谁来拯救美国-第17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场信心。此时的美联储依然认为形势可控。直到房利美和房地美危机、雷曼破产以及美林被收购等系列性事件发生,美国政府才真正地认识到了因次贷危机引发的金融动荡的严峻形势。
2008年9月7日,美国政府宣布接管“两房”,美财长保尔森无奈地表示,房利美和房地美规模太大,与美国金融体系交织过于紧密,任何一家破产都会导致国内甚至全球的金融市场极大动荡。至此,美国政府大规模救市举动开始,但为时已晚。
以此为背景,整个行业都感到了风险的大面积降临已不可避免,相关衍生品的市场流动性快速下降。同时,由于欧洲金融公司也持有大量次贷和其衍生品,这种恐慌迅速波及到了欧洲并扩散到全球,直至今天的全球性经济灾难。
所以,刚刚当选的新一届美国总统奥巴马也不得不批评说:监管部门的失职与政策上的失误间接地促发了次贷危机的大规模爆发;而另一位共和党总统参选人麦凯恩更是尖锐地指责说,美国证交会主席没有监管好华尔街。
除此之外,还有一个角色罪不可赦——美国的信用评级机构。
如前文所述,金融衍生品的发展,虽然有利于资金使用效率的提高,但其定价和交易则有赖于准确的市场评价。当市场评级机构这一环节出现问题的时候,信任危机也便随之开始了。更何况全球投资者正是出于对美国三大信用评级机构的信任,才放心大肆购买次贷相关产品的。
自从2000年美国大规模发行次级抵押债券以来,各评级机构就一直给予最高信用评级。而在2008年7月以后,同样是它们又大范围调低几乎全部次级债券的评级。仅在7月10日一天,穆迪就调低了超过400种此类证券的评级。这种做法极大地打击了投资者的信心,也成为全球范围内投资者恐慌的直接诱因。因为,刚才还同美国国债相同级别的3A级证券,已在一夜之间变成为投资者手中的垃圾了。
事实上,美国上述评级机构的收入主要来源于证券发行商,但它们的角色定位却是要对市场投资者负责。这种尴尬相信对于许多中国人来说,是没有想到的。因为美国一向自喻、甚至也被许多人认为是全球市场经济体的标杆。所以,如今才有越来越多的人们在指责,这些评级机构不切实际的评级以及次贷危机爆发后下降评级动作的迟缓,在一定程度上加大了次贷危机的强度,对这次全球性的金融危机起到了推波助澜的不光彩作用。
当然,一场“百年一遇”的全球性金融危机爆发的原因还有着其他的因素。而书写至此,笔者猛然想起了有一种较为大胆的质疑声音:一向精明、“打个喷嚏,世界就要感冒”的美联储,以及美国经济决策部门中那些从资本泥丸中一路横生出来的骄子们,面对这种危机开始酝酿的时候,是真的“聪明一世,糊涂一时”,还是有意地在进行某种所谓的“阴谋操作”?
但不管怎么说,华尔街的危机的确发生了,美国的金融霸权地位正在受到削弱,世界经济也普遍地感受到了阵阵寒气。而毋庸置疑的,正是美国人自己打开了华尔街那个“潘多拉盒子”!
