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鸟电子书 > 耽美同人电子书 > 智慧父母 天才儿女 >

第4部分

智慧父母 天才儿女-第4部分

小说: 智慧父母 天才儿女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迷茫时树爱心,女儿征服11所美国名校(2)
2007年初,在经历了数十次的反复实验后,小孙的血管支架终于研制成功,她将其命名为“刚柔并蓄自适应型血管支架”,养老院的老人使用后连声称好。当时,辽宁省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启动,小孙将她的这项发明项目报上了去,结果被评为一等奖。
  因为长期照顾患病老人,小孙特别关注人类疾病与健康问题。2007年3月9日,全国中学生模拟联合国大会在北京大学召开。模拟联合国是世界各国官方和民间团体特意为青年学生组织的活动,它模仿联合国及相关的国际机构,让学生们扮演各个国家的外交官,可以阐述观点、政策辩论、投票表决和做出决议等。小孙作为阿富汗的世界卫生组织(WHO)代表,就“全球传染病爆发与预警”的议题阐明了自己的立场:传染病威胁全人类健康,而全球的预警与反应网络还没有很好地发挥作用;阿富汗缺少医护人员,需要国际交流项目的帮助等。
  经过三天的发言、磋商、提问、动议和拟定草案,小孙促成了发达国家对发展中国家援助以共同预防传染病的决议案。活动结束后,联合国协会副主席Lucia 女士握着小孙的手说:“很高兴能在北大见到你的优秀表现,你能提出这样的议题,说明你是一个很有爱心的女孩,你是最好的!”
  这次经历给了小孙极大的鼓舞。从此,但凡代表学校参加相关活动,她就把“爱心”作为关键词进行研讨。2007年8月,“全国首届知名中学学生干部论坛”在华中师大一附中举办。小孙作为全国唯一一位中学生干部发言代表,在开幕式上作了“爱心回报社会”的发言。她的言论颇为深刻,引起了与会者的共鸣,被编印成册,并获得论坛一等奖。
  怀揣爱心,小孙不仅魅力无穷,也更加自信起来。2007年11月,她参加新托福考试和美国高考,并向美国的一些大学提交了申请资料。提交完申请资料后,小孙开始主编学生英文报刊《YUCAI》。《YUCAI》集知识性、学术性及趣味性为一体,首开全国中学生主办英文版校刊之先河。从写作、编辑、整理、修改、排版、校对到出版整个过程,都是她一人所为。她之所以这样做,就是想丰富校园文化,为同学们提供贴心的服务。
  小孙的考试成绩很快就有了结果:新托福满分120分,她考了115分;SAT I满分2400分,她考了2240分;SAT II满分2400分,她考了满分!凭借如此优异的成绩,小孙自然不难打动美国一些大学的主考官。但出人意料的是,真正打动美国大学主考官的并非是她优异的成绩,而是她的一串串爱心事迹。直到接到美国大学寄来的一份份录取通知书,小孙才明白父亲极力主张她组织参加社会爱心活动的真正意义。
  2008年4月,小孙陆续收到美国普林斯顿大学、杜克大学、芝加哥大学、纽约大学和威廉玛丽学院等11所大学的录取通知书。这些大学的排名均在全美前40名之列,其中有一半的大学向她提供了全额奖学金。最后,她选择了全美综合排名名列前茅的普林斯顿大学。8月底,小孙赴美开始留学之旅。临走时,父亲考验她说:“大学毕业后,你可以留在美国工作和生活。”小孙却坚定地回答:“不,我学成后一定回国,我爱祖国!”父亲听后,满意地笑了……
  

