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鸟电子书 > 都市言情电子书 > 中学生科普知识图文百科 >

第8部分

中学生科普知识图文百科-第8部分

小说: 中学生科普知识图文百科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动物的冬眠受自然条件影响最大。外界刺激越多,内部本能的适应能力越强。首先,外界温度对动物冬眠有重要影响。当周围环境温度在5℃~10℃时,最宜引起冬眠。其次,食物的缺乏是促成冬眠的因素。对于鸟类,一般只要限制食物或者是让它饥饿,它就会立即*昏睡状态。再次,光也是引起冬眠的重要外界条件。如果光线时间减少或昏暗时,动物便很快开始冬眠。

    从根本上说,动物要度过冬眠,取决其两种适应的能力。其一是适应物质变化的全部过程,能在温度极低下度过来,并能迅速地复苏。其二是必须有很高的制造热量能力。一种是抖动肌肉生热;另一种是通过化学热调节器发挥作用。

    冬眠动物有一种特有的组织——褐色脂肪组织。它从颈部延至脊髓,具有产生热量、保护动物安全过冬的能力。这一组织在冬天会慢慢地被消耗掉,到第二年夏天和秋天时又重新制造出来。

    大象的报复心里

    动物和人一样,也是有情感的。既然有情感,当然也会报复。

    第一,金丝猴王的复仇。

    在重庆动物园里,曾有一只金丝猴王,脾气暴躁,动不动就抓咬饲养员。有一次,饲养员为了惩罚它,就拿起竹条,在它的屁股上狠狠抽了几下。过了几天,这位饲养员调走了。半年以后,他回到动物园看望饲养过金丝猴时,意想不到的事发生了,猴王从人群里认出了他,想报复又找不到东西,于是就拿下一个粪团,向饲养员的头上扔去。猴粪弄了他一脸,叫人哭笑不得,金丝猴王却得意极了。

    第二,野生大象的复仇。

    在云南西双版纳,一猎人正瞄准一猎物准备射击时,突然传来一声怒吼。回头一看,只见一头大象正向他走来。这头大象正是他前几天没打中的那头大象,它这是复仇来了。猎人慌忙调转枪口向大象射击,心里发慌,没有打中。大象愤怒地向他飞奔过来。猎人转身就跑,不料被野藤绊了个跟头,手里的猎枪也扔了出去。大象上去一脚就把猎枪踩断了,用鼻子卷起来抛得老远。最后,大象把猎人逼到了山崖边,然后扬起鼻子,将他卷起来抛了出去,猎人被摔死在悬崖底下。

    第三,母象的复仇。

    在西双版纳刮风寨,一头母象带着一头小象到河里洗澡时,被寨子里的几个猎人发现了,他们端起猎枪就打。可怜的小象刚爬上河岸,就被打倒了。母象被激怒了。两天后,这头母象带着十几头大象复仇来了。象群冲进刮风寨时,寨子里的青壮年人都到山上干活去了,留在家里的老人和孩子只好四处逃命,大象也不追赶,却把寨子里的竹楼拱了个天翻地覆,然后大摇大摆地走进森林。

    动物的报复心理是怎样产生的呢?它们的报复行为又怎么解释呢?对此,现在还没有一个圆满的解释,还有待于科学家们继续研究和探讨。

    海绵是再生之王

    海绵是最原始的多细胞动物,因其身体比较柔软,所以称为海绵。它们象泡沫塑料一样,全身千“窗”百孔,所以又称之为多孔动物。每一个小孔都是它们的“嘴巴”,海水从这些孔洞*海绵,水在流经海绵体内时给海绵带来了丰富的食物和氧气,海绵代谢过程中产生的废物也随水流冲出体外。

    使人惊讶的是海绵的再生能力。众所周知,海参为了御敌把肚肠吐出之后,不久能重新生出新的肚肠。海星被人撕成碎块抛入海中后,不久每个碎块又能重新长出失去的部分,形成若干个完整的海星。它们的再生本领可算是很强的了。但是海绵的再生本领还要胜过它们一筹。若把海绵切成许许多多的块,抛入海中,非但不能损伤它们的生命,相反它们中的每一块都能独立生活,并逐渐长大形成一个新海绵。这还不算,即使把海绵捣烂过筛,再混合起来,在良好的条件下,只需几天的时间就可重新组成小海绵个体。

