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鸟电子书 > 都市言情电子书 > 中学生科普知识图文百科 >

第33部分

中学生科普知识图文百科-第33部分

小说: 中学生科普知识图文百科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个像模像样的男子汉,那种心情,是既神秘,又新奇,也兴奋。

    这时,得摆好红漆八仙桌,八仙桌上摆满了供品,再把公婆神、“花公”神、“花妈”神请来供在龛上,并跪下口中念念有词,进行祷告。

    “香汤沐浴”完毕,母亲就让孩子“更衣”。其中穿红皮木屐,贴肚脐眼处要围上新肚兜的古俗是免不了的。穿带完毕,就在母亲的引导下跪拜公婆神,而后再拜花公花妈。在跪拜过程中,看到桌上供品,除了潮人敬神必备一些鱼肉、牲体外,八仙桌中间摆着一只大公鸡,这只大公鸡身上其他部位的毛都拔光了,唯有鸡头上留下一撮茸毛,很是惹眼。

    拜过公婆神、花公花妈神,*仪式就告一段落,终于可以坐下来用餐,该请的亲族已坐了一桌,大家围坐一起,吃菜喝酒,为庆“*”。十五岁第一次成了宴席主人,不管胃口如何,桌上有两样供品是宴席主人所必须吃的,就是吃清蒸青鱼,潮汕人叫“乌鱼”,乌鱼肉可以不吃,但乌鱼脐必须吃,因为它很像男性*器的部分,潮人叫“鱼术”,必定得吃。再就是那只留下一撮茸毛的公鸡,最好整个鸡头吞下去,再不济也要意思意思咬几口。吃“鱼术”、咬“公鸡头”,其用意是希望男孩子长大之后能做个真正的“男人”,更希望长大之后,“宁为鸡头,勿当牛后”。男孩子用公鸡,如是女孩子则用母鸡,母鸡能下蛋。咬了鸡头,吞下“鱼术”,母亲就将行仪式时焚化的纸、香灰连同香炉一起丢弃野外,算是真正告别童年,*礼仪式原则上全部完成。

    说是“原则上”,是因为对当事人来说还有“尾声”,这一天,他必须躲在自己房里,不得外出,更不得和小孩子玩耍。有的人家更讲究,其母亲会为他买来一只猪肚子,煮熟了他躲在门后独自享用。此俗也有说法,叫“换肠肚”。

    潮人为何将*礼称为“出花园”?其意是花公花妈是保佑小孩子平安的神,未成年的男女可以在花公花*园子里过着天真无邪的童年生活,到了十五岁,应该走出花园,承担*的责任。这是人生的一个分水岭,所以出花园仪式要办得隆重认真。

    至于公婆神原型是谁?说法不一,有说是唐朝汾阳郡主郭子仪夫妇,有说是周文王夫妇。总之皆取其多子之意——郭子仪有八子八女,周文王有子九十九个……。

    中国的祝寿礼仪

    生日,是每个人的节日,而其他节日都是大家的。孩子们特别爱过生日。过生日,就能吃到香甜可口的生日蛋糕,收到各种各样的生日礼物。也许很多孩子不知道,吃蛋糕、吹蜡烛原是从西方传来的风俗。

    那么,中国传统的过生日是怎么过的呢?按中国的传统习惯,孩童和年轻人的生日称为“过生日”或“做生日”,而对老年人则称“做寿”、“庆寿”、“贺寿”。一般来说,逢十的生日,如十岁、二十岁,是比较重要的生日,要办得格外隆重一些,而每年一次的生日则简单一点,一般不请客,就在家里自己庆贺一下。

    西方人过生日的传统是吃蛋糕,而中国人的传统是吃面。唐人笔记里有这么个故事:唐玄宗当上皇帝后,渐渐冷落了自己的患难之妻王皇后。有一天,王皇后用一件过去的事情来提醒唐玄宗:“你忘了当年我脱下新背心去换了一斗面粉,为你做面条过生日的事吗?”从这个故事可以看出,生日吃面条的风俗最迟在唐代就已经流行于世了。面条,细白而绵长,可象征长寿。所以这个风俗一直流传至今。

