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官之道-第198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下午五点多,李学之接到吴新宇打来的电话,忙关切地问:“吴书记,您身体没事吧?”
吴新宇呵呵直笑说:“我有什么事呢?我现在比任何时候都好啊。你现在忙不忙?晚上有人请我吃饭,我想叫你做陪哟!”
李学之急忙说:“没什么事,老书记叫我做陪,我肯定是愿意的了。哦,您推了县委的送行宴,原来是另有饭局啊。”
吴新宇说:“那当然了,老伙计请吃饭是一定得去的。你快过来接我吧。”
李学之忙问:“老书记,您的哪个老伙计呀?我是不是该准备点什么呢?”
吴新宇说:“叫你准备什么嘛,我早准备好了,快来快来,别让老伙计等急了。”
李学之匆忙上了小马的车去云雾山庄,吴新宇已经在门口等着的,手里还提溜着一黑塑料袋,看形状是一对酒了。吴新宇上了车说:“去人大老程家。”
小马连忙开车就走,李学之疑惑地问:“老书记,感情是去程主任家吃饭呀?”
吴新宇拍了拍袋子里的酒说:“是啊,早就约好了的,这两瓶就呆会你提着,就算是上门礼吧。老程其实是蛮好的人吧。”
李学之不是憨子,不禁心里一热,感激地说:“老书记,我真让您费心了,您都临走了,心里还惦记着我。可我。。。。。。”
吴新宇爱惜地拍了拍李学之地手,说:“学之呀,树老根多,人老话多,我还有好多话想跟你说,可我知道不用在你耳朵旁边唠叨了,你比我强啊。其实这次党代会是顺利通过,人代会上也就不会出问题,去老程家吃饭叫上你,无非是我没什么人好叫了,你就免为其难吧。”
李学之急忙分辨说:“老书记,我没其他意思,我。。。。。。”
吴新宇慈爱地再次拍了拍李学之的手,眼睛悠然地漂到了车窗外,没再说话。一会儿车停在了程家楼下。老程住的是大儿子原来在县工商局的房子,楼层蛮好,二楼,很适合老两口居住。
进了门,程柏松老两口早就准备好果盘清茶等候客人了,寒暄着众人坐了下来。
李学之微笑着说:“程主任,我第一次登门,给您带了一对汾酒。”说着把袋子提起搁在了茶几上。
老程眼睛一亮,也不回话就看汾酒,似乎很喜欢。李学之看了看吴新宇,吴新宇正好也注视着李学之,眼里还露出一丝得色,似乎在说:我准备的东西正对老伙计的眼!
程柏松一边看一边啧啧称赞道:“九零年的老汾酒了,是正宗货,我一生最爱的就是青瓷瓶老汾酒,学之呀,你从哪里猫来的好货呀!”
李学之哪里知道这些道道,只是嘿嘿闷乐。
老程举着一双酒还在打量,渐渐露出不解之色,喃喃地说:“咦,这对酒我怎么越瞅越眼熟呀?这瓶口上还有牙咬过的痕迹。。。。。”他猛地抬头说:“老吴,我知道了,是我家小三送你的吧?那小畜生瞒着我弄出去了一对,我一盘问说是送你了!”
老程老伴暗暗推了老头子一把说:“死老头子,这酒都是一个厂出来的,包装当然一样了,你就凭什么死认是你的?也不怕人家笑话!”
老程急得一瞪眼说:“老婆子,你是外行你当然不知道,要验老汾酒真伪,咬瓶口的木塞就可以。我自己咬的牙印我还不认识?你不信我那柜子还有三对一样的,全都有牙印子!”
这下吴新宇一脸得意变得一脸尴尬了,心里暗暗叫苦道:这老东西,连送出去四、五年的旧货也还记得清清楚楚,我还说投了他的爱好,没想到认出来了,连忙哈哈一笑说:“老伙计啊,那我还真做了件大好事呀,没糟践你的宝贝,这不又完壁归赵了么!”
李学之在一旁可就糗大了,小马也是怕憋不住着笑悄悄去了卫生间。
程柏松把一对酒摸了又摸,乐呵呵地说:“老吴,你这话说对喽,虽然这酒不值几个钱,可我就是喜欢,就是宝贝这酒!老吴,你真做了件大好事啊!”
老程老伴见老吴、学之都一脸尴尬,恨恨地说:“老头子,你高兴了吧,也不想想别人。我去厨房看饭菜弄得怎么样了!”
程柏松这才回过神来,满脸歉意,动情地说:“老吴,你看我这德性,还真得好好感谢你才是。当年你帮我家小三解决了工作,说良心话送这么一对破酒实在是贻笑大方,可你还保存 了四、五年,又原封不动地给我送了回来。原以为我了解你,没想到你更明白我啊!惭愧、惭愧啊!”
吴新宇似乎也触动了,缓缓说:“老程呀,我知道你偏爱汾酒,原本早就应该完壁归赵的,可惜迟了四、五年啊。”
程柏松听完微微一颤,他很清楚吴新宇话里的含义,动容地说:“老书记,你应该喝了这对酒的,不值得为我这老东西保存这么些年!”
吴新宇一脸肃然地说:“值得,我认为真地值得!”
