狱警日记-第90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刘梅的丈夫带着小女孩见到刘梅后,就再也没有回湖北老家,而是在离看守所不远的地方租房住了下来,并且在路边摆起了小摊子。隔三差五地,姚林会带着孩子来到看守所,给刘梅送日用品,买食品。
一个月后,刘梅被一审宣判为死刑缓期两年执行。但尹东的亲属向南江市中级人民法院和省高级人民法院申诉,要求判处刘梅的死刑,理由是刘梅杀死尹东,不但使他家失去了顶梁柱,而且他们家本来经营很好的商贸公司也因此倒闭,给他们家造成了重大损失,使他们家陷入困境,尹东的母亲也在忧愤之中死去。这一切都是因为刘梅引起的,刘梅必须偿还血债!
李铁兵和郝金标他们最不希望生的事情,终于还是不可避免地生了:刘梅因为故意杀人,被二审裁定为死刑!4月2o日,省高级人民法院下达了刘梅死刑的执行命令。
中队长薛成把执行刘梅死刑的任务交给了李铁兵。
";薛队长,你为什么要把这个任务交给我呢?";李铁兵问道。
薛成道:";因为执行刘梅的死刑需要有足够的勇气,非你莫属!再说你马上要赴支队上任,以后就是你想执行这种任务,也没有机会了!";
李铁兵叹道:";谢天谢地,以后我才不会再想执行这种任务呢!不过,这段经历对我来说倒是十分宝贵。有一位伟人对于死亡讲过一句很经典的话,他说:死,不是死者的不幸,而是生者的不幸。对于被执行死刑的人来说,一抬腿就迈过了阴阳界。而我们这些送他们上路的人,却要为此难受好多天,有的甚至终身难忘!";
薛成深有同感地道:";这句话说得太精辟了!对于那些被判处死刑的人,他们从作案犯罪时起,灵魂就背上了沉重的十字架。死亡,对他们是一种解脱。而因为他们的死而痛苦和不幸的,是活着的人,是他的亲属,他们将长期忍受情感上的折磨!";
执行死刑这天,刘梅仍然表现得十分镇定。天不亮她就开始梳洗打扮,头梳得齐齐整整,在鹅黄色的锦缎旗袍外,吊上了一件枣红色的毛线背心。她不用押解她的女民警搀扶,自己爬上了刑车。
当用";解放";牌敞篷大卡车做成的刑车驶出看守所大院时,刘梅的丈夫姚林早已带着他们的女儿等候在路口。
";刘梅!刘梅!";姚林大声呼唤着。
";妈妈——";小女孩伸着双手呼喊着,出了撕心裂肺的哭号。
见此情景,哪怕是铁石心肠的人,也免不了为之落泪。李铁兵和所有的武警战士个个泪流满面。
刘梅扭过脸看了他们一眼,两行热泪夺眶而出。刑车飞快地驶了过去。姚林在追着刑车跑,小女孩的哭喊声被渐渐抛在了后面。
刑场选在一片山坎下。其时,满山遍野的杜鹃花争相吐艳。
李铁兵连自己都没有听到枪响,刘梅已经仰躺到了一丛鲜红的杜鹃花丛中。她的笑容凝固在脸上,睁着的双眼正遥望着蔚蓝色天幕上缓缓飘过的浮云……
………【狱警日记(连载)(161)】………
这名死刑犯名叫徐远雄,是一名地师级领导干部,是李铁兵执行死刑的所有罪犯中,级别最高的领导干部。
徐远雄原来是市原重型机械厂党委书记兼厂长。";文革";时,是南江市赫赫有名的一个造反组织的司令。因在两派争斗中站在老干部一边,保卫老干部有功,受到一些老干部的赏识。后来这些老干部纷纷被";解放";,结合进市区县各级领导班子,成为实权人物。徐远雄自然也得到了重用。
他先是在市机械工业局担任第三把手,不多久就被派回他原来当工人的一个正局级的大厂——市重型机械厂,担任了党委书记兼厂长。市重型机械厂是徐远雄造反起家的老巢,他回厂任职以后,大肆排除异己,培植亲信,任人唯亲,结党营私。原来他在";文革";中担任造反司令时,当时全厂七千多名职工,几乎都一边倒地全部加入了他那个组织。如今他把那些哥们儿都提拔到关键的岗位上,把重型机械厂经营成了针插不进、水泼不进的独立王国,在厂里大搞一言堂。
