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鸟电子书 > 耽美同人电子书 > (红楼同人)红楼之嫡子有为 >

第18部分

(红楼同人)红楼之嫡子有为-第18部分

小说: (红楼同人)红楼之嫡子有为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这便好了,能给老爷开枝散叶,也全了她的福分。”王夫人头上的朱钗已经卸下,净了面,又挥退了房内的丫鬟们。
    夫妻二人上了榻,贾政拿着一本书又开始自顾自的看着书。
    王夫人靠坐在枕头上,眼角扫了眼贾赦,方道:“老爷,琏儿封官的事情,想必老爷知晓了吧。”
    贾政轻轻嗯了一声,完全没有进入状态。
    “老爷便没有什么想法?”
    贾政边看书,边道:“历来状元便是要封在翰林院中的,早在意料之中。”
    “若是这琏儿日后爬上了老爷的头顶,老爷还能如此说?不是妾身多嘴,如今他还没有如何呢,就把咱们赶到了偏远,还那般欺辱老祖宗,这日后还得了?”王夫人说完,还叹了一口气,面色发愁。
    贾政未做声,一时间静默不语。房中的烛火噼啪一声作响,灯火倒是明亮了点。
    良久,贾政方才放下手中的书,道:“你前几日去找内兄,只怕也说了此事吧。”
    王夫人坐直了身子,一手抓着锦被道:“兄长已经答应了我了,会替咱们做主。”
    贾政闻言,似乎是在意料之中。靠在靠枕上,脸上现出疲惫之色。声音低沉:“我本不欲和你说的,如今倒是不得不说了。前几日早朝之后,与内兄行了一程,内兄嘱咐我‘以家族兴盛为重,莫要使手足不和。’你难道不懂内兄的意思吗?”
    王夫人大惊,激动的拉着被子,道:“可那日兄长明明……”
    贾政摇了摇头,“内兄乃是能人,岂会因为死人恩怨便插手他府之事,况且还有圣人的圣旨在前。夫人,你日后莫要再为这些事情操劳了。”说完便躺了下去,拉着被子睡起觉来。
    夜静谧,只余下王夫人不甘心的呼吸声。
    贾琏第一日走马上任,翰林院里都是徐儒的学生,自是对这位徐儒的外孙照顾有加。面对众人的提点,贾琏皆是谦逊接受,给众位前辈留下了温润有礼的映像。徐儒更是乐开了花,日后这孙子就在自己的眼皮子底下,想要怎么教导,教导成什么样子,不还是自己一句话的事情?
    翰林院虽没什么实权,不过在天子近前,这自然也是难得的美差,按照徐儒的想法,日后孙子接自己的衣钵,就算不能做天子恩师,也要成为当代大儒。不过若是徐儒知道贾琏的志向与他香茶十万八千里,只怕要吐出一口老血了。
    贾琏坐在翰林院中,一身青底云纹的官府衬得如玉的面庞越发的清俊起来。
    手上的文书俨然成了最佳的陪衬。
    徐儒轻轻咳嗽了一下,暗道:“虽不及自己,不过倒是有几分自己当年的摸样了。”想到这里,越发的得意起来,摸着白花花的胡子,笑道:“琏儿啊,你几日未曾去看你外祖母了,今日便和老夫一道回去吧。”
    贾琏笑道:“大学士莫不是棋瘾犯了?”
    “呃……”被猜中了心思,徐儒老脸一红,道:“你去是不去?”
    若是在平日,贾琏自是愿意花上这点心思的,只不过今日却是另有计划,只得为难道:“可是今日与其他几位同仁有约在先,君子岂能言而无信?”
    徐儒闻言,只得作罢。
    贾琏倒是没有骗徐儒,今日确实是约了同仁。
    下午的茶楼人倒是不多,贾琏拒绝了店小二的引路,直直的往二楼的包厢而去。待到了天字一号的包厢门口,伸手推开们,便见到一个紫衣墨发的男子依然端坐其中。“冯兄。”
    此人正是神武将军冯唐的公子冯紫英。
    冯紫英见贾琏来了,连忙站起来,抱拳道:“贾兄,多日不见了。”
    贾琏回礼,二人复又坐在椅子上。冯紫英亲自倒了茶水,笑道:“多日不见,如今倒是不一样了,贾兄如今是我朝历代最年轻的状元公,而我也即将远赴边疆,果然世事难料。”
    “边疆?”贾琏心里一动。端茶的动作也停了下来,温润的看着冯紫英。
    冯紫英笑道:“此次约贾兄一叙,一是道喜,二是道别。我父亲前几日给我传来书信,说是让我从军历练,只怕一时半会也回不了京都了。”
    冯唐手握重兵,又是两朝将军,在军中的威势自是不低。如今年岁已高,想要培养自己的儿子做接班人,自是可以理解。贾琏端起茶盏,笑道:“如此,以茶代酒,为冯兄送别了。”
    “叮”茶盏相碰。
    二人饮下一口热茶。贾琏若无其事道:“令尊如此匆忙让你去边疆,在下猜测,定是发生了何事。”
    冯紫英闻言,面色微惊,道:“这家父可未曾提起过。只不过这军中机密,家父自是不会多言了。”
    “你莫惊,我只是瞎猜的。”贾琏轻轻抿着茶。清润的眼眸一派的纯良之色。
    桌上的茶壶还在慢慢的煮着,茶香四溢。贾琏透过大开的窗户,看着万里之外的九重天。京都的风花雪月,到底不及漠北东疆的枪林剑雨来的惊心动魄。
    事实证明,贾琏的猜测果然没错。冯紫英刚走不过月余,便有东疆传来消息,柔然兴兵来犯!