    地震前动物的异常反应

    唐山大地震爆发前,有很多动物表现异常的现象:

    成百只黄鼠狼倾巢而出,大范围转移;10多只黄鼠狼围着一棵核桃树打转,当场被打死5只;黄鼠狼不停地嚎叫;大老鼠叼着小老鼠跑,小老鼠依次咬着尾巴,排成一串跟着;地震前一两小时,一农户家的二三百只鸽子全部飞出窝;当夜临震前,有户人家养的狗,就是不让主人睡觉,主人睡它就去咬,主人把它打跑后刚躺下,它又进去咬,如此反复直至大地震就发生……

    专家学者通过对这些动物异常现象的分析发现,动物有异常表现的区域分布是有一定规律的。譬如,在地震断裂带的交叉点、两端和某些地下通道的出口处,动物的异常表现特别强烈。

    其实,据史料记载,早在公元前373年,人们就注意到在希腊何卡伊地震前5天,该地区成群的家鼠、黄鼠狼等动物纷纷逃离洞穴,四处流窜。

    那么,地震前动物为什么会有异常反应呢?

    这个问题至今还没有一个十分圆满的答案,有待于进一步研究。不过可以肯定的是,临震前,岩石发生剧烈的物理和化学变化,同时发出声、光、电、磁和热等物理现象,而动物具有接受某种信号的感觉器官,于是收到这些异常信号,并作出异常的反应。

    既然震前动物会有异常反应,那么就可以利用震前动物的异常反应来预报地震。

    据记载,1739年,我国宁夏居民曾根据狗狂吠及井水变浑等现象,成功地预报了一次地震。这可能是世界上最早根据动物异常现象预报地震的实例。

    当然,由于天气变化、季节更替、环境变化、饲养方式不当、体内*变化以及疾病等,都可能引起动物的异常反应。

    因此,利用动物异常表现来预报地震并不是那么简单的,只有综合了各种情况,对动物的异常表现作深入的分析,才可能得出比较确切的结论。

    天气“晴雨”动物先知晓

    1787年,法国拿破仑的军队攻破荷军防线,长驱直入。面对势不可挡的敌军,荷兰人开启了各条运河的水闸,掘开水坝,用洪水阻挡法军的进攻。汹涌的洪水将法军围困在一个“孤岛”上,使拿破仑的军队陷入困境。这时,一名法国士兵发现一只蜘蛛在不停地往自己身上缠丝。面对这一奇特现象,这位士兵认为:蜘蛛肯定是因为怕冷才往自己身上缠丝的,说明寒潮很快就要来临。指挥官听说后,立即向法军统帅皮舍格柳(拿破仑的老师)报告。皮舍格柳当机立断,立即下达停止撤退的命令。不久,寒潮果然来临,一夜之间,江河封冻。法军绝处逢生,士气大振,迅速踏冰越过瓦尔河,经过激战,终于古领了荷兰军事要塞乌德勒支城。从此,蜘蛛具有预测天气的本领为人所知。

    为什么许多动物会预报天气呢?这是因为自然环境非常严酷,动物为了求得生存繁衍,在几亿年的进化过程中,对天气变化逐步形成了一种本能的反应,能在天气发生变化之前便有所感觉并采取保护措施。而人类正是通过对动物的长期观察才认识到:动物在不同时间里的各种表现,预示着某种天气将会出现。

    在自然界中,有许多动物能对未来的天气做出较为准确的预报。据不完全统计,具有这种“特异功能”的动物有600多种。

    “蜘蛛收网,有雨不过晌;蜘蛛织网,天气变晴朗。”蜘蛛忙于织网,预示天气晴好;蜘蛛若躲在角落里不动,表明12小时内将有大风雨出现。原来,蜘蛛腹部的后端有6个吐丝器,吐丝有1000多个小孔。降雨前,空气湿度增大,潮湿的空气将吐丝器“堵住”,吐丝器就会发出警报:“天要下雨!”于是,蜘蛛就躲藏起来。当天气转晴时,空气湿度缓缓下降,吐丝器会及时通知蜘蛛:“天要晴了,快醒醒吧!”这时,蜘蛛会伸伸懒腰,然后又开始编织新网捕捉食物。

