也可以把前者称为私家路式的网络,把后者称为公路式网络。这样看来,把未来的信息网络称为“信息高速公路”是不准确的。当然,目前的Internet还没有完全成为私家路式的网络。当你使用 E-mail 时,你可能会感到你是走在你自己私家路上。但这条路上也会时不时出现一些不速之客(你可能在一天之内收到200个陌生人给你发来的E-mail),这也就是说,连E-mail也没有达到超适用性、超融洽性。至于在使用WEB时,你常常会感到你“行驶”在一条车水马龙的“公路”上,而带宽的因素常常使这条“公路”是一条不折不扣的“信息低速公路”。但这还不是主要的。搜索引擎应该是一个老练的向导,能把你径直带到你想去的任何地方。可是目前的收索引擎却像是一个既无能又不负责的向导。当你想去某个城市与某个人会面时,这个向导把你带到某个城市的长途汽车站后就扔下你不管了,你得自己在茫茫人海和林立的高楼中却寻找你想找的人。这就是说,目前的网络搜索引擎还是一个“适用性”相当低的向导,WEB还远未达到超适用性。
然而从长远看,WEB 的“超适用性”不成问题。促成“超适用性”实现的,正是我们前面说到过的“摩尔定律”和“梅特特卡尔夫定律”。随着网络用户成几何级数的增加,信息资源也会成几何级数的增长,从理论上讲,在巨量的信息资源中,总有适合于你的信息。而电脑的处理能力每隔一年半就增长一倍,它在搜寻、筛选信息方面越来越眼疾手快,越来越善解人意。到这个时候,你自然而然地把电脑这种“媒介”(media)称为“我亲爱的”(my dear)。这种媒介专属于个人,这个“我亲爱的”将带领你开辟并行走在一条条独属于你自己的“信息高速路”上。这正如格威所说的:我看到WEB的未来是健康的,Docuverse 的许诺将最终成为现实。印刷范式将黯淡下去。关键性范式将汇集和融合起来,组成一个主宰性范式——超适用性。超适用性将把着眼于信息的超媒体文献宇宙(infomation-focusedhypermedia
Docuverse)和着眼于互动的、适用性的互动性(interaction-focusedadaptive)合成起来,提供一个聪明颖悟、适用性强、环球性的信息空间。这是一个人在其中既能学习又能娱乐的空间,一个任何人在其中都有话可说、能说的空间。
第十三章 虚拟现实:“天上”与“人间”
13.1 “虚拟现实”——真正的“多媒体”
不管格威的“超适用性”这个词(“超融洽性”)能否被人们所接受,但越来越适应电脑使用者的个人化的要求,越来越克服粗放性,变得精密、灵敏,是WEB的必然趋势。其实,这也正是个人电脑本身的发展趋势。尼葛洛庞蒂的媒体实验室就是致力于将作为物,作为机器的媒体变成“通人性”的媒体,使media变成my dear。他的著名的“媒体实验室”被人们称为“创造未来的实验室”。媒体实验室的创办是基于这样一种信念——“未来的关键科技将是人与电脑之间的互动能力”。所谓人与电脑之间的互动能力,也就是人与电脑沟通的可能性,电脑成为人的“值得信赖的数字化亲戚”的可能性。《数字化生存》一书共分三部分,而第二部分(《人性化界面》)是全书的关键。只能在电脑高度人性化前提下,人才可能与电脑共生,或者说数字化生存才不致于“如此辛苦”(就像令人苦不堪言的婚姻)。如果再把目光放远一点,我们就发现:整个电脑发展的历史,就是电脑从具有人的单一的能力(计算能力)的机器发展到具有人的多种机能(如使用语言能力),继而几乎具有人的所有机能的“类人机器”(我们可以想一想“类人猿”的概念),从作为人所处环境、现实的一部分发展到作为一个完整的环境、现实之外的另一种现实。就人的这方面看,人最初是费力地操作到比较轻松地操作电脑,继而发展到与电脑轻松地交流、沟通、合作,最后从“走马观花”发展到“下马观花”,进入到电脑营造的环境和现实中。在这个时候,人感觉到自己并不是在与电脑这种机器打交道,而是在与“现实”打交道。这是一部“创世纪”——人不仅创造了类似于他的“人”(就像上帝当初仿照他自己的形象创造了人),而且创造了一个类似于他所在现实的“第二现实”。一方面,人生存、体验于现实的世界中,这个世界无疑是一个被比特大大改变了的(即比特化了的)原子世界(现实)之中。另一方面,人可以进入一个纯粹由比特构成的第二现实之中,获得一种人类以前从未有过的生存体验。每一个人都可以如同古代神话的中的神灵,自由地往来于“天上”与“人间”的两重现实之中。这个第二现实,就是所谓的“虚拟现实”(virtualreality,通常简写为VR)。
