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鸟电子书 > 耽美同人电子书 > 千万别娶大脚女人 >

第4部分

千万别娶大脚女人-第4部分

小说: 千万别娶大脚女人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非洲谚语的传播有时可借助一种女裙。某个男人的多个妻子通过纺织品发动家庭战争的例子,可以说明这种女裙的社会功能。举例来说,如果裙结放在后边,而不像平时那样放在前边,那是在暗用“傻瓜跟在我后边”的俗语,用来骂丈夫违背大老婆意愿准备娶或已娶回家的小老婆(Yankah 1989a:333)。
  丈夫同样可以通过女人们穿在身上的布接受她们的信息。例如,她可以提醒丈夫注意“好丈夫是昂贵的”的俗语,而“好丈夫”也是一种让女人心仪的昂贵布料的名称(Yankah 1989a:333;Bellow 1986:29…67)。'8'此外,还有其他一些传达谚语的视觉渠道,如加纳阿肯人丧布上的图案设计,色彩新鲜的花布代表该文化中的一些重要物品或其他种种(Yankah 1989b:99)。'9'
  据笔者所知,盆盖传信是一种为菲奥特女人专用的、原创性的非文字谚语交流方式(Vissers 1989)。菲奥特人住在位于安哥拉境内的卡宾达。妇女们用盆盖表达她们不得用言语方式传达给丈夫的事情真相。盆盖用圆形木头做成,直径约为18厘米,盆盖上刻着表达谚语或俗语的浮雕意象。按照传统,妻子和丈夫不能同桌用餐。部落男子都聚集在部落会议厅的屋檐下吃饭,妻子们用土盆盛好饭菜,叫一个孩子把饭送到丈夫的用餐地点。这种情况在当地很普遍。
  然而,如果女人不满意丈夫的言行举止或夫妻俩吵架拌嘴时,妻子就会从收藏品中挑出一个意味深长的谚语盆盖,或者请一位艺术家按照她的要求制作一个新盆盖。这个刻雕盆盖取代常用来盖饭菜的芭蕉叶,被送到丈夫吃饭的地方,引起现场一片骚乱。怎么冒出一个特殊的盆盖?谁的盆盖?什么意思?当事人只好道明实情,于是大家七嘴八舌地议论开来。事情起因很多,也许是因为当事人懒惰,脾气不好,贪得无厌,也许是因为他妻子对性生活不满,还可能因为她反对他另娶新欢。如果丈夫领悟不了盆盖的意思,还会有专家对盆盖仔细研究,做出判断,丈夫参考专家的意见,请在场的人出谋划策。例如,盆盖上可能刻着三块石头,上面有一个煮饭的盆,所对应的谚语就是:“三块石头支一个煮饭的盆,婚姻给予女人三项权力(即衣、食、性)。”妻子的意思是说她对三项婚姻权力中的一项或多项不满。
  这种极为特殊的交流方式具有独特优势。例如,她可以避免与初见盆盖暴跳如雷的丈夫碰面,因为信息被带到时她本人并不在场。丈夫碍于部落其他成员的情面,很有可能控制自己的情绪反应。这种盆盖交流方式表明,如果女人不得不处理关系到丈夫的敏感问题,出于策略考虑,她不愿意与丈夫发生正面冲突,而是倾向于使用间接的方式。很多谚语证明,女人没有发言的机会。艺术性的菲奥特盆盖交流与其他非口语形式一样,借助除人的声音以外的其他谚语交流渠道,使它们所传达的信息更添一层间接性。
  