书 包 网 txt小说上传分享
四、多米诺骨牌的倒掉(1)
没有人会对这样的说法存有异议——“9月15日可能是美国华尔街百年以来最为黑暗的一天”。就在这一天,富有传奇色彩并有着158年悠久历史的美国雷曼兄弟破产,成为美国华尔街金融危机全面爆发的一大标志。同日,美国总统布什不得不正式公开承认了美国金融危机的到来。
1.“雷曼”的前世今生
美国雷曼兄弟公司创立于1850年,它的英文全称是“Lehman Brothers Holdings”,是为全球公司、机构、政府和投资者的金融需求提供服务的一家全方位、多元化投资银行。截至倒闭时,公司的雇员人数达到12343人,员工持股比例达到30%,走过了158年的历史,是一家名副其实的“百年老店”。
雷曼兄弟环球总部设于美国纽约市,地区性总部则位于伦敦及东京,在世界各地设有办事处,在中国也拥有多项投资和众多业务活动,公司收入的近四成也都产生于美国本土之外。在世界著名的《财富》500强公司名录中,雷曼兄弟也长期在榜。
雷曼成立之初只是一家从事棉花(资讯,行情)交易的公司,后来业务进一步扩大,美国不少零售巨头如西尔斯百货等都曾经从雷曼公司获得融资,雷曼家族也因此成为富甲一方的望族。
创始人亨利·雷曼(Henry Lehman)原为卖牛商人之子。1844年23岁的亨利从德国巴伐利亚州的Rimpar市移民到美国,定居在阿拉巴马州的蒙哥马利,在那里开了一家名为“H。 Lehman”的干货商店。1847年,因伊曼纽尔·雷曼(Emanuel Lehman)的到来,商号更名为“H。 Lehman and Bro”。1850年,当家中最小的弟弟迈尔·雷曼(Mayer Lehman)也来到时,商号名称再次发生了变更,定名为“Lehman Brothers”。
19世纪50年代的美国南部地区,棉花是最重要的农产品之一。利用棉花的高市场价值,雷曼三兄弟开始定期接受由客户付款的原棉贸易,开始了棉花的二次商业贸易。几年之间,这项业务的增长就成为他们经营的主力项目。1855年,亨利因罹患黄热病过世后,另外两兄弟继续从事着农产品期货生意和经纪商业务。
1858年是雷曼兄弟公司有着纪念意义的一年。因众多因素,此时美国棉花贸易中心已由美国南方转移到了纽约。于是,雷曼在纽约市曼哈顿区自由大街119号开设了第一家分支机构的办事处,当年32岁的伊曼纽尔负责办事处业务。1862年遭逢美国内战,公司开始和一个名为约翰·杜尔的棉商合并,组建了雷曼杜尔公司(Lehman; Durr & Co。)。
美国内战结束后,雷曼公司开始为阿拉巴马州提供财务支持以协助重建,公司总部也最终搬到了1870年创建纽约棉花交易所的纽约市。1884年,伊曼纽尔设置了公司理事会,此时公司已在新兴市场从事着铁路债券业务,并开始进军金融咨询业务。到了1887年,雷曼公司加入了纽约证券交易所,1899年则开始首笔公开招股生意,为国际蒸汽泵公司招募优先股和普通股。
1906年对于雷曼公司来说,是又一个有着纪念意义的年份。这一年,在菲利普·雷曼的掌管下,雷曼公司与高盛公司合作,将西尔斯·罗巴克公司与通用雪茄公司上市。至此,雷曼兄弟公司才从一个贸易商真正转变成为证券发行公司。
随后的二十年间,差不多有上百家新公司的上市都由雷曼兄弟协助,其中多次又都是和高盛公司合作完成的。这些公司中就有:、May Department Stores pany、Gimbel Brothers, Inc。、、The Studebaker Corporation、the ,等等。
四、多米诺骨牌的倒掉(2)
1925年,在菲利普·雷曼儿子罗伯特·雷曼(昵称“波比”)接手担任公司领导后,雷曼公司在股票市场复苏时由于侧重于风险资本而度过了资本危机大萧条。1928年,公司搬到现在鼎鼎有名的威廉一街。