  ☆、第二十二章

当年王朝建立之始,柔然便多次兴兵以图趁机入主中原,一度侵入东边柳州城重兵之地。太祖皇帝御驾亲征,亲帅开国将领将柔然抗之于疆土之外,并大损柔然兵力,以至柔然甘愿臣服,每年向天朝进攻,并主动将柔然可汗之女送往天朝和亲,后来进过几代帝王的维护,柔然与天朝已然是姻亲关系,虽互相防范,却也是至亲。当今圣上最宠爱的兄弟忠顺亲王,便是出自于柔然公主郁久闾氏。此次柔然打破多年的和平关系突然发兵,不可谓让人措手不及。
    柔然来犯的消息传到京都,群臣震怒。这些还在做着天朝上国攻无不克的美梦的大臣们不屑一顾的讥笑着不自量力的柔然人,并要求兵部在最快的时间内调兵遣将,将柔然一举歼灭。就连贾琏所在的翰林院中也失了往日的宁静,那些文人学士们激烈的讨论着如何处置柔然叛乱之事,如何将柔然彻底的赶回老家去。贾琏自是从来不曾加入这样无用的讨论中,在他看来,柔然此次来犯,必定是有充足的把握和准备的,此次的边境之乱,必定会给天朝臣民重重的一击。
    边疆的动乱并没有影响到荣国府的浮生若梦,贾赦每日里除了看看铺子便是走狗遛马,倒是过得逍遥自在。至于二房那边,偶尔倒是传来几句叱责之声。贾琏对这些自是睁一只眼闭一只眼,近日常常被自家外祖叫到府上一番教导。
    学士府书房中,徐儒穿着一身灰色的绸布常服,眉头紧皱的在书房中走来走去,末了,终于忍不住看向一旁自顾自的研究棋艺的贾琏,“琏儿,你说这柔然怎会敢贸然兴兵来犯,他们国力甚小,若是战败,便是灭国之灾。”
    贾琏眉眼未抬,修长的手指捻着一粒黑子,却举起未定。
    徐儒见无人回应,心里生了火,怒道:“何故不回话?”
    贾琏这才抬起偷来,露出清俊的眉眼,笑道:“非是孙儿不应,孙儿只是在想着这白子看似势弱,却子子落于重位。而孙儿这黑子看似数广,却散乱无益,孙儿犯了难,不知如何下子。”
    徐儒半信半疑的行至过去,伸首看去,只见白子确实有以少胜多之势。
    贾琏笑道:“战也,人心最重、将者次之、国力弱之。柔然虽小,却人心相聚,国力虽弱,却重在养兵。我天朝国大,然多年来边疆太平,兵士涣散,再加之文人兴盛,此战如何,倒是不可早言。”
    此话虽简短,却句句扣中要害,徐儒细细想来,心里也生了忧意。
    这些日子朝堂之上吵得沸沸扬扬的,想着此战胜利之后如何处置柔然,甚至还有人公然提出将忠顺亲王等有柔然血统的皇族软禁,却没有一人提出如何抗敌,如何御敌于门外。反观柔然此次来势之汹涌,且柔然现任可汗阿古礼智谋过人,乃治国之能人。此番敢冒险,必定是有了万全之备了。
    贾琏见徐儒满脸郁结之色,只是轻轻摇了摇头,继续看着棋盘之上。其实贾琏心中还有一个想法没有明言,柔然就算兵力再强,也吃不下天朝这般块肉饼。只怕柔然兴兵只是其一,日后北疆、南疆、西疆只怕也要接踵而来了。东疆的这把星星之火已成燎原之势,若是君臣再不从这天朝上国的美梦中醒来,便真要在这场没美梦中永远沉睡了。
