孤独的狂欢-数字时代的交往-第30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在存在干扰的情况下无差错地传输比特的能力。在光纤中,在无线传输中,在新的dumb switches中,在数字信号处理器中,带宽将以微处理器增长速度的5到100倍的速度扩展。随着美国全国的光纤的迅速扩展,双绞线的每秒数千比特的涓涓细流将变成每秒喷射十亿比特(gigabit)的“高压水龙头”。然而目前的个人电脑对这一点还没有做好准备。
适应这一情况的个人电脑一旦与这一高压水龙头连接,比特的潺潺溪流就会变成“信息的大爆炸”(a blast of datasmithereens)。
由于带宽问题目前还未解决,媒体技术主要集中在将声音和画面信息所包含的巨量比特压缩为数量较小的比特。声像媒体的数字化主要就是“压缩”和“解压”,“编码”和“解码”,比特数巨大的声像信息(文件),只能以原子的形式(如CD光盘和VCD光盘)传输(我们只好到音像店去买或租光盘而不能直接在网络获取巨量的声像信息),数字化了的声像信息(光盘)与没有被数字化的声像信息(录像带)对于信息的接收者来说只有细节性而无实质性的不同。如果你用电脑来听音乐,看电影,你也只是把电脑暂时当作录音机、录像机、电视机来使用,PC机成了录音机、电视机的一位并不出色的模仿者。
在带宽问题没有真正解决以前,VCD机、音响设备仍然会畅销不衰(对于一般消费者而言,一台配有VCD机的电视机比一台多媒体电脑实用得多)。音像信息的数字化看上去并没有长PC机的志气;相反,它大长了电视机的威风。置顶盒技术是最长电视威风的技术。它让人们足不出户地从一个个规模巨大的“音像店”(即电视台)“买到”无数张无形的VCD光盘。据说美国国会图书馆有50000部电影,如果将这些电影都数字化,观众就可以通过不同的电视台找到自己想看的电影。单就这点而论,一个个(有线)电视台储存的大量声像信息,对观众似乎意味着“信息爆炸”。
然而这样因(声像)信息的数字化而导致的“信息爆炸”并不意味着“数字时代”或“信息时代”的到来。相反,它意味着电视时代(或大众时代)进入鼎盛期,同时也意味着人类进入数字时代的步伐反而因电视的数字化而变慢。
换句话说,数字化电视将使人进入伪数字时代。要想理解这一点,我们先得从个化电脑与网络的关系说起。
第十一章 网络就是电脑
11.1 “丛林中的豪华汽车”
乔治?吉尔德特意给我们讲述了(见“IssaquahMiracle
”一文)著名的电脑网络大师麦克尔?布奇(Michael Bookey)的一段有趣经历。
1989年,布奇第一次访问位于华盛顿特区艾色魁中学,为的是帮助这个学校建立电脑系统。这次访问令他想起70年代他对正处于“文革”中的中国的访问。这位在电脑网络技术上探索了20年的专家来到艾色魁,像是进入到一个与现代世界绝缘,有着古怪风俗的部落。在这里,唯一代表现代技术的是一个充斥着各种已经过时的电脑,而且大部分已经损坏。
随后他了解到,为了改变学校在电脑设施方面的这种落后面貌,华盛顿特区已经投票决定花270万美元作为更新设备的费用。学校方面由于想不出更好的办法来,就决定把这笔钱平均分发给教师,让他们根据自己的需要来花这笔钱。结果是,他们要的是录相机(VCR),与电脑不兼容的光驱(CD-ROM),以及胡乱挑选的电脑、打印机和其他一些外围设备。
在布奇看来,学校当局的这种救治办法似乎比它所要救治的病症更有害。
这意味着大量的钱被浪废掉了,使纳税人和学生同他们所处时代的最强大的技术力量更加疏远。布基想让学校里的当权者明白,最强大的技术不是属于一台台孤立的电脑,而是属于加入到网络中的电脑。
为了解释网络的真正魔力,布奇让你想象一辆被困在丛林中的小汽车。当你仔细查看这辆车时,你会发现它的确是一辆非常有用的汽车。在这辆多功能的汽车里,有先进的照明设备,有床,有无线电通信设施,有磁带播放机,有暖气、空调,有防弹玻璃,有让动物闻风丧胆的汽笛。当你被这辆汽车的豪华特征深深吸引时,你可能根本不去想,一辆小汽车的真正魔力只能来自“与柏油路的关联”而不是“与豪华的辅助设备的关联。
在布奇看来,在个人电脑诞生后大约10年时间内,
我们正是像使用这辆丛林中的小汽车那样使用我们的电脑。我们简单地以为它的力量就表现在处理文字和数据方面。家用电脑最常见的命运是,在买回家一段时间后就被锁进壁橱里。我们常常意识不到,电脑的绝大部分力量源于“交互联结”(interconnections)。
11.2 “交互连接”——PC的命脉
“交互联结”这一概念的含义不像它听起来的那样简单。要理解它,我们先得懂得吉尔德经常使用的一对概念:“微观宇宙”(microcosm
)与“遥观宇宙”(telecosm)。
物理学中有一对概念--“宏观宇宙”(macrocosm )和“微观宇宙”(microcosm)。
宏观宇宙是指人置身其中的无限广大的宇宙。