“虚拟现实”有时也被称为“人工现实”(artificial reality)、“人工世界”(artificialworlds)、“虚拟世界”(virtual worlds)、“虚拟状态”(virtualities)、“赛柏空间的视觉形式”(A visual form ofcyberspace)。在汉语世界,仅 virtual reality 就有多种译法。除“虚拟现实”这种通行的译法以外,还有“灵境”(强调它提供的是一个奇异的环境)、“临境”(强调它让人身临其境),“似真现实”、“幻真现实”等等。应该说,所有这些译法都未能准确传达出virtual reality这一短语的含义,而且在我看来,想在汉语中寻找一个与virtual reality完全对应的词组是徒劳的。可行的只能是在准确地理解原意之后,采用一个已经在被大部分人认可的译法(“虚拟现实”),哪怕这一译法并不准确。virtual一词是virtue派生词。这个词来源于古希腊语,本意指“男人所应具备的良好素质”、“男子汉气”,后来指“德性”、“美德”。
一种良好的素质是办好事情(产生良好效果)的条件,所以这个词也指“具有可产生种效果的内在力量”、“显著的成效”、“效应”、“效能”、“效力”等等。
总之,virtue 以及 virtual 的词义在演化过程中越来越偏向于与“实体”相对的“效应”,与“体”相对的“用”。《钱伯斯20世纪词典》对virtual的解释是:“有功效的”(having efficacy),“在效果上是怎么样的,虽然在事实上不是怎么样”(ineffect,though not in fact)。比如光学上有一个概念--virtual image(效应图像,一般译成“虚像”),意指实际的物体在某种条件下出现了一种效应式的图像,并非实际物体本身。可见virtual的含义不是侧重于它的虚假性、虚拟性,而是侧重于“实际的效果”——虽然在事实上不是怎样,但在功效上却是怎样。更进一步说,由于信息是事物对于人的一种刺激而不是事物本身,信息也是“效应性的”(virtual)。virtual reality 是一种纯粹的信息现实(a pure data reality),或者说是一种为信息而信息、在信息上具有实际效果的现实。正如塔戈斯基(Henry
W.Targowski)说的,从技术上看,virtual reality 是“电脑与界面设备(interfacedevices)——如护目镜,手套等——的结合,它给使用者提供一种身处由电脑产生的物体组成的三维空间世界的幻觉。这是一种三维的数字化构造,这种构造既是建筑意义上的又是信息意义上的,它营造出一个微观与宏观维度的景象。”。人类自古以来就有一种克服现实世界(原子世界)的束缚,获得一种没有“重”的拖累,自由自在地飞升到一个理解世界的愿望,自古以来都有一种对某个未知、未及的世界的想象和想象性地占有。这种欲望和想象在个人身上表现为梦(睡梦和白日梦),在集体(民族)身上表现为神话、宗教。如今“虚拟现实”使人能以技术的方式实现这种欲望和想象了。巴拉德(J.G.Ballard)说:“它将代表人类进化当中最为重大的事件。人类第一次能够否定现实,取代这个先入为主的现实的特定形态。”巴尔卢(John
Perry Barlow)说:“或许虚拟现实正好可能是人在食色之外的第三种冲动,即拥有幻像(vision)的欲望的另一种表达。或许我们想变得高出现有的形态。”金德斯莱(Marjan
Kindersley)说:“虚拟现实的整个情形就是你正在与其他人一起营造一个现实。你一直都在做一个与他人分享、合作的梦……说到底,它把你的想象呈现出来,而且你的想象将与其他人的想象汇合在一起。然后你使得这个世界完全成为一种交往的形式。”
人类不仅把自己对于另外的世界的景象向往和想象诉诸语言形式(神话、诗歌等),而且以既有的技术手段将它们诉诸视觉形象和声音形式。因此有的学者把原始人的岩画,中国古代的兵马俑,各个时代的视觉艺术(雕塑、绘画),以及近现代出现的透视画、全景画、立体图镜、电影、电视、全景电影等都看作是人类为了“通过自己的各种感官所感受到的多维化的信息,希望生活在一个绚丽多彩、绘声绘色、身临其境、令人浮想联翩的信息环境中”而作出的种种努力,它们构成了虚拟现实(“灵境”)的史前史。所有这些努力,都是为了使自己在茫然自失地沉浸在一个想象的、虚构出来的场景中。但雕塑、绘画、电影(包括全景电影和环幕电影)都只是部分地作用于人的感官,人要沉浸其中(像海涅那样在维纳斯雕像前失声痛哭),必须以情感上的极大投入为前提。人类可以借助于技术的发展,尽可能在一个虚构出来的情景中无需努力、无需做作地得到全面、真切的体验。这种欲望反过来也推动了媒体技术的发展。
在媒体中获得“多重感觉的体验”(multisensory experience),即“体验完全的沉浸感”(experience total immersion),是人类由来已久的追求。换句话说,媒体发展的历史就是单一性的媒体向“多媒体”(广义)演进的历史。前面指出,“多媒体”并不能充分促发人的“多重感觉的体验”,因为它只是提供视觉和听觉刺激的媒体。多媒体的空间是二维空间而不是现实世界的三维空间,多媒体的所谓“立体声”效果也不同于现实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