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90德意志霸权之路-第25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布莱希罗德不明底牌的情况下,自然感到一丝紧张。
于是,他派自己的副手到汉泽曼那里探探口风:“汉泽曼先生,您早晨看报纸了吗,乌干达的冲突真不是个好消息。我听说英国政府已经对乌干达问题态度十分强硬,要求我国把该地区拱手相送,否则就要提高我国输英商品的关税。”
布莱希罗德的副手一边说,一边暗中观察汉泽曼的神色,只可惜汉泽曼就像一个木头人一样,什么表情没有。
等布莱希罗德的副手说完话后,汉泽曼才打了个哈欠,揉揉眼睛道:“这件事我也已经知道,所以我才想着乘着大多数还不知道,赶紧把股价托起来,否则后天结算,岂不是又会被你们敲竹杠了吗?”
汉泽曼说完后狡黠的笑了笑,弄得布莱希罗德更是无法判断真假。
经过一番权衡,布莱希罗德还是下达了继续卖空的指令。
同一时间,柏林皇宫。
赫伯特正在向威廉做出最后的抗辩:“陛下,按照英国人的要求,我们不仅要退出乌干达,还要退出赞比西河下游地区,那是古代传说中遍地黄金的地方,难道也要交给英国人吗?”
“如果英国人要什么,我们就给什么,那么还要你们干什么呢?按照英国人的要求,乌干达可以给他们,但赞比西河下游地区还是需要力争的,如果我们必须放弃的话,也应该尝试在其他地区获得一些补偿。你能明白我的意思吗?”威廉平静的说道。
“乌干达是我国唯一能威胁到英国核心利益的所在,如果就这样放弃,我们在欧洲大国中的颜面何在?在刚刚结束的殖民宣传活动中,公众都了解了我国在非洲的开拓和成就,可仅仅几天时间,我们便要失去宝贵的乌干达,世界第一大河的源头,当见诸报端的时候,公众将作何想,陛下在人民心目中的地位又会受到怎样的伤害?”
赫伯特一连串的提问,一句比一句犀利,显然是心中大急之下,已经顾不得那么多礼仪了。
“够了,这是我的最终决定,你无需质疑。”威廉掷地有声的说道,丝毫没有任何犹豫。
“陛下,请恕我无法在此问题上同意您的看法。不过,我会严格执行您的决定。”赫伯特见威廉心意已决,便不再坚持,不过还是象征性的保持了他作为帝国官员的独立性。
在给赫伯特的命令文件上,谢林首相十分光棍的附属上自己的名字,最后时刻,荷尔斯泰因也署名表示同意。威廉让谢林成为帝国首相的价值在此刻尽显无遗,如果换成性格较强的首相,一定会更加尊重外交部官员的意见,未必会那么利索的附属签名。在如此紧要的关头,如果多耽搁那么一两天,威廉的计划就会全盘落空了。
看着谢林首相以专注严谨的表情,仔细看完文件后签上他的大名,威廉露出满意的微笑。
当日,当德国外交部的回函传到英国后,各大报纸迅速获悉了这一万众关注的外交事件的最新进展。
索尔斯伯里首相更是喜出望外,议会中那些质疑他对德国过于友好的议员们立刻哑口无言。
对政治参与热情极高的伦敦民众在通过《泰晤士报》获悉了德国屈服的消息后,更是走上街头加以庆祝。乌干达是埃及的命门,埃及则是苏伊士运河的钥匙,苏伊士运河则是连接帝国和印度的通道,哪怕是一个年轻的纺纱厂女工,有谁会不晓得印度对于英国的价值呢?
德国少数几家消息灵通的报纸也在第二天刊发了回函的消息,不过大多采取了冷处理的办法,因为在他们看来,这是德国屈辱的退让。毕竟,英德在乌干达的冲突无论谁先动手,但德国的损失比英国严重的多,这是不争的事实。彼得斯博士的武装队两死两伤,而英国人只有两人受伤。
在新闻管制严格的德国,任何大肆渲染对国家不利的言论轻则停刊,重则坐牢,这是俾斯麦首相很早以前就定下的规矩,至今没有改变。
不过,《柏林每日电讯》还是委婉批评了政府的态度过于软弱,该报的政治评论员把全部火力投向了荷尔斯泰因,在外界看来,作为外交部枢秘顾问的荷尔斯泰因是俾斯麦去世后德国外交政策的权威,加上他又是有名的亲英派,因此这种对英国维诺是从的政策只能出自他手。
好在荷尔斯泰因并不介意做威廉的替罪羊,虽然他不主张马上答应英国的要求,但从英德关系的长远发展考虑,他倒是乐于见到威廉对英国善意的让步。
此时的德国工人阶层和普通农民对国家外交事务普遍不太关心,务实的柏林公众也远不如伦敦的英国人喜欢关注国家大事,因此,此事在民众中造成的影响十分有限。
由于在乌干达的退让可以换回英国在贸易上不提高关税的承诺,因此经济界倒是普遍欢迎德国外交部的决策,反应在股票市场自然是大量的中小投资者加码买入那些质优价廉的股票,比如德意志银行。
当日的柏林交易所,布莱希罗德就像斗败的公鸡,开始寻求和德意志银行以及贴现公司的妥协。因为随着结算日期的临近,大量做空的中小投资者开始平仓,这就进一步促使了股价的上涨。此时,再依靠空手套白狼的手段和汉泽曼周旋已经没有任何意义了,因为场中剩下的大部分都是“内部人士”,双方如果想玩数字游戏,甚至可以玩到天上去,方正到最后一方拿出不钱,而另一方也交不出货。这就如同两个贼在一起,想的只能是如何分赃,如果任何一方想打破潜规则,另一方就会报警,大不了来个鱼死网破。
