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山上的流云-第2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下午太阳将落山时,田玉麟公孙俩在家。孙子眼尖,先看到五个人从隘口向他们走来,其中四个人挑着竹篓。
“阿公,阿公!你看,有客人来了!”小孩高兴地欢叫着。
他们家,每月都来几次客,一般住一个晚上,第二天一早就走。很多客人都是做生意的,路过这里,在此投宿。这些客商,田玉麟大都很熟。
五个人来到跟前,领头的不挑东西,三四十岁样子,面皮白净,衣着较为讲究,看来是个老板。后面跟着四个二十多岁的后生,都很壮实。他们肩上的竹篓都是用桐油反复油实的,可以防水 。很多盐贩和烟土(鸦片)客都是用这种竹篓。
“田公,打扰了。”领头的那位抢前几步来到田玉麟跟前,笑容满面。
“请问老板怎么称呼?” 田玉麟迎上去,问领头的那位,心想,看样子这是些烟客,以前没见过,听口音也不是本地人,怎知我姓田?休管他人闲事,来者为客。
来者看出田玉麟心思,笑着说:“我姓何,道上的朋友都夸田公,谁人不知,哪个不晓!我以前跑昆明百色,现在转跑百色郁州,今后少不了麻烦田公,请田公多多关照。”
“何老板客气了,有缘才能相识。到我这里,清茶一杯,床板一块总是有的。”
倒上热茶,端上龙眼、柚子,主客寒喧过后,田玉麟吩咐孙儿去田里捉鱼,他抓来一只大肥阉鸡,热热闹闹地准备晚上的饭菜。
晚餐主客少不了推杯换盏,酒足饭饱之后,何老板渐渐收起笑脸,很奇怪地看着田玉麟,说:“田公,吃饱啊。” 田玉麟好生奇怪,这姓何的为什么这样看着我,还用这种口气与我说这话?这时迟那时快,何老板把烟往地下一丢,朝四个壮汉一挥手,那四个壮汉齐向田玉麟扑来。
田玉麟一惊,酒意顿消,坏了,这帮人是来害命的!怪不得阿诊托人捎來那样的口信。
二十多年前,田玉麟外出访友,认识一店家女阿珍。阿珍俏丽,又当妙龄,自然不少大户人家托媒上门提亲。然阿珍己有意于田玉麟,其父欲逐女愿,将女儿终身托付。不想田玉麟无意成家,谢过店家美意。后店家把女儿许了一大户家公子。谁曾想这公子在其父母亡后劣性日甚,为富不仁,欺男霸女。一年多前,他又强占民女。田玉麟受女方家人之托写状子告他。阿珍悄悄捎来口信,要田玉麟注意,有人要加害于他。当时,田玉麟想,我一个老头,两袖清风,断不会有人谋财害命,那些帮人写的状子,都是讲天地良心,合情合理合法的,就是得罪了一些人,他们也不至于夺我性命,再说,如若命该如此,躲是躲不掉的,听任老天安排便是。
当下,田玉麟躲过扑上来的四个壮汉,把餐桌往四个壮汉一掀,高声喊:“明仔,快跑!”
这一场变故发生得太快,很多大人碰到都会吓傻了。好个田智明,虽只有八岁,但胆识过人,他没有吓傻,也没哭,趁混乱的间隙,飞快地跑出去了。
“快!快抓小孩!”有人高喊。
田智明并没跑出院子,因为身后有个人很快追上来。好在天黑,他窜进了院子里的竹林,爬上了高大的枫树。
屋内的歹徒已将田玉麟绑在柱子上,田玉麟高声叫喊,要孙子快走。很快,所有歹徒打着火把过来搜小孩。他们搜完院子,又搜到院外,又折回院子。他们感到奇怪,这小孩该没跑远,怎么搜不到了呢?他们又仔细一路搜来,在枫树下,几个人的火把往树上照来照去。
“出鬼了,我看他跑出屋就追过去了,应该没有跑出院子,怎么没了踪影?再细细搜!”
