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鸟电子书 > 经管其他电子书 > 教女儿学论语 >

第6部分

教女儿学论语-第6部分

小说: 教女儿学论语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器物嘛,比如铅笔橡皮,帽子鞋子……君子不是铅笔橡皮、帽子鞋子?废话嘛!
  器物有什么特点?
  被人用啊,铅笔可以写,橡皮可以擦,帽子可以戴,鞋子可以穿……
  还有呢?
  嗯,当然不像人啦,人会制造东西,还有自己的想法……
  这就是了。人的特点就是会使用器物。孔子讲的是:我培养的是人,可不是器物;各位到我这里求学,主要不是学具体的技能。大概孔子看到一些同学太热衷于专
  业技能,有的只懂得礼仪的细节,有的只懂得乐器,他有些担心……
  担心什么?
  担心只懂得技能,人变成了被动的器物呀。
  哦,橡皮不能写字,铅笔不能擦去写错的字,帽子不能穿,鞋子不能戴……
  你是人的话,想到写字就使用铅笔,想到擦去写错的字,就使用橡皮——孔子的看法是,君子不应像器物那样只有规定的用途,他应该有更高层次的思考,思考怎样使用这些器物……
  

为政第二 2。13
子Zǐ贡ɡònɡ问wèn君jūn子zǐ。子zǐ曰yuē:“先xiān行xínɡ其qí言yán,而ér后hòu从cónɡ之zhī。”
  嗨,子贡又来了……
  子贡问怎样做一个君子。孔子说:“对于你想要说的,先去做,做完了再说。”
  意思就是,还没开始做,就急着说,这不像一个君子——是不是在批评子贡啊?
  为什么呢?
  因为子贡又聪明,又能说会道呀……
  所以啊,孔子觉得在“说”的方面,不必再教导子贡了,只是需要提醒他,今后得重视“做”——其实,从子贡以后的经历看,他是既能说又能做的……
   。 想看书来

为政第二 2。14
子zǐ曰yuē:“君jūn子zǐ周zhōu而ér不bù比bǐ,小xiǎo人rén比bǐ而ér不bù周zhōu。”
  君子的反义词是什么?
  这里写着呢——就是小人!
  君子和小人,过去指身份地位高贵的人和身份地位低贱的人,孔子将这个区别重新定义了,很多时候是指品行高尚的人和品行低下的人……
  哦,这就是说,平民百姓也可能是君子,贵族或上级领导也可能是小人?
  是的——这里,孔子主要讲君子和小人的待人之道。
  一个周,一个比——什么意思?
  孔子说:“君子合群而不偏私;小人偏私而不合群。”周:周全。比:偏私,结党。
  他是说,小人总是疏远大家,几个人混在一起,像个小圈子?可我有几个特别要好的小朋友,他们叫死党,算不算“比而不周”?
  你们没和大家闹对立吧?也没混在一起做什么见不得人的勾当吧?
  当然没有,就是比较谈得来。
  这不算什么,只要正大光明,就是君子;小人相对阴暗一些,因为有利害关系牵连,所以他们会抱成一团,有时显得特别团结。
  

为政第二 2。15
子zǐ曰yuē:“学xué而ér不bù思sī则zé罔wǎnɡ,思sī而ér不bù学xué则zé殆dài。”
  这句话,我们学校墙上贴着呢——孔子说:“光学习不思考就会糊涂,光思考不学习就有危险。”
  说得倒挺溜,可为什么这样说呢?
  这个——倒是没想过。
  学,就是跟着人家学;思,就是自己去思考。跟人家学,但你自己不思考,今天这本书这样讲你相信,明天那本书那样讲你也相信,是不是会越来越糊涂呀?
  这倒是。
  思,就是开动脑筋自己想,可是,你光想啊想的,不去学习老师和前人的经验,比如我们学习历史,有许多经验教训,不学就会犯同样的错,岂不危险!
  所以我们既要学,也要思,一边学,一边思……
  既要听人家的,也要听自己的。
   。 想看书来

为政第二 2。16
子zǐ曰yuē:“攻ɡōnɡ乎hū异yì端duān,斯sī害hài也yě已yǐ!”
  异端,就是异端邪说?
  还没那么严重吧。这里应该是指一种偏门的学问。孔子说:“专搞那些与众不同的极端学说,是有害的啊!”
  哦,就像在武林中,不去扎扎实实学好名门正派的功夫,却专门去钻研那种邪门怪招——当老师的不能忍受学生这样?
  孔子喜欢的是“中正”的态度,鼓励大家老老实实、堂堂正正做人、做学问。
  不过,老师有时鼓励我们开拓思路,标新立异,这算不算异端?
  所谓“攻”,是专门致力于的意思。孔子反对为异端而异端、为标新立异而标新立异的学习态度,并不是说不要独立思考,这要区别清楚。
  [相关词语]
  异端邪说——异端,原指一些偏门的学说。后以“异端邪说”泛指不合于正统思想的言论或邪妄的学说。
  书包 网 。 想看书来

