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鸟电子书 > 耽美同人电子书 > 那个年代那个事 >

第1部分

那个年代那个事-第1部分

小说: 那个年代那个事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第一章  追朔往事
朦朦胧胧飘浮游离中,一辆美式军用吉普车在山间土路上急速奔驰——在城市街道上一只有力的臂膀举起手枪射击——在明亮的灯光照射下一卷微型胶卷被缓缓地打开——战场上炮火连天——奋力搏击汹涌的浪涛,速度越来越慢,游曳的双臂终于支持不住停了下来,急促地喘息声被涟漪的水幕突然淹没,静静的缓慢的,一点也没有感觉,没有不舒服地向下沉去,沉溺的过程真是妙不可言,舒适地闭紧双眼,任其自由下落,不论将自己带向何方。蓦地,仿佛身体一下子沉落到坚硬的却看不到的水底岩石上。背部剧烈地疼痛,不由自主地产生出了莫名的懊恼和烦躁,正想弄清楚缘由时,忽然好似听到了远处有人在呼喊的声音,这飘忽不定的声音由远而近渐渐地听明白了,是有人在呼喊着自己。真是奇了怪了,这深深的水底难道还有人来营救自己?然而这呼喊声确确实实已经近在耳际了。

  “潘老,潘老……”。这是谁呢?声音这么亲切,真想看看这声音来自谁的唇齿间。渴望睁开的眼皮根本不听自己的使唤,无论用多么大的劲,这疲惫而懒散的眼皮就是不愿打开。一股无名之火油然而生,难道自己与生俱来的钢铁般的意志却控制不了这一双眼皮了吗?怒火中抬起自己的双手,用手指奋力地掰开了不听命令的两只眼皮。

  “潘老……潘老……”围站在病床前的人群此时显得异常地兴奋。病床上眉须银白,鼻腔插管,两臂插吊瓶的暮年老人终于睁开了双眼。这是一周以来医院第二次向病人家属开具老人的“病危通知书”了。老人已经98岁,一辈子无儿无女,妻子也已在17年前去世。这位曾经担任过中央军委委员,中央军事委员会顾问的老人,时下膝间围慕的人群都是跟随他身经百战或出身入死的老部下,这些老部下随着年轮地曾替也都苍老入幕了,但都精神奕奕,刚愎自负。

  潘老名叫潘波宏。此时的他仿佛是云游了迷离飘渺的世界一番又回到人间一样,记忆的痕迹是那样的清晰。他非常清楚自己所面临的境地。人生的意义对他来说已经圆满地完成,没有什么可值得遗憾的了。生与死只不过是一种理念而已,是一种瞬息即变的东西,往往是不由人的意志为转移的。最明智的处置心态应是一切顺其自然,由它而去。他不渴求自己的生命靠药物支撑而无序地延长,这种牵强付会式地延长生命的做法,只能给生命的依托肉体,带来无休止地疼痛和煎熬。这是我们伟大的白衣战士对生命自然法则的一种亵渎,是对肉体的一种极不尊重的表现。

  “潘老,您感觉好点吗?”年迈的医生为潘老进行了检查,关切地问道。

  潘老双眼直勾勾地看了医生一会儿,慢慢地闭了一下眼睛,算是对医生的答复。医生微微点点头,表示明白,然后对身旁的一位身穿将军制服但未佩戴军衔的年长者轻声嘱咐道:“探视时间不敢太长了。”

  年长者向医生保证式地点了头,医生离去。年长者随即凑到病床边,轻轻握住潘老骨廋如柴,黑斑嶙峋的手,与潘老四目相对,久久不曾分开。年长者泪水夺眶而出,哽咽地哭泣道:“潘老,您还认得我吗?我是赵晓东啊。”这位两鬓斑白的年长者渴望着潘老的答复。