    也不知徐儒是如何在这朝堂之上起了作用,朝堂里喋喋不休的争论终于消停下来。皇帝也对此次的柔然犯边之事很是重视,不止让镇守东疆的神武将军冯唐带领兵马迎敌,还吩咐了南北西三方各往东疆增添了兵马。有举国迎敌之势。
    在这举国备战之际,一些老臣却趁机上书皇帝,将一直在京都养病的忠顺王遣送回青州封地。
    皇帝碍于此时局势的压力,便下旨让忠顺王回青州养病。
    青州地势平坦,气候适宜,百姓富足,倒是不失为一个休养之地。忠顺王倒是顺从的接了旨意,才几日便动身前往封地。
    徐儒和贾琏皆是一身朝服,稳稳的坐在马车中看着一辆辆华贵的马车慢慢的穿过京都城的街道,往城门方向驶去。
    看着那最前方的马车虽是华丽,却窗门紧闭,一派落寞,贾琏忍不住皱眉道:“忠顺王有柔然血统,按理更应该在京中才是,若他真有异心,此番也是放虎归山之举。”
    徐儒冷笑道:“忠顺王乃是圣上一大助力。此番他们只不过是想趁机削弱圣上之力,那些老东西,倒是敢这般明目张胆了。”
    贾琏闻言,倒是豁然开朗,若是没有猜错,这些老臣们定是那废太子——义忠王的爪牙。刚入朝堂之际,贾琏便隐隐约约的了解了一些皇族之间的恩怨。这废太子因为叛乱,被上皇下旨废除囚禁于京郊行宫之内。下旨之时言名乃是终身圈禁,后来估计是念着父子之情,心生悔意,便有意无意的透露出对这个儿子的关怀,以至于一些老臣们便以为上皇中意的还是义忠王,再加上上皇的默许之下,这些人更是明明暗暗的归附了废太子党。
    看着马车车队越来越远,贾琏心内暗道:“天家哪里来的父子之情,圣上和废太子也只是上皇用来平衡的棋子而已,如今这忠顺王明着是被迫离去,只怕日后回归之日又是一番风雨。”
    徐儒微微愤慨道:“哼,此次若是冯唐无法御敌,看这些沽名钓誉之辈还有何依仗的。”又对着外间吩咐道:“回府!”
    赶车的马夫忙应道:“是,老爷。”随着话音落下,马车也慢慢的驶动起来。
    贾琏透过车窗看着远处的天际,云潮翻涌,风云变色。

  ☆、第二十三章

  东疆的战事越发的激烈起来。饶是冯唐多年带兵;却抵不住敌人的来势汹涌。
    柔然与天朝的这次恶战;一直持续了三年。
    乾元六年,东疆的大军以落败之势往京都退败。边疆的百姓纷纷四处逃难;一场边界小国挑起的战争终于将上国美梦中的中原大国打的未有一丝喘息之力。
    两国战争,百姓何辜?京都繁华之地;一路之上皆是饿殍满地。
    从东疆的死亡气息慢慢延续到京都,便连那些醉生梦死的王公子弟都开始从繁华一梦中惊醒,终于意识到敌人的利刃正向自己袭来。
    从来都只会享受的王公后人即使意识到危险降临也绝技不会去奋起反击,他们第一个想到的是——谈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