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鸟电子书 > 经管其他电子书 > 金钱统治 >

第7部分

金钱统治-第7部分

小说: 金钱统治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惠帝三年(公元前192年),吕后下令禁止“铸伪钱”;惠帝五年再次重申不准私铸,朝廷统一铸八铢钱。吕后禁铸私钱,甚至不是为了提高皇权权威,更重要的是为了打击异己。
  诸侯要以货币向朝廷纳贡,理论上应该铸八铢钱,这样朝廷的收入比较实惠。可是,朝廷收到的却是荚钱,摆明是忽悠吕后。最可气的是,朝廷八铢钱经常被重铸,然后再拿荚钱来忽悠吕后。诸位皇族,似乎混得也不比皇帝差,比如,吴王刘濞就声称“寡人金钱在天下者,有当赐者,寡人且往遗之”。
  问题是,这个时候,诸侯在国内连军队都可以操练,不准私铸货币?说给自己听听好了。你颁你的令,我铸我的钱。
  又四年,吕后不得不自己铸“荚钱”,承认了现实。
  吕后死后,汉文帝(刘恒)即位,但他不是当时唯一的候选人。刘恒想昔日重来,规定任何人(含诸侯)私铸三铢钱都要受罚,全国统一由他铸四铢钱。吕后也禁铸私钱,但吕后比诸侯更有实力,吕后如此之猛,诸位王子尚且阳奉阴违,刘恒的命令只能激起反抗,大家刚把你捧上去,你就想玩阴的,门都没有。
  诸侯照样铸币,刘恒照样没法。
  公元前157年,刘恒驾崩,其子刘启(汉景帝)即位,刘启是个很有理想的人,他想继续老爹的遗志,加强中央政权。景帝前元三年(公元前154年),晁错上书《削藩策》,建议景帝用军队*私铸货币的诸王。
  普通人有钱之后,可能会去买两根油条,吃一根,扔一根。皇族有钱之后,通常会提高自己的理想境界,比如,可以去造反……
  第一个提升自己理想境界的人就是自称很有钱的刘濞,刘濞不但不想被清,而且提出了清君侧(晁错)的口号,当然,他实际想清掉的是皇位上的刘启。
  果然,刘启杀了晁错后,刘濞不但没有停止军事行动,而且公然宣称“朕已称孤”。诸王当然都想分一杯羹,于是,开始跟着刘濞去清君侧(叛乱)。斗争终于超出了铸币之争,也就是所谓的“七王之乱”。七王之乱持续了三个月,这是一场没有正义的战争,无论谁胜谁负最终都会向皇权集中演进,斗争双方从争夺铸币权到兵戎相见,目的只有一个:统一手中的权力,使权力不受掣肘。每个人都想:我的地盘,我做主。
  不过,这里要提到的是,中国人民的智慧是无穷的,汉朝币值更替对民间交易影响不是很大。因为,无论是三铢、四铢还是八铢,民间交易始终按货币实际重量交易,无论面值、无论谁铸的,先拿来称。私铸与否,损益最终都体现在皇室。

