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鸟电子书 > 都市言情电子书 > 海阔天高 >

第71部分

海阔天高-第71部分

小说: 海阔天高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莫钟书也没别的好办法,叫人把晕船严重的几个人绑在椅子上,前面的桌上放着粥,桌下是水桶,让他们喝点粥就低头吐,吐完了漱漱口再喝粥,如此反复。

    “不吃啦!打死我也不吃了!”蓝天吐得难受,撕心裂肺地喊。

    莫钟书没好气喝道:“不吃就继续晕!再嚷嚷就把你扔到海里去!跟了我这么多年连这点风浪都抗不住,真是松包!阿贵二柱,等会儿外面风浪小点了,你们拖他上后甲板溜溜,吹吹海风。”他没胆量骂乘客和水手,那些人不久之前还与他一起对抗海盗,怎么说也有着几分战友情谊了,只能对着自己的小厮放放风凉话。

    不知道蓝天听没听懂莫钟书话里的意思,倒是有几个乘客隔墙有耳,听了他的话,就硬着头皮不停喝粥,吃了吐,吐了吃,偶然还相互搀扶着到甲板上去呼吸新鲜空气。

    为了让这些人思想上轻松一点,莫钟书在闲谈之时,就大说特说他过去见识过的大风浪,“风浪大得连驾驶台都没入水中,好一会儿才又冒出水面来”,“有个水手在风浪中固定后甲板缆绳时,楞是让一个大浪拍进了海里,可偏偏他命不该绝,第二个大浪又把他抛回了甲板上”,“风暴中巨浪铺天盖地往船上砸,船艏都被大浪砸凹了,六根龙骨都变了形”,唬得许多人都变了脸色。

    “这得多大的船才抗得住那么大的风浪?”

    “比咱们这船大好几倍,”莫钟书的眼睛里忍不住就流露出留恋和向往:“那都是钢铁造的大船。”

    “铁船?天啊,铁做的船能走吗?”

    “就是,那么大的铁疙瘩,到了水里还不一下子就……?”

    这个人的话没能说完就被截住了,旁边的人急得站起来连唾几声:“呸呸呸,咱们如今在海上呢,你可收紧你那张嘴!”出海的人都忌讳那个字。

    “不会呢,大铁船在海里吃水深,能抗风浪,走得还快。”只不过它要吃燃油才有力气,莫钟书不敢说了,怕让人追问什么叫燃油,那他得说到天黑也解释不清楚。

    不过,这些话还是有点作用的,最起码让大家觉得现在这点风浪算不得什么了,精神上开始藐视它,行为上就容易战胜它了。莫钟书的心理疗法算是起效了。

    几天之后,虽然风浪仍未停歇,晕船的人却越来越少。而且经过这次折腾,后来他们在阿拉伯海上遇到更大的风浪,船身颠簸摇摆的更厉害,大家也能面不改色,吃饭喝酒,谈笑风生,有如脚履平地一般。

    闲话少说,莫钟书带领着两条船,迎日出送晚霞,披星戴月,乘风破浪,终于到达了他们的第一个目的地。

    船还未进港,老远的就能隐约看到港中停泊着许多船只,黑簇簇的一大片。

    走得近了,就能看到其间既有中国的平底船,也有西方的尖底船,许多小艇在大船之间穿梭。

    莫钟书盯着几条尖底船看了一会儿,那些船只的船身有些像倒梯形,首尾两端特别长,三角帆,不过船体也都是木造的,想来西方的蒸汽船也还没问世。

    有一条大食商船正在卸货,一个商人模样的人拿着纸笔正在记录计算着什么,旁边还有几个人似是在谈论着什么,船上船下都有几个监工在那里吆喝,一群苦力肩扛着货物从船舷边下来往码头趸库去,一派热火朝天之景。

