娉娉袅袅十三馀-第3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大夫人闻信赶过去抱着儿子就哭,当着阮老太爷她不敢说什么,回到祈然居却和大老爷大吵一顿,闹得天翻地覆,兰草的事也被翻出来,大夫人怒极攻心,把房里的丫鬟一个个的捆起来审问,问是谁走漏了消息。
秋雾心中暗暗吃惊,回想起来,说不定是郑妈妈当时偷听她和娘说话,然后告诉了三夫人,却不敢说实话,只敢含含糊糊:“那天我回家,便看见郑妈妈趴在窗子下,想是偷听人说话知道的。”
大夫人正在气头上,哪里听的出破绽,当场就把郑妈妈叫过来,噼里啪啦打了几十板子,郑妈妈直叫冤枉,大夫人骂道:“哪里冤枉了你,两面三刀吃里扒外的老货,竟然敢在背后挑拨离间,嚼主子的舌根,谁给你的狗胆。”
“郑妈妈是我的人,大嫂这么教训可有些越俎代庖了。”回头一看,却是李氏,怡怡然站在门口,谢氏一口气没上来,怒道:“如今在我阮家,就是我阮家的人,我怎么教训不得。”
李氏冷冷看过去,郑妈妈已被打得皮开肉绽,见到李氏,忙叫道:“夫人救我,夫人救我。”李氏道:“大嫂听谁说的,郑妈妈在背后挑拨离间。”
谢氏怒道:“秋雾,你说。”秋雾战战兢兢站出来,几乎要哭出来:“那天我确实看见郑妈妈鬼鬼祟祟的,我不敢说谎。”说着扑通跪下了。
李氏却笑道:“只凭一个小丫鬟的话,大嫂就治郑妈妈的罪,有些武断了。”谢氏心知是李氏搞的鬼,却说不出口,只咬死了郑妈妈的错,郑妈妈只急得大哭,李氏也丝毫不退,一时间竟僵了下来。
“这是怎么回事,怎么闹得比孙悟空大闹天空还热闹。”是容氏,扶着采桑的手,进了院子,谢氏李氏忙请安,把容氏迎进了屋里,谢氏哭道:“母亲不知道,这个郑婆子可恨的紧,不知造了什么谣,惹得老太爷大怒,把景枫打了一顿,又叫了老爷过去骂,老爷也生气,又把景枫打了一顿。”
容氏听了,忙问景枫,谢氏道:“如今人还昏着,刚请了大夫,说是有淤血,要好好调理。”容氏放下心来,又道:“这婆子可恶,竟敢编排起主子来了,打她一顿再撵出去就是了。”
李氏忙道:“母亲不知道,这个郑妈妈是我的陪嫁,素日里人最老实的,我见她没什么才干就打发外院做粗活,人家见她新来的,有了什么事都赖她,这次又不知是怎么了,竟被扯了出来顶缸,实在冤枉的很,她毕竟是我的陪嫁,若是笨,不能做事,我只管养着她,可如今却吃了这么大亏,实在是打了我的脸,,求母亲做主。”
容氏一下子没了主意,便道:“只是一个婆子罢了,撵出去,再挑好的就是。”李氏听了,却跪下哭道:“若是她的错,我的人我没管好,怨我,要打要骂我也认了,如今不清不楚的就被打成这样,我的脸面哪里放,以后还有谁忠心的跟着我为我打理事情,别说我,咱们家也一向宽以待人的,如今不分青红皂白的打人,岂不寒了其它人的心。”
容氏点头称是,又问谢氏:“可有证据证明那婆子的错。”谢氏便命人带了秋雾来,秋雾哪里敢说实话,若是谢氏知道她和她娘在背后议论被郑婆子听见了,谢氏就能扒了她们两人的皮,郑婆子见李氏咬定了她不知道是冤枉的,也不敢胡乱开口,说是听秋雾娘俩讲的,一时间竟都说不出话来。
谢氏见秋雾支支吾吾的,便一巴掌扇过去:“死丫头,刚才不挺能说的吗,说,是不是郑婆子。”秋雾捂着脸一下子就哭了,抽抽噎噎道:“我没看清楚,以为是,隔得远,我不知道……”
谢氏气的又一巴掌扇过去,容氏看不过,便道:“罢了,她一个小丫头懂什么,见人家说什么是什么也是有的,这件事就这样算了,不要再吵得鸡犬不宁的,老爷知道了又要生气。”