第一章 金融,谁主沉浮(20)
平定七王之乱后,又一个猛人登场了,他的名字叫刘彻,俗称汉武大帝(公元前157—公元前87年)。
  刘彻登基后废除了郡国,再也没有势力可以直接挑战皇权权威,刘彻从此开始幸福的皇帝生活。很多史籍中汉武帝被描述成一个英雄,刘彻确实是雄才大略、文治武功。不过,他确实太猛了,连年征伐,花销很大,登基后4年不但花光了文、景朝以来40多年的皇室积蓄(藏钱经耗,赋税既竭),而且让一半中国人到战场上把命送掉了(海内虚耗,户口减半)。在皇帝眼中,人的性命当然不如他的疆土和皇位重要。
  没钱,刘彻又开始在货币上动脑筋了。
  首先,刘彻宣布,凡是铜都收归他所有,各地异钱和铜材一律运到京城由他安排用途(上收铜,勿令布)。如果谁敢再私铸,办法也很简单,直接砍头(盗铸金钱,罪皆死),实行肉体消灭。虽然可以私藏铜材,虽然可以偷偷铸币,但风险实在很大,私铸货币确实减少了许多。
  然后,他把荚钱定为法定货币,推行三铢钱,把铸币的好处全都搂到自己腰包里了。三铢钱本来就是一种不值钱的“钱”,但刘彻的行为充分说明,没有最不值钱的钱,只有更不值钱的钱。
  他又发明了更不值钱的钱——“白金币”。
  白金是银锡合金,按实物估算白金币币面值是实际价值的9倍。皮币就更离谱了,所谓皮币就是一张一尺见方的白鹿皮,值40万钱。
  胡乱指定币值,不对;但是,统一货币,并没有错误。
  无论有多先进的武器,如果世界上只有一个人,除了超人,想要活下去基本上都是不可能的。
  一群人,想要在世界上活下去,先别说人类内耗,就是每个人各自为战,恐怕大家也是活不长的。活在这个世界上,还是要靠集体,靠信任。统一铸币,就更是要靠信任,谁更值得信任呢?虽然封建帝王也常当强盗,但朝廷比一般商铺长命,因此只有铸币权统一于国家,信用才能稳定。
  随着经济发达,统一货币的要求会不断增强,中国汉代富户还可以自己造两个铜钱,当代,就是比尔·盖茨的欠条在美国也不如美金好使。统一货币的实质,是以国家信用替代商业信用,世俗权力才能集中力量对抗自然、对抗异族。
  可是,如何统一,汉武帝说了不算。
  可以规定交换比例,甚至可以杀掉不服从的人。
  然而,若天下人都不服从,莫非要杀光天下人?既然不能杀光天下人,就是秦皇汉武,也要服从货币天道。”
  由此,富豪盗铸白金币成风,至少刘彻只是没收铜,没有没收银。因为,铜在百姓而银在官家。刘彻来自铸币的收入迅速减少,虽然刑罚很严厉(坐死者数万人),但900%的利润率确实太高,大家仍旧前仆后继。
  终于,刘彻自己也感觉到这种办法行不通,在货币面前,伟大的汉武帝终于低下了高贵的头颅,开始铸行“五铢钱”。五铢钱是中国货币史上一个重大突破,皇权在货币规律与剥夺之间找到了一个平衡点,加之刘彻已经垄断了铜的生产及存量,基本上五铢钱在刘彻当政后期能够成为一种稳定的货币。
  第一代官营垄断企业
  自战国起,盐铁生产就是赚钱的买卖,最自给自足的小农经济,也不可能自己从地里弄点盐、铁出来,这些东西还是需要买的(非编户齐民所能家作,比卯于市)。嬴政统一中国后,将盐、铁商人弄到咸阳附近,好歹算是给了个京城户口,并且没禁止私营。
  这一切到了刘彻手里就走样了。
  书 包 网 txt小说上传分享