    而在码头上来往的人中,除了翘胡子缠头巾的大食人外,竟还有不少是金发碧眼的西洋人。少见多怪的蓝天又是第一次看到这样的景象,一时间又被惊得阵阵咋舌。

    下船之前,莫钟书对大富几个说:“给你们两天时间处理你们自己的事情。从第三天开始,就都得收回心思给我好好干活去。”他身边这几个人都自带了些货物,莫钟书便想着先给他们放个小假,干完私活再专心给自己做买卖。

    洪长安却道:“五少爷放心,根本不需要那么多时间的,大概两个时辰就足够了。”

    洪长安曾经跟随其前主人多次下西洋,经验丰富,想来有他的门道。不过,两个时辰就能发卖完这么些东西,是否夸张了?

    洪长安看出他心中的疑惑,却故意卖个关子,只笑道:“五少爷下船一看便知道这买卖有多方便容易了。”

    船刚停好,吕熠就急急忙忙地带着他那十几个随从下船去。才刚着地,他的身子就晃了一下,旁边的人忙扶住了他。

    只可惜他那些随从的情况也不怎么好,只听得“喔”的一声,竟有人忍不住蹲在路边就吐了起来。许多人都觉得头晕目眩,干脆坐到了地上。

    阿贵看到这情况,脸色慎重起来,这么多人同时出现不适,不会是早饭吃了什么不干净的东西吧?不过他想想,又觉得所有的食物都和过去一般,并没有什么特别的啊。

    莫钟书已经跑了过去,把那几个人扶到路边的一个房子前,让他们靠在墙上闭上眼睛休息一会儿。

    不过他并不象阿贵那么紧张,这些人只不过是“晕地”了。有些人在船上经历长时间的颠簸摇晃之后,突然间靠港下地,就会有这样的情况,等过一段时间,小脑习惯了就没事了。

    洪长安叫了几个水手,帮他们把货物搬下船来望码头外走。没走几步,就已经有几个大食商人聚拢过来,这些人还带着能讲汉话的通译,询问他们的货物及价格。

    洪长安打开箱子,直接给这些大食商人看货物,都是丝绸瓷器等东西,质量皆是上等。

    这些大食人眉开眼笑,显然很满意,接着开始问价格,洪长安却不急,只让他们先出价。于是他们一人说一个价格,一个比一个高。

    洪长安自是挑了出价最高者交易。

    莫钟书一直在旁边看完整个交易过程,才知道洪长安说需要两个时辰已经太过保守,今天这个交易一个时辰都不到就银货两讫了。

    莫钟书便也带人回船去搬了几箱子茶叶下来,同样也很快就卖掉了。心里算了一下,卖价大概就是松江进货的两倍。

    莫钟书又叫大富去搬几百匹黑纱来。这些黑纱是他和李长义到织坊淘来的,垃圾价,不知道到这儿能卖个什么价。

    这些大食商人倒是很识货,一见到东西就眼珠子大放光彩,出价也爽快,直接就报了相当于进货五倍的价。

    莫钟书也不多话,让二柱收钱。他自己找李长义去了。
正文 第87章
    李长义听说那黑不溜秋的黑纱,竟然能卖出五倍的价钱,一时喜出望外,就想叫人赶快把这黑纱都搬下去。

    莫钟书忙拦住他。因为当初李长义出于对他的绝对信任,跟着他买下这批黑纱,所以莫钟书现在急着来给他报个讯。但他从那些大食人的反应中得出一个推论,这黑纱很值钱。他决定要让大富他们进城去与商户们洽谈一番,待价而沽,而不是贱价抛售给码头那些二道商贩。

    码头上的商人都带着通译,专门做过往船上外来客商的生意,再转而将到手的货物兑给城中的商人,从中赚取差价。对于言语不通的外来客商和洪长安这些货物数量不大且时间不足的人来说,把货物卖给他们的确是个不错的选择。不过莫钟书有李小满和余春生这两个优秀翻译,便不打算再分他们一杯羹了。

