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鸟电子书 > 都市言情电子书 > 1890德意志霸权之路 >

第97部分

1890德意志霸权之路-第97部分

小说: 1890德意志霸权之路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英国人的消息是何等灵通,早在“杜里奥”号的叛变后,英国驻罗马大使便向国内发出急电,称务必早下决心,争取和法德两国之一达成妥协,因为意大利必将迅速崩溃。

    而随后的事情也证明了他的先见之明,“杜里奥”号的叛变后,先是海军内部进行了大清洗,来自威尼斯和那不勒斯的军官被集体关押,不过由于动手顺序没有计划周密,结果一名那不勒斯船长先在自己的船上清理了门户,当时他的船刚刚从第勒尼安海巡航归来,在快进塔兰托港时,得到消息,随后他带领军舰快速离港而去,驶往法国土伦。

    海军的一系列事件令陆军内部的非嫡系军官们也深感度日如年,生怕那一天被集体关押起来。至于叛乱那是不可能的,翁贝托国王和他的嫡系精锐就在身边,而陆军叛乱比起海军要难办的多。

    不过艰难的日子很快过去了,德军攻陷米兰后一路南下,一周时间内,接连占领了不设防的帕尔马和摩德纳。至此,翁贝托国王终于决定投降,而投降之前,他连动员军队向对面的德军阵地发动一次进攻的勇气都没有了,因为他担心军队会趁乱脱离控制,那样一定会危害地方。

    同时,英国政府的特使也来到波河前线的军营里,特使带来了维多利亚女王的承诺:皮埃蒙特王室不会被废除,至于翁贝托依然可以继续当国王,如果他愿意的话。

    1893年1月13日,翁贝托在位于波河对岸,罗维戈的德军军营向威廉递交了投降书。

    “翁贝托国王,您以一位军人的勇气和担当证明了您是皮埃蒙特人真正的国王。我代表联军统帅部接受贵军的投降请求。”

    两位年龄相仿的国王在一年前还刚刚亲密的交谈过,此时却一个是胜利者,一个变成了败军丧国的俘虏。

    法国《费加罗时报》记者用照相机记录了威廉受降的瞬间画面,这一画面成为隔日出版的《费加罗时报》的头条新闻。在图片的边框下,配发了一句辛辣而幽默的点评:任何一个大陆小国妄图借助英国的帮助而获取和其本身不相称的领地或者财富,其结果都是悲惨的。

    数日后,当谢林公爵偶然间看到这张报纸,禁不住笑道:“这不是拿英明神武的弗里德里希大王当空气吗?”

    此时,他已经知道他的首相位置将由瓦德西伯爵接任,而他本人在帮助威廉度过最困难的一段时期后终于可以颐养天年了。
第一百三十七章 英德协调
    诚如德国国内很多人不理解德国为何要联合法奥分解意大利一样,英国外交部在事发后一直认为这是德国受到法奥两国的请求乃至胁迫的结果。

    且不论瓜分后的利益如何分配,仅仅意大利王国的消失,对于法国或者奥地利都是地缘战略上的巨大成功。

    法国消灭了其在地中海的最大竞争者和英国的潜在盟友,奥国则终于可以安心的占据的里雅斯特和萨尔玛提亚而不用整天担心那些来自罗马的民族主义叫嚣。

    所以,当翁贝托国王已经无法支撑下去的时候,英国驻柏林大使罗素找到了赫伯特,开门就说:怎样才能保证撒丁-皮埃蒙特王国的领地和翁贝托国王权利不受侵犯?

    作为意大利分裂后实力最强,同时在陆上和法国接壤的撒丁-皮埃蒙特王国依然是英国竭力想要扶持的对象。

    “三国的草约你已经看过了,既然意大利政府选择了武装抵抗,那么皮埃蒙特王室要被驱逐,撒丁岛则要交给法国的。”赫伯特眨眨眼睛,若有所思的说道。

    “如果英国确信将为保卫皮埃蒙特而战斗,德国是否与英国为敌?”罗素谨慎的说道。

    “在三国一致行动的前提下,这是必然的。”赫伯特毫不犹豫的耸肩道。

    “这么说,你们在维也纳的草约就已经决定了意大利的未来了?这可是英俄两国都没有参加的会议。”罗素微笑着说道。

    “不能说决定,只是意向而已。”赫伯特也嘿嘿一笑说道。

    “侯爵,我受女王陛下和格莱斯顿首相的委托,希望能寻找保全皮埃蒙特王室及其领地的办法,并且意大利已经解体,法国也应该达到满意,为何非要再强占撒丁岛呢?德国如此纵容法国在地中海的扩张是想要法德联手挑战英国的海上权力吗?”罗素以诘问的口气说道。

    “当然不是,德国无意支持法国挑战英国的海上权威。我国对意大利政策的调整乃在于波旁和哈布斯堡两位君主强烈的希望恢复教皇国,而翁贝托国王不愿意放弃一个统一的意大利,经过慎重的考虑,我们选择了前者。因为威廉陛下认为,当前局面下,帮助教宗恢复在中意大利的统治是有必要的,一个贫穷而内部不团结的意大利乃是民族主义和革命的温床,一旦外力引发局面失控那么必然会殃及周边的所有君主国。就这一点,比洛曾在伦敦取得了金克尔外长的理解,您应该知道的。”赫伯特耐心的解释道。

    “所以,我国才在战争爆发后保持了克制的态度。但这并不等于,对意大利的安排是把英国排除在外的。英国在地中海地区有着传统而广泛的利益,格莱斯顿首相的联合调解机制也要求地区性冲突必须由五个大国共同协商解决,而威廉陛下对此亦极力支持。”

