截教杀神-第12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准提道人讶道:“小道友也知道西方极乐世界?看来你我果是有缘!我西方莲花现相,舍利耀光,确是清净之乡。小道友若是有意,可随我往西方做客,八德池边共论妙法,则贫道不胜欣喜!“
陈海华闻言心中哀叹了一阵,口中道:“西方妙法,诚为jīng妙!然而我乃截教弟子,未得掌教师祖同意,不敢擅自前去西方叨扰!况且我有大仇未报,心中无法安宁,终究难以解脱。道长盛情,在下只好愧辞了!”
准提道人道:“你有何仇怨未了,说来听听,或许贫道可以为你开解一二。”
陈海华道:“在下师从骷髅山白骨洞石矶娘娘。我师被阐教太乙真人所杀,若非她临死将我送上金鳌岛,我也死在那里了。此仇不共戴天,不可不报。此事牵涉到阐截二教之恩怨,道长可能开解?”
准提道人闻言,心中也觉得棘手,口中却道:“既是杀师之仇,贫道却不好置喙了。不过小道友,你颇有慧根,与我有缘。凡事还是想开些,须知是非烦恼皆由心起,贪嗔痴怨皆是心魔。凡事皆有因果,你师父不幸罹难,或许是前因早定呢?冤冤相报何时了,道友何不放宽心,放过别人,也放过自己!”
陈海华见准提絮絮叨叨,竟劝自己放下仇怨,不由道:“道长之言差矣!凡事有所为有所不为,人生天地间,岂可事事放宽心?连杀师之仇都可以放下,与禽兽何异?道长,你我今rì话不投机,还是改rì再见吧!”言罢,便yù转身离去。
准提道人急忙止住陈海华,道:“小道友只知报仇,可想过那太乙真人乃是元始天尊亲传弟子,道行jīng深。你师父尚且死在他手里,你又如何是他对手?强行为之,岂不白白送了xìng命?”
陈海华闻言,叹道:“太乙真人固然厉害!但若是我有师父在身边耳提面命,倾心传授,我也未必就怕他了。”
准提道人听陈海华如此说,心中暗暗惊讶,暗道:看此人年岁不大,但血肉之中神光内蕴,想必是修炼了某种上乘练体秘术。浑身仙气盎然,隐隐有清香扑鼻,法力也必定极为深厚。如此人物,却感叹得不到倾心传授!莫非他这一身本领不是得自通天教主亲传的么?那他是怎么练出这身法力的?嗯,此人颇有慧根,对截教似乎也有些怨言,看来大有机会将之收入我西方啊!
当下准提道人笑道:“尊师既然已没,其他人又岂会尽心对你?小道友,我与你一见如故,看你慧根不浅,就传你一点法术,你可接受啊?”
陈海华闻言心中一跳,自古法不可轻传,准提道人说要传一点法术,其实就是在试探自己,看自己愿不愿意皈依他西方教门下。
陈海华顿时踌躇了,若是拒绝吧,就怕那准提道人撕破脸面强行把自己带走,那可就得不偿失了。若是接受吧,从此自己可就变成了叛徒了。
话说老子从小最恨的就是叛徒了!陈海华心中吼叫着,面上却不动声sè地道:“道长盛情,在下诚惶诚恐,本不该拒绝!只是在下如今身怀许多法术神通,一时半会儿根本学不完。所欠缺的只有道行浅薄,迟迟不能突破金仙之境。因此道长传法的好意,在下只有辜负了,还请道长海涵。”
准提道人淡淡地笑道:“我传你的正是突破金仙境界之法!”
陈海华闻言一震,不敢相信地道:“道长能助我证得金仙道果?”
