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时代之1983-第13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其他人都在宿舍里等着呢。”李长征似乎很开朗,比起身边其他几个人明显的有大将之风。
“哦?难道你们人还很多么?”戈文有些疑huo。
“那当然了,虽然现在大多数人都去上课去了,不过宿舍还有十几个同学呢。”王建国netbsp;我靠,这不就是见面会么。听到王建国的话,戈文情不自禁的在脑海中浮起后世歌mí见面会的场景来。“我必须声明啊,等到了你们宿舍,可不准扒我的衣服!”
他这番无厘头的话,让同行的几个人都有些纳闷不已,我们请你去谈谈诗歌谈谈,怎么会扒你衣服呢?
就在去宿舍的途中,戈文终于nong清楚了一些基本的情况。
此时的中国已经开始了改革开放,整个民族走入了正轨,政治的拨1uan反正以及思想解放运动让所有爱好文艺的人们都开始迫不及待的出自由的呼声。只是虽然文化界对“反对瞒和骗,呼唤真实地、大胆地、深入地看取生活并写出它的血和rou的‘说真话’jīng神”达成了共识,可对于前些年运动的惧怕,此时的文艺界尤其是诗歌界还都xiao心翼翼,某些线的作品是不允许在公开的刊物上表的,这种情况对于那些充满了jī情的诗人们更是严重。
所以才有了地下诗歌的流传,戈文身边的这些年轻人正是复旦大学诗歌爱好者们中的几个佼佼者。
至于他们找自己,却是因为自己在《收获》杂志上表的《一代人》竟被他们视为先驱,将他作为了代言人。
这突然扣下来的大帽子可让戈文有些哭笑不得,心中同时对这些诗歌爱好者对的热忱感到敬佩不已。
………【第21章 诗歌座谈会】………
八十年代初的大学生宿舍,狭长房间两边如硬卧车厢般摆开的上下铺铁netg,一眼看去竟和火车车厢似得,唯有屋子上方那些围着白炽灯泡飞舞的苍蝇告诉你,这里不是火车,这里是孕育社会栋梁的温netbsp;戈文刚进了宿舍,就被眼前眼前的热闹景象给幌hua了眼,只见不大的屋子里大概有十几号学生正在谈论着什么,见李长征等人领着戈文进来,大多数人都齐齐的鼓起了掌来,而其他几个慢了半拍的年轻人也都后知后觉的附和了起来。
八十年代算是急遽动dang后的一段平静,在相当时间保持了同步共进的关系;以恢复现实主义传统为中心,知识分子的jīng英意识萌动,纷纷寻找着自己的代言人,而表了《一代人》的戈文无疑成为眼前这些人心目中最佳的先行者。
这些人的表情是如此的真诚,让戈文感动之余,也赶紧受宠若惊的连声说道:“不敢当,不敢当。”
等众人都在屋子里随便的坐了下来后,李长征站起身往屋子正中一走,指着戈文大声说道:“今天我们有幸请到《一代人》的作者戈文同志来和我们一起讨论诗歌的创作,大家高兴不高兴?”
“高兴!”原本有些腼腆有些拘束的众人在李长征的煽呼之下,一下子变的放松起来了。
“那我们现在就有请戈文同志给我们讲话!”
