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鸟电子书 > 经管其他电子书 > 万科真相 >

第26部分

万科真相-第26部分

小说: 万科真相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2001年8月,万科2001年度第一次临时股东大会在深圳东湖宾馆举行,会议审议通过有关发行可转换公司债券的议案。
  2002年6月,万科发行可转换公司债券,方案根据中国证券监督管理委员会证监发行字'2002'52号文核准实施,共向社会公开发行1500万张可转换公司债券,每张面值100元,发行总额15亿元。
  2003年9月9日,在另一家公司可转换公司债方案已经受到市场严厉质疑的一周后,万科出人意料地发布了新的可转债发行公告,拟发行19~30亿元规模的可转换公司债券。虽然立即引来市场一片指责之声,但在王石和万科管理层多轮“一对一”的穿梭说服之下,即使面临着市场低迷之势,依然在10月27日当年度第一次临时股东大会上,最终以占出席股份90%以上的票数通过了在境内发行亿元可转换公司债券的议案。
  ……
  有业内人士对比后表示,相比万科1988年公开挂牌上市所募集的2800万元资金,20年间万科的融资能力可谓“是以几何级数增长”。
  更有权威人士评论说,证券市场的融资功能被万科使用到了极致。他们也给出了自己的实据:1991年末,万科A的总股本为万股,经过一系列的配股、送股、转赠、B股IPO、权证行权、发行可转换债券、增发等融资方式,2006年底万科股本扩大到万股,股本扩张了约56倍之多,股本扩张速度和倍数列所有房地产上市公司之首;与万科大约同时期上市的深振业、中华企业、陆家嘴等,平均融资次数不过万科的一半。在其他资本市场,万科A通过信托、房地产开发基金等方式合作开发了广州南湖、北京西山、无锡魅力之城等项目。
  海通证券一份对万科的分析报告则评价:万科融资方式的广泛性和全面性居国内房地产行业之首。
  而笔者也有理由认为,王石和万科的“吸金石”效应,并不仅仅是“策略得当”一词能概括的。如万科年均30%的复合增长率,以及万科“第一地产”的品牌功效,都可谓是核心因素。
  有业内统计即表明,自1997年以来,万科累计分红派现金额连续多年在国内所有上市房企中居于前列。万科的投资者关系管理更获得了国际上的认同。2003年11月,万科与华能国际及*一同获得英国《投资者关系》(IR)杂志主办的亚洲区最佳投资者关系奖,这个奖项一定程度上代表了业界权威对万科投资者关系管理的高度认可。
  4.万科终成“地产之王”
  针对万科的上市,曾有一些评论性文章写道:“回过头来重新审视,不得不感谢万科作为第一家上市的房地产企业充当的启蒙者的角色。万科上市不仅仅是王石的一种自我救赎行为,对于房地产行业来说,更是开创了一条做大做强的路径,由此树立了房地产企业走向规范化管理的标杆。”
  更有权威分析认为:“上市对资金密集型的房地产企业来讲,其重要性怎样强调也不为过。在当年的环境下,万科这样早上市确实具备一些高瞻远瞩的意味,也正是如此,才保证了万科在发展过程中,拥有一条宝贵的资金渠道。” 。 想看书来

谁能横立资本场(5)
而一些相关资料也显示,受到万科等一批公司的标杆影响,广州房地产界凭借“上市”的路径,迅速崛起了合生、保利、富力、碧桂园等一大批巨头,它们竞相效仿王石等前人走过的路子,借道资本市场壮大了自己。
  这其中,发生在2007年4月20日的一幕至今令人印象深刻。就在这一天,广东地产商碧桂园在港交所挂牌上市了。随即,便诞生了“130亿元的融资额,超过1300亿元的市值”。不久,这家上市的民营房企创始人之女,25岁的大股东杨惠妍成为中国最为年轻的首富,一时成为坊间竞相流转的话题。
  再来看看万科近年来的市值变化。
  2006年末,万科市值达675亿元,同比上升321%,股价全年上涨263%。进入2007年后,房地产板块继续成为投资热点。2007年5月28日,地产指数收于,累计上涨%,超过同期上证指数涨幅40个百分点。地产标杆——万科总市值更是突破2200亿元。到2007年10月底,万科一度成为内地及香港上市房企中市值最高的企业。
  同一时期,证券类媒体给出了一个惊人的比较:2022亿元∶1376亿元!前者是按2007年8月17日收盘价格计算出来的万科总市值,而后者则是同期美国帕尔迪、霍顿房屋、莱纳、桑达克斯等四大房地产公司折合为人民币的总市值之和。其中,帕尔迪公司还被王石和万科视为自己学习的标杆。而就在一年之前,万科的市值还仅仅是亿元。
  尽管谁都明白“青出于蓝而胜于蓝”的道理,可当万科在如此短的时间就把它变为现实后,还是惊诧了圈内圈外的所有人。
  如今来看,“市场上的房地产股明显出现了的泡沫”存在一定道理,但万科超越帕尔迪也预示着中国房地产行业的基本面依然可期。
  王石和万科管理层对此也有清醒认识。
  万科负责对外宣传的人士曾对媒体公开表示,市值反映的是资本市场对企业未来盈利能力的预期,不同的资本市场、不同的行业、同一行业在不同的行业周期、同一企业在不同的发展阶段所获得的估值水平都可能有很大的差异。帕尔迪公司作为一家有着57年发展史、经历了六个完整的房地产市场周期的房地产企业,在行业集中度高、竞争激烈而且波动的美国市场环境中,始终保持着较高的市场份额,持续跑赢了大市,帕尔迪公司对于万科的标杆意义一直存在,与其相比,万科在很多方面仍有许多值得改进的地方。
  至于未来,万科权威人士也认为,长期来看,受益于不可逆转的城市化进程,中国经济持续快速的发展以及大众财富的稳步积累,中国住宅市场无疑具有广阔的发展空间。作为行业龙头,万科的净利润近年来保持了50%以上的复合增长,而随着中国住宅市场集中度的不断提高,万科仍将继续保持高速增长的发展势头。
  在此,还有一点是需要笔者补充的,即相应时期的万科股价:根据权威资讯的统计结果,2006年8月7日至2007年8月30日,万科股价升幅为。
  这表明,中国股市上“地产之王”的诞生,也的确有其必然性。
   txt小说上传分享