准提道人笑道:“这有何难?小道友颇有慧根,本就已摸到金仙大道的门槛,所缺者不过一个机缘而已。贫道之法,或许可以为道友创造这一份机缘。”
陈海华闻言又惊又喜,心中迟疑难决。准提道人乃是圣人,绝不会口出虚言,他说可以帮自己成就金仙便绝对能够做到。然而上船容易下船难,自己若是答应了他,怕是从此就与西方教纠缠不清了。
当下陈海华难以决断,一时沉吟不决。其实陈海华吃了人参果,修为已经算是不凡了,只差临门一脚便能突破金仙门槛。然而这一道门槛却并不那么容易闯破,机缘到了或许下一刻就能突破,机缘不到或许千万年都不能进阶金仙。从古至今,修士千千万万,可真正能证得金仙果位的却是少之又少。无不是威震一方的强者,一方势力的中坚。
若是回到金鳌岛,通天教主未必肯出手助自己突破。单靠自己,陈海华相信迟早也能证道金仙,但这个时间却不知道有多长了。
如今一个这么好的机会就摆在面前,要说陈海华不心动绝对是假的。然而一入佛门,身不由己,那是要用zì yóu来换的。
当下陈海华思忖良久,道:“道长可否容我考虑一下,三rì之后,我给你答复。”
准提道人见陈海华如此郑重,知道他已经明白了其中的厉害关系,当下笑道:“小道友可以尽情考虑。只是既然三rì后要给我答复,这三天你我便同行,如何?”
陈海华无奈,只得点头应允。当下二人同行。准提并无确定行止,于是便由陈海华当先带路。一路来到朝歌,降落云头,进入天工书院。痴仙马遂见陈海华到来,急忙迎接,二人见面,马遂笑道:“师侄前rì离去,过了这许多rì子方才回来,想必是大有收获啊!怎么样,人参果滋味美妙否?”
陈海华笑道:“人参果自然是天下美味,镇元子大仙也颇为好客!师伯当rì不与我一同去,真是失策啊!”
痴仙马遂大笑!二人说笑一阵,马遂见陈海华身后跟着准提道人,气度不凡,隐隐有神光闪现,不由大吃了一惊,急忙询问。陈海华介绍了一遍,马遂慌忙稽首道:“原来是西方圣人将临,请入书院落座,容我奉茶相待。”
马遂将准提请入大堂,尊为上座,自在下首作陪,执弟子礼,礼数甚恭。准提坦然入座,左右看了看书院的布置,赞道:“这书院教书育人,好个教化之所!你二人能够想出如此妙法,传播大道,教化众生,真德xìng深重之人矣!马遂道友,你执掌书院,成道之rì不远也!”
马遂连忙谦逊,道:“弟子些许微劳,不过冀图立言传世,为万世师表,虽有功德,却修的是人道。不敢担西方圣人赞誉。”
准提笑道:“你为人师表,若干年后,焉知世人不会称你为圣人?不必过谦!”说着,转头对陈海华道,“你能想出书院育人之法,足见根xìng深重。你之道虽不在书院之中,未来却也无可限量。若是把握时机,rì后掌一方教尊不过等闲事耳。”
马遂闻言,看向陈海华,目露奇光。陈海华唯有苦笑而已。
到了夜间,马遂送准提在上房休息,自去寻陈海华说道:“今rì准提圣人说你把握时机,rì后便能成掌教之尊。他要你把握什么时机?”
陈海华闻言,苦笑不已。师伯啊,你这么大张旗鼓地发问,那准提圣人能听不到吗?便是有话,我也不敢跟你明说啊!
………【第十四章 扩书院兼容并蓄 见闻仲显露道法】………
陈海华心中哀叹,只得避重就轻地道:“准提圣人不过是勉励我,让我有个奋斗的目标而已。师伯,我听说金鳌岛中有许多同门都下山来投奔你了。都有谁啊?”
痴仙马遂道:“的确有数十位志同道合的同门到了书院之中,现在都做了教习。只是他们各有所长,教给学生的东西不尽相同,有的甚至各执一端,致令学生们无所适从,不知该听谁的好。因为所传相悖,致使好些同门都有些怄气。我虽努力劝导,奈何德xìng浅薄,却是劝不动他们。不知师侄可有以教我?”