“多往树上照照,看是不是躲在树上。”
“你爬上树看看。”
“树上没有啊,照了好多遍了。”
田智明贴着粗大的树干躲在树上,心提到了嗓子眼,大气都不敢出。由于竹林枫树枝叶密密实实,歹徒们看得眼花,没有发现田智明。后来他们想,小孩肯定没跑远,现在就把他公公一刀刀割了,小孩会受不了,小孩一哭,就可找到小孩,这样就可斩草除根,以防后患。
田玉麟一心想着怎样让孙子躲过,他一声声喊着明仔,要他沉住气,不要出来,走得远远的,他的声音一声比一声小,渐渐地断了气。眼前的一切,树上的田智明听得清清楚楚,他又惊、又怕、又痛、又恨,泪流满面,他咬紧牙关,控制住没哭出声。
第二天,看歹徒离开很远,田智明悄悄爬下树。田玉麟血流满地,那血,已成暗红色,一双眼睛睁得大大的。看到公公田智明的眼泪又流了下来。他想眼下最在紧的是跑到山外把这里发生的事告诉家里人。
走啊走啊,田智明感到脚不听使唤,好像踩在松软的棉花上。头一阵阵胀痛、浑身发冷不断打颤,噪子干得冒烟。他想喝路边的山泉,到了溪边,头一晕,倒了下去。原来,他昨晚受了惊吓,紧张过度,在树上过夜受了风寒,发起高烧,昏过去了。
田玉麟所在的村叫三贤村,因村有三姓,分别是田、刘、方。这三姓的祖先同为读书人,相邀来到这个地方落籍,世代和睦,故官府赐名三贤村。三贤村是个大村,有陆百多户三仟多口,保长姓刘,大名刘仁礼。刘仁礼四十多岁,有几十亩水田,在村中虽只是小康之家,但饱读诗书,热心公益,加上辈份高,被刘家推为族长,村中推为保长。
晚上,天上没有丁点月亮,黑黑的天空飘着绵绵秋雨,洒在人的脸上冰凉凉的,刘仁礼以族长名义招集本族男人在刘家祠堂开会。祠堂里几盏气灯发出耀眼的白光。一个十五六岁的男孩被捆着双手吊在房梁下,他浑身汗透,脸色青白。三百多男人全竖起耳朵听族长训话:“败类啊,败类啊!族规怎样定的?忘了?我平日怎样讲的?忘了?年纪轻轻,为什么要偷!为什么?!爸妈给你手,给你脚,给你脑壳,要耕田啊,要读书啊!耕读发家,耕读传家嘛。人生在世,要勤、要忍、要能吃苦。在座的有几位田产过百的大户,他们的家业哪一个不是慢慢积攒起来的?你要有这个命,你能勤扒苦做,你或你儿子、孙子会过上好日子的,你要是没这个命,你就老老实实,安安心心一辈子给东家干活,等下辈子。再说,大家都知饿死事小,失节事大这个理,你干出偷窃这等勾当,有何面目面对祖宗!”
被吊起来的小青年叫刘顺德,父母双全,还有一个弟弟刘天德。家有破屋二间,田无一厘。靠平日全家给东家干活,或打柴度日。今晚刘顺德因家中断粮,一天粒米未进,睡不着,饿得难受,翻墙摸进一大户人家偷米。这大户主人叫刘仁惠,论起来是刘顺德族叔。刘顺德在翻墙返回时因米袋装米过重,刮烂袋子,洒下的米刚好落在过路人身上,被人发觉。
人群里有两个人的脸发红,一个是被偷的刘仁惠,刚才捉到刘顺德时,他很气愤,好小子,竟偷到我头上来了,如若不发现,家里的米缸岂不成了他人的米缸?这简直是在挖他的肉。不年不节时,他要求家人只能八分饱,肚子是胶囊,八分饱是满,十分饱也是满,多吃下那些粮食好可惜啊!现在刘顺德被当众吊在祠堂,他有些不好意思。按族规处理,偷一赔十,偷者今晚被吊在祠堂过夜,明天游村三圈,然后被逐出本族,至死不得归宗。刘顺德毕竟是他堂侄,他怕人们想,为了一袋米,一点叔侄亲情全不顾了。他要让人们觉得,他是为了清除族内败类,才把刘顺德交族长的。
刘顺德的父亲刘仁福的脸上也发红,而且红得发紫。他今年三十八岁,身体干瘦,满脸皱纹,看起来像个老头。由于羞愧,他破烂的衣服被汗水湿透。他赤脚站着,不敢抬眼看人,连吊在房梁上的儿子也不敢看,他低头看着自己一双大脚,不停摇头叹气:“畜牲,畜牲,家们不幸,家门不幸啊。”
没人为刘顺德求情。就算有人求情,也是没用。族规明摆着,刘仁礼族长坐在那,还能有什么话说?