  只见潘老的嘴角动了动,浑浊的目光渐渐明亮了起来,似乎面带微笑地向自称赵晓东的人闭了一下眼睛,表示认得将军。赵晓东顿时兴奋起来,双手捧住潘老的手,恸哭了起来。

  潘老眼睛里带着欣慰,看着这位还像孩子一样哭泣的赵晓东,慢慢从他手中抽出自己的手,抚摸了一下他满头皆白的寸发,慈祥地对着他满脸的泪水摇了摇头。赵晓东立马明白了潘老的意思,在众人面前也顾不得体面了,抬起胳膊用将军服的袖子擦去了脸上的泪水。潘老抿嘴笑了,赵晓东也不好意思地笑了。望着潘老焦瘁的面容泛出了光泽,赵晓东急忙拉过一个满眼泪水花白头发的女人,向潘老介绍道:“潘老,看出她来不?她是我老婆田燕啊。”见潘老点头相认,将军又拉过一个身着警察制服的老头,“潘老,您看他是谁?”潘老盯住这位穿警服的人凝视着,目光深邃而凝重,仿佛要从他面部的毛细孔中寻找答案。

  “李——斌……”潘老吃力又含混地吐出这两个字。李斌被震惊地赶紧抓住潘老的手,泪水夺眶而出。他强压住内心地激动,深情地呼唤道:“您好啊!潘老……”

  潘老慰藉地点了点头。眼球环视着周围一个个熟悉而苍老的面孔,目光最后停留在了赵晓东、田燕以及李斌的脸上。思绪追朔逆转,回到了40年前的往事上,以至于医生劝退探视人群时,赵晓东和田燕以及李斌深切地呼唤着:“潘老,我们还会再来看您……”都无暇顾及。40年前的那段往事,将幕垂即終的老人,带回到了年富力强的那个年代那个事中……书 包 网 txt小说上传分享

第二章  包裹邮寄
一九七一年八月二十二日八时三十三分。

  木制的长桌上摆放着两只黑色墨水瓶和一只糨糊瓶,三四支蘸水笔凌乱地扔在桌面上,把本来已经污浊不堪的淡黄色桌面,印染上了片片墨迹。在桌面靠墙角处,一个身着绿色军用夹克服的男子,俯身在桌面上,用蘸水笔匆忙地填写着一张表格,时不时抬头警觉地环视一下四周,特别是进出室内的那扇铁门。

  此人在这个面积不足50平米的小邮电局营业厅内,因身着一身军绿颜色的夹克装和脚上的那双黑色的好似伞兵靴的厚底皮鞋,特别引人注目。他二十五、六岁,面相清瘦,在绿夹克衣服的衬托下,显得很白净。凡进入邮局的人都免不了由此人的服装到此人的面相看上他一眼。他的军绿夹克装素,在普天下都是灰色装素的包围中,给人的视觉特别刺眼。

  这是一个市郊城乡接合部的小邮局,它是人们通讯和联系的唯一渠道,电话、电报和邮寄,三种途径牵挂着人们相互之间的思念和沟通。小邮局内熙熙攘攘,进出人员络绎不绝。唯一的一部长途电话机前,排着三四个人的队,邮寄包裹的人也排着五六个人的队;购买邮票、粘贴信封、投递信件、填写单据的人穿梭在拥挤的人群当中。嘈杂和纷乱充斥着整个房间,再加上邮局营业员盖邮戳的“咚咚”声,给人的感觉仿佛房间在震撼。

  身着军绿色夹克装的男子,很坦然地仔细审视了一番手中填写好的表格,然后走到邮寄包裹的营业台前排队,站在了一位肘挎蓝色细条纹布兜的老太太身后。老太太侧身仰头对他打量了一番,随及低头眯眼斜视着男子脚上那双奇特的皮鞋:全黑真皮,鞋底足有一寸厚,鞋面交叉系满黑色的鞋带,鞋尖呈方型。由于好奇心驱使和虚荣心作怪,老太太腼腆地朝男子皮笑肉不笑地咧着嘴,慌忙往前挪着碎步。男子似乎没有看见老太太的举止,他的目光一直没有离开那扇进出邮局的铁门。

  男子终于随队排到了营业台前,他将表格递给台内低头往包裹上盖邮戳的女营业员。女营业员头也不抬地伸手接过表格,把表格往台内桌面上一铺,瞥了一眼表格,脱口而出:“寄往申城?”同时抬头瞟了一眼男子。

  男子见女营业员伸过手来,便从上衣口袋里掏出一个用黄色牛皮纸包裹好的方形盒子,送到那只手中。

  女营业员在手中翻转着盒子看了看,问男子道:“里面装的什么?”