适合的就是最好的,17岁女生当奥运裁判(1)
2008年奥运会结束后,一则题为《奥运会最牛的中国女裁判》的帖子在网上盛传:四川省宜宾市一中高二(35)班学生周丽娜,成为北京奥运会现代五项比赛项目的裁判员,并出色地完成了裁判工作。看到这则帖子后,有人惊叹,有人质疑:一个年仅17岁的高二学生是如何当上奥运裁判的?
  女儿热爱跑步,父亲转变观念如其所愿
  周丽娜出生在四川省宜宾市的一个普通家庭,父母在当地一家工厂工作。周丽娜长得很高,腿也很长,她爱唱爱跳,尤其喜欢游泳和跑步。上幼儿园后,她经常与小伙伴们在一起赛跑,成绩总是遥遥领先。
  1997年9月,周丽娜上了小学。就在那年春天,她父母所在的工厂倒闭了,他们被迫下岗。全家人一下子失去了生活来源,父母急上眉梢,他们四处找工作,却一直没有结果。没钱给女儿交学费,父亲只好硬着头皮向亲戚借了300元钱。周丽娜知道这笔钱是父亲借来的,她的心情显得很沉重。
  原以为女儿不会让父母失望,谁知她的学习成绩很不理想。特别是数学成绩,经常不及格。面对父亲的质问,周丽娜总抱怨:“数学不好学!”父亲知道学不好数学是很多学生普遍存在的问题,便抽空帮周丽娜补习。然而,周丽娜却心不在焉,且常常向父亲讨价还价:“我出去玩一会儿好吗?”父亲当然不同意,可周丽娜却常在他不注意的时候溜出家门,与邻家的小伙伴们在院子里赛跑。
  一次,父亲发现周丽娜溜出去与小伙伴赛跑后,斥责她说:“你不好好学习,却溜到外面去玩,太让我失望了!”周丽娜说:“爸爸,我不是玩,我喜欢跑步……”父亲听后很是恼怒,他一把将女儿拽回了家,并要求她写作业。
  周丽娜并没有听父亲的话,而是趴在床上哭。父亲强压着怒火问道:“告诉爸爸,你为什么不写作业?”周丽娜倔强地说:“我就是喜欢跑步,不喜欢学数学!”父亲听后没有发作,他默默地退了回去。第二天,他找到数学代课老师,希望能在老师那里得到女儿不喜欢数学的答案。学校老师告诉他,周丽娜的数学成绩确实不好,但在体育课上,她却表现得很积极,特别是跑步,班上没有一个同学能跑过她。说到这里,老师向父亲提议:“如果你女儿在体育方面有特长的话,不妨送她去体校吧,让孩子成才的途径有很多啊!”父亲摇了摇头说:“这太不靠谱了,有几个能成才呢?”
  回到家后,父亲还是希望通过补习来提高女儿的数学成绩,但无论他怎样努力,女儿的数学成绩总是提高不上来。那时候,父亲为谋求工作而四处奔波。他疲惫之极,懒得再管女儿的学习情况。以至于到小学三年级时,周丽娜的数学成绩一直没有起色。与此相反的是,她的体育成绩却格外出色,特别是学校每次组织的长跑比赛,她都毫无悬念地夺冠,并捧回了好几张奖状。父亲对此不仅视而不见,反而激将女儿:“你要是能捧回一张‘三好学生’的奖状那有多好啊。”周丽娜听后,很是难过。
  后来,在一次作文课上,周丽娜在一篇作文中写道:“我的理想就是当一名田径运动员,我喜欢奔跑的感觉,虽然很累,但我很兴奋。可我的爸爸只希望我好好学习,长大后成为有用的人才,成为他的希望,但我就是喜欢跑步。我知道爸爸很苦,因为我的学费都是他借来的。现在我的压力很大,压力越大,我的学习成绩就越不好……”