舞动海外的“资本手”(1)
万科是独特的,但万科也是幸运的。当内则公认,万科不仅已将国内的融资方式尝试殆尽,在海外融资方面也有种种超前尝试之时,万科的管理团队早已适时地将资本之手舞向了海外,并频频发力,且屡有斩获。这些布局的背后,即是万科团队所要打造的又一愿景:“资本国际化、人才国际化、技术国际化”。
  1.为什么是万科资本“国际化”
  “万科希望资本国际化!”这话是万科的创始人王石说的。
  在2003年万科的业绩发布暨发展战略说明会上,王石表示,万科不会创造奇迹,但是,万科将会以一种成熟、非常稳定的态势健康发展。他同时强调,万科任何时候都不会放弃资本市场,包括海外资本市场。
  随后,万科的高层人士进一步解释说,海外资本是万科谋求资本多元化的一个组成部分,万科管理层也一直在探索包括在海外资本市场进行公募或私募的可行性。
  不久,2004年7月7日的《上海证券报》报道:万科与国际专业房地产投资银行HYPO Real Estate Bank International(简称HI)签订合作协议,为即将开发的中山项目进行境外融资安排。
  协议主要内容为,HI公司为中山项目提供总额不超过3500万美元、最长不超过42个月的贷款。同时,万科公司的深圳万科17英里项目获得了新华信托亿元信托贷款。另外,万科的亿可转债发行也即将实施。
  据资料记载,HI公司总部设在都柏林,系HYPO集团的主要机构之一。其核心资产12亿欧元,资本充足率;主要业务涉及为国际大型房地产业务提供金融信贷服务。HYPO集团股东权益为40亿欧元,管理资产1700亿欧元。
  HI方面对于此次合作表示,HI是完全独立而且专业的投资银行,专注于房地产投资,在业务开拓上实现地域的全球化,HI的业务原则是更关注项目的现金流。很多银行只关注投资的价值和产出,比如一栋物业现在的价值是100万,年收益率8%;于是就以物业价值的80%进行贷款。但问题是市场变化容易导致物业贬值,所以HI更关注的是现金流。HI期望,通过这次合作,给市场带进一些新鲜的东西,帮助像万科这样的大型开发商进一步开拓业务。
  而媒体的报道显示,当时的万科管理层表示,万科与HI合作,不仅实现了与海外资本的接轨,更重要的是可借此获取多元化融资的经验,并尝试在国际化标准的监管要求下提高项目的管理操作水平。通过这次合作,万科在国际资本市场上具备了进一步融资资格,可以吸引更多的国际投资者的股权投资。
  相关舆论则指出,这预示着王石带领万科正式走出了资本市场的国门,开始了资本国际化的征程。
  其实,王石的“海外资本市场”之说早在三四年前就有过铺垫。2000年12月2日,万科董事会发布公告,提出通过向华润集团定向增发亿股B股引入战略控股股东的方案。由于不同的投资者对该方案的理解不同,以及该方案将对公司产生影响的认识存在差异,12月25日,董事会决定放弃上述方案。后来,就有信息披露,王石当时就表示过,那时增发B股一个重要的考虑,就是想以此来打通国际融资渠道,通过华润进入香港这个国际资本市场。王石认为,那样既可以解决房地产这个资金密集型行业的资金渴求,还可以规避风险。书包 网 。 想看书来

舞动海外的“资本手”(2)
这表明,王石在资本领域的国际化思维早就开始酝酿了。而王石后来的一次公开被访,也对此给予了进一步的印证。
  2007年11月,王石在接受一家核心经济媒体专访时表示,信贷是宏调的手段之一,万科已经意识到,仅仅是靠国内上市、靠银行借贷,资金还是有问题的,因为在国内上市,融一次资要10~12个月。
  在被问到“是否考虑到香港上市,香港上市对万科意味着什么”这一问题时,王石回答说:“香港是一个成熟的规范的国际化的市场,融资的效率比较高。万科到香港上市的想法是一直有,为什么一直没有运作呢,时机不成熟。但我们一直都在准备着。两边市场融资的效率肯定更高,但这要考虑到公司发展的阶段、规模等,可能万科再发展两年之后再上,说不定就水到渠成了。”
  王石同时进一步表示,万科希望资本是国际化的,人才是国际化的,技术要国际化的。而拥有北大经济学背景的万科第二代经理人代表——郁亮,无疑正在实现着王石“资本国际化”的愿望。
  2.谁是万科资本操盘手
  随着万科资本时代的来临,加上王石早已有之的“资本国际化”,郁亮登上万科的前台便有了更多层面的寓意。本书写到这里,也有必要就郁亮提前做些叙述。
  《南方人物周刊》在“2008年青年领袖评选候选人”部分对郁亮有过如下一段描述:
  郁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