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鸟电子书 > 经管其他电子书 > 零缺陷智慧 >

第7部分

零缺陷智慧-第7部分

小说: 零缺陷智慧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一群人被双手捆绑着坐在洞穴里,面前的墙壁上有很多光影在晃动,他们全神贯注,希望找出光影变化的规律。经过一段时间的观察后,他们终于发现,运动是必然的,静止是相对的。其中一个人很聪明,透过变幻的光影发现了光影背后的世界。于是他站起来,一路寻找着,最后终于到达了外面阳光灿烂的世界。

    现实中,我们常常被假象蒙蔽——天天面对光影,以为那就是真实的,但事实不是这样,光影只是光源的外在表现。

    人类对世界的认识永远是有限的,再加上我们总在强调“人非圣贤,孰能无过”,于是,很多人就觉得出现错误是理所当然的了。但真是这样吗?一个对事理的假设,再加上一个对人性的假设,让我们产生了一种思维定式:工作中充满错误是理所当然的,让步和妥协是正确的。20世纪60年代,有一个人突然对此提出了异议:当你面对私事的时候,你就不会认为犯错误是可以原谅的了——领工资的时候,你不会希望少领100元;到医院看病的时候,你不会原谅医生开错药;吃饭的时候,你不会同意把菜吃到鼻子里这个人就是克劳士比。他认为,在个人生活中,我们完全不允许错误发生,但在工作中就认为出现错误在所难免。这种想法本身就值得商榷。他由此发轫,提出了零缺陷的管理思想,并在随后的岁月里将其一步步发展壮大。

    因此,零缺陷管理思想,针对的是人本身。事物上出现的偏差也源于人的思想误差,也就是说,正是因为人们在头脑中允许缺陷产生,缺陷才会一直存在。

    麦肯锡的老板曾说:企业倒闭最常见的原因不是他们对正确的问题提出了错误的答案,而是对错误的问题提出了正确的答案。究其原因在于管理者把决策建立在错误的假设上,最后一点点地把自己逼进了死胡同。

    ZD法则要想消除事物上的缺陷,我们首先应该治理人头脑上的缺陷。零缺陷管理是正本清源之法,从源头抓起;预防必须从源头抓起,从思想开始,而不是采用工具。

    质量改进的“症结”何在?

    对于很多制造型企业来说,生产上的缺陷率制约了企业获得成功。很多企业希望通过质量改进获得业绩的增长。但质量改进对于企业究竟意味着什么?对于各位管理者又意味着什么?可能很多人对此并没有深入研究。
第22节,
    其实作为一名质量管理者,我们不得不注意的是:成功推进质量改进,需要解决很多问题。我们常把这些问题叫病毒或病毒的变体。换句话说,想做好质量改进就要先做好杀毒工作,我们不妨先来看看这些病毒:

    1。付出的努力只换来一个方案,而不是一个过程。很多公司做ISO9000系列,有些公司不但尝试QCC(品管圈),还想尝试其他工具。

    2。所有的方案都是针对基层的。很多企业嚷着“我要减肥”,可具体怎么减呢?也很简单,让一线员工去减,而高层依然可以大吃大喝。这是很悲哀的一件事。

    3。执行人员抱着怀疑的态度。因为他们不太相信高层的决策。

    4。管理层没有耐心坚持到最后。;米;花;书;库; ;http://www。7mihua。com

    现在整个社会都很浮躁,很多人,包括很多管理者做起事来都急功近利。一旦企业出现问题就想找包灵丹妙药,吃完后就药到病除了。很多企业找我们做咨询培训的时候,都希望我们能给他们提供一颗包治百病的仙丹。可惜的是,世界上哪里有仙丹呢?为什么很多管理者总是一而再再而三地尝试,企图找到一种万能的方案呢?说到底还是侥幸心理在作怪。

    很多人谈起质量的定义模棱两可。不信各位可以在企业里做一个简单的统计,随便问两名员工:什么是质量?质量管理究竟是干什么的?很多人对质量的定义都是:美好、闪光、漂亮等。难以准确地描述。这是很要命的!

    下面我们来看看质量管理中的一些常见问题。

    1。生产和质量

    有一家企业的生产部和质量部发生了对峙,原因何在?

    这家企业是做标准产品的,过去每个批次产品的产量都比较大,在质量部门的把关下,生产活动还算井然有序。但随着市场的日趋个性化,企业接到的订单批量越来越少,这意味着什么?意味着生产部门找不到可以“从一而终”的标准了。在这种情况下,如果大家还是用“好”“很棒”这样的词语来定义质量,自然会出现“公说公有理、婆说婆有理”的局面——生产部门认为自己已经做得够好了,但质量部门还在摇头。无奈下,只能让上一级管理者评定。可糟糕的是,很多上级管理者的办法是“先交货”!他们认为只要客户能接受,产品质量就是“好”的。时间一长,大家都认为根本没办法对质量进行评估,企业各部门也会站在自身利益上思考问题,生产与质量部门之间的矛盾会不断加深,甚至势同水火。

    这是质量管理中的常见问题之一。再者,我们常说质量是有经济成本的,尤其是一些生产企业,强调“一分钱一分货”,但事实是怎样的呢?