微观宇宙是指构成这个世界的基本单位(原子)内部由下一级的基本单位(电子、质子、中子等)构成的一个极小的结构体系,如同恒星、行星、卫星构成了一个庞大结构体系。大宇宙和构成宇宙的原子尽管在大小上相差极其悬殊,但二者都是一个自成一体的体系,人们把这两个体系分别叫做“宏观宇宙”和“微观宇宙”。
一台单独的电脑与由许多电脑组成的网络之间的关系也相当于微观宇宙与宏观宇宙之间的关系。每一台电脑本身就是一个由许许多多硬件和软件构成的复杂的体系,我们甚至可以把一台电脑也看作是一个由许多元器件构成的“网络”。相对于我们通常所说的“网络”(相当于一个“宏观宇宙”)而言,一台电脑只是构成网络的最小单位,但就一台电脑自身而言,它就是一个小宇宙(“微观宇宙”)。
吉尔德把作为网络的“宇宙”称为“遥观宇宙”(telecosm)而不是“宏观宇宙”,意在强调在空间上相隔遥远的各个电脑(即 teleputer)的“交互连接”。对一台个人电脑而言,“交互联结”同样也是这个“微观宇宙”(“小宇宙”)的构成方式,它主要表现在一个芯片是由许多个晶体管集成的。晶体管越小,密度越大,那么电脑的处理器(processor)的处理能力和处理速度就越快,
电脑的成本也就越低。
分布在世界各地的上亿个“小宇宙”(个人电脑)使它们的使用者拥有了工业时代的工厂主所拥有的权力。换句话说,当你拥有一台个人电脑时,它超常的工作能力使你仿佛拥有了一个大工厂。正如“小宇宙”(PC)所迸发出来的巨大潜能来自芯片上不断增加的(各个晶体管之间的)“连接”,遥观宇宙所迸发出的巨大潜能来自各个PC机之间的“连接”。这些不断增长、加强的连接不久将会主宰整个媒体世界。通信(传播)产业因此而面临着从“people to people"(“人对人”)到“PC to PC”(“个人电脑对个人电脑”)模式的转变。这一变化是如此剧烈,以致于相当于一场导致新物种出现的“突变”。对一个人来说,在电话线上的一秒种的声音拖延几乎不可能受到注意;然而对于一台电脑来说,一秒钟的可能意味着10亿次计算,而进行这10亿次计算将花去数百人一生的时间。最重要的是,人们一次只能传输或接收一条“细水长流”的信息。他们需要在相对长的时间内使用相对窄的带宽连接,比如,一个人通过电话线或光纤,以每秒6万4千比特来进行10分种的通话,再“宽”的“带宽”也不能他将这场通话缩短为1分钟,这是受人说话的速度决定的。
同样的情形也见于电视节目的接收过程中。当你通过有线电视网看一部电影时,传输电视信号的光缆的带宽再大,你也只是在一个半小时内看完一部电影(大约600兆),而光缆却可以在几秒钟之类传输这600兆的内容。这就是说,看电视时,我们是以我们消费信息的次序和速率来接收信息的,接收的过程与观看的过程是同一回事(所以我们常常说“收看”电视)。当我们用电脑来看同一部电影时,接收(下载)的过程与观看的过程是分离的。只要有足够的带宽,我们就可以在几秒内从网上下载——按电脑的时间和空间阈限——一部电影,然后我们可以在我们认为方便的时候来观看——按人的时间和空间阈限——这部电影。
在大众—广播模式中,观(听)众接受信息时只能听任信息发送者的摆布。你必须在特定的时刻,在特定的时间长度内接收信息。比如你必须是特定的钟点收看一个节目,电视台还可以根据自己的各种意图和需要,随便变更播出时间,你除了等待和干脆不看之外毫无办法。在收看一个节目的中途,电视台可以随便插播广告。收看电视节目的过程,不折不扣是一个受奴役的过程,一个锻炼好脾气的过程。
接收过程从人的时间和空间阈限到电脑的时间和空间阈限的转换,使得现存的广播网络变成得毫无必要。通过电脑网络接收信息的过程中,信息传输的主动权从信息的发送一方移到了信息的接收者一方。信息静候在另一端,随时听从我的“传唤”。因此所有别的网络形式--声音、文本、录像等方面的传播媒介迅速地让位给多媒体电脑网络。推动这一变化的压倒一切的力量是“交互连接”的“点石成金术”--一个个基本单位由于相互连接而身价剧增。在“微观宇宙”里起作用的逻辑和反馈连环在遥观宇宙里同样起作用——电脑越多,供每一台电脑存取的信息(资源)也越多。对每一台新连接进来的电脑来说,网络不仅仅是它的信息资源。因为新连接进来的电脑反过来也是网络的新的资源。它投入进整个组织来,也就是在增加整个组织的产出——“遥观宇宙”成全了微观宇宙的奇迹。然而,由于对“交互连接”这一概念的忽视,导致了对于“多媒体”的严重误解。很多人想当然地以为“多媒体电脑”就是一台装有只读光盘驱动器(CD-ROM),能让人CD音响,看VCD,另外还可能接发传真的电脑,不曾想到多媒体电脑是作为遥观宇宙(即 Internet)中的一个基本单位(微观宇宙)的电脑。因此我们有必要澄清一下“多媒体”这一概念。
11.3 “多媒体”与“单媒体”
尽管对于今天的大多数电脑用户来说,“多媒体”已经变得像空气一样必不可少,也像空气一样平淡无奇,但与许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