    阿贵和李小满去联系茶商,当天就带回消息,价钱比码头商人的高了两成。莫钟书按照他们谈妥的数量,与李长义一人出了一半的货。

    二柱带着余春生,去市区逛了一圈,带回来一个裁缝,让他按当地人的习惯做了几顶面纱,请那裁缝的妻子和女儿当模特穿戴了,才带着她们去找当地最大的丝绸商。

    阿拉伯半岛都是热带沙漠气候,天气炎热干燥。但信奉伊斯兰教的阿拉伯妇女出行时却必须要头戴黑面纱身穿黑大袍。莫钟书带来的这种黑纱,遮光却透气,做成面纱戴上,不如别的料子做的那样憋气,而且外人见不着主人的脸,主人却能透过纱网视物如常,倒是正好。

    二柱都不用费什么口舌,丝绸商就给了个比码头上高出三成的价码,要的数量也大。莫钟书又是与李长义平分了这个销量。

    生意做得太过容易,阿贵几人闲不住,又把在古里淘换的货物也出清了大半。

    拿到的钱,莫钟书全交给了大富,让他和洪长安商量着该置办些什么货物到后面几站地方去卖。

    大富这些年为人愈加稳重,心思却是愈加灵活。一路上,他经常找机会与那些有着多次出海经验的客商交谈,从他们嘴里得到许多详细的信息,每次停港下地,即便只有一两天时间,他也关注着当地的物产与需求,从中挖掘可能的机会。上次在古里,他就敏捷地抓住商机,让莫钟书他们都发了一小笔意外之财。

    至于莫钟书自己,只打算着好好游览观光,做生意的事实在不是他所长,所幸大富几人经验丰富又忠诚可靠,他便干脆全权托付。

    这一日,大富来回禀说,他们打算贩些玻璃回去制镜子卖。

    莫钟书奇道:“只贩玻璃?直接买制好的镜子不更方便?”

    “海上风浪大,船身颠簸,玻璃是易碎品,损耗极大。如果先制好镜子,被浪头打碎了,岂不可惜?而且咱们中原也有制镜匠人,做出来的镜子更合中原人的喜好。”

    莫钟书听到这个,心里就琢磨开了,道:“大面玻璃运输不便,那先切割成小块的,损耗率不就降下来了?”

    大富想了一下,道:“还真有这个可能。一直以来,人们都想着大面玻璃碎了之后还能捡出许多块小的,倒没想到这个可能。”

    莫钟书脑中瞬间划过一个曾经很熟悉的东西,皱着眉头沉思半晌,才道:“先等一下,明天我跟你们一起去。”

    第二天,莫钟书随着大富到了玻璃生产工场,大富与工场主谈妥了数量价钱,然后要求他们把玻璃全都切割成一尺见方的大小,然后装箱,箱子的四个角落里还要先用废纸烂棉絮之类的软物铺垫好。

    莫钟书等他们全谈完了,才拿出两张纸,递给工场主,问:“可能按这个式样给我加工一批?”

    工场主接过去一看,虽然不明白那是什么东西,但肯定道:“没问题。我们有许多经验丰富的工匠,经常应一些客人要求,加工些别致的艺术品。”

    莫钟书道:“我希望,你们能完全按照我纸上画的尺寸来做,大小厚薄,中间的弧度,都要完全一致。”他指着其中一张纸,“这个,中间厚边缘薄的,要一万块。”他又指着另一张纸,“这个,中间凹陷边缘厚的,五千块。”

    等李小满逐字逐句地翻译了,他又特别强调一句:“一定要保证质量,要无色透明,不能有气泡,更不能有裂痕,表面绝对光滑顺溜,形状也要和我图上画的一模一样,不能有一丁点儿偏差。”

    工场主都一一答应了,面上郑重其事,心中却极其不耐烦,就是两个和瓶子底儿差不多的小物件,这么简单的东西要是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