徐远雄的所作所为,激起了某些怀有正义感的人的不满。但是徐远雄很有一套笼络人心的办法,他到重型机械厂后,十分注重增加职工福利待遇,改善职工生活。所以尽管他专横跋扈、刚愎自用,但在他的主持下,厂里的产值和利税三年翻了两番,职工收入也翻了一番,福利待遇大幅度改善。他上任后建起了二十栋职工宿舍楼,解决了八百户职工住宿难的问题……所以,他仍然得到了百分之九十五以上职工的衷心拥戴。
有人偷偷给上级写信,反映徐远雄作风霸道的问题,但没有引起上面的充分注意。其中,有一名徐远雄过去的铁哥们儿写信反映,徐远雄在";文革";中,曾经带人到附近某军火仓库抢劫了一批枪支弹药。这批枪支弹药,有两支军用";五四";手枪、二十支半自动步枪、十支";五三";式自动步枪,还有轻机枪一挺、手榴弹若干箱,组成了所谓";文攻武卫指挥部";,在两派武斗中多次交火。后来收缴武器时,只上交了其中的一部分,徐远雄及其铁哥们儿还私自隐藏了部分枪支弹药。更令人指的是,徐远雄在武斗中抓住了对立派组织的人,曾经三次在月黑风高的深夜,带领其铁哥们儿将人押到南江边,实施所谓的";枪毙";,先后枪杀四人。其中由他亲自开枪杀死一人,指使别人枪杀三人。由于";文革";中各级党政组织瘫痪,公检法司法机关被砸烂,这些案子成为了石沉大海的无头案。加上案件的知情面十分狭窄,参与三次杀人的当事人,都是徐远雄的铁哥们儿,现在又都是他的铁杆心腹人物,所以他的这些罪孽从未被揭过。
举报信从北京的中央信访部门批转到公安部,再由公安部长加批语后转到省公安厅,然后再由省公安厅领导加批示意见后,由省公安厅刑事侦查处(当时尚未改为刑事警察总队)派员,会同南江市公安局,组成专案组共同侦破此案。
由于年代久远,案件的知情面很狭窄,调查取证的难度很大。了解案情的当事人,有的已经死亡,有的已经退休回外省原籍老家养老去了,有的又不愿意作证。为了不打草惊蛇引起徐远雄的警觉,侦查工作是在十分秘密的状态下进行的,更增加了调查取证的难度。
李铁兵执刑之前,在了解徐远雄罪行时,曾经看到那封举报信。由于信中所举报的徐远雄枪杀对立组织人员的事实,都有具体的时间、地点、参与人员和详细经过,包括有关当事人当时穿的什么衣服,讲了什么话,各人都是什么态度,所以虽然是匿名信,但是所有看到这封举报信的人,都对所举报的事实深信不疑。因为如果不是已经生的真实事情,是不可能有那么多的具体细节的。
公安机关的专案侦查人员,先根据匿名信分析,圈定了一个大体的范围。然后以南江市市志编写办公室工作人员的身份,以到重型机械厂收集史料的名义,收集到所圈定范围内人员的笔迹资料。经过文字鉴定技术人员的鉴别,确定了写匿名举报信的人。
这个人是重型机械厂的人事处长刘宪章,是徐远雄重用的心腹干将之一,也是当年徐远雄枪杀对立组织人员的参与者。不过他只是奉命执行了押解工作。
刘宪章一直深怀内疚,当年那几名被枪杀的年轻人痛哭哀求的可怜相,深深地印在了他的脑海里,这些年来一直在噬咬着他的良心。良知尚未泯灭的他,经常为此通宵失眠。徐远雄在重型机械厂的倒行逆施,更是激起了他的反感,坚定了他检举揭此案的决心。
公安机关通过文字鉴定确定写匿名举报信的人是刘宪章以后,以市人事局开会的名义将他约到市里,在十分秘密的情况下,由省公安厅刑侦处的领导直接和他进行了谈话。刘宪章很爽快地承认了匿名信是自己所写,但是他以党性担保,一是他与徐远雄之间没有任何过节和私人恩怨。徐远雄提拔重用了他,他照理应当感谢他,他写这封举报信,完全是出于良心驱使,没有其他任何个人动机;二是他在匿名信中所反映的问题,是他亲眼所见的完全真实的事实,既没有夸大也没有缩小。组织上完全可以对他进行调查,如果他向组织上说了谎,甘愿接受任何最严厉的处分!