特 征(1)
谚语是言语的饰品。(波斯语)
  谚语的表达程式和艺术技巧表现出极大的相似性,而且由于谚语简洁凝练,其文体的相似性很容易识辨。世界各地谚语的某些表达程式似乎表现出惊人的相似性(Rorich and Mieder 1977:60)。以下是一些最常见的模式范例,本书使用的例子当然不外乎关于女人的谚语:
  ※A 是(像)B
  一幢满是女儿的房子像一间装满酸啤酒的地下室。(荷兰语、德语)
  漂亮女人是眼睛的盛宴,灵魂的寂寞。(菲律宾语)
  妻子是(像)丈夫的防护墙。(希伯来语)
  ※A 不是(像)B
  女人不是玉米棒,剥掉皮才能看到价值。(鲍勒语)
  坏妻子不是好母亲。(西班牙语)
  老婆不是祷告披肩,不喜欢了就可以换。(希伯来语)
  ※没有不B的A
  没有不照镜子的妙龄女,没有不提意见的老太婆。(西班牙语)
  没有不戴面纱的新娘,没有不嫉妒的女人。(拉迪诺语)
  没有不迷人的女人,没有不喝酒的诗人。(巴西葡萄牙语)
  ※A 胜过B
  蠢妻胜过破屋。(巴萨语)
  与恶龙同住胜过与坏女人同住。(英国英语)
  挨饿胜过吃猫食,受冻胜过穿旧裙。(汉语)
  ※若A 就B
  若老太婆跳舞,就等于邀请死神入门。(德语)
  若父不像父,女仍须为女。(汉语)
  若女人不想跳舞,就说裙太短。(牙买加英语)
  ※引语俗语'10'
  “尊重点!”得知自己怀孕的新娘说道。(奥罗莫语)
  “靠运气不靠聪明。”拿着石头打狗却砸到丈母娘的男人说。(丹麦语)
  “真理是硬的。”用《圣经》击中妻子头部的男人说。(弗里斯亚语)
  谚语有简洁的形式、醒目的艺术手段、生动的韵律节奏和偏离日常生活的用语,因此谚语非常容易被识辨。谚语使用的艺术技巧数不胜数,在此只能讨论一些最为常见的技巧。谚语中出现的主要艺术语言有隐喻、转喻及明喻。本书第五章“意象的含义”将专门讨论这些极为普遍、数量众多的修辞手段。
  不少谚语传达出完全相同的观点;这些谚语同义,但是这些相同的观点却是用截然不同的意象来表达的。例如,谚语普遍认为世界上到处都是女人:
  女人如鞋子,总是可以替换。(印度拉贾斯坦语)
  女人如公共汽车,这一辆开走了,下一辆还会来。(委内瑞拉西班牙语)
  一则米尼安卡语谚语如是说:“老葫芦也有用处。”这是一种拟人的手法。动物、身体部位和各种无生命的东西常常被拟人化,被赋予了思辨或行动能力。如“妈妈的背坐下来就犯罪”(基隆迪语);“唯见一把茶壶配五个杯,谁见一个茶杯配五把壶”(汉语)。
  夸张也是一种有意思的修辞手段,如以下谚语所示,“千个女人,千张嘴”(阿散蒂语);“爱情可以使麻子变成酒窝”(日语);“饿死事小,失节事大”(汉语)。
  谚语通常由一句话组成,很少包含两句以上的话。我们在前面已经提到过谚语简洁固定的艺术形式特征。有些谚语甚至还采取电报体,有些词,尤其是介词、动词及代词,经常被省略,于是这种简化的形式变成了一种神秘的话语。一则孟加拉语谚语如是说道:“大雪茄,小妻子。”这则谚语非常简洁地表达了雪茄和妻子是优越生活的组成部分,但前提条件是雪茄和妻子的大小要符合理想的规范。一则来自塞内加尔的沃洛夫语电报式谚语乍一看显得有些神秘:“家庭…名字…女人…妻子:是。别走,我留下来;别说话,我沉默;别做,我放弃。”其意思是说:为人妻的女人姓“是”;你说“别走”,她回答“我留下来”;你说“别说话”,她回答“我沉默”;你说“别做”,她回答“我放弃”。
   txt小说上传分享

