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鸟电子书 > 耽美同人电子书 > 时代的挽歌 >

第6部分

时代的挽歌-第6部分

小说: 时代的挽歌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恨”发酵,将自身遭遇与影视情节相对照以寻找出路。当再次面对“淫威”时,有的继续选择做“沉默的羔羊”,有的头脑一热,不惜“以暴抗暴”……当孩子们发现“暴力决定一切”的“黑道原则”可以解决矛盾和冲突后,哥儿们义气,“拜把子”,便顺势滋生,原来的“弱势人群”很容易地变成了“高危人群”。 

  校园的不良环境,致使学生心理不健康。教师对学生的暴行不容忽视:甘肃一名禽兽教师*5岁*,一篇作文牵出系列校园*案,初二少女日记泄露禽兽教师兽行,大学老师公车上骚扰女中学生等等,从教育的角度看,体现了社会伦理的缺乏和教师良知的不足。另外,老师教育的简单粗暴,也使学生的心灵造成阴影:班主任让30名学生站成两排,集体互抽耳光;12岁小学生考试漏做题,老师指使同学殴打其致残;上课说话令女老师生气全班被喝令互相打耳光等等,这一切,无疑使学生受到了身心伤害。校园暴力事件偶然发生,学校重视不够,处理软弱,也严重影响到了学生身心健康。面对校园暴力事件的发生,有的校长重智轻德、息事宁人,老师睁眼闭眼,轻描淡写,不仅使教育职能部门的公信力及形象严重受损,而且也给学生的心理造成了阴影。 

  当然,这种种事件的发生并非主流,大多数的教师还是好的,学生也能够在各种环境下健康地成长起来,这正是社会所希望的。 

  “校园暴力”事件的密集发生,再次说明加强思想政治教育、法制教育和道德教育的重要性和迫切性。杜绝校园暴力是整个社会的共同责任,我们要在为孩子们的成长创造良好的社会环境的同时,对他们加强法制教育和道德教育,让他们在校园里,不仅仅能学到文化知识,更能学会做人,身心健康地成长,能够担当起历史赋予他们的重任,成为未来的主人。

时代的挽歌第二十章
2005年9月六日

  新密市市直二初中语文老师曾给他们班布置了一篇作文,题目是《令我感动的一位老师》,小华在这篇文章中,采用搞笑的手法把朱老师写成“老猪”,然后又采用欲扬先抑的手法形容了朱老师。但没想到因此为自己招来了一顿臭骂。6月16日,英语课授课老师朱某先后两次当众辱骂小华:“我咋着你了,你是不是个*?” 

  老师骂学生可能已不能引起读者的注意了,因为更严重的老师打学生乃至打成重伤者也时有所闻。但在教育主管部门一而再、再而三的大力加强师德师风的今日,还是经常发生老师打骂学生的事出现,教育“冷暴力”不容忽视。 

  首先,这源于教师与学生事实上存在不平等的关系。教师高高乎在上,他的话就是权威,他的所谓威严神圣不可侵犯。连所谓的搞笑似的侵犯都不可以。这又使我想起了重庆市今年的高考语文作文题《自嘲》,在如此高压教育环境下学生能够自嘲吗?这种不平等导致了所谓公平公正首先在师生关系中就不能得以体现。教师对学生不公平公正,不仅不能使学生受到良好的教育,而且会损伤学生的心灵,甚至严重影响到学生健全人格的形成。苏霍姆林斯基曾指出:“生活使人们确信,如果幼小的孩子得不到机会恢复对善良和公正的信念,他永远也不能在自身产生人的感觉,永远也不可能体验到个人的尊严和情感。这样的被教育者进入青少年时期会变成怨恨一切的人。对他来说,生活中不存在任何神圣和高尚的东西。” 