  “是块手表。”男子答道。

  女营业员感到好奇:“手表在申城不是容易买到吗?干嘛还从这儿往申城邮寄手表呢?”

  男子愣了一下,但很快答道:“不管在哪儿买手表,不是都得凭工业券购买吗?申城也不容易搞到工业券的呀。”

  女营业员不再吭声了,把盒子往台秤上一放,调整了一下台秤砝码,叫道:“两块六。”

  男子把一张五元的人民币递给了营业员。营业员从邮票夹上扯下几张邮票,用糨糊把邮票粘贴到小盒子上,然后俯下身,不一会儿便把找回的零钱和邮件回执票塞到了男子的手里。

  男子跨出了小邮局的铁门,迅速左拐,向一条胡同走去。街上人们被男子的一身着装所吸引,不时投来好奇的目光。男子目不斜视地急速走着,很快便进入到胡同中。他抬手看了一眼掌中的邮件回执票,随及把票撕扯得粉碎,攥在手心里。 。 想看书来

第三章  极其意外(1)
这是一个晴空万里,一派祥和的星期日。在盛夏最适宜人们上街闲逛的西南边陲都会春城,今天显得格外清秀。茉莉街是盘龙区最繁华的一条石板铺就的街道。街道两旁的房屋看上去,大部分是明清时代的建筑,尤以清代为多,间和也有个别民国时期建的两层不伦不类的楼房。沿街全是各种各样的街店和铺面,熙熙攘攘的人群川流不息。人们都借着周日这个美好的日子,逛街购物。

  李斌和他的未婚妻也不例外。他俩逛街的目的是给李斌的母亲买一身的确凉的布料,好为老人做一身夏装。李斌跟随未婚妻一个铺面一个铺面地转悠和挑选,未婚妻总是感到布料的花色不够理想,而李斌却有些烦躁了,但他又不便发作,只得硬着头皮聆听未婚妻对布料不满意的述说:

  “现在做布料的也不为老年人着想,不是花里胡哨的,就是死气沉沉的。老年人嘛,花哨了不好,但也不能除了黑色的就是灰色的,让老年人穿上显得那么消沉,没有一点精神头……”

  李斌只是一味地点头,以表示对未婚妻意见的赞同。他心里清楚,未婚妻一向办事认真,特别是在对待自己母亲的事上,那可是一丝不苟,尽心尽力,而且每件事都办得让母亲高兴不已,因而很是得到母亲的宠爱。

  突然,店铺墙上挂的摇摆时钟“当……当……”地响了起来,未婚妻仿佛被吓了一跳,急忙放下手中的布匹,拉上李斌就往外走。

  “坏了,都十二点了。你妈做好饭一定在等咱俩呢!走,先回去,下午再来买……”

  李斌被拽到街面上才听完未婚妻的唠叨。他扑哧一下笑了,安慰道:“看把你急的。告诉你吧!我早就预料到跟你逛街买东西时间没个准,所以跟我妈说好了,今天中午一点钟开饭。”

  “干吗不早说呢?”未婚妻嗔怪地瞪了李斌一眼,忽然高兴地抿嘴笑了起来,拉上李斌便往店铺走。

  “嗳……嗳!你看那边,”李斌手指前方,“有卖冰棍的。我口渴了,吃上一根?”

  未婚妻瞥了一眼前方,又扭头瞪了李斌一眼,就好似对待小孩一样,推上李斌就往冰糕摊快步走去。

  冰糕摊位于街道岔路口处,李斌买了两支冰糕,将一支送到未婚妻的嘴里,自己笑着也咬了一口手中的冰糕。

  突然,几声枪响传来,岔路口斜对面的街道上一阵骚动,许多人好像在躲避什么,往街道的一边避靠。这时,只见一个身穿绿色夹克军服的人疾步奔跑着,他身后不远处有一伙手举短枪的人紧追不舍,并且大声吆喝路人闪开,同时朝天鸣枪示警。

  李斌见此景,立刻明白是在抓人。他情不自禁地将手中的冰糕塞给未婚妻,挺身向奔跑的人跑去,头也不回地嚷

返回目录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