    “我什么时候说要把英国排除在外!这不符合欧洲的外交规则。呵呵,所以说我们三国之前达成的只是意向而非决定。”看着从未发过火的罗素有些着急的样子,赫伯特赶紧笑着解释道:“其实女王和格莱斯顿首相的要求都是合理的,德国绝不会做出怂恿法国挑战英国海上权力的傻事。相反,我本人竭力希望英法两国就最近的湄公河争吵采取最为克制的态度,把事情平息下来。下周,我们三国将要在巴黎召开决定意大利前途的会议,届时我国会邀请金克尔外长参会,当然,吉尔斯也会到场。”

    听了赫伯特最后的这段话,罗素总算放下心来:“吉尔斯到场是否会讨论近东的局势问题?”他不置可否的问了一句。

    “这是基督教世界对于回教国家的战争,怎么能不讨论呢?”赫伯特用手指敲着桌子,心不在焉的说道。

    “最后,我还要好心提醒侯爵一句,希腊正打算动员他们的陆军,一旦土耳其把主力集结到小亚细亚,那么巴尔干可能要着火。”

    “哦……”赫伯特的表情瞬间凝重起来。

    罗素离开后,他急忙向德国驻雅典的公使求证这一消息。

    顺利完成任务,罗素心情大好。其实早在开战前,比洛代表威廉便已经在伦敦和英国政府达成了大部分共识,其中最关键的一点就是半岛地区的自由贸易。

    其实意大利作为地中海地区的海军强国,虽然某些时候可以为英国所利用以对付法国,但是近3000万人口的大国怎么说也不会那么容易控制。两国经常就贸易问题发生争吵,为了尽可能笼络住意大利,英国只好通过调整税率以较低的价格向亚平宁地区供应煤炭。

    英国之所以强烈反对肢解意大利原因在于,法德奥三国打算将意大利肢解后分别纳入各自的关税同盟内,这是对自由贸易的严重挑战,是英国所不能接受的。

    为此,比洛代表威廉向伦敦方面做出了妥协。威廉承诺,从意大利分裂出的四个国家都无条件执行自由贸易原则。为此,赫伯特责成德国驻巴黎和克拉科夫大使向法奥两国通报了此事。

    原来,威廉在和曼宁会谈后,德国经济学界便开始着手论证德国和威尼斯建立关税同盟的可行性。

    最后,一种权威的看法——来自米兰的商务参赞乔治敦的报告——认为,和德国的关税同盟将严重损害伦巴第的贸易,进而影响到威尼斯政治的稳定。他认为,在意大利原有的里拉经济区内,维持自由贸易原则对威尼斯和伦巴第地区最为有利,对德国亦有很大的好处。

    基于此种考虑,德国不得不压制法国将教皇国纳入其关税同盟的要求。至于奥国,由于其对那不勒斯的贸易量有限,而自身也难以为后者提供必要的商品,所以关税同盟是可有可无的。

    翁贝托国王宣布投降后,法军和德奥联军分别收缴了皮埃蒙特和波河前线意大利军队的武器。

    紧接着,波河方面军中,来自那不勒斯的军官又被奥军重新武装起来,打算在近期迎接他们的摄政王的到来。

    同时,皮埃蒙特地区的意军中来自中教皇国领地内的军官,虽然人数不多,但是也被法军重新武装。这是战前两国便已经达成的默契,教皇国的陆军由法国掌控,并且法国将在罗马派驻军队。那不勒斯的陆军则由奥地利帮助重建。
第一百三十八章 特里亚农条约
    整场意大利战争从宣战之日算起,总共进行了14天,因此也被称为“双周战争”。战争彻底结束了意大利作为一个民族国家的存在历史,并在随后的特里亚农会议后,以条约的形式固定下来。

    以这次战争为标志,欧洲国际关系进入了全新的局面,这是继1871年以来的又一大变局。

    ——《晚近时期的欧洲国际关系史》保罗-约翰逊普林斯顿大学出版社

    1893年1月下旬,决定意大利地区未来命运的大国协调会议在巴黎郊外的大特里亚农宫召开。

    法国外长塔列郎作为东道主主持了会议。

    德国、奥地利、英国和俄国的派出外长级代表出席会议,撒丁-皮埃蒙特王国、威尼斯-伦巴第王国、那不勒斯和西西里王国以及教皇国也均派代表列席了会议,并参与了有关部分的讨论。

    会议上,各国代表以英德在战前达成的谅解备忘录为基础展开了利益分配的谈判。

    德国的会议代表,外交国务秘书比洛表示,由于战争进程十分简短,翁贝托国王在还拥有强大舰队以及相当陆军力量的时候便果断放弃抵抗,因此,皮埃蒙特王室应当被保留,撒丁岛亦不应交由法国。

    这一看法得到英国和奥地利代表的支持,法国、以及作为法国盟友的俄国虽然反对,但是经过几次辩论后,塔列郎最终放弃了他在三国维也纳草约中提出的这一要求。

    由于直到战争结束,法国陆军主力还被阻止在阿尔卑斯山以外,在**登陆的两个师的部队也被驻守于皮埃蒙特的几个精锐意大利步兵师所阻,没有发挥太大的作用。

    所以,纵观整个战局,迫使意大利投降的决定性战果都是德军的功劳,法军的功劳除了吸引了部分意大利陆军外,便再无其他。

    联军的决定性战果,一个是来自于德军在伦巴第的突破,北路德军先后占领了米兰、帕尔马等城市从外线对波河意军形成包围;另一个是来自于意大利海军内部的叛乱——这同样是由于德军对威尼斯的进攻所引发。

    经过一整天的争吵,塔列郎代表法国撤销了原本的要求,不过他希望法国在其他方面获得一定的补偿。

    当最为重大的政治问题得到解决,剩下的事情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