  其次,这种不平等源于传统角色对老师的角色定位:即老师在学生面前就是绝对权威者。这种关系,在传统教育中是一种畸形的师生状态,即“权威……服从”的关系,在传统教学中,教师集教育者、管理者、成年人、长辈、知识拥有者等身份于一身,具有绝对权威性。为什么会形成这种畸形的师生关系?它是与我国的传统文化和传统伦理道德的影响分不开的。 

  早在战国时期,荀子就将教师提高到仅次于天、地、君、亲的地位,所谓“天地君亲师。表面看似乎教师的地位很高,但实际上这是封建社会留给我们的封建等级制的产物。荀子认为,在师生关系中,教师具有绝对的权威,学生应该以师言为准则,应该像服从君王的指令那样无条件地服从教师的教诲。用大家熟悉的话来概括就是“师道尊严”。从传统的礼仪习俗中都可以看出教师神圣不可侵犯的地位:如拜师要行大礼,磕头跪拜,自称“弟子、门生”等等;“一日为师,终身为父”,“师命不可违”等等。教师有罚跪、罚站、罚打手心、罚杖的权利。所以在中国古文化所及的东南亚都有这种师道尊严。客观的需求与传统文化沉淀的结合,形成中国教育中这种畸形的师生关系。 

  在已经进入21世纪的今天,这种所谓“师即父”的师生关系在城市的学校里似乎已不见踪影,农村仍然根深蒂固。但即使在城市的学校在一些老师身上仍遗风尤存。教师会有意或无意的嘲讽、责骂、侮辱、伤害学生身心。在重庆曾发生过因老师辱骂学生而导致学生跳楼死亡的惨剧。直接导致女生自杀的原因是因该女生上学迟到,被班主任骂道:“你长得又矮又丑,连坐台都没有资格”。据悉,该女教师是一名资深优秀的班主任。因一句习惯性的骂语导致了女生的死和她自己的入狱。重庆市与新密市相距恐怕不下千里,两位老师都是女老师,一老一年轻,但在对待学生上都惊人的一致:即都如泼妇似的辱骂学生,而自认为是教育学生。从这可以看出传统文化的深入骨髓与可怕。 

  教师辱骂学生与现代化教育理念格格不入。现代化的教育应培养平等的人而非人为制造新的不平等。现代化的教育应培养大写的人格健全的人,而非人格不健全的庸碌之辈。现代化的教育应该培养社会主义的公民,培养有理想、有道德、讲*、讲法制的现代化的英才,而非唯唯诺诺的顺民。任何打骂学生的教育都不是健全的人的教育而是奴才教育。作为教师,我以这种辱骂学生的所谓教师为伍而感到羞耻,建议当地教育主管部门严肃处理之,尽快清除之

时代的挽歌第二十一章
2006年。306医院的诊断结果单显示,六年级学生小迪“耳部被人打伤4小时余”。 

  昨天,昌平振华双语学校六年级男生小迪(化名)到306医院复查,被诊断为“左耳感音神经性耳聋”。陪同他就诊的学校校长承认,小迪耳聋缘于前天被两名老师殴打。 

  小迪的家在昌平区东小口镇小辛庄村,离就读的学校很近,骑车约20分钟车程。记者见到他时,他正在家里等校长一起去306医院复诊。 

  “左耳被老师打得听不清了。”小迪说起前天下午被打经过时表情僵硬,左脸虽已消肿,但口腔内仍有伤口。 

  他说,前天下午3点多,课间休息时,他和几名同学在教室外的楼梯口玩闹。这时,一个同学说他打人,并跑去向教英语的苏老师和教体育的唐老师告状。 

  “老师问我有没有打人,我说没打,但那个同学非说我打了。”小迪很生气,挥舞着手里把玩的扇子冲那个同学大叫:“谁打了?谁打了?” 