徐远雄被刑事拘留和批准逮捕关押进看守所后,在李铁兵执勤时,曾和他打过几次照面。即便被关进了看守所,徐远雄与那些形象猥琐的社会垃圾和人渣们,也有天然的区别。徐远雄一米八五的个头,身体魁梧而匀称,挺胸收腹,气宇轩昂,国字脸,大背头,浓眉阔腮,双目炯炯有神,走路步伐稳重而敏捷。李铁兵当时看见徐远雄后,并没有看见许许多多人犯时的鄙夷与厌恶的感觉,甚至对他有一股好感,有一种惋惜的心理。他似乎一下子明白了,为什么他当造反司令时会有那么多人追随他。李铁兵从内心里暗自感叹,徐远雄生来就是一块当官的料!
在李铁兵的印象中,徐远雄那种领导干部的架势和做派始终没有改变过。他没有普通人犯的那种精神委靡、悲观丧气的样子,仿佛不是进了牢房,每天头梳得丝毫不乱,衣服干净着装整齐,心胸豁达乐观,谈笑风生,诙谐幽默。每天总有几拨人来探视他,有市里和机械工业局大大小小的领导干部,但大多数是重型机械厂的干部职工,其中也包括那个举报他的厂人事处处长刘宪章。大家给他带来各种食物和营养品、水果鲜花等,还给看守所交了不少现金,让看守所食堂为他开小灶另外炒菜。
在审讯笔录上,徐远雄完全承认了刘宪章举报的事实。他说打死那个姓王的工人虽是失手,但不管怎么说,人是被他打死的,杀人偿命,他愿意承担法律责任。至于那个姓周的大学生,虽然不是他直接开枪打死的,但是当时他是负责人,负有不可推卸的责任。
徐远雄对自己将有可能被判处死刑,是有足够的思想准备的。一审宣判后,他的神情十分镇定,倒是旁听席上他们厂的好多职工十分意外和难过。当法官告之如果对判决不服,可以在一周内提出上诉时,徐远雄当即回答,他服从判决,不上诉。这一点令公诉人和法官也极感意外。
重型机械厂的许多职工联名上书法院,要求改判他无期徒刑或者死缓。理由是,";文革";时处于非正常状态。再说徐远雄也不是故意杀人,充其量只能算过失杀人。还有,徐远雄在重型机械厂任职后,产值和利税都翻了数番,职工的收入大幅度增加,福利待遇也不断改善,徐远雄对国家和人民是有贡献的,请求法院慎重考虑广大职工的呼声。
徐远雄知道后,让法官给重型机械厂的员工录了一段话,他说:";重型机械厂的员工兄弟们,我理解你们的心情,感谢你们的好意。但是我要劝告你们,不要为我的事情再折腾了!因为我所犯的罪是剥夺他人生命的无法挽回的重罪,我必须接受法律的制裁,这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