适合的就是最好的,17岁女生当奥运裁判(2)
不久,父亲看到了这篇作文,他的内心被深深地震撼了。他没有想到,女儿竟然有这么多的心思和这么大的理想。那天晚上,他躺在床上不停地想:既然女儿这么喜欢田径,又取得了可喜的成绩,那就说明田径适合她,我何必非要逼她提高学习成绩呢?常言道,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状元。也许女儿真能成为一名优秀的田径运动员呢。我要是一味逼她学习的话,岂不是扼杀了她的前程?当务之急,我应该转变教育观念才是啊。
  想到这里,父亲立即找女儿谈心:“娜娜,爸爸以前逼你学习,是为了让你成才。但从现在起,爸爸不再逼你了,因为爸爸知道你的理想是要当一名田径运动员,既然你有这方面的特长,爸爸就支持你!”周丽娜几乎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她吃惊地问:“爸爸,你说的是真的吗?”父亲重重地点了点头,周丽娜立即跳将起来,一下子扑进父亲的怀里,激动地说:“爸爸,你真伟大!”父亲一把将她推开说:“你别高兴得太早!在学习方面,虽然我不逼你,但我仍然不会放松对你的要求。无论如何,你的每门功课必须达到70分以上!我支持你当一名田径运动员,但我不希望你是一个学习成绩差的学生。如果学习成绩不及格,即使你的体育成绩再好,你照样是个不及格的学生!”周丽娜若有所思地点了点头,并向父亲保证:“爸爸,只要您支持我当田径运动员,我就会努力学习的,因为我没有压力了。”
  有了父亲的支持后,周丽娜果真没了压力,她不仅在田径场上大显身手,而且在课堂上也表现得很积极,但父亲依然为她的学习成绩担心。于是,他一边引导女儿练习跑步,一边帮她补习功课。功夫不负有心人,三年级期末考试时,周丽娜的学习成绩从落后上升到中游水平。父亲很是满意,但他知道,要想把女儿培养成一名专业田径运动员,必须要付出很大代价,就目前的家庭条件而言,简直比登天还难。
  万般无奈之下,父亲再次硬着头皮向亲友借钱,他想开一家小商店来供女儿。小商店终于开业了,父亲高兴地对女儿说:“娜娜,爸爸有固定收入了,爸爸决定把你送到宜宾市业余体校去训练。”周丽娜听后,再次跳将起来:“谢谢爸爸,我一定不会让您失望!”说着,她就欢快地在父亲的商店门前奔跑起来。看到女儿奔跑的背影,父亲仿佛看到她正在通往冠军的跑道上冲刺……
  女儿受挫父亲吃苦,只让女儿喜欢适合自己的事
  周丽娜上小学四年级时,父亲就在宜宾市业余体校为她报了名。从此,她一边在原来的学校学习,一边去体校训练。体校教练刘卫红发现周丽娜是个田径好苗子,便不遗余力地指导她。从此,周丽娜就投入到了正规的训练中去。经过几次测试,刘卫红发现周丽娜在100米、200米和400米短跑项目中很有优势,便重点训练她这几个项目。
  周丽娜以为自己先天条件很好,可以高枕无忧,但教练认为她距专业水平还相差甚远,必须加强专业训练。尽管做好了吃苦的思想准备,但不到十来天,她的小腿就肿胀得行动不得,大腿像断了筋似的那样疼,胳膊肿得抬不起来,鞋底磨破了一个洞,双脚也被磨起了几个大血泡……
  回到家里,周丽娜放声大哭:“爸爸,训练太苦了,我不想再练下去了,我想回学校学习!”看着女儿满身的伤痕和可怜的样子,父亲心疼至极,但他却平静地对女儿说:“娜娜,既然你选择了跑步,就要一如既往地跑下去,肌肉拉伤和筋骨损伤是每个运动员在训练过程中必然经历的事,如果你连这点苦都吃不了的话,那你就别想当田径运动员了!同时,我也不希望我的女儿是一个做事半途而废的人!” 。 想看书来

适合的就是最好的,17岁女生当奥运裁判(3)
周丽娜将父亲的话铭记在心。从此,无论训练有多艰苦,她都咬牙坚持,可腿脚上的伤痛让她实在无法忍受。更让她无法承受的是,回到学校和家里,她还要面对繁重的课业。于是,在巨大的压力面前,周丽娜再次厌学并惧怕训练。
  父亲看在眼里,急在心里。他觉得只有在心理上帮助女儿战胜挫折,才能让她重拾自信,重新面对训练和学习。那段时间,周�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5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