接纳不完美的自己-第4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做好准备之后,闭上眼睛,深呼吸五次,每次吸气五秒钟,等待五秒钟,然后缓缓将气送出。深呼吸的目的是让你全身放松下来,把全部注意力都集中在呼吸的过程上,这是让心安静下来的最好方式之一。
不要睁开眼睛,想象你走进电梯,关上电梯门,按下最底层的按钮。想象你正在下降到意识的最底层。电梯门打开的时候,你看见门外是一片美丽而神秘的花园。在想象空间中勾勒出花园里的树木、花草和鸟儿。天空是什么颜色的?是一望无际的蔚蓝,还是点缀着白云?体会微风拂面的感觉。你身上穿的是什么样的衣服?是你最喜欢的衣服吗?想象你自己处于最美丽、最光彩照人的状态。脱下鞋子,体会光脚踩在地上的感觉。脚下是柔软的草地,还是细腻的沙地?是干燥的还是湿润的?你面前是否有一条石砌的小径?周围是否有瀑布和雕塑?有动物吗?花一分钟时间仔细欣赏你心灵的花园。
用想象力创造出心灵的花园之后,在花园的正中央想象出一个神圣的席位,你只要坐在这里冥想,就可以找到你一直寻觅的答案。花一分钟时间体会坐在这里的感觉,告诉自己你以后还会常来。重新把注意力集中在你的呼吸上,进行五次深呼吸,让身心进入更深一层的放松状态。
放松下来之后,依次问自己下面的几个问题,不要着急,静静等待内心的回答。得到一个问题的答案之后,睁开眼睛,把答案记录在本子上。记录速度要尽可能快,想到什么就记什么。不必在乎你写下的具体内容,只要让自己心中的情感充分释放出来就可以了。当你记下了第一个问题的答案后,再闭上眼睛,放松下来,回到内心深处的花园里,坐在冥想席位上,深呼吸两次,然后再问自己第二个问题。任何时候都不要着急,给自己足够的时间。
'13'第13节:只有理解了恨才能理解爱(4)
1。 ;我最害怕的是什么?
2。 ;我生活的哪些方面需要改变?
3。 ;我读这本书是想达到什么样的目的?
4。 ;我最害怕别人发现我的哪些特质?
5。 ;我最害怕发现自己的哪些特质?
6。 ;我曾对自己撒过的最大的谎是什么?
7。 ;我曾对别人撒过的最大的谎是什么?
8。 ;在我努力改变自己生活的过程中,最大的障碍是什么?
找到所有问题的答案之后,给自己充分的时间,把心中所有的想法都在本子上记录下来。之后再花一点时间,欣赏你自己回答问题的勇气,然后翻开下一章。
'14'第14节:你是你,是我,也是宇宙
你是你,是我,也是宇宙
";不是我们存在于世界中,而是世界存在于我们心中。";第一次听到这句话的时候,我感到莫名其妙:世界怎么会存在于我的心中?难道世界上的其他人也都生活在我心中吗?很久之后我才明白,存在于我心中的乃是各种各样的潜能、各种各样的可能性,正是这些潜能与可能性把我同世上的每一个人联系在一起,让全人类成为一个整体。我们每一个人都是整个世界的反映,每一个人心中都包含了宇宙的全部信息。当你把一张全息照片剪成许多碎片时,透过每一小片都可以窥见整张照片的内容。同样地,透过每一个人的内心,你都可以窥见全人类的思想和情感内涵。
大卫·西蒙(David ;Simon)是乔布拉心理医疗中心主任,也是《康复的智慧》(The ;Wisdom ;of ;Healing)一书的作者。他对此的解释是:";全息照片是对二维图片进行处理后得到的三维图像,其特点在于,无论将全息照片分解成多少碎片,通过每一块碎片都能重新构建出原先的二维图片。每一部分都包含整体的全部信息,所以才称为'全息'。构成人体的每一个原子都是全息的,都携带了整个宇宙的全部信息。将物质凝聚在一起的各种作用力,在每一个原子中都可以找到。人体每一个细胞的DNA分子,都携带了整个生物进化史的全部信息。同样地,每个人的内心都携带了全人类所有思想和情感的信息,只要外部条件成熟,任何思想和情感都可能在任何一个人身上表现出来。只有理解了这种现象,才能认识人生的本质,找到真正的智慧和无限的自由。";
你在积极和消极两方面都拥有无限的潜能,这本书的目的就是帮你认识和接纳这样的潜能,因为只有这样你才能认清真实的自我,开启通往内心世界的大门。能够包容自我的人,自然也能够包容整个世界。
既然我们身上本来就具有一切积极和消极的特质,那我们自然就不需要刻意伪装,假装某些特质并不存在。许多人都认为自己是与众不同、独一无二的,有些人觉得自己比别人优秀,也有些人觉得自己不如别人。这样的想法会影响我们的生活,在我们与别人之间制造隔阂。在美国,白人、黑人、亚裔、拉丁裔、犹太裔之间的隔阂,右翼保守派与左翼自由派之间的隔阂,都是这么产生的。我们的家人和朋友,我们所处的文化氛围,都会影响我们的想法,让我们产生偏见。";我跟你不同,因为我瘦你胖,我聪明你愚蠢,我勇敢你软弱,我积极你消极。";这样的想法不仅会让我们与别人产生隔阂,也会在我们自己的内心世界中制造隔阂,让我们无法拥有完整的自我。
凡是我们能从别人身上看见的特质,都存在于我们自己身上。如果我们自己没有某项特质的话,就不可能在别人身上辨认出这项特质来。如果你为别人的勇敢所鼓舞,就说明你心里也有同样的勇气。如果你嫌别人太过自私,就说明你心里同样存在自私的种子,随时有可能生根发芽。我们所欣赏的一切,所嫌恶的一切,都可以与我们内心深处的某种东西一一对应。所有人都具有同样的潜能。