    中国是个尊重老年人的国家,为老年人庆寿诞是很重要的事。一般五十岁以上过生日便称作“寿”,特别是以十为整数的寿诞(俗称“整寿”),更是倍受重视,格外隆重。

    民间有不少关于做寿的禁忌。比如,不少地方有“男不做十,女不做九”的习俗,因为在吴语方言中,“十”与“贼”,“九”与“鸠”谐音,鸠为凶悍之鸟。也就是说,男不可做“贼”,女不可为“鸠”。另外,民间还普遍流行七十三岁、八十四岁为不吉之年的说法。俗话说,“七十三,八十四,阎王不请自己去”,“七十三,八十四,阎王请你商量事”,意思都是说这两个岁数是人生的一大关口。据说这种习俗与孔子、孟子这两位圣人的终年有关。相传孔子是七十三岁死的,孟子是八十四岁死的,既然连圣人都过不了这两关,那么一般老百姓就更不用提了。

    给老人和长辈做寿,一般都由子孙出面张罗。正逢寿诞的老人称为“寿星”、“老寿星”或“寿翁”。按旧时习惯,做寿这天,亲戚、晚辈、世交故友都要携礼前往祝寿。传统的寿礼有寿幛、寿联、寿烛、寿桃、寿面、寿糕等。寿幛、寿联是上面写着祝贺、吉庆话语的丝帛长轴。常用的吉庆语有“福如东海长流水,寿比南山不老松”之类。

    祝寿仪式习惯在中堂举行,堂上挂一个大大的“寿”字,两旁挂上寿联,四周陈列亲友馈赠的寿幛、寿联,香案上摆满寿桃、寿糕、寿烛等寿礼,堂内张灯结彩,红烛高照。寿星坐正中,接受亲友、晚辈的祝贺、叩拜。拜寿仪式结束后,摆筵设席招待来宾,最后一道必是寿面。在江南一带,吃寿面时,各人要从自己碗里先挑出数根面条,加到寿星碗里,这叫“添寿”。碗里面条不能盛得太满,因为“满寿”为不吉,“满”即意味着“尽”和“终”。

    传统做寿少不了面做的寿桃,桃子当然不是一年四季都有的,于是用面粉来做寿桃便相沿成俗。

    旧时民间还有“借寿”之俗。人们认为寿命虽本在天,但寿命也像钱财一样可以出借。要是家人生了病,医治无效,便认为寿期已到,这时若有人借寿给他,便可能延长寿命。于是,子女、至亲就斋戒沐浴,亲往宗庙拜祷上苍,表示自愿借寿给病人。俗传此举一定要完全出于自觉自愿,要是病家请托或他人说合,就不会灵验。如果病人偶然转危为安,大家便认为上天的神祗已同意借寿,于是便焚香许愿,祷谢上苍;如病人还是不行了,自愿出借寿数的人也要祷告上天,以取消前愿,免得阎罗判官稀里糊涂,把寿数错给了别人。

    现代人无论是过生日,还是做寿,都基本上抛弃了过去的迷信观念,而是着意于庆贺一下,以表示长辈对晚辈的厚爱和晚辈对长辈的感激、孝敬之情。

    丧礼礼仪

    人生如同一场大戏,诞生礼是其序幕,婚礼是*,而丧礼呢,就好像是这场戏的最后一幕。

    中国自古就有“生有所养,死有所葬”的信条,自古以来就将丧事看做是家族的一件大事。汉族的丧葬礼仪在周代已初具规模,经过两千多年的发展演变,形成了一整套庞大而复杂的礼仪。这些礼仪,既体现出人们对死亡的理解和所持的态度,又反映了严格的社会等级制度,其中既融入了许多封建的迷信色彩,也折射出民族的文化心理特征。

    我国历史上曾出现过土葬、火葬、水葬、*、悬棺葬等多种丧葬形式,其中土葬是中原地区汉族最为通行的葬式,“入土为安”是古时人们的普遍观念。

    汉族传统的丧葬礼仪,大致有停尸、报丧、守灵、招魂、吊丧、殡仪(也称“入殓”、“大殓”)、出殡(也叫“送殡”、“出丧”、“送葬”)、安葬等程序,整个过程庄严肃穆,隆重气派。

