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岛农场主-第5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蜜蜂的宅子就安放在百果园和菜地之间的山坡上,那可是一只据说是超标准的松木十六框大蜂箱,由石木匠亲手制作。
后来过了一段时间,这窝蜜蜂再次分蜂,根据需要。石木匠又制作了一个稍小一些的蜂箱,放在百果园南边的另一端。拥有了两窝蜜蜂,蜜的产量也增加了不少。
一般来说当前这个时节,蜜源枯竭,蜜蜂基本上都已经停止工作,待在蜂窝里休假,靠存货度日,等待来年的春天。
但云沙岛可不同,那两窝蜜蜂至今仍在辛勤忙碌,不得闲暇。原因也很明了,虽然岛上其它植物的花早已不存在,但那几块菜地和调料地由于享受着特殊待遇,在空间冰混合水的作用下,各种作物仍在重复着开花结果的循环过程。一直要等到真正入冬方才停歇。
再加上菜地和调料地从来不使用化肥与农药,没有污染,花粉的质量上乘,连锁传导之下,蜂蜜的品质自然也是一流。而在这样的环境中生活,野蜜蜂们个个身强体壮,体型硕大。
据喜子他们讲,这些野蜜蜂蜇人可比原先老家磨盘子村后山上的更厉害,石木匠就曾经亲身领教过,后果是至今再也不愿意靠近蜂箱。
既然如此,想来蜂毒的效力应该是很强大的。另外,正常工作中的蜜蜂相比那些在窝子里歇息,内循环减缓,处于半休眠状态的同类们来说,各方面的条件显然更符合治疗使用的要求。
希望这些天生就会制造甜蜜产品的小家伙们,能够给自己与晓佳妹子创造一回奇迹吧。江逸晨心中暗暗祈祷。
半个小时后,汽车抵达位于宏光南大街上的蓝海星工艺品店,停靠路边,二人分别推门下车。
许久没有来过这里了,江逸晨站在人行道边沿,上下打量这座至今已开张大半年的小铺子。
时值午餐时间,门口还不断有人进出,目光透过玻璃橱窗,里面身着一身笔挺工作制服的邱心怡正在与几位顾客交谈着什么。
蓝海星现在的状况还挺不错的嘛,看来局面早已打开。江逸晨想道。
苏晓佳走到近前,推开玻璃大门,并冲他招招手,二人前后脚进入店内。
“再便宜一点儿成不,四百八。我们可不是头一回到你这儿买东西,也算老客户了,怎么也得给点儿优惠啊。”
陈列架旁,一位烫着卷发的中年胖大妈开口压价,同时她胡萝卜一般的粗手指在一座十几公分高,色泽鲜亮、做工精致的贝雕摆件上轻轻摩挲。虽然表面竭力做出漫不经心的样子,但目光中流露出的喜爱之情只要注意观察便能捕捉到。
“大妈,对不住,真的不能再降,五百三已经非常优惠了,店里只有老客户才能拿到这个价格。这件贝雕选用的原料都是上等的天然虎斑贝和宝螺。品相这么好的已经很难找到了。还有,现在的捕捞运输成本和制作人工费用都涨得厉害,我们的利润实际上是很低的。”邱心怡婉言回绝道,一副游刃有余的模样。
她的目光随之一偏,看到老板进屋,正待上前。对方却摆摆手,示意她先忙工作。
主客双方就价格的问题又僵持了五分钟,胖大妈终于妥协,贝雕以五百二十元的价格成交。
打包、开票、收钱,邱心怡手脚麻利地完成了整套程序,然后恭送胖大妈和她的同伴出门。
“江老板,好久不见了,今天才有空儿过来呀。”邱心怡这才得空儿与老板打个招呼。
“你们几员女将都这么能干,地方又小。我过来也碍事儿,还不如当甩手掌柜呢。”江逸晨微笑道。随后在靠墙的一把木椅上落座,伸手接过苏晓佳递来的纸水杯。
“老板可真会开玩笑。”邱心怡抿嘴一乐,又将目光投向苏晓佳。
苏晓佳对她连连比划手势,说明晨子哥上午陪她去医院,又询问员工吴冬梅到哪儿去了?