这期间,雷曼兄弟公司传统的家族性质开始发生变化。1924年,约翰·M·汉考克以首位非家庭成员身份加入进了雷曼兄弟公司。接着在1927年,门罗·C·古特曼和保罗·马祖尔也相继加盟其中。雷曼兄弟因此初具了现代企业的模型。
20世纪30年代,雷曼兄弟签署了第一电视制造商杜蒙的首次公开招股,并为美国广播公司(RCA)提供资金协助。这一时期,它也为快速增长的美国石油工业提供金融协助,其中就包括了哈利伯顿公司(Halliburton)和科麦奇公司(Kerr…McGee)。50年代,雷曼兄弟签署了数字设备公司的首次公开上市(IPO)。稍后,它又协助了康柏公司上市。
1969年,对于雷曼兄弟公司来说,更是一个有着特殊意义的年份。这一年,当罗伯特·雷曼去世后,雷曼兄弟公司中已没有了任何一位雷曼家族成员在任职了。这给公司留下了领导真空。再加上美国当时不景气的经济状况,雷曼公司的发展也进入了一个困难时期。直到1973年,贝尔豪威尔公司主席和首席执行官皮特·彼得森受聘雷曼,公司才开始得到了挽救。此后的一段时间,雷曼一直稳健地发展着。
20世纪80年代后,雷曼内部发生了稳健派和冒险派之争。以交易员为主的稳健派主张坚持其传统的交易和证券承销业务,以保证公司的稳步发展;而以银行家为代表的冒险派却提出要大胆利用公司资本积极进取,以谋求高收益和快速发展。1983年,两派之争开始公开化,最终导致公司分裂。次年,雷曼就被美国运通收购了。
随后,冒险派代表人物史蒂夫·施瓦兹曼和彼得森出走,并创立了后来鼎鼎有名的私募股权基金公司——黑石集团。而当时一直默默无闻的富尔德却留了下来,并在雷曼以后的重起中发挥了关键性的作用。对于富尔德来说,雷曼被收购的经历是刻骨铭心的。当年虽然他极力反对,但弱肉强食是商界的铁律,雷曼也不能幸免。
通过收购雷曼打造金融超市航母的梦想,还是在美国运通的运作中幻灭了。10年后,雷曼重获自由,伏守多年的富尔德等来了属于自己的腾空机会。
不过,富尔德接手的雷曼已经满目疮痍,甚至连资本金也有不足,充其量只能算是一家二线甚至三线公司。1994年雷曼上市时,其年利润仅有7500万美元,股本回报率只有可怜的。
此时的雷曼像极了一个被人歧视的小个子,对他虎视端端的却有着众多的华尔街巨鳄。重掌大权的富尔德唯一的目标,就是如何改变雷曼积贫积弱的局面。回首1980年代的内部斗争,富尔德虽然站在了稳健派一边,然而被收购的残酷现实如同宣告了稳健路线的破产。正是在这种令人心痛的背景下,富尔德决定改弦易辙,转向了积极的冒险。
于是,富尔德改变了雷曼以往依赖固定收入的交易业务的局面,大举扩展投行业务。这一过程持续到此次次贷危机暴发前的2006年。当时的雷曼,资产管理、经纪服务、并购和证券承销等业务已占其营业收入的44%。而富尔德的适时转变,也迎合了美国整体经济形势的大环境变化。 电子书 分享网站
四、多米诺骨牌的倒掉(3)
在美国房地产泡沫高峰的2005年,雷曼的营业收入达到了320亿美元,利润32亿美元,股本回报率高达。而从2003年到2007年期间,雷曼的利润更是达到了160亿美元。如果再往回看过去10年,雷曼的股价年均上涨达到了29%,其他主要券商只能望其项背。此时的富尔德真正地成为了华尔街上的明星CEO。
2.倒掉“雷曼”祭奠了谁
可惜的是,2006年开始了美国财政金融大走向被迫开始转向,整体经济形势也随之发生出人意料的变化。正是这种变化,让雷曼显现出了自身不可治愈的软肋。
一位美国分析师指出,如果能够看看雷曼的资产负债表,谁都能发现在它8000亿美元的资产负债表中,资产净值大约只有250亿美元。更为可怕的,就是雷曼面临着抵押贷款关联证券贬值和衍生品业务损失的巨大风险。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