陈海华闻言道:“这有何难?开设分院不就行了!依各同门所传的不同将书院分成若干个分院,师伯自然还是院长,总领书院事务,其余门人便都打发去做分院长。如此分开授课,又可互相交流,岂不两全其美?”
马遂抚掌道:“果是妙法!只是就怕他们做了分院长,我天工书院反倒因此而分裂了啊。”
陈海华笑道:“书院授课,应该讲究兼容并蓄,百家争鸣,做到如掌教师祖那般有教无类。书院的目的是为了教化众生,然而三界众生何止亿万,一家书院怎么可能教的过来?本就该发扬光大,让门人弟子们在全天下开设更多的书院,最好是开遍三界每一个角落,如此才能真正称得上教化众生,才能功德无量啊!”
痴仙马遂闻言恍然大悟,道:“师侄此言,大是有理!若真能如此,吾道成矣!师侄,请受我一拜。”说着,稽首作礼,深深拜了一拜。
陈海华急忙扶起马遂,笑道:“是师伯机缘到了,上天假我之口告诉你而已,何必谢我!师伯,我听说当朝太师闻仲也是我截教弟子,明天我想去拜访一下他,不知可否?”
马遂道:“闻仲乃是金灵圣母门下,曾在岛中学道五十年,金灵圣母也颇为喜欢这个弟子,专门炼了一对威力不凡的雌雄金鞭给他,又助他开了天眼,那天眼放出白光,威力不凡,能辩善恶忠jiān。他与你乃是同辈弟子,论起来是你师兄,你该当去看他。”
陈海华闻言点头,道:“既如此,我明rì就去。”
第二rì,陈海华一大早便到准提道人处道了声早安,邀请他同去拜访闻仲。那准提道人似乎对闻仲没有半点兴趣,自然不会自降身份去见他,加之修道之人对人间的朝廷天然有些抵触,因此准提道人不愿前往。陈海华于是辞了准提,径自离开书院,往太师府而去。
来到太师府,陈海华上前对守门的侍卫道:“烦请通报太师,就说截教海华道人来访。”
那守卫久随闻仲,也知道闻太师对道人甚为礼遇,因此不敢怠慢,赶紧进去通报了,不一时,复又出来,对陈海华道:“太师请你进去,随我来吧!”
陈海华随着侍卫进了太师府,来到大堂。闻仲正在公文堆中处理事务,见陈海华到来,急忙起身道:“道友远来,未及迎迓,还请恕罪!”
陈海华笑道:“闻太师心怀天下,公务繁忙,是我冒昧打扰,岂敢怪罪?”
闻仲道:“道友见笑了,我俗务缠身,案牍劳形,甚是想念在岛中清修的岁月啊!道友既是截教门人,不知一向在何处清修?”
陈海华道:“在下因为一些变故,故而暂时在金鳌岛中,多宝道人坐下聆听教导。”
闻仲道:“如此甚好!道友,不瞒你说,我乃是金灵圣母门下,你我辈分相同啊!道友,不知我师父近来如何?”
陈海华道:“金灵圣母一向安好!前时我因要出岛游历,向她求一柄宝剑防身,还见过她一面。圣母道行jīng深,神通广大,深为截教众门人敬仰。太师能拜在圣母门下,真是有福。”
闻仲道:“我在师父门下修道五十年,师父对我恩重如山。可惜我不争气,只能在这红尘之中消磨岁月,真是惭愧啊!”
陈海华闻言,仔细打量了一下闻仲,见其头顶有一股清气冲空,明显已得道成仙,只是不知道行究竟如何,不由笑道:“想必是圣母叫太师出山来磨砺道心,rì后功德圆满,自然会招你回山潜修,何必着急!”
闻仲道:“那就多谢道友吉言了!道友游历天下,不知如今四方情形如何?”
陈海华道:“东南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