    服丧期间人们穿戴的服饰也有不少规矩和讲究。现在中国农村办丧事,还常常可以看到披麻带孝的做法。一般老人去世了,其长子、长媳要带“重孝”。重孝的穿法是身着用麻布缝制的麻衣。这种麻衣剪裁时剪断的地方不滚边,让布毛头外露。穿上麻衣后,腰系稻草绳或白布条,头戴麻布帽,脚穿孝鞋,这是长子的穿法;长媳还要专梳一种头,头发梳成内外两圈,用一支玉簪把两圈头发穿起来,系上白头绳,一大一小拖在身后。

    披麻带孝,起源于中国古代的丧服制度。周代的《仪礼》中记载了一整套服丧礼制,后代的丧服制度,基本上都是根据《仪礼》拟订,只不过随着社会风尚的更替,稍有变化而已。古代丧服有“五服”之分。五服指斩衰、齐衰、大功、小功、缌麻五种服色,以表示不同的亲疏远近关系和哀痛程度。一般来说,越是亲近的亲人,丧服形式就越粗陋寒碜。五服作为一种传统丧服制度,在中国流行了几千年,现在随着社会的发展,这种习俗越来越少见了。

    现在城市里一般以佩戴黑纱表示对死者的哀悼,女司也可头插白花、披白纱。服装上也没有太严格的要求,一般以深色、素色来表达庄重、肃穆和哀悼之情。

    出殡是丧葬仪式的*。所谓“出殡”,就是把死者送往坟地安葬,丧家通常要请一位有相当组织能力而又通晓丧葬俗仪的人充任司仪,出殡礼仪都由他来指挥。开始出殡时,孝子在司仪指引下,行“起柩礼”,孝男孝女一律重孝,大哭跪拜、烧纸,离开灵堂,让棺木出门。出殡队伍的安排也很有讲究:灵柩前是孝帽、挽联、纸扎(金山银山、箱柜床铺、大型车马等),灵柩后是孝子、司仪、乐工和众多送葬的亲友,路上孝男孝女放声大哭,乐工的唢呐锣鼓响声喧天。灵柩上有的还带有棺罩,罩前系几条长长的白布,让孝男用手牵住,这叫“扯牵”,表示挽棺,孝女也在灵前行进。

    陕北地方出殡时同村人还在自家门前点火,俗称“打柴火”。出殡时,长男要头顶纸灰盆走在灵柩前,由其舅父搀扶。走到村外的十字路口,要把灰盆摔破,摔瓦盆者一定是长男,如长男已殁,则由次男继之,这象征着家产继承人的地位。到坟地后,孝男孝女跪在墓穴两侧恸哭,等乡亲们将棺材放入墓穴后,由主要的孝男孝女*墓穴,用纸擦拭棺木,这叫“封墓”。封墓后才能封墓口,并给墓上加土。随后,司仪引孝男孝女行“安葬礼”,再把带到墓地的纸扎全部焚化,并做最后一次祭奠。出殡仪式到此才算结束。

    “五四”新文化运动对传统的风俗习惯进行了猛烈的冲击。中国城市率先改革旧的丧葬习俗。一种新型丧葬礼仪逐渐形成,整个丧葬仪式就变得更为简洁,旧时的报丧被新式讣告所代替;旧时复杂的丧服礼制被身着素服、臂戴黑纱、胸佩白花的新式做法所取代;追悼会和向遗体告别仪式替代了以往冗长繁缛的人殓仪式;花篮和花圈替代了纸钱、锡箔,低回沉痛的哀乐代替了摧肝裂肺的哭丧。

    人生的最后一幕,在现代科学和现代文明的光辉映照下,呈现出越来越简洁明快的趋向,这是人类更为理智、更为成熟,也更富有人情味的表现。



………【第二节 趣味习俗】………

    长角苗跳花坡习俗

    在贵州崇山峻岭中,生活着苗族最神奇的一支“长角苗”,有人把这儿的苗族称为“生态博物馆”。和其他苗族一样,他们能歌善舞,喜欢芦笙和三眼箫,男女用对歌表达爱情。

    箐苗十二寨,每个寨子都有一个固定的山头。朵村(长角苗未婚女子)只能在自己寨子的山头,跑到别个寨子的山头就要挨打。只有朵有(长角苗未婚男子)想到哪个山头玩就到哪个山头玩。

    每年腊月二十六七,几个几个的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