为政第二 2。17
子zǐ曰yuē:“由Yóu,诲huì女rǔ○汝知zhī之zhī乎hū!知zhī之zhī为wéi知zhī之zhī,不bù知zhī为wéi不bù知zhī,是shì知zhī也yě。”
  ●[同学录·子路]姓名:仲由,字子路,又称季路。孔子的优秀学生之一。出身于乡野,个性率直,办事果断,长于政治、军事,敢于发表不同见解。曾任鲁大夫季氏的家臣。小于孔子九岁。在《论语》中出场四十次,名列同学第一。
  子路年龄好大,如果孔子六十岁的话,子路也要五十多了,应该是大师兄辈了。
  差不多吧——你看,这个子路的出场与颜回又有不同。
  好像在被孔子训斥……
  孔子说:“仲由,教导你的你都明白了吗?明白就是明白,不明白就是不明白,这才叫明白。”
  我想,那子路出场时,一定是毕恭毕敬站在孔子面前……都这么大的人了。
  孔子这次用了一个“诲”字,看来说了不止一次了,也说明子路喜欢在不明白的时候硬撑,说自己明白——这里的重点,是“不知为不知”,知道自己有所不知,其实也是一种知
  ,这很重要。
  大概子路认为,承认自己不知,很没面子。
  其实人不可能什么都知,大大方方承认自己有所不知,一点不坍台;另一方面,知道自己还有哪些不知,正说明他知识面广……
  知道自己不知,也是知?
  是呀,井蛙观天的故事,听说过吗?
  听说过啊,那只井底之蛙不懂装懂,明明不知却说自己知……
  如果另一只青蛙说“井外的天有多大,我不知道”,你就不会笑它了,是吗?
  是吧,这说明它比先前那只青蛙有见识嘛。
  所以说,不知也是知。补充一句,这最后一个“知”字,很多人解释为“智”,就是说,承认自己有所不知是聪明的表现,也说得通。但我想,孔子是个光明磊落之人,解释
  为“智”,有点耍小聪明的感觉——这个,不多讲了,你自己去体会吧。
   txt小说上传分享

为政第二 2。18
子Zǐ张zhānɡ学xué干ɡān禄lù。子zǐ曰yuē:“多duō闻wén阙quē疑yí,慎shèn言yán其qí余yú,则zé寡ɡuǎ尤yóu;多duō见jiàn阙quē殆dài,慎shèn行xínɡ其qí余yú,则zé寡ɡuǎ悔huǐ。言yán寡ɡuǎ
  尤yóu,行xínɡ寡ɡuǎ悔huǐ,禄lù在zài其qí中zhōnɡ矣yǐ。”
  ●[同学录·子张]姓名:颛孙师,字子张。陈国人。孔子晚年所收的著名学生之一。为人
  仪表堂堂,心高气傲,观点激进。比孔子小四十八岁。在《论语》中出场二十次,与子夏并列同学第四。
  看来子张还是个人物,很年轻呵。那年孔子七十岁的话,他才二十二岁。他向孔子请教什么?
  子张向孔子请教如何做官。干:谋求之意。禄:俸禄,指官职。
  哦,是个想在官场上发展的年轻人——这种人孔子也教啊?
  教啊,当然不是教他怎么钻营怎么奉承啦。孔子说:“多听别人讲,有什么疑问先放在
  一边,讲话要谨慎,这样就可以少犯错;多看别人做,有什么疑虑先放在一边,行事要谨慎
  ,这样就不容易后悔。讲话少犯错,行事不后悔,官职和俸禄就在其中了。”阙:空缺,有
  所保留之意。
  好像是教他要小心翼翼做人,不要一有不同意见就叽叽喳喳……
  因为孔子深知,子张这个人心气很高,说话做事的风格又比较
  激进,以这样的风格涉足官场,难免会吃亏。
  可他又没有明确表示反对他做官……
  既然年轻人有这个热情,当老师的也不便打击他,出于关切,教他一些注意事项……你看他教的,既是初入官场的注意事项,又针对子张的个性做出适当的规劝和指导,真
  是用心良苦。
  官场不好混啊。
  是啊,孔子是当过官的,从他的话中,我们可以感受到当时官场的气氛,还有知识分子进入官场的难处……
  书包 网 。 想看书来

为政第二 2。19
哀A…i公ɡōnɡ问wèn曰yuē:“何hé为wéi则zé民mín服fú?”孔Kǒnɡ子zǐ对duì曰yuē:“举jǔ直zhí错cuò诸zhū枉wǎnɡ,则zé民mín服fú;举jǔ枉wǎnɡ错cuò诸zhū直zhí,则zé民mín不bù服fú。”
  哀公,就是鲁哀公,姓姬,名蒋。定公死后,哀公继位,其时孔子已经五十八岁,正在各国间奔波。十年之后,孔子才应召返回鲁国……
  那哀公召见时,孔子已年近七十了?
  是啊。哀公问孔子:“怎么做才能让百姓服服帖帖?”
  看来这鲁哀公,是碰到问题了。
  孔子回答说:“将正直的人安排在不正直的人上面,百姓就服帖;将不正直的人安排在正直的人上面,百姓就不服帖。”枉:弯曲,不正直。错:即措,放置之意。
  怎么像教小孩子一样?即使在我们班级,也不会让功课差的或捣蛋鬼做大队长,这道理
  国君也不懂?
  政治很复杂,要真像你们班级选大队长那么简单,天下就太平啦……
  对了,前面孔子的讲话都说“子曰”,这里为什么写成“孔子对曰”?
  《论语》中凡是回答国君提问,一般都写成“孔子对曰”,以示对国君的尊重,哪怕他
  是昏君——这也算是“礼”吧。
  

为政第二 2。20
季Jì康kānɡ子zǐ问wèn:“使shǐ民mín敬jìnɡ、忠zhōnɡ以yǐ劝quàn,如rú之zhī何hé?”子zǐ曰yuē:“临lín之zhī以yǐ庄zhuānɡ,则zé敬jìnɡ;孝xiào慈cí,则zé忠zhōnɡ;举jǔ善shàn而ér教jiāo不bù能nénɡ,则zé劝quàn。”
  季康子,名叫季孙肥,鲁国大夫,当时鲁国最有权势的角色,连国君鲁哀公都不在他眼里。孔子六十八岁那年返回故国,就是听从了季康子的建议。
  这么说来,哀公召见和季康子请教,发生在差不多时候?
  应该是的。鲁哀公、季康子召孔子回鲁国后,名义上尊他为�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