听到李长征的邀请,戈文不得不硬着头皮站起来,说道:“我没看过李长征同志的诗歌,不知道他的诗歌水平怎么样,但是我敢肯定一点——他不去上海电台当主持人简直就是咱们大家的损失啊。”
戈文的话语风趣之极,让在场的众人都听得乐不可支,没想到戈文竟然这么有意思。被打趣的李长征也都憨厚的笑了。
等众人都安静了下来,戈文才挠了挠头,接着诚恳的说道:“长征说让我讲话,这个我可不敢当。大家都是年轻人,相互讨论讨论,其实我也就是个刚出茅庐的嫩头xiao子,我也不怎么懂得诗歌,《一代人》的表纯粹是运气,我并不见得就比大家强多少……”
戈文注意到他的话刚一出口,在座的好几个年轻人的脸sè就由原来的紧绷变得放松起来。
这却是戈文知道文人相轻的道理,眼前这些人可以说是福大大学诗歌圈子里的佼佼者,肯定不乏心高气傲者。实在没必要为了这个而得罪人。
“戈文,你就不要客套了,《一代人》怎么可能算是运气呢?这诗所表现出的强烈的启méng主义的人文内涵与sè彩绝对能够征服所有人!”与李长征一起接戈文回宿舍的李洪bo,这个一路上都沉默不语的年轻人突然打断了戈文的话,脸上更是流1ù出一种狂热的表情,口中大声的yín唱起《一代人》这诗来,“黑夜给了我黑sè的眼睛,我却用它寻找光明!”
然后他盯着戈文说道:“这样的诗是一个新人能写出来的吗?这种深刻反思xìng的人文启méng寻觅,几乎概括出了我们这代同龄人对人xìng光明的渴望。我想在座的没有一个人能写的出来!”
被突然冒出来的程咬金打杀脸面,让戈文一时有些尴尬,晕,难道说一些客套话还不成吗。
一下子现场的气氛有些压抑起来,那几个变脸sè的年轻人更是没好气的瞥了一眼李洪bo。
这时,李长征赶紧站起身来把李洪bo按了下去,转头看着戈文苦笑道:“戈文,不好意思啊,洪bo这人的xìng子一直都比较直的。”
戈文点了点头,打了个哈哈,“没事,没事。”然后看着李洪bo说道:“其实对于诗歌,我真的也才刚刚入mén而已。”然后他环视了一下周围人,开始平静的描述起自己创作《一代人》的时机和缘由来。
很快李洪bo、李长征、那几个心高气傲的年轻人以及其他人就被戈文的故事所吸引住。当大家知道《一代人》竟然是戈文在与巴金的聊天过程中产生的时,很多人都不由的惊讶叫出声来。
但他们很快就被戈文回忆巴金老先生谈论自己创作《随想录》的原话所感到震撼和敬佩。
等戈文说起自己在听了巴老的自述和看着巴老那安详的模样时的那种不可抑制的jī动和敬佩时,在场的所有人的都感同身受的纷纷点头。
“那时候我的心情不知怎么回事分外的jī动,心口一股情绪翻腾不已,然后脑海中就冒出了那句诗——”说道这里,戈文环视了一下聚jīng会神的众人,轻轻的yín道:
“黑夜给了我黑sè的眼睛,我却用他来寻找光明!”
就在戈文开始一字一句的朗诵着《一代人》时,身边的所有年轻人都站了起来,就连那几个心高气傲的年轻人也都站起身一脸肃穆的跟着戈文同声朗诵:
“黑夜给了我黑sè的眼睛,我却用他来寻找光明!”
短短的十九个字,片刻间就已经朗诵完毕,可是现场却是一片肃穆。每个人的心头都浮现出那个年纪hua甲、身患疾病却勇于剖析自己的老人的形象。
许久之后戈文终于缓过劲来。刚才他叙述自己创作《一代人》的来由,只是想让李洪bo知道自己并没有说谎,在诗歌的方面自己确实是个新手。可是随着回忆的进行,他不由自主的又一次被初遇巴金老先生时所听到的那番毫无保留的自我剖析所感动。以至于叙述完之后,仍然陷在老先生的荣光之中。
而受戈文影响,在场的所有人也都同时被巴金老先生所感动。这却是因为回忆起巴老的言行而心中感动的戈文在描述事情的经过时,语言充满了感情,话语在不知不觉间变得异常的煽情,同样感染了在场的所有人。
看着眼前肃穆的众人,戈文不由的再次尴尬起来,于是他端起先前李长征递给他的水杯喝了几口,然后假装被呛着一般,大声的咳嗽了几声。
这下子把众人都惊醒了过来,众人都意犹未尽的放松了身体,原先空气中稍显压抑的分子一扫而光。
然后轰然的掌声再次响了起来。
李洪bo站起身来到戈文面前,诚恳的说道:“对不起戈文同志,刚才是我冒失了!”