特 征(2)
很多谚语采用排比结构,即带有变化的重复,也就是说,动词、名词或形容词的排比形式可以有力地加强相似和相对的意义,正如一则源于厄立特里亚的提格里尼亚语谚语重复使用动词“生”:“生女儿就是生麻烦。”此外,还有两个例子:“女人的智慧,猴子的智慧。”(日语)“船随舵手,女随男。”(越南语)尽管一些哲学家认为,任何语言都可以被翻译,都可以被非母语者理解,但是其他的修辞手段,如谐音、头韵、押韵、节奏、重复、词语游戏等等,经翻译之后也许能得到保留,也许不能(Wiredu 1995:56…57)。谚语的押韵通常消失了,这样的损失令人遗憾。尽管如此,很多经过翻译的谚语仍然生动活泼、富有说服力。事实依然是事实:没有翻译工作,不懂外语的人根本不可能接触到其他文化的谚语。'11'
  谚语的最后一个特征是,谚语频繁使用一些反复出现的模式化形象。关于女人的谚语大量地使用身体特征、年龄、性别、身材之类的模式化形象。谚语呈示诸如此类的“典型”特性,旨在让人们不假思索、不由自主地表示同意。全球广告业正是充分利用了这些陈词滥调和修辞语。在这模式化的谚语中,使用者的性别身份似乎显而易见。难道哪个女人会说“女人和牛排,打得越重,变得越好”(德语)或“女人像山羊一样,哪里长蓟往哪儿拴”(卢旺达语)?又或“永远别相信女人,哪怕她为你生了七个儿子”(日语)。
  一个人是不是极不可能去贬损自己所属的群体呢?然而,事情并没那么简单,问题是我们在谈论谁的群体。这一切都关系到归属立场,都是利益问题。以下这则刚果林加拉语谚语就很能说明问题:“和女人一起吃饭等于和巫婆同桌。”刚果的女人,尤其是看见儿子婚期临近的母亲,常常不厌其烦地引用这句流行的谚语,警告儿子留意他未来妻子的思想动机。从母亲的立场出发,她“自然”要站在儿子一边与未来的儿媳作对。血缘亲情是她的主要利益所在,而且母子之情更是首当其冲。从母子情的角度来看,未来的儿媳妇只是个不可靠的外来者。对这位母亲和很多其他人一样,策略和利益起着关键的作用。因此,她确实无意于瓦解自己的群体。实际上她并不认为应该首先效忠于“女人”。女人的利益和忠诚是非常复杂的,关于女人的谚语不能被简化成单纯的性别对抗。
  

变化的语境,不变的内核(1)
必须有事发生,才会有谚语。(伊博语)
  讨论“女性身体”之前我们最后再谈几个问题。首先,一些谚语专家认为,谚语只有在被应用的那一刻才获得具体的情境意义。'12'每一次应用都使谚语获得新的意义,而且这些新的意义也可以加以研究,必会卓有成效,对此笔者没有异议。但是每一则谚语都有一个意义内核,不会随着情境的变化而变化。我们的研究对象是一批来自完全不同文化背景的谚语,鉴于研究材料的特性,我们决定使用比较法,重点研究世界各地谚语内在的核心意义和信息。'13'
  还有一个问题就是:谚语是否相互冲突,因而相互中和抵消呢?这个问题与谚语在日常生活和日常语言中的应用没有什么相关性。举例来说,以下两则刚果卢巴语谚语表达了一夫一妻制和一夫多妻制的冲撞:“单妻等于独眼”和“娶两妻,早年亡”。两则谚语同时摆明两种婚姻制的长短优劣,因此个人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进行取舍。这的确是个策略问题。
  最后,我们来谈一谈谚语俗语的字面和比喻意义的问题。据说有两种谚语:(1)原本是直白的陈述;(2)一开始就被当做比喻的谚语。关于性别的谚语同样如此。首先,有些谚语明确地喻指男女两性、父母儿女或乳房、胡须、阴部、阳具等身体部位。谚语非常看重身体,这一点对谚语使用者有利。例如,一则奥罗莫谚语如是说“男人握住男根撒尿”,意思是说男人应该发挥其生理优势,同时也隐约地强调了男女之间的性别差异。我们也许会利用这类涉及身体或两性类别的谚语来讨论性别问题,也许不会。再者,一些谚语虽然根本未直接指涉两性的身体特性,但是“传统”认为它们包含了极其贴切的信息,喻指理想的或越轨的性别角色和性别关系。如“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