李学之在一旁听着他们的对话,心里慢慢明白了些什么:也许老书记早把这对酒完壁归赵,也不会让张云生一伙人得势。一对酒是小,不是老书记看不穿,而是一个人,应该说是一个领导的尊严,宁可保存四、五年也不愿意启封。可今天老书记却完壁归赵了。。。。。。看着昔日的老对手老冤家今日握手言和,李学之也是心潮彭湃,为之动容了。
晚饭过后,程柏松请吴新宇、李学之进了书房说话,小马则和老程老伴在客厅看电视。
程柏松与老书记冰释前嫌后心情一直很好,与吴新宇聊天也彻底敞开了心扉,借着酒兴不断打趣老书记,吴新宇也不甘示弱,也是猛暴老程的笑料,让李学之尽看了老小孩的有趣,真是其乐融融。直到吴新宇起身告辞,程柏松才握着李学之的手,意味深长地说:“学之呀,我们都要好好工作,得让老书记走得安心,走得不挂牵啊!”
第二天上午十点,黄县四大班子一齐出动欢送老书记,当小车启动的那一刻,吴新宇在黄县就政治生涯就画上了一个句号。
元月十八日,黄县第九届人大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正式召开。大会由执行主席程柏松主持。
根据议程,这次大会主要任务是:1、听取和审议黄县人民政府工作报告;2、审查和批准1997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执行情况及1998年安排(草案)的报告; 3、审查批准1997年财政预算执行情况和1998年财政预算(草案)的报告;4、 听取和审议黄县人大常委会工作报告;5、听取和审议黄县人民法院工作报告;6、听取和审议黄县人民检察院工作报告;7、选举黄县第十三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黄县人民政府县长、副县长、黄县人民法院院长、黄县人民检察院检察长。
李学之代县长代表黄县人民政府做政府工作报告,务实无虚的报告让与会三百多代表屏息倾听,特别是工作报告要落实的五项保障措施,代表尤为关注:
要落实的五项保障措施是:
1、强化服务,创治环境。硬环境方面,要进一步加强供电、交通、通讯、水利等基础设施建设,实施县城美容工程,创造良好、舒适的人居环境。软环境方面,要进一步深化行政审批制度改革,从削减和调整审批事项、清理各种收费入手,大力推行阳光行政,规范行政行为,简化办事手续,公开办事结果,接受群众监督;不断完善政务大厅运作机制,把有审批事项的部门全部集中起来,最大限度地方便群众;继续整顿和规范市场经济秩序,健全市场法规,规范市场主体。对重点企业和纳税大户实行政府挂牌保护。建立发展环境举报制度,实行发展环境评价和责任追究制度,设立投诉中心,严肃查处破坏发展的人和事。邀请人大、政协和客商代表定期对政府部门的服务情况进行评议,对反映差的部门进行查处。
2、加强领导,靠实责任。在全体县级干部中推行“六个一”责任制,即:参加一个产业领导小组、抓好一个重点项目、抓出一个示范典型、培育一个致富户、联系一个贫困村、为帮扶乡(镇)办一件实事;在乡(镇)和部门推行包抓项目、典型、产业责任制,明确任务,责任到人,努力开创人人干实事,事事有人抓,层层抓落实的工作局面。要进一步完善考核办法,细化考核标准,改变考核方法,把平时督查与半年、年终考核相结合,把定量与定性相结合,促进工作均衡进展。
3、与时俱进,开拓创新。创新是各项工作发展的不竭动力。不断推进思想观念、工作方式、工作机制的创新,在全省乃至全国的大环境中谋求跨越式发展,是我们当前和今后的一项长期任务。我们要主动地适应新形势、新任务的需要,进一步强化市场经济意识、抢抓机遇意识和开放开发意识,克服因循守旧,安于现状,怕担风险,不敢竞争的保守思想和落后习惯。引导政府各部门要树立“无功就是过,不进就是退”的观念,破除“没有功劳有苦劳、宁可苦熬不愿实干”的思想,形成争先恐后、竞相发展的良好局面。要创新经济运行机制,树立经营理念,掌握市场方法,多搞市场运作,少搞行政推动,努力提高全县经济的市场化水平。特别是要多渠道筹措发展资金,采取资源置换、项目吸引等办法,千方百计把社会上和群众手中的闲散资金集中起来,把外面的投资吸引进来,形成以政府投资为诱导,以个人、企业和民间投资为主体的多元投融资机制。要转变工作的指导方式,从培育典型入手,创新工作推行机制,鼓励发展各种产业化龙头企业、中介组织和市场主体,加快产业化进程。
4、接受监督,依法行政。政府各部门要坚决贯彻县委的决策部署,自觉接受人大、政协和广大人民群众的监督,高度负责地办理人大代表的议案和政协委员的提案。要进一步加强政府法制建设,不断完善政府法规和规章体系,认真执行法律法规,依法处理改革、发展和稳定中出现的各种问题。政府干部要自觉学法用法,严格依法办事,用法律规范行政行为,自觉接受司法监督、审计监督、群众监督和舆论监督。深入开展反腐败斗争,大力纠正部门和行业不正之风,严肃查处各类违法违纪案件。政府各部门领导干部要自重、自省、自警、自励,以身作则,正确行使手中的权力,始终做到清正廉洁,勤政廉政。
5、转变作风,执政为民。继续大力推行一线工作法,以建设学习型、务实型、创新型、服务型政府为目标,进一步转变思想作风和工作作风,抓政风,促行风,带动社会风气好转。要大力倡扬与时俱进、学习创新的风气,坚决反对按部就班、不思进取的作风;大力倡扬深入基层,真抓实干,坚决反对形式主义、官僚主义;大力倡扬说实话,办实事,求实效,坚决反对弄虚作假和作表面文章;大力倡扬令行禁止、雷厉风行,坚决反对阳奉阴违,推诿扯皮。要严格控制会议和文件,减少检查评比,改进公务接待,为基层干部腾出更多的精力搞建设、抓发展。政府各部门要始终把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作为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归宿,从群众最满意的事情做起,从群众最不满意的事情改起,全心全意为人民谋福利,办好事。领导干部要经常深入群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