谢氏无奈,只得称是,其实,她是怕公公的,阮老太爷平时看着和气的很,一遇到事情就雷厉风行,翻脸不认人,容氏也听说了大少爷的事,便道:“景枫也大了,该准备的你这个做娘的要准备着,要是闹出什么丑事来可不好,兰草既然家去了,就给二丫头补个丫鬟,郑婆子是无辜的,赏她十两银子压压惊,这事就算过去了,要是有人再提起,我可不饶的。”说着摆了个威严的表情,谢氏李氏都应了。
容氏见儿媳听话,觉得自己今天处理事情表现的也不错,便高兴道:“不说这个了,上京的东西可准备好了,我见湘儿的东西竟拉拉杂杂收拾了三个箱子,咱们只是去祝寿,还是回来的,东西够用就行了。”
谢氏应了,道:“说起人来,是都去呢,还是留人下来看家。”容氏笑道:“好容易进京一次,那里有人想落下,罢了,都去吧,你房里人多,要格外仔细。”谢氏还想说什么,听容氏这么说,便道:“母亲说的是,我一定照做。”容氏,满意高兴地离开了,顺便去慰问一下大少爷。谢氏虽恨恨的,也只得罢了。
☆、第四章 谁对谁错
碧梧院,阮临湘陪着母亲用了些晚饭,便要出去玩,林氏怕她再遇到什么,便不让去,吩咐绿竹陪着在院里玩,便回了房里,刚进门,便见于妈妈,于妈妈也是林氏的陪嫁婆子,替林氏管事,见了林氏回来,便上前道:“夫人,大少爷被老太爷打了,如今正趴在房里。”
林氏皱眉,道:“知道了,你去备些药膏,一会去大房看看。”于妈妈却迟疑道:“现在怕是不妥。”林氏道:“为何。”于妈妈道:“三夫人去了大夫人屋里大闹了一场,把老夫人都招来了,如今大夫人只怕正火着。”
这便有些奇了,三夫人如何会和大夫人闹起来,她略一思索,便道:“你和林妈妈去一趟吧,只推说我累了,明日再去,再去打听打听为什么。”
于妈妈应了,掀帘出去,正巧林妈妈进来,见屋内只有绿荷,便道:“夫人可听说了。”林氏道:“嗯,刚刚于妈妈说了,你一路过来,可是有人给你说什么。”
林妈妈道:“我从园子里来,碰见大夫人屋里的一个三等丫鬟燕子,她正哭着呢,我问了一句,她便说大夫人和三夫人置气,砸了花瓶,却怨她没收好东西,打了她一顿,我就细细问了,才知道大少爷前两日对二姑娘房里的兰草不规矩,大夫人为了遮掩把兰草赶回家了,哪只兰草气性大,回去就上吊了,如今不知谁闹了出来,老太爷一生气把大少爷打了一顿,大夫人生气,听见是三夫人的陪嫁婆子说的,便拉过去打个半死,三夫人哪里咽得下这口气,便吵了起来,老太太去了,问了两句,就把人放了,还不许再提。”
林氏皱眉道:“这可奇了,大嫂一向是和和气气的,怎么会闹了起来。”林妈妈道:“可不是,只是那个燕子也是个小丫鬟,我见问不出什么便说了她几句让她回去了。”
林氏道:“也罢了,听见这些事就烦,我只不理,凭他们闹去吧。”林妈妈笑道:“是了,只要姑娘好好地,少爷也能干,凭他们闹到天上去,咱们只管过好日子。”
林氏道:“卓颖可曾吃了饭。”林妈妈笑道:“我去的时候刚吃完,如今少爷正看书呢。”林氏道:“你平日多注意些,可不要让那些丫头钻了空子,做出没脸的事来。”
林妈妈笑道:“夫人多虑了,少爷还小呢。”林氏笑道:“十六岁,不小了,也该说亲了。”又笑道:“湘儿年纪也快了,明年十三岁了,该是时候好好看看了。”
林妈妈道:“可不是,咱府里老夫人来了信,说要看看外孙女呢,夫人也该打算着,到底是京城,地界儿大,人杰地灵的。”林氏思索着,只不说话。