研究印度传统医学的专家维桑特·赖德(Vasant ;Lad)曾说:";每一滴水都包含了整个海洋,每一个细胞都包含了整个身体的智慧。";我们作为人类的一分子,包含了全人类在所有方面的潜能,只有认识到这一点,我们才能对自己内心世界的广阔深邃有一个概念。所有人都拥有爱、力量、创造力和同情心,也都拥有弱点、贪欲、私心和愤怒,只是表现出来的程度不同而已。只要是我们能想到的人类特质,没有哪一种是我们自己所不具备的。要想找回完整的自我,我们必须对自己内心中潜藏的每一种特质都抱以包容和关怀的态度。只有这样,我们才能让我们想要表达的特质最大程度地彰显出来。
'15'第15节:城堡内的房间
城堡内的房间
约翰·威尔伍德(John ;Welwood)在《爱与觉醒》(Love ;and ;Awakening)中把人的内心世界比喻为一座城堡。想象一下,你的心是一座雄伟壮丽的城堡,里面有宽敞的走廊和数以千计的房间,每个房间都是完美的,里面藏有一件独一无二的珍宝。每个房间都代表了你内心中的一种特质,整座城堡就是所有这些特质的统一体。小时候,你可以无所顾忌地进入每一个房间,无论房间里有些什么东西,你都会大胆踏进去。每个房间都与别的房间截然不同。你的整个城堡沐浴在爱的光芒之中。然后有一天,大人们进入了你的城堡,告诉你有几个房间并不完美,不应该作为城堡的一部分。他们说,要想让城堡变得完美,你必须把这些房间的门锁起来。你听信了他们的话,照他们所说的做了。随着你的年龄增长,越来越多的人开始造访你的城堡,城堡里不再是一片光明,而是出现了越来越多阴暗的角落。
由于各种各样的原因,你锁上的门越来越多。当你觉得房间里的东西达不到你的要求时,当你对房间里的东西感到恐惧或羞耻时,就会锁上房间的门。你也会访问别人的城堡,如果发现你所拥有的某个房间别人都没有,你就会把这个房间锁起来。当你所信服的人告诉你某扇门应该锁上时,你就会照他们说的去做。
不知不觉间,你的城堡变得面目全非。你再也不能像小时候那样自由出入于每一个房间。有的房间过去曾让你感到自豪,而现在,你巴不得让它们消失。但你无法否认它们的存在,因为它们是城堡本身的一部分。然而,随着岁月的流逝,上锁的房门会被灰尘和蛛网湮没,你全然忘记这些房间的存在。你甚至都没有意识到这一切的发生,因为别人总是给你提出各种各样的意见,告诉你一座完美的城堡应该是什么样的,在这一片嘈杂声中,你很容易忽视内心的声音。最后,你把自己的活动空间限制在不多的几个房间里,全然忘记了城堡原本有多么大、多么雄伟壮丽。
城堡中的每个房间,都对应了你内心中的一种特质,有积极的,也有消极的。爱与恨、美与丑、勇敢与怯懦、优雅与粗俗、无私与贪欲、健康与病弱,都存在于不同的房间之中。每个房间都是整座城堡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并且每个房间都有与之对立的另一个房间。我们最大的幸运就是,我们不会满足于在几个狭小的房间里度过余生,而是会本能地去探索、去寻找、去重新发现那些上了锁、被我们遗忘的房间。
城堡的比喻是为了让你认识到,你的内心世界确实非常广阔。我们每个人的心都是如此,只要我们愿意敞开心扉,就可以看到内心城堡的全貌。我们往往不敢打开那些锁着的门,因为不知道门后面藏着什么。结果,我们不是去探索门后面的秘密,而是故意欺骗自己和别人,假装门和门后面的房间根本就不存在。如果你真的想改变自己的生活,就必须克服心中的恐惧,走进城堡,把所有锁着的门一扇扇打开。你必须探索自己的内心世界,找回所有曾经被你遗弃的东西。只有这样,你才能重新拥有完整的自我。
'16'第16节:我也可能骂小孩
我也可能骂小孩
我最初开始探索自己的内心世界时,可以说是完全不得要领。我当时以为,尽管周围的世界一团糟,我的内心世界却是";完美";的。我不愿承认,我的内心世界与那些穷凶极恶的杀人犯、无家可归的流浪汉相比,其实并没有那么大的区别。我觉得自己与别人,特别是那些我看不惯的人之间,似乎没有任何共同点。为了改变这种想法,每次遇到我不喜欢的人时,我都会试图告诉自己:";其实我和他们是一样的,我心里也有与他们相同的特质。";最开始,我根本无法说服自己,因为我在自己身上找不到与那些人相似的地方。
有一天,当我正在坐地铁时,这一切彻底改变了。跟我同车厢的一个女人不知出于什么原因,对她的孩子破口大骂。我的第一反应是:";我绝对不会像她那样对待我自己的孩子。";就在这时,我脑海里突然闪过一个念头:";假如我的孩子不小心把巧克力饮料洒在了我的新裙子上,那我会怎么样呢?我肯定会对孩子大发雷霆的!";就在那一瞬间,我悟到了真相。我当然有可能像那个女人一样对待自己的孩子,只不过我不愿意承认罢了。当我看到别人大发雷霆的时候,总是用批判的眼光来看待他们,而不是将心比心,去想想自己在类似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