第二章 西汉的财富(1)
西汉有很多富人,比如齐地的刀间。齐地有个不好的风俗,就是鄙夷奴仆,刀间没有这个习惯,一律收于门下,利用他们制造和贩卖生活必需品——盐。显然刀间属于先富起来的一部分人,《史记》记载他“上争王者之利,下锢齐民之业”。盐商只是先富起来,但铁商就更具挑战性了,因为铁商既然可以铸铁质农具,当然也可以铸钱,而且还可以铸刀枪,像邓通,他居然富裕到“邓通钱亦尽天下”。
  刘彻始终觉得自己很穷,主要是他比较猛,摆平匈奴后又出使西域,虽然留下很多传说,但钱确实不够花。
  刘彻终于想到盐铁生意,他做生意的方法比较特殊:我做,就不准你再做。
  刘彻首先宣布,山海是天地赐给皇帝我的(山海,天地之藏也,皆宜属少府),盐铁生意只有皇帝才能做。对刘彻来说,铁比盐更重要,因此刘彻允许民间生产盐,但一律卖给他的下属企业,铁则由他产、供、销一条龙服务(最初被刘彻看上的还有酿酒业,后被废止)。刘彻派东郭咸阳、孔仅和桑弘羊主持盐铁专营,提出改革方案。这个方案实在是没找到,但有一点可以肯定,刀间、邓通这类盐铁商从此在史书中消失了,换之出现了一批盐铁官,据说刘彻有50个铁官,36个盐官。
  盐铁专营,刘彻并没有关心国计民生的意思,他很直白地表示,这是为了缓解自己的财务困境(边用度不足,故兴盐铁)。盐铁专营残酷打击了工商业,失去了高利润龙头行业,汉代工商业从此走向没落。
  可以说刘彻缔造了第一批垄断型皇帝所有制的企业,当然这些地方的生产效率很低,生产出来的很多铁器甚至不能使用,连割草都嫌钝(割草不痛),于是就硬性配给,强迫购买(或颇赋于民),盐铁官不再是生意,而是一个衙门。盐铁集中在一个地方生产,却要转移到全国使用,由此,桑弘羊又主持了“均输平准”,说白了就是由皇帝指派人倒腾盐铁。
  不过,刘彻还有一个伟大的理想,希望依靠“均输平准”流通天下货物。但是,他所谓的流通不是商业流通,照样是为了“专奉兵师”。
  总之,钱是他自己用,财是他一个人发。
  如果说盐铁专营是与民争利,那“算缗”和“告缗”就是*裸地抢劫了。所谓“算缗”就是传说中的“车匪路霸”,平民车上路要交钱,商人、手工业者做生意要交钱,交钱也无所谓,关键是税额太高,大家不缴不好意思,缴的话生意也不用做了。“告缗”就更缺德,大概意思是揭发不缴纳“算缗”者,奖励罚没收入的一半。算缗、告缗的结果是刘彻通过“罚没”手段集中了大量财富和土地,商贾遭到了洗劫。
  诸子百家归儒家
  先秦君主,包括秦始皇都是从祖先那里继承君位。然而,刘邦不是,刘邦的汉朝是自己动手丰衣足食的结果。现在天下统一了,他的子孙开始为自己成为汉代第一家庭找理论依据。
  这个事儿,也从猛人刘彻开始。
  刘彻需要佐证自己的汉家坐天下是有道理的,是正确的。更重要的是,他打击商贾也是正确的,消灭竞争也是正确的。总之,皇帝的一切行为都是正确的,世界上只有他是正确的,大家都要听皇帝的。所谓圣谕煌煌,皇帝的话不是人话,是圣旨,大家要跪地接旨,当然,货币或者流通,也要听皇帝的。
  刘彻需要的,不但要这样做,这样做还要有道理,大家必须把谎言重复成真理。

第二章 西汉的财富(2)
儒家由此进入了视线,不过,刘彻所谓的儒家不再是孔丘、孟轲、荀况,也不再是百家中的翘楚,而是按照刘彻要求改造过的学说。被刘彻看中的人叫董仲舒,董仲舒所创的儒家叫做今文经学,以前的儒家叫做朴学。
  董仲舒(公元前179—公元前104年)被誉为哲学家、今文经学大师、汉代思想家、政治家。不过我觉得,董仲舒是一个彻头彻尾的败类和叛逆。董氏所以能成为儒学新代表,并非是他造诣很牛,不过是他的思想符合刘彻需要。
  刘彻当政时期,汉家天下的思想还是比较活跃,或者说混乱的(师异道,人异伦)。这显然与刘彻的想法是不一致的,他首先要说明自己最牛,要大家统一听他的,要是大家没有思想,这样就不混乱了。
  刘彻认为董仲舒是个好同志,因为他说“王者受命于天”。既然这样,汉家就没必要从祖宗那里继承基业,皇位是上天赐给刘家的。没有天,哪有人,当然就更没货币,所以无论是人还是货币都要服从天的旨意。总之,听刘彻一个人的就可以了,别的都不对,是违反天意的,“道源出于天,天不变,道亦不变”。
  为实现这一目标,董仲舒从儒家伦常关系中选出君臣、父子、夫妻作为三纲。董仲舒大概觉得自己地位还不够,于是自称直接继承了孔子学说。
  董仲舒太谦虚了。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