    2。质量和成本

    质量和成本是不是成正比关系?
第23节,
    一家经营钢轴制品的企业,他们正在做一项改进:升级计量控制,确保操作者了解计算机技术并能正确校准所有的量具。改进完成后他们做了一个简单的统计,发现改进前和改进后的数据轴数是一样的,但合格率不一样。也就是说,改进前后企业的财务状况发生了变化。

    老总恍然大悟,原来是因为做了改进工作,产品的缺陷率降低了。这直接证明企业在质量上所做的改进,降低了企业成本,因此,质量和成本之间是正相关的。

    3。质量与进度

    我们再来看另一个错误的观念:很多从事具体生产活动的人都认为只要严格执行计划表,能否准时发货就与质量好坏无关。但事实是:缺陷率

    的降低可以提升交货的绩效。从以下案例中可以清楚地看到这点。__

    某电子产品制造厂,在五年中将每百万件产品的缺陷数从8700个降低到1500个,同时准时交货的水平从59%提升到94%。削减缺陷率与改进准时交货率,完全归功于质量改进的成果。

    4。质量与员工

    有一种观点是:所有的质量问题都是一线员工造成的。因为实际工作中,很多质量问题都出现在一线生产上,大家就认为既然一线人员是直接接触产品的人,那他们理应对质量问题负责。因此在很多管理层看来,所谓的浪费就是返工与报废,超时加班,但是企业浪费真的仅仅这些吗?一旦我们把问题展开就会发现,那些额外的运费,因为设计问题而返工的图纸,也是浪费。事实上,白领直接或间接造成的成本损失是基层人员造成损失的3~5倍!

    有一家企业每年拿出1000多万元付给IBM公司,请后者为其做质量管理。该企业的财务总监对我说,IBM计算出他们企业一年的质量成本是2%,但他自己认为不大可能。这位总监觉得自己企业里还有很多问题存在,怎么可能已经把质量成本降到2%了呢?我当时就劝他,视野不能只停留

    在那些看得见的地方,其实很多隐性成本也是非常可观的。

    质量改进中的方案是什么?过程又是什么?我常这样比喻:方案就像产妇在医院生产,费时不多;而过程则是把小孩养大成人。

    ZD法则质量管理中存在很多“病毒”,想做好质量工作,这些问题亟待解决。
第24节,发现质量“真相”:铁打的营盘流水的兵
    第6章发现质量“真相”:铁打的营盘流水的兵

    质量管理的语言:是警察还是保健医生我们常讲,“质量人”的内心必须充满使命感,但光有使命感显然是不行的,还一定要掌握质量管理的“语言”。现在很多质量管理者走进了

    一个死胡同,这是很可悲的。

    为什么说质量管理走进了一个死胡同,因为很多质量管理者忽视了企业的前门——企业收入、组织结构,而把注意力全集中在企业的后门——销售、售后上了。他们只会天天救火,每天修补,天天为解决问题而烦恼,陷入困境中。质管部变成了“警察局”,而不是企业的“医务室”。大家想,谁会喜欢自己身边总有一位虎视眈眈的警察呢?大部分人更愿意亲近有仁心的医者吧!

    因此,质量管理究竟是在不断纠错还是帮助企业寻医问药,需要引起大家的注意。

    杨钢:接下来,我想问大家一个问题:该如何为企业的“产品”下定义?

    学员:我所在企业的产品是手机。

    杨钢:手机是一种具体的、可销售的产品。但如果让你从管理层面出发回答这个问题呢?

    学员甲:降低成本、提高效益。

    学员乙:构建好的企业制度。

    杨钢:如果答案再抽象一点呢?

    学员丙:企业的效益。

    杨钢:仅仅是效益吗?

    学员甲:提供让客户满意的服务。

    学员丁:保证组织的健康运作。

    杨钢:能否进一步延伸答案?组织能够健康运作的目的是什么?

    学员丙:提高企业的质量和效益水平。

    杨钢:我们常用“铁打的营盘流水的兵”来形容军营。如果把企业比作军营,显然我们都知道,企业的产品在变,设备在变,厂房逐渐折旧,人员在流动,那么,这些都是“流水的兵”。那么,企业里“铁打的营盘”是什么?

    学员乙:整个组织。

    杨钢:什么样的组织?这才是问题的关键。

    组织,我们也称为“可信赖产品”,它也是百年老店的精髓——产品可变,人员可变,设计可变,只有组织不能变。如何做到这一点,我称之为“质量人的使命”。
第25节,
    “质量人”是一群什么样的人?不仅能专注在质量管理上,还能进行

    危机预警,能把握住时代的脉搏和当下的社会需求,这样的人才能被称为“质量人”。

    想做到这一点,我们必须能和客户进行良性互动,面对时代的发展、网络的影响、客户意识的转变、市场变化的加速,能做到从容应对。图6…1就清楚地表明了市场变化带给企业的改变。

    20世纪80年代,国内很多企业都是“皇帝的女儿不愁嫁”。还记得2000年我去上柴做培训,听他们说20世纪60年代根本不愁产品的销路;到了70年代,中国企业更多关注的是产量,想方设法地激励员工生产出更多的东西;到了80年代,很多西方企业在成本、质量方面进行了一些变革,但绝大多数国内企业依旧对客户的要求漠不关心。

    80年代的时候,即使在首都北京,大部分企业也是没有“客户概念”的。那时候,我们在王府井百货大楼的餐厅用餐时,还要看服务员的脸色。但是到了90年代,从西方传入的成本、质量、时间竞争来势汹汹,很多国内企业才睁开了懵懂的双眼。到了21世纪,几乎所有的企业都在关注如何系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