第二日,大夫人便上了门,进门便哭起来,林妈妈极有颜色的带了丫鬟下去,林氏亲自递了帕子过去,大夫人只是哭诉:“老太太是不管家的,把这个家都交给了我,一年到头多少琐碎事,好事便是全家的光彩,坏事便是我办事不利,谁能明白我的苦楚,我只景枫一个孽障,如今他不争气,怨我没能耐教孩子,只和我说便是,便是打他骂他,也是望着他好的意思,如今她倒好,一声不吭的告到老太爷面前,说什么大少爷胆大妄为,**丫鬟,又怕捅出来,便把丫鬟撵回家,把人活活逼死,你说说这是什么话。我只不过找个婆子来问问,她便打上门来,分明是没把我这个大嫂放在眼里,当着一院子的婆子丫头,我连个下人都不能审了,我还有什么脸面。”林氏安慰道:“弟妹说话你是知道的,若是往心里去岂不自己找气受,景枫还小,慢慢教导便是,老太爷打他也是为着他好的意思不是。”
大夫人擦擦眼泪道:“弟妹说的有理,只是咽不下这口气,看着景枫躺在床上,我心里就跟针扎的一样。”林氏道:“我这里还有一些药膏,是极好的,大嫂带回去给景枫擦上,好得快些。”大夫人谢道:“昨日弟妹差人送去的就很好,我已经叫人给擦上了,只是还是吃不下饭,直喊痛。”
林氏无话,大夫人又道:“弟妹不知道,你大哥是个没气性的,整日除了读书就是跟着他那群朋友四处玩,过日子只靠我的嫁妆,如今我那边四个孩子,都未成家,还要靠着我的嫁妆给他们安排亲事,家里家外的你也知道,老太爷无官无职,只靠着租子还有那几家铺子,虽说日常嚼用够了,遇上个事情也要花钱,又哪里弄去,少不得我自己贴补,只是多少的嫁妆也有贴完的时候,到时我那几个孩子喝西北风去不成,景枫是我唯一的依靠,他若有个三长两短,叫我还活不活。”
林氏安慰道:“如今大嫂当家的辛苦是不用说的,想必老太爷也看在眼里,你家景枫是长房嫡子,老太爷心底有数的,定不会亏待了去,如今打他,正是磨砺他,你且放宽心,待到景枫长大,你的好日子就来了,到时只怕你享福享烦了呢。”
大夫人破涕,道:“弟妹就是爱打趣人。”又道:“不是我爱嚼人舌头,实在憋闷的不行,除了弟妹,我还真不知找谁说道呢。”
林氏笑道:“牙齿也有碰着舌头的时候,大嫂日理万机,若有烦心事,只管来找我,反正我是闲人一个。”
大夫人笑道:“呸,我哪能担得起日理万机四个字,被二弟知道了,又说你岂有此理了。”林氏笑着忍不住红了脸,二老爷阮一棠和林氏鹣鲽情深,成亲十几年了房里只一个妾侍,还若有若无的,林氏温柔,二老爷为人也和气,二人少有红脸的时候,后来阮临湘调皮,二老爷便要罚她,林氏最是宠女儿的,当下就和二老爷吵了起来,二老爷哪里舍得对爱妻说什么重话,又气的不行,翻来覆去的说岂有此理,岂有此理,吵到最后连自己也忍不住笑了,最后全家人都知道了,连老太爷也道:“一棠若和人争论,只岂有此理四个字便让敌人溃不成军了。”
大夫人看着弟妹脸红的样子,不禁暗叹各人有各人的命,这个弟妹出身书香之家,家中兄弟多却只她一个女儿,从小便受尽宠爱,如今出嫁,夫君也是爱如珍宝,房里干干净净的,自己又有儿有女,儿子读书争气,如今已是有了举人的功名,女儿也是可人疼的,万没有不遂心的,哪里像自己,大老爷自诩风流,纳了不少妾侍,两个庶女均不是省油的灯,自己便是天生的操劳命。当下越想越是黯然,便借口有事,离开了。
林氏感叹不已,大夫人还是精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