    “蜜蜂出巢天气晴”;“蜜蜂不出工,大雨要降临。”在晴朗的天气里,花蕊易散发出香气,分泌出甜汁。蜜蜂便起早贪黑,忙碌于百花丛中。蜜蜂若集体呆在巢中歇息,就意味着气压降低,空气湿度增大,天气将要变坏。蜜蜂还能准确地估算出几分钟后将有大雨,而抓紧时间采蜜,并及时安全地返回蜂巢。秋天,蜂巢入口如果开得很大,预示暖冬将要来临。

    “蚂蚁垒窝要落雨。”蚂蚁在雷雨来临前要封闭蚁穴入口;蚂蚁若将蚁穴搬迁到树上,预示将有大暴雨出现。秋天,蚂蚁若将蚁穴造得很高,便是寒冬即将到来的征兆。

    “雨中闻蝉叫,预告晴天到”;“蝉声长鸣转晴,短鸣有雨”;“知了鸣,天放晴”。蝉的胸和第一腹节之间有发声器。有人把蝉鸣声录音复制并绘制出音频曲线,再与气象站的毛发湿度计自动记录曲线相比较,发现蝉对湿度的变化十分敏感。烈日当午,群蝉齐鸣,那悠扬的蝉声跃上高频区,此时正是空气湿度下降时段;当湿度增大时,蝉的声音会变得低沉,鸣叫次数明显减少。

    蟋蟀在晚间高歌,第二天肯定是个阳光明媚的好天气。蜻蜓飞得高而平稳,则预示着晴天;若是上下翻飞、成群乱窜,甚至闯入室内,几小时后暴雨就会来临。

    青蛙是人们熟知的“晴雨表”。青蛙总是趴在岸上高处捕食昆虫,说明天气晴朗干燥,近日无雨;青蛙如果钻进水中不出来,或者隐蔽在植物下面,预示将有阴雨天气。这是因为昆虫晴天时高飞、阴天时则贴近水面飞行的缘故。“青蛙哑叫,雷雨前兆。”青蛙是用振动声带鸣叫的动物。雄蛙除振动声带外,在咽喉两侧还有一对外声囊鸣鸣叫时鼓出两个大气囊,使得声音更加洪亮。晴天时,青蛙一连要“咯!咯!咯!”地叫3声以上,稍停几秒钟以后再叫,声音洪亮而清晰。但在雷雨来临之前,青蛙叫声就显得有些嘶哑,而且一般叫两声就停下来,休息几秒钟后再叫。音量很不均匀,第一声大,第二声小。

    “雨蛙叫,大雨到。”雨蛙大多数为绿色,脚趾上有圆形吸盘,能爬到树上和玉米、高梁等高秆作物上捕食。晴天,雨蛙一般躲在树下阴凉的草丛中或潮湿的土穴里。只有在大雨、暴雨将要来临,空气湿度增大时,它才出来捕食,并且会发出小鸡一般的叫声。

    “癞*出洞,下雨靠得住。”癞*是两栖动物,它的肺呼吸功能弱,还要靠皮肤来帮助呼吸,因此需要经常保持皮肤湿润。癞*很怕阳光和干燥天气,喜欢阴凉和潮湿的环境,所以,天晴时总是躲藏在阴暗潮湿的洞穴里,到晚上才出来活动。只有在天空阴云密布快要下雨时,癞*才会在白天爬出来寻找食物。

    泥鳅若在水中上下翻腾,焦躁不安,使水面冒出很多气泡时,则表明气压低,预示不久将下雨或刮偏北风;反之,泥鳅若静栖水底,则说明水中氧气充足。气压较高,未来天气晴好。

    当乌龟把脖子伸得长长的露出水面时,说明气压低,水中含氧少,第二天有雨;若乌龟把脖子缩进体内并栖息在水底,则次日无雨。

    观察动物的生活习性如同观赏奇花异草一样,不仅能够培养我们的观察能力、丰富我们的知识、增添生活的乐趣,而且还会使我们更加热爱大自然,保护自然。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