  嚷完后,他打算负气离开,“苏老师和唐老师突然冲过来拽我,把我往办公室推,可没走几步,他们就打了我几耳光,还踹了几脚。” 

  小迪说,当时被打蒙了,只觉得头晕乎乎的,没上最后一节课就回家了。 

  “孩子哭着跑回来,左脸上还有4个手指印。”小迪父亲说,当天孩子穿的是白汗衫,回家后背部衣服上有好几个脚印。“孩子说是被老师打的,我们一气之下把他领到学校找校长。” 

  小迪父亲说,学校刚开始不答应带孩子去医院检查,他们只得求助警方。平西府派出所民警赶到后,对双方进行了调解。 

  4小时后,该校刘校长陪同小迪到306医院做检查。 

  医院对小迪做了听力检查,并处理了外伤,表示第二天出诊断结果,孩子不需住院。 

  小迪一家惴惴不安地度过了一夜,其父尤为气愤和伤心。他说,孩子送到学校是为了接受教育,如果犯了错,学校可以联系家长,哪怕是开除也不能体罚孩子,“他才12岁,这事儿会让他心里留下多大的阴影啊。” 

  记者注意到,事发第二天,刘校长来接小迪到医院复诊时,摸了一下小迪肩膀,示意他上车,而小迪很不情愿地扭了下肩,躲开了。 

  在306医院,医生给小迪的急诊诊断书上写着“左面部软组织挫伤,左耳感音神经性耳聋”。 

  医生说,感音神经性耳聋是指小迪的听力神经受损,导致听力障碍,“好在伤得不是很重,经过治疗可以慢慢恢复听力,但如果打得再重一点就可能导致永久性失聪。” 

  最后,医生嘱咐小迪3天后再做一次复查,并开了一些药物。 

  “现在已经花了1400多元,下次复查估计还得用掉一两百元。”刘校长说这笔费用已由学校垫付,以后会从打人的两名老师的薪水中扣除。 

  小迪的父亲说,如果孩子的听力恢复有问题,他会追究学校和打人老师的责任,不排除诉诸法律的可能,“即使好了,我也不愿孩子再回学校,想把他送回山东老家读书。” 

  在昌平区北七家镇的振华双语学校,记者找到了打小迪的老师———英语老师苏某。他说,动手是因为“他太不听话了”。 

  苏某说,事发当天,几个五年级学生说小迪欺负一个四年级学生。他便去找小迪,“他不承认打人,态度很不好。” 

  之后,体育老师唐某过来说了小迪几句,“这孩子就骂老师,骂得特别难听。唐老师冲过去打了他一耳光。”苏某说他也打了小迪几下。 

  “作为老师,我明白打学生不对,当时实在太生气了。”苏某说,小迪平时特别淘气,爱讲话,不遵守课堂纪律,就在事发当天上午的英语课上还被他叫出了教室。 

  他说,事情已经发生了,学校要他和唐某支付小迪的医药费是应该的,目前在等学校的最终处理结果。但他始终认为打学生是为了教好孩子,维持学校的纪律。 

  对于两名老师,刘校长说除了让他们支付医药费外,暂时不会做出开除他们的决定,“民办学校老师的待遇很低,有的月薪不到1000元,再找新老师,很难。” 

  刘校长说,学校决定让由打人老师承担小迪的医药费,但这些钱只能从他们下月工资里扣。“我们承认这两个老师在这件事情的处理方法上失当,我们会尽力给学生和家长一个交代。现在,我们只希望小迪没事,不要给他的心理和身体上留下伤害。” 

  “发生这样的事,谁也不愿意。”小迪的班主任陶老师说,小迪转到振华双语学校才一个学期,平时很叛逆。“我们是打工子弟学校,家长平时很忙,管教孩子的时间有限,我们批评孩子也是为了教育他们堂堂正正做人,对他们的父母负责。” 

  陶老师认为现在老师的教育方法很尴尬,一方面有责任教育好每个学生,“可另一方面老师对学生稍有批评或责罚,家长就会认为孩子受了欺负,就会找到学校理论。”书 包 网 txt小说上传分享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