塘板山脚下,住着一个青年,个子不高,稍瘦、人非常结实精干,姓农,排行第九,人称农九。农九采药为生,为人开朗仗义。这天他进山采药,不知怎的突然想起有一阵没到田公那转一转了,就决定到田公那走一走,聊聊天。快进塘板隘口时,发现田公孙子田智明倒在溪边。
第二天早上,农九赶到三贤村。
第二天早上,刘仁礼让人把刘顺德解下游街时,发现他死了。刘仁礼没想到事情会变成这样,他不愿刘顺德死,因刘顺德罪不至死,况且刘顺德是族侄,但他认为自已在处理这件事上并无过错。
当刘仁礼得到田家报来塘板凶讯时,当即指定族里人处理刘顺德后事,他以三贤村保长身份,在田家人陪同下,赶往塘板。
田智明没有进山,他被农九救下,送回家,还发着高烧,山路这么远,另外,大人们不愿让他再看到那血腥的惨状。
一行人在天黑前到了塘板。
田玉麟已被农九事先解下,放在门板上,他双目大睁。刘仁礼来到他跟前,同是读书人,他理解田玉麟,敬佩田玉麟,他缓缓地说:"前辈,您受屈了。我们一定查出凶手,给您报仇。您放心去吧。"随着刘仁礼的手在田玉麟额上轻轻抚下,田玉麟睁着的双眼慢慢合上了。
刘仁礼说话是算数的,他动用一切关系来调查,只要有一点线索,他都不肯放过。无奈凶犯在作案前经过精心策划,周密安排。由于缺少证据,最终此案成了悬案。为此,田家耗费了不少钱财。txt电子书分享平台
奋起抗争
田智明回到家里,读了一年书。第二年开学时,田智明和伙伴照常上学。学校要每个学生交二毫子本子灯油费,田智明回家问父亲要,父亲说,还读什么书啊,读嬴都没法啊。同伴上学,望着他们越走越远,田智明暗自垂泪。这也是没办法的事,家里生活太困难了。二个妹妹、二个弟弟,全家七口人,靠的是三亩水稻田和打柴来维持生活。青黄不接时,田智明带着弟妹等父母卖柴买米回来,常常是等到天黑。碰到柴没卖出,父母空手而归,又借不到米,只好到菜园扯些青菜煮来充饥,这样的事常常碰到,搞得他们家的菜园和别人的比,总是光秃秃的。
一九三四年,田智明十岁,为减少负担,父亲要他到表叔家放牛。表叔人挺好,但表婶小气,刻薄。在表叔家放牛一年,田智明没少受气。这一天,黑云翻滚,狂风大作,电闪雷鸣,下起了暴雨。田智明怕牛走失,再说估什也快到时候了,就赶牛回栏。他浑身衣服湿透,到表叔家,雨停了。表婶看他回来,马上拉下脸:“这大白天的,就回来了!是想回来吃饭的吧?!整天就想着吃,想着吃!饿鬼似的。我的牛还饿着呢,我的饭多余了啊,要人来吃白饭啊!”田智明再也受不了,虽说在家也受父母的骂,甚至于打,但不知为什么,表婶的话让他感到特别委屈和伤心,他不服气,心里喊着:我就是饿死,也不再吃你的饭,永远不吃!他掉头走了十多里,回家。回到家,父母问他为什么回来了,跟表叔打招呼了吗?他也不吭声。第二天,表叔来到他家,跟他父母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