………【第22章 诗歌运动的势头即将爆发!】………
戈文一把扶住打算鞠躬的李洪bo,口中连声说着:“不用不用。”心中倒是对这个耿直的年轻人有了些欣赏,敢作敢当,勇于承认自己的错误。
旁边李长征说道:“能让咱们的洪bo同学心甘情愿的认错,戈文你真了不起哇。”他这话一出口,顿时惹起在做的年轻人的一片笑声,李洪bo平时被他们叫做蛮牛,正是因为这家伙太耿直了,老是忍死理,说话做事时常让人头痛不已。
李洪bo朝着李长征一摆手,说道:“闪一边去,不说话会死吗。”
李长征一下子被他咽的无话可说。原本就微笑的众人看到能言善辩的李长征被呛得话也说不出来的样子,更是放声大笑起来。
戈文同样微笑着看着眼前温馨的一幕,心中对这些人不由的大生好感。
李长征装作没有听到众人的嘲笑声,转头看着戈文说道:“戈文,给我们说说你对现在诗歌的理解吧?”话一出口,顿时四周都止住了笑声,安静的看着戈文。
戈文的嘴角1ù出一丝苦笑,看来今天是怎么也逃不脱要在众人面前丢丑了。他想了一下,抬头看着在场众人期待的眼神,几乎是一字一句般郑重的说道:“在我看来,现在我国诗歌运动的势头,已经不可逆转的开始了!”
“知道我为什么这样说吗?你们都知道我是《收获》杂志社的一个见习编辑,平时编辑部的稿件几乎都是我在处理,在这些信件里几乎有三分之一稿件是诗歌,还有这个。”
戈文从netg上拿起李长征在图书阅览室里递给自己的那本塑封笔记本,翻开扉页,他朗诵着上面的字句“我们这样做,又能得到什么呢?也许我们并非不知道。实际上我们又的确不知道。”然后合起笔记本在空中扬了扬,然后感叹道,“在来宿舍的路上,我听李长征说,这本手抄本《歌唱》杂志每半年出一期,而这每一期行量只有一本的杂志,竟然能在复旦大学的校园里出现数百个不同的版本在学生中间疯狂的互相传递,这说明了什么?这说明大家都是喜欢诗歌的!这表明诗歌即将开始进入一个空前活跃的展期!”
戈文的一席话让在场的所有人都兴奋不已,大家都相互jiao头接耳低声的讨论了起来。作为一个诗歌爱好者、一个准诗人还有什么消息能让他们更加高兴吗。
“戈文说说你认为诗歌创作需要什么条件吧?”人群中一个xìng急的年轻人张口问道。
“刚才我和大家描述了我是怎么创作《一代人》的,我个人理解是:不论是什么体裁的诗歌,诗人都必须在自己创作的诗歌中蕴含着强烈的感情,这样才能感动自己、感动读者。这是一切包括诗歌在内的基本条件。”戈文说道这里突然想起后世网络上那个梨hua体教主赵丽华来了,他补充道,“为了惹人注目,而故意搞一些稀奇古怪的诗歌体裁,不是不可以,但要是毫无感情,那简直就是在亵渎诗歌艺术的神圣!”
“哦,戈文你怎么看待那些老是嚷嚷着读不懂现代诗歌的人呢?”另一个年轻人站起来问道。
戈文示意他坐下,然后才说道:“任何事物都有两面xìng,我们不能单纯的说这些看不懂诗歌的人错了,也不能说他们就是对的。
我国古代的诗人白居易写出一诗后,就会拿到市井里读给各种人听,要是有人说他读不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