江逸晨望着晓佳妹子这套快速且复杂的手语,仔细琢磨分辨,但仍然云里雾里的。搞不太明白。
自从认识晓佳妹子以来,二人之间主要还是得依靠文字进行交流。方式有手写、键盘、手机短信还有网络企鹅通信等。
至于手语,他原先也跟着学了一点儿,但仅限于含义最简单的那部分,大约相当于小学低年级的层次。当然,晓佳每当与他面对面的时候,为了照顾他的理解能力。也只会出示相应水平的手语。
而邱心怡则不同,当初从鼎香园调到蓝海星,为了给苏晓佳做好助手,曾经去专业的培训班学习过标准手语,其水平与江逸晨自然不在一个档次之上。
“冬梅去鼎香园拿午餐去了。呦。对了,老板在这儿,得让她多带一份儿。”邱心怡说到这里,赶紧取出手机走到窗边,拨打吴冬梅的电话。
半个小时之后,员工吴冬梅骑着电动自行车回来,后座上的铝合金储物箱中装了四份快餐。
江逸晨也不讲究,与店员们一样,坐在椅子上手托起一个餐盒打开,便用筷子开始划拉。顺便与几位交流一下店里近段时间的情况。
蓝海星开业至今,经过大家的齐心努力和严格的管理,在网上和实体店均已创出了品牌效应。
当初为了赢得顾客的信赖,特别制定了一条优惠政策。那就是在店内购买的贵重商品,可以去市旅游局下属的珠宝鉴定中心进行鉴定,费用由店方出。凡鉴定不合格的,一律全额退款。
事实证明这在当时是个相当不错的手段,比之普通的价格竞争要有效得多。如今的工艺品、珠宝市场,假货赝品泛滥成灾,尚未练就一双火眼金睛的广大消费者往往心惊胆战、如履薄冰。此举一出,立即打消了大多顾客的后顾之忧,店铺起步初期的困难局面也随之顺利度过。
不过时至今日,鉴于蓝海星良好的口碑,基本上已经很少还有顾客买了东西还往鉴定中心跑的了,嫌麻烦。
再有,网络的力量更是超出了预计,自从在“金色海螺” ;海洋工艺品民间爱好者论坛中站稳脚跟,电子商务迅速展开,目前的营业额甚至达到了实体店的三倍左右。还有些同城网友、外地来粼江旅游的网友也经常光临。
另外,因为货品流动加速,店里这上下两层,总共四十平方米的面积已经越来越紧张,不太够用了。
说到这里,邱心怡与苏晓佳交流了一下,然后告诉江逸晨,说隔壁南边邻居是一家小服装店,老板准备撤了,己方是不是可以考虑接手下来,以扩大蓝海星的店面。
“成,这事儿你跟苏经理商量着办好了,觉得有必要就拿下来吧。”江逸晨并不想在这种事情上费心思,干脆通通放权。
午餐后,他又去楼上工作室待了一会儿。
工作室里更热闹,只见墙面上挂满了形形色色的各种设计图,贝壳画、贝雕、珍珠饰品等等,五花八门,瞧得他眼花缭乱。
苏晓佳告诉他,现在店里走的是个性化的精品路线,只出售高、中档次的产品,大路货、低档货早已彻底杜绝。
至于货品的来源,大多是由她向加工厂提供设计图,然后厂方按照精品标准配备相关材料,进行加工制作。
收货之后,她再使用特制营养水对工艺品表面进行清洁滋养,这个过程大约要持续半个月左右,最后才能以稳定、光鲜润泽的形象进入楼下大厅的陈列柜架,正式与广大顾客见面。
江逸晨环顾四周,心中感慨,晓佳妹子为了这蓝海星,真不知花费了多少心思啊。不过还是应该注意劳逸结合为好。
这时,他突然一拍脑门儿,这闲聊起来,差点儿把正事儿都给忘了。
想到这里,他连忙掏出手机走到窗前,拨通了来顺儿的号码,如此这般给他交代了一番,让他们抓紧时间把东西送过来。(天上掉馅饼的好活动,炫酷手机等你拿!关注起~點/公众号(微信添加朋友…添加公众号…输入dd即可),马上参加!人人有奖,现在立刻关注dd微信公众号!)(未完待续。。)
第四百七十二章 唐济林国医馆
次日,江逸晨一大早就起床,到对面房间敲门叫醒马得韬。洗漱完毕之后,二人一同下楼,开车抵达西水井街鼎香园总店。
在店里用过早点,江逸晨接上晓佳妹子,让她指路,一块儿前往唐济林国医馆。
路途中,江逸晨并没有谈起她的病情,只是闲聊了一些关于岛上的趣事。副驾座上的苏晓佳专注地聆听,又不时掩口浅笑。
国医馆位于北城区的长风大街,距离本不算远,但由于赶上堵车,结果足足花了一个钟头才到达目的地。没办法,在大都市里这种情况实乃家常便饭,急不得的。
将车子停靠在路边,江逸晨推门而下,举目望去,映入眼帘的是一栋三层楼的棕色建筑,坡顶,门面瞧上去中等规模,还有一个小院子。
外观普普通通,没什么特色,入口上方悬挂一块黑底烫金字的招牌,上面书写“唐济林国医馆”五个隶书大字。
苏晓佳来到他的身边,打手势表示就是这里了。江逸晨点点头,两人一块儿往入口处走去。
进入大厅,消毒水的气味儿迎面而来,他忍不住打了个喷嚏。自从拥有了寒冰空间之后,已经很长时间没有生过病,自然也不曾光顾医院,这气味儿还真让他不大习惯。
环顾四周,发现前来就诊的患者及家属居然不少,还有两名医护人员在厅内引导秩序,以及解答患者咨询的问题等。
眼前的情形令他颇有些惊讶,要知道今天可不是周末休息日。而且,到私人诊所看病可享受不了医保,全得自个儿掏腰包。
不过转念一想,从这个角度兴许也能反应出医馆某些方面的实际水平。
由于苏晓佳已经提前预约。所以也不用挂号了,她又向江逸晨比划了个手势,然后往右拐,沿通道走到一间门牌号为106,挂着《针灸二室》木牌的房间前停下。
伸手敲了敲,片刻。房门打开,出现了一名身穿白大褂、戴黑框眼镜的男子,约莫三十几岁,胸牌上写着“主治医师张文昊”的字样。
苏晓佳将准备好的病历本、预约单递过去,张医师看过之后,让开门口,示意她进屋。
江逸晨跟了上去,却被阻拦,理由是里面地方小。只能患者入内。
“我是她哥哥,刚才外地回来,想多了解一些我妹妹的治疗情况。通融一下吧。”江逸晨请求道。
张医师皱了皱眉头,又上下打量了他几眼,最终还是勉强同意了,但要求他只能待在旁边,不要随意走动、喧哗,以致干扰治疗工作。
江逸晨连忙答应。随后走进针灸室。
房间不算大,地砖白墙。装修依然很普通。只是天花板的阴角处镶了一圈木装饰线,窗户为木花格窗,这两项简单的元素给室内增添了几分中式的味道。
屋里摆放了三张治疗床、几把木椅,还有若干活动屏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