但这一次,汉泽曼显然不想再遵守潜规则了,因为“警察”不仅已经知道,而且还想要拿大头。
……………………
作者要外出几天时间,所差的章节,回来后一并补上。
第三十八章 第二密室
5月15日,交割日的当天上午,柏林警察局出动200名武装警察,包围了柏林证券交易所,以雷霆之势把布莱希罗德企及手下全部带走。逮捕令上的逮捕理由是,布莱希罗德涉嫌巨额偷漏税。
布莱希罗德被带走后,贴现公司在第一时间开出巨额多头合约,德意志银行股价也紧跟着大幅飙升。由于市场缺少了做空力量,所以德意志银行5月合约价格迅速升到了18马克高位,下午开盘后,隶属于贴现公司的柏林交易所副所长直接宣布,布莱希罗德保证金账户因未能追加资金,其所持合约将全部按照交易所规定,强行平仓。
柏林交易所所长两年轮换一次,分别由两大股东贴现公司和布莱希罗德银行轮流chayexs。。chayexs。推荐担任。
此时的交易所所长——布莱希罗德的亲信——已经作为“事件知情人”被柏林警察局带走,所以,隶属于贴现公司一方的副所长便代行所长的权力,宣布布莱希罗德爆仓并下令强制平仓其全部空头合约。
这就意味着,布莱希罗德的保证金账户上高达1。5亿马克的名义资产,将会损失殆尽。
贴现公司作为交易所的实际管理人自然是近水楼台先得月,尤其是在爆仓这种非常规事件中,可以很方便的暗地更改一些数据,轻松把自己应得的份额从8000万马克提高到1亿马克。德意志银行等其他多方主力分到了剩余的5000万马克。
在布莱希罗德事件发生后的第一时间,法兰克福交易所的沙夫豪森银行等数家犹太私人英航火速在稍高的价位平仓了解,所以损失较为轻微,总数不到3000万马克,不过这也足够这些私人银行们伤筋动骨了。
德累斯顿银行和达姆施塔特银行主要是在现货市场配合出击,所以并没有实质性损失,不过他们在11马克一线抛出的德意志银行股票现今已经涨到了17马克左右,属于严重踏空。
汉泽曼和亨舍尔看着公司账面上一天之间便多出了1亿马克的巨款,喜上眉梢,不过汉泽曼心里清楚,这些钱中至少有一多半不是自己的。按照当日他对威廉的承诺,事成之后,他要以威廉的名义从阿根廷买下不少于15万平方公里土地,所用资金则全部由贴现公司支付。
西门子男爵虽然并没有和威廉做出约定,但德意志银行主席在了解了事件经过尤其是贴现公司的情况后,还是划出2000万马克的盈利存入以王室的名义在该行开设的账户上。
由于爆仓属于突发**件,银行通过调整自有资金和委托资金之间的持仓结构,可以轻松把利润划转出去,所以拿出2000万马克的盈利并不是很困难的事情,更何况德意志银行盈利的大头是在股票现货市场,他们吃进的高达两亿马克的各类股票,预计未来一段时间内至少有30%的涨幅。
两天后,当听着汉泽曼和西门子的汇报,威廉终于露出了灿烂的笑容。迎着和煦的阳光,威廉伸伸懒腰,自己的心血和付出终于没有白费:金融市场从濒临崩溃到迅速好转,广大公众投资者对德国经济再次充满信心,布莱希罗德作为万恶的英帝国主义势力的排头兵被彻底打倒,威廉本人更是从这次事件中分到了高达8000万马克的红利。
不过事情到此还不算完,柏林警方逮捕布莱希罗德企及手下后连夜审讯,但连审三天都没有审出任何有价值的信息,不仅偷税漏税的事情毫无眉目,就连提前半月大举做空股市布莱希罗德都能很好的自圆其说,按照他的说法,他是从伦敦出版的一份不出名的英国报纸上获得了英国方面有可能提高德国商品关税的消息。
柏林警方为此专门赶赴伦敦查阅了当日的报纸,果然有这则消息,而且无论文章论述还是报道出处都还称得上客观公正。
山穷水尽之际,法兰克福警方却传来了决定性的好消息。
按照威廉之前的口谕,普鲁士警察署总监魏特曼命令法兰克福警察局严密搜索了布莱希罗德在法兰克福的住宅,但上百名警察占据了这座偌大的公寓后,连搜两天都毫无结果。这时,警察局长分别传唤了公寓内的工作人员,许下重诺,最后还是布莱希罗德的管家经不起100万马克的赏金诱惑,向警方透露了地下室的真正秘密。
布莱希罗德的公寓最早是由罗斯柴尔德家族购买的,法兰克福是这个家族的诞生地。公寓的后面是个面积不大,但布置优雅的后院,这种建筑形式在德国很是少见。
庭院里有一个小小的花坛,院里盖了一间木棚,既充储藏室、杂物室,又是孩子们的游戏屋。
公寓的第一个地下室设在一楼至二楼的楼梯间的地下,门口被伪装成一个碗柜,只要按一下碗柜右边墙上的一个按钮,碗柜就会自动旋转,露出通往地下的石梯,这种设计在欧洲家庭中比较普遍。地下室铺着油毡,里面有一个多宝格式的账台,整整齐齐地放着布莱希罗德的生意账。另外还有一个笨重的、奇大无比的铁制保险柜。
但谁都想不到,这个地下室里的账本是假账,保险柜里也只存放了小部分